第531章 終是錯付了
重塑新宋:從攜帶百億物資開始 作者:九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31章終是錯付了
眼見張孝純已經啞口無言,柳塵隨即說道:“不過我倒是有件事不能理解。”
“當年徽欽二帝被金國釋放回來的時候,曾經過你那邊,你當時為何不反,卻直到如今才想起來跟著趙榛一起造反?”
“那徽欽二帝,難道不比他趙榛更正統嗎?”
“還有,趙構建成南宋,被大宋舊臣擁為新主,你又為何不投他而去?難道這趙榛就真有那麽好?”
聞聽此言,張孝純猶豫了片刻,說道:“趙榛他……是微臣的義子。”
“哦?”柳塵不禁有些詫異。
對於他的話,柳塵並無懷疑,就從他90的忠誠點就能斷定了。
其實對於忠誠點這個東西,柳塵也早就發現了兩個漏洞,就是忠於他的人,未必就是好人,同樣也未必不忠於別人。
如果對別人的忠誠點高於他,那自然就會優先忠於別人。
張孝純歎了口氣,說道:“當年初遇信王趙榛之時,臣也曾想過上報朝廷,可他當時已是大宋僅餘香火,臣怕其不得善終,故而有了私心。”
“加上他在遇到微臣的時候,尚且年少,而當時微臣膝下無子,他又誠心拜微臣為義父,於是就將其留在了府中。”
“前陣子,他不知從哪招攬了一些人,欲恢複祖業,當時微臣苦勸許久未果,反被他說動,於是……”
“微臣愧對王爺,不求諒解,若王爺此刻要微臣去死,微臣也絕不苟且偷生。”
柳塵緊閉雙眼,喟歎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本王不會殺你,也信你忠誠,知你是大丈夫,隻歎不能為我所用。”
“另外,國書之事,不必再談,本王必然不會應允。”
“唉……”張孝純歎了口氣,接著落寞起身,就要向外走去。
“慢。”柳塵叫住他,接著招來小廝,呈上美酒,“今日與君一別,便是仇敵,你我也將不死不休,這杯酒,就當是祭奠當年的太原張孝純吧。”
張孝純嘴唇顫抖,老淚縱橫,不由分說拿起酒杯便滿飲了下去。
“你不怕本王下毒?”柳塵問道。
“王爺若要微臣死,微臣絕不苟活片刻,有毒無毒,微臣皆欣然受之。”張孝純深吸一口氣,哀傷的說道。
“去吧,想做什麽就去做吧。”柳塵背轉過身,歎道。
張孝純張了張嘴,最後拜了三拜,便轉身走了出去。
……
本以為,張孝純之事會暫時告一段落。
然而讓柳塵萬萬沒想到的是。
次日清晨,就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張孝純,被人吊死在了汴梁南門外!
聽到這個消息,柳塵也是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看著掛在城門口的屍體,柳塵的臉色也變得異常難看!
一旁的衙役緊張且恭敬的對著柳塵稟報道:“如今汴梁城裏有人亂傳消息,說……”
“說什麽?”柳塵表情冰冷的問道。
“說是王爺下令殺的叛軍特使張孝純,還把他的屍體掛在城門樓上,殺雞儆猴。”衙役小聲答道。
“知道了,這件事你們不用管了,本王會轉交三法司徹查。”柳塵冷聲說道。
“是。”衙役應道。
隨後,柳塵叫人放下了他的屍首,接著就麵無表情的去了張孝純昨夜下榻的客棧。
張孝純遇害的客房內。
“房門沒有被破壞,屋內也沒有打鬥的痕跡,看來是張孝純主動把人帶進房裏的。”
一直跟隨保護柳塵的蘇十娘,看了眼現場,便直接說道。
柳塵聽後,沒有說話。
“既然是主動帶進來的,那也就是說,來的必定是趙榛的人!可趙榛為什麽要這麽做?張孝純可是幫他的人啊!”
蘇十娘柳眉微皺,驚訝的嘀咕道。
“不光你不相信趙榛會殺張孝純,世上其他人恐怕也都不會相信,但正因如此,才能把殺人的罪狀安在我的頭上。”
柳塵漠然說道。
“可是張孝純手握重兵,是趙榛手上最大的一張底牌,若殺了他,對趙榛有什麽好處啊?”蘇十娘越發的費解。
柳塵則說道:“好處太大了,首先張孝純反叛新宋的時候,意誌本就不是很堅定,甚至還曾勸說趙榛放棄。”
“這樣下去,真到關鍵時候,張孝純也未必就能為他所用。”
“但如果殺了他,那就又不一樣了,之前跟隨張孝純叛離新宋的人,幾乎都是他的心腹,他們願意冒死反叛新宋,跟隨張孝純,可見情義之重。”
“如今,外麵謠傳我殺了張孝純,這幫人為了幫他報仇,自然會更加死心塌地的追隨趙榛。”
“死一個張孝純,得到千軍萬馬的同仇敵愾,這筆買賣怎麽看都很劃算。”
“另外,當初與張孝純生死與共,守衛太原的人,如今也有很多還在軍中擔任要職。”
“要是他們也認為是我殺了張孝純,那麽就算不反叛,恐怕也會心存芥蒂,使軍心不穩。”
蘇十娘聽後,不禁問道:“所以這就是王爺昨天在驛館內,不敢殺張孝純的原因嗎?”
柳塵搖了搖頭,說道:“剛才我說的這兩點原因,隻是說趙榛自己認為的好處,但在我看來,還遠遠夠不上叫我害怕的程度。”
“我之所以沒殺張孝純,是確實不忍殺他。”
蘇十娘忍不住說道:“王爺果然如傳聞一樣,比較偏愛武將。”
柳塵無奈答道:“換做旁人,也不至如此偏愛,但若你知道當年太原之戰有多壯烈的話,恐怕你也會跟我一樣,生出惻隱之心。”
“好吧。”蘇十娘悻悻的看了眼柳塵,接著又忍不住嘀咕道:“不過話說回來,趙榛都已經把張孝純認做義父了,他怎麽還下得去手啊?”
“為了權利,親父子都能反目,何況義父?”柳塵鄙夷一笑,接著繼續說道:“隻可惜,張孝純終究還是錯付了。”
“不過,他做為文臣,飽讀詩書又能排兵布陣,必然十分精明。”
“他在意識到趙榛狼子野心的時候,應該不至於死的如此窩囊,肯定留的有東西在這房間裏。”
“所以,你也來幫我想想看,他最有可能留下線索的地方在哪裏?”
蘇十娘仔細想了想,接著就把目光集中在了房內的桌子旁,“張孝純雖是文臣,但後來一直擔任武將,一身武藝必然不缺。”
“若是對方進屋後,想以武力製服,那麽房內就必然不會如此整潔。”
“也就是說,他最有可能是死於毒殺。”
“而能下毒的地方,無非是酒水菜品之類的東西,所以他臨死前唯一能留下線索的地方,恐怕就是擺放菜肴的桌子旁邊了。”
說話間,就徑直走到桌邊勘察了起來。
……
眼見張孝純已經啞口無言,柳塵隨即說道:“不過我倒是有件事不能理解。”
“當年徽欽二帝被金國釋放回來的時候,曾經過你那邊,你當時為何不反,卻直到如今才想起來跟著趙榛一起造反?”
“那徽欽二帝,難道不比他趙榛更正統嗎?”
“還有,趙構建成南宋,被大宋舊臣擁為新主,你又為何不投他而去?難道這趙榛就真有那麽好?”
聞聽此言,張孝純猶豫了片刻,說道:“趙榛他……是微臣的義子。”
“哦?”柳塵不禁有些詫異。
對於他的話,柳塵並無懷疑,就從他90的忠誠點就能斷定了。
其實對於忠誠點這個東西,柳塵也早就發現了兩個漏洞,就是忠於他的人,未必就是好人,同樣也未必不忠於別人。
如果對別人的忠誠點高於他,那自然就會優先忠於別人。
張孝純歎了口氣,說道:“當年初遇信王趙榛之時,臣也曾想過上報朝廷,可他當時已是大宋僅餘香火,臣怕其不得善終,故而有了私心。”
“加上他在遇到微臣的時候,尚且年少,而當時微臣膝下無子,他又誠心拜微臣為義父,於是就將其留在了府中。”
“前陣子,他不知從哪招攬了一些人,欲恢複祖業,當時微臣苦勸許久未果,反被他說動,於是……”
“微臣愧對王爺,不求諒解,若王爺此刻要微臣去死,微臣也絕不苟且偷生。”
柳塵緊閉雙眼,喟歎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本王不會殺你,也信你忠誠,知你是大丈夫,隻歎不能為我所用。”
“另外,國書之事,不必再談,本王必然不會應允。”
“唉……”張孝純歎了口氣,接著落寞起身,就要向外走去。
“慢。”柳塵叫住他,接著招來小廝,呈上美酒,“今日與君一別,便是仇敵,你我也將不死不休,這杯酒,就當是祭奠當年的太原張孝純吧。”
張孝純嘴唇顫抖,老淚縱橫,不由分說拿起酒杯便滿飲了下去。
“你不怕本王下毒?”柳塵問道。
“王爺若要微臣死,微臣絕不苟活片刻,有毒無毒,微臣皆欣然受之。”張孝純深吸一口氣,哀傷的說道。
“去吧,想做什麽就去做吧。”柳塵背轉過身,歎道。
張孝純張了張嘴,最後拜了三拜,便轉身走了出去。
……
本以為,張孝純之事會暫時告一段落。
然而讓柳塵萬萬沒想到的是。
次日清晨,就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張孝純,被人吊死在了汴梁南門外!
聽到這個消息,柳塵也是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看著掛在城門口的屍體,柳塵的臉色也變得異常難看!
一旁的衙役緊張且恭敬的對著柳塵稟報道:“如今汴梁城裏有人亂傳消息,說……”
“說什麽?”柳塵表情冰冷的問道。
“說是王爺下令殺的叛軍特使張孝純,還把他的屍體掛在城門樓上,殺雞儆猴。”衙役小聲答道。
“知道了,這件事你們不用管了,本王會轉交三法司徹查。”柳塵冷聲說道。
“是。”衙役應道。
隨後,柳塵叫人放下了他的屍首,接著就麵無表情的去了張孝純昨夜下榻的客棧。
張孝純遇害的客房內。
“房門沒有被破壞,屋內也沒有打鬥的痕跡,看來是張孝純主動把人帶進房裏的。”
一直跟隨保護柳塵的蘇十娘,看了眼現場,便直接說道。
柳塵聽後,沒有說話。
“既然是主動帶進來的,那也就是說,來的必定是趙榛的人!可趙榛為什麽要這麽做?張孝純可是幫他的人啊!”
蘇十娘柳眉微皺,驚訝的嘀咕道。
“不光你不相信趙榛會殺張孝純,世上其他人恐怕也都不會相信,但正因如此,才能把殺人的罪狀安在我的頭上。”
柳塵漠然說道。
“可是張孝純手握重兵,是趙榛手上最大的一張底牌,若殺了他,對趙榛有什麽好處啊?”蘇十娘越發的費解。
柳塵則說道:“好處太大了,首先張孝純反叛新宋的時候,意誌本就不是很堅定,甚至還曾勸說趙榛放棄。”
“這樣下去,真到關鍵時候,張孝純也未必就能為他所用。”
“但如果殺了他,那就又不一樣了,之前跟隨張孝純叛離新宋的人,幾乎都是他的心腹,他們願意冒死反叛新宋,跟隨張孝純,可見情義之重。”
“如今,外麵謠傳我殺了張孝純,這幫人為了幫他報仇,自然會更加死心塌地的追隨趙榛。”
“死一個張孝純,得到千軍萬馬的同仇敵愾,這筆買賣怎麽看都很劃算。”
“另外,當初與張孝純生死與共,守衛太原的人,如今也有很多還在軍中擔任要職。”
“要是他們也認為是我殺了張孝純,那麽就算不反叛,恐怕也會心存芥蒂,使軍心不穩。”
蘇十娘聽後,不禁問道:“所以這就是王爺昨天在驛館內,不敢殺張孝純的原因嗎?”
柳塵搖了搖頭,說道:“剛才我說的這兩點原因,隻是說趙榛自己認為的好處,但在我看來,還遠遠夠不上叫我害怕的程度。”
“我之所以沒殺張孝純,是確實不忍殺他。”
蘇十娘忍不住說道:“王爺果然如傳聞一樣,比較偏愛武將。”
柳塵無奈答道:“換做旁人,也不至如此偏愛,但若你知道當年太原之戰有多壯烈的話,恐怕你也會跟我一樣,生出惻隱之心。”
“好吧。”蘇十娘悻悻的看了眼柳塵,接著又忍不住嘀咕道:“不過話說回來,趙榛都已經把張孝純認做義父了,他怎麽還下得去手啊?”
“為了權利,親父子都能反目,何況義父?”柳塵鄙夷一笑,接著繼續說道:“隻可惜,張孝純終究還是錯付了。”
“不過,他做為文臣,飽讀詩書又能排兵布陣,必然十分精明。”
“他在意識到趙榛狼子野心的時候,應該不至於死的如此窩囊,肯定留的有東西在這房間裏。”
“所以,你也來幫我想想看,他最有可能留下線索的地方在哪裏?”
蘇十娘仔細想了想,接著就把目光集中在了房內的桌子旁,“張孝純雖是文臣,但後來一直擔任武將,一身武藝必然不缺。”
“若是對方進屋後,想以武力製服,那麽房內就必然不會如此整潔。”
“也就是說,他最有可能是死於毒殺。”
“而能下毒的地方,無非是酒水菜品之類的東西,所以他臨死前唯一能留下線索的地方,恐怕就是擺放菜肴的桌子旁邊了。”
說話間,就徑直走到桌邊勘察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