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真假巫長生
重塑新宋:從攜帶百億物資開始 作者:九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52章真假巫長生
回到汴梁以後,柳塵便帶著巫九妹直接去了吏部。
吏部尚書見柳王爺親至,也是立馬出衙迎接,等到了公堂之後,知道柳塵來意的吏部尚書,也立刻差人叫來了跟巫長生關係很好的幾個官員。
“啟稟王爺,這些人就是當年跟巫長生關係極好的同僚。”坐在偏座的吏部尚書指著堂下官員,解釋道。
眾官員紛紛見禮,等柳塵點頭之後,便紛紛落座。
“說說吧,巫長生在吏部時,期間有何變化?或者有什麽奇怪的地方?”柳塵開門見山的問道。
沒辦法,他必須要弄清楚這件事,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搞清楚巫九妹究竟是否是那軍師的妹妹,如果是的話,也許就能從她這邊找出突破口。
其中一名官員拱手說道:“回稟王爺,微臣倒是記得很清楚,當年巫兄剛來吏部做儲備官時,為人剛正隨和,是個難能可貴的老好人。”
“但沒過多久之後,巫兄就忽然性情大變,不僅睚眥必報,小肚雞腸,而且對於得罪他的人,也是極盡侮辱。”
“尤其對於官品較低的吏部衙役,更是稍有不順就非打即罵,惹得大家對其非常不恥,亦不願再與其交往。”
另一官員也說道:“正是如此,微臣最早結識巫兄的時候,他為人確實叫人欽佩,還幫過微臣不少忙。”
“隻是後來突然有一天,他就變得不怎麽愛與我等交談,甚至仿佛得了癡症一般,對於很多以前發生過的事,都記得很模糊。”
末尾一名官員跟著點了點頭,“沒錯,微臣當年也來自大理府,曾與他約好,中秋要一同回鄉探親。”
“可到了臨近節日的時候,微臣再去找他,他卻完全把這件事忘記了。”
有了三名官員的開頭,其餘幾個官員也紛紛講出與其交往的過程。
比如一開始的好友,忽然有一天再找他的時候,他卻連名字都給叫錯了。
再不然,原本擅長畫畫的巫長生,卻在某天大家一起去雅舍賞畫時,忽然就變得一竅不通,說了很多在畫師眼中莫名其妙的話,表現的極其不專業。
反正歸結為一個詞,就是“判若兩人”!
而反觀柳塵,在停了一陣之後,隨即叫官員去隔壁簽字畫押。
接著,吏部尚書便差人叫來了,當年在汴梁開客棧,且接待過巫長生的掌櫃,以及他的三兩個酒肉朋友。
“本王問你們,當年的巫長生,你們可記得?在與其交往時,可有什麽奇怪之處?”柳塵繼續問話。
掌櫃率先答道:“回稟王爺,要說奇怪之處,還真有過幾回。”
“比如當初招待巫官人的時候,曾有好幾次親眼見他外出,可等店小二打掃房間時,卻發現他本人仍在房內看書。”
友人亦點頭說道:“沒錯,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也曾發生過這類匪夷所思之事。”
“有一回巫兄弟跟我們打賭一頓酒錢,從城南跑至城北,後到的要請客吃酒,但我們跑到之時,卻見原本被我們甩在後麵的巫兄弟,已經早早的等在了城北茶館。”
“而且據茶館掌櫃所說,巫兄弟竟比我們早到了足足半個時辰!”
“但據我們所知,即便是世上跑的最快之人,也不可能有如此神速,當時我們問他怎麽做到的,他卻一直笑而不語。”
“而此事也至今成謎。”
此言一出,其餘友人也跟著點頭附和,並相繼說出了很多發生在巫長生身上的“詭異”之事。
而就在幾人正稟報時,一名巫長生的友人這時卻冷不丁的開口說道:“難道你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巫兄弟的身邊,其實一直跟著個長相酷似的人嗎?”
此言一出,所有人頓時安靜下來。
柳塵也立刻開口問道:“怎麽說?”
那人見柳王爺親自開口詢問,於是趕忙解釋道:“回稟王爺,當年草民曾與巫兄弟是好友,有一次他喝醉時,曾跟我提起過一些戲弄好友的事。”
“當時就說過,之所以次次能贏,皆是因為他身邊還有個長相神似的好友。”
旁邊不禁有人問道:“你怎麽從來沒提過?”
那人趕忙解釋道:“巫兄弟說這事兒贏的不光彩,而且還想繼續跟你們玩鬧,所以要我一直保守秘密。”
“隻是後來不知怎的,他突然找到草民,說要離開汴梁,然後就再也沒見過麵了。”
柳塵聽後,追問道:“你肯定他是自己離開的?什麽時候?還有,他身上可有傷病?”
那人趕忙說道:“錯不了,那是太元四年十月初,當時他告訴草民,滿朝皆是無能之輩,豎子不足以共謀。”
“草民聽到後沒敢接茬,他就說準備離開汴梁,但苦於沒有離開的盤纏,就找我籌借一些,草民借了他兩萬鈔。”
“那時候他身上也並無傷病,一切完好。”
“如若王爺不信,可叫來草民的兩名家丁做證,當時送巫兄弟離開時,他們也在場。”
聽到這話,柳塵隨即滿意說道:“好,你們也下去簽字畫押吧。”
幾人恭敬見禮,隨即紛紛退了下去。
而得到答案的柳塵,之後也帶著巫九妹離開了吏部。
回莊主府的車隊裏,巫九妹坐在後座上一直低頭沉默著。
她不敢想象自己的兄長當初究竟經曆了什麽,被視作朋友的人背叛囚禁,折磨傷害,直至最後對方因為仕途不順,為了泄憤而將其殺死。
這期間,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想到這裏,巫九妹再也控製不住痛哭了起來。
坐在她身旁的柳塵,見狀也不由輕歎一聲,接著輕手撫摸她的發絲,安撫道:“逝者已矣,節哀順變。”
巫九妹聽後,直撲柳塵懷裏繼續哭泣,直到哭累了,這才緩緩睡了過去。
而柳塵則在抱了她一會兒之後,就直接聯絡高教司,讓那邊根據巫長生的麵部特征,找出符合長相之人,再交給各地,去追蹤這些人的活動軌跡。
雖然長相近似的人很多,但在那個時間段裏前往汴梁的肯定不多。
隻要抓住這一點,想找出趙榛那個軍師,也就不會太難了。
……
陰暗的溶洞內。
趙榛的軍師正在端詳著手中的兵書。
卻在此時,一名手下來報:“稟軍師,探子來報,說柳塵曾在石城郡出現過。”
“哦?”軍師眉頭微攥,“果然還是查到那兒了,不過不礙的,與我無關。”
“需要屬下帶人去伏擊他嗎?”手下問道。
“不必了,他不可能在原地等著咱們找麻煩,你們沒必要去那邊平白暴露自己。”軍師篤定的說道。
“是。”
……
回到汴梁以後,柳塵便帶著巫九妹直接去了吏部。
吏部尚書見柳王爺親至,也是立馬出衙迎接,等到了公堂之後,知道柳塵來意的吏部尚書,也立刻差人叫來了跟巫長生關係很好的幾個官員。
“啟稟王爺,這些人就是當年跟巫長生關係極好的同僚。”坐在偏座的吏部尚書指著堂下官員,解釋道。
眾官員紛紛見禮,等柳塵點頭之後,便紛紛落座。
“說說吧,巫長生在吏部時,期間有何變化?或者有什麽奇怪的地方?”柳塵開門見山的問道。
沒辦法,他必須要弄清楚這件事,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搞清楚巫九妹究竟是否是那軍師的妹妹,如果是的話,也許就能從她這邊找出突破口。
其中一名官員拱手說道:“回稟王爺,微臣倒是記得很清楚,當年巫兄剛來吏部做儲備官時,為人剛正隨和,是個難能可貴的老好人。”
“但沒過多久之後,巫兄就忽然性情大變,不僅睚眥必報,小肚雞腸,而且對於得罪他的人,也是極盡侮辱。”
“尤其對於官品較低的吏部衙役,更是稍有不順就非打即罵,惹得大家對其非常不恥,亦不願再與其交往。”
另一官員也說道:“正是如此,微臣最早結識巫兄的時候,他為人確實叫人欽佩,還幫過微臣不少忙。”
“隻是後來突然有一天,他就變得不怎麽愛與我等交談,甚至仿佛得了癡症一般,對於很多以前發生過的事,都記得很模糊。”
末尾一名官員跟著點了點頭,“沒錯,微臣當年也來自大理府,曾與他約好,中秋要一同回鄉探親。”
“可到了臨近節日的時候,微臣再去找他,他卻完全把這件事忘記了。”
有了三名官員的開頭,其餘幾個官員也紛紛講出與其交往的過程。
比如一開始的好友,忽然有一天再找他的時候,他卻連名字都給叫錯了。
再不然,原本擅長畫畫的巫長生,卻在某天大家一起去雅舍賞畫時,忽然就變得一竅不通,說了很多在畫師眼中莫名其妙的話,表現的極其不專業。
反正歸結為一個詞,就是“判若兩人”!
而反觀柳塵,在停了一陣之後,隨即叫官員去隔壁簽字畫押。
接著,吏部尚書便差人叫來了,當年在汴梁開客棧,且接待過巫長生的掌櫃,以及他的三兩個酒肉朋友。
“本王問你們,當年的巫長生,你們可記得?在與其交往時,可有什麽奇怪之處?”柳塵繼續問話。
掌櫃率先答道:“回稟王爺,要說奇怪之處,還真有過幾回。”
“比如當初招待巫官人的時候,曾有好幾次親眼見他外出,可等店小二打掃房間時,卻發現他本人仍在房內看書。”
友人亦點頭說道:“沒錯,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也曾發生過這類匪夷所思之事。”
“有一回巫兄弟跟我們打賭一頓酒錢,從城南跑至城北,後到的要請客吃酒,但我們跑到之時,卻見原本被我們甩在後麵的巫兄弟,已經早早的等在了城北茶館。”
“而且據茶館掌櫃所說,巫兄弟竟比我們早到了足足半個時辰!”
“但據我們所知,即便是世上跑的最快之人,也不可能有如此神速,當時我們問他怎麽做到的,他卻一直笑而不語。”
“而此事也至今成謎。”
此言一出,其餘友人也跟著點頭附和,並相繼說出了很多發生在巫長生身上的“詭異”之事。
而就在幾人正稟報時,一名巫長生的友人這時卻冷不丁的開口說道:“難道你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巫兄弟的身邊,其實一直跟著個長相酷似的人嗎?”
此言一出,所有人頓時安靜下來。
柳塵也立刻開口問道:“怎麽說?”
那人見柳王爺親自開口詢問,於是趕忙解釋道:“回稟王爺,當年草民曾與巫兄弟是好友,有一次他喝醉時,曾跟我提起過一些戲弄好友的事。”
“當時就說過,之所以次次能贏,皆是因為他身邊還有個長相神似的好友。”
旁邊不禁有人問道:“你怎麽從來沒提過?”
那人趕忙解釋道:“巫兄弟說這事兒贏的不光彩,而且還想繼續跟你們玩鬧,所以要我一直保守秘密。”
“隻是後來不知怎的,他突然找到草民,說要離開汴梁,然後就再也沒見過麵了。”
柳塵聽後,追問道:“你肯定他是自己離開的?什麽時候?還有,他身上可有傷病?”
那人趕忙說道:“錯不了,那是太元四年十月初,當時他告訴草民,滿朝皆是無能之輩,豎子不足以共謀。”
“草民聽到後沒敢接茬,他就說準備離開汴梁,但苦於沒有離開的盤纏,就找我籌借一些,草民借了他兩萬鈔。”
“那時候他身上也並無傷病,一切完好。”
“如若王爺不信,可叫來草民的兩名家丁做證,當時送巫兄弟離開時,他們也在場。”
聽到這話,柳塵隨即滿意說道:“好,你們也下去簽字畫押吧。”
幾人恭敬見禮,隨即紛紛退了下去。
而得到答案的柳塵,之後也帶著巫九妹離開了吏部。
回莊主府的車隊裏,巫九妹坐在後座上一直低頭沉默著。
她不敢想象自己的兄長當初究竟經曆了什麽,被視作朋友的人背叛囚禁,折磨傷害,直至最後對方因為仕途不順,為了泄憤而將其殺死。
這期間,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想到這裏,巫九妹再也控製不住痛哭了起來。
坐在她身旁的柳塵,見狀也不由輕歎一聲,接著輕手撫摸她的發絲,安撫道:“逝者已矣,節哀順變。”
巫九妹聽後,直撲柳塵懷裏繼續哭泣,直到哭累了,這才緩緩睡了過去。
而柳塵則在抱了她一會兒之後,就直接聯絡高教司,讓那邊根據巫長生的麵部特征,找出符合長相之人,再交給各地,去追蹤這些人的活動軌跡。
雖然長相近似的人很多,但在那個時間段裏前往汴梁的肯定不多。
隻要抓住這一點,想找出趙榛那個軍師,也就不會太難了。
……
陰暗的溶洞內。
趙榛的軍師正在端詳著手中的兵書。
卻在此時,一名手下來報:“稟軍師,探子來報,說柳塵曾在石城郡出現過。”
“哦?”軍師眉頭微攥,“果然還是查到那兒了,不過不礙的,與我無關。”
“需要屬下帶人去伏擊他嗎?”手下問道。
“不必了,他不可能在原地等著咱們找麻煩,你們沒必要去那邊平白暴露自己。”軍師篤定的說道。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