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朱由檢組建皇家科學院
大明:暴君崇禎,殺出萬世帝國 作者:暈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紫禁城。
朱由檢正在召見剛剛抵京的宋應星,以及畢懋康兩人。
說起來,這兩人在科技上的成就,可是一點都不弱於之前的徐光啟、王徵和孫元化他們。
對科技的整體研究,宋應星並不弱於徐光啟。
而且在年齡上,宋應星更有優勢。
他也是朱由檢屬意的大明皇家科學院祭酒。
畢懋康呢?
在火器上的研究,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在幾年後其刊印的《軍器圖說》中,就詳細描述了燧發槍的製造工藝,以及原理。
隻是那個時候,大明已經覆滅在李自成的手裏,這本書也被滿清列為禁書。
朱由檢看著麵前的兩人,笑道:“朕瞪了許久,總算是把兩位卿家等到了。”
“臣不敢!”
兩人聽朱由檢這麽說,趕緊躬身施禮道。
“朕說的乃是實情,朕對兩位可以說是望眼欲穿。”
“宋卿,朕聽聞你正在些一部巨著?”
朱由檢看向宋應星問道。
後者聞言,趕緊拱手道:“陛下,臣所著之書,談不上巨著,隻是將一些工農的技藝,整理匯總一番。”
“工農的技藝,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想必宋卿比朕更清楚,如果這都不算巨著,那什麽又算得上巨著?”
朱由檢一臉認真的對其說道。
“既然卿家有這個打算,那就要將之做好,將之修成我大明的奇書!”
“朕和朝廷,一定會鼎力支持宋卿。”
朱由檢這番話說的是斬釘截鐵。
後世的《天工開物》用了宋應星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在崇禎十年才正式刊印。
這無疑消耗了宋應星大量的精力。
使其不能專注於對新科技的研究,這是朱由檢絕對不能接受的。
大明擁有這個時代最好的科學家,如果不讓其,去研究那些足以改變人類科技進程的東西,這就是在暴殄天物。
宋應星聽到朱由檢說,朝廷要鼎力支持他修書,臉上當即就露出了驚喜之色。
“臣些陛下!”
宋應星趕緊躬身施禮道。
“宋卿,不急著謝恩,朕還沒有說完呢。”
朱由檢抬手,對其勸阻道。
在宋應星和畢懋康兩人探尋的目光中,朱由檢接著說道:“朕已經命內府,在西苑建造皇家科學院。”
“宋卿,朕屬意者皇家科學院第一任祭酒,就由你來擔任。”
“皇家科學院?”
聽到這個奇怪的名字,宋應星和畢懋康皆是麵露不解之色。
朱由檢無奈,隻得向兩人解釋道:“所謂科學就是宋卿正在整理、匯總的那些工農業的技藝,天文曆法,日升日落,醫術、術數等等一些東西。”
聽到朱由檢粗淺的解釋,宋應星和畢懋康總算是明白了一個大概。
宋應星有些不確定的問道:“敢問陛下,這皇家科學院是不是就是要研究這些東西?”
“不錯,朕建立皇家科學院的目的,就是推動大明的科技發展。”
“你們可以在裏麵做學問,教學生,建立小型工坊用以驗證自己的猜想,或者是研究。”
兩人聽後,雖是有些迷迷糊糊的,但也是聽出了一個大概。
畢懋康好歹也是做過巡撫的人,立即就想到了自己研究的那些火器。
“陛下,臣這些年對各種火器,也算是有些了解,不知臣能不能也去這皇家科……科學院?”
說完後,畢懋康就一臉希冀的看著朱由檢。
後者笑道:“畢卿,你現在可是右僉都禦史,真的甘願去皇家科學院,成日與那些鐵疙瘩為伴?”
畢懋康卻是一臉鄭重道:“陛下,大明朝可以沒有畢懋康這個右僉都禦史,但卻不能沒有先進的火器。”
聽到他這麽說,朱由檢的眼睛一亮,當即起身道:“好!難得畢卿有此報效家國之心。”
“傳朕旨意,著封宋應星為大明皇家科學院祭酒,掛工部侍郎銜,總掌大明皇家科學院事。”
“著封畢懋康為大明皇家科學院司業,掛工部侍郎銜,協助宋應星掌事。”
“陛下,臣才疏學淺願為司業,輔佐畢大人。”
朱由檢話音一落,宋應星就出言道。
他隻是一個六試不第的落第秀才,人家畢懋康卻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還是右僉都禦史,他自然不想做畢懋康的上官。
朱由檢聽到他這麽說,笑道:“徐卿不必推辭,你二人掛的都是正三品的侍郎銜,談不上誰大誰小。”
“而皇家科學院和其他衙門也不一樣,畢竟還是以百工技藝為主,官職反倒是不算什麽。”
朱由檢說完後,畢懋康也是笑道:“宋祭酒,陛下說的不錯,你我都是想要報效朝廷,報效陛下,這些東西就不必太過計較了。”
在兩人的輪番勸解下,宋應星這才答應下來。
等三人重新坐回去後,宋應星對朱由檢提出一個請求。
“陛下,不知臣能否有幸一觀永樂大典?”
“此書集我華夏文明於大成,臣想從中找到一些已經失傳的技藝,亦或是經典。”
宋應星的話音一落,朱由檢也是一愣。
他這才想起來,自己怎麽把它給忘了。
“方正化。”
“奴婢在。”
一旁的方正化趕緊上前應道。
“永樂大典的副本在皇史宬,這一點,朕知道,但正本在哪裏?”
朱由檢對方正化問道。
前文就已經說過,嘉靖在命人抄錄完永樂大典後,就將副本存在了皇史宬,至於正本的下落,則是成了一個迷。
今日宋應星正好提起這件事,朱由檢也想知道,這正本究竟是去了哪裏。
方正化想了想,低聲道:“皇爺,這件事奴婢也不是很清楚,或許錦衣衛那邊應該知道,奴婢得去問問。”
“你也莫要去問了,召李若璉覲見。”
朱由檢又吩咐了一句。
等方正化離開後,朱由檢轉頭對宋應星說道:“永樂大典之事,日後再說,為防意外,朕得先讓人抄錄一部,然後再送到皇家科學院。”
宋應星也知道茲事體大,聞言起身道:“臣謝陛下。”
朱由檢正在召見剛剛抵京的宋應星,以及畢懋康兩人。
說起來,這兩人在科技上的成就,可是一點都不弱於之前的徐光啟、王徵和孫元化他們。
對科技的整體研究,宋應星並不弱於徐光啟。
而且在年齡上,宋應星更有優勢。
他也是朱由檢屬意的大明皇家科學院祭酒。
畢懋康呢?
在火器上的研究,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在幾年後其刊印的《軍器圖說》中,就詳細描述了燧發槍的製造工藝,以及原理。
隻是那個時候,大明已經覆滅在李自成的手裏,這本書也被滿清列為禁書。
朱由檢看著麵前的兩人,笑道:“朕瞪了許久,總算是把兩位卿家等到了。”
“臣不敢!”
兩人聽朱由檢這麽說,趕緊躬身施禮道。
“朕說的乃是實情,朕對兩位可以說是望眼欲穿。”
“宋卿,朕聽聞你正在些一部巨著?”
朱由檢看向宋應星問道。
後者聞言,趕緊拱手道:“陛下,臣所著之書,談不上巨著,隻是將一些工農的技藝,整理匯總一番。”
“工農的技藝,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想必宋卿比朕更清楚,如果這都不算巨著,那什麽又算得上巨著?”
朱由檢一臉認真的對其說道。
“既然卿家有這個打算,那就要將之做好,將之修成我大明的奇書!”
“朕和朝廷,一定會鼎力支持宋卿。”
朱由檢這番話說的是斬釘截鐵。
後世的《天工開物》用了宋應星大約二十年的時間,在崇禎十年才正式刊印。
這無疑消耗了宋應星大量的精力。
使其不能專注於對新科技的研究,這是朱由檢絕對不能接受的。
大明擁有這個時代最好的科學家,如果不讓其,去研究那些足以改變人類科技進程的東西,這就是在暴殄天物。
宋應星聽到朱由檢說,朝廷要鼎力支持他修書,臉上當即就露出了驚喜之色。
“臣些陛下!”
宋應星趕緊躬身施禮道。
“宋卿,不急著謝恩,朕還沒有說完呢。”
朱由檢抬手,對其勸阻道。
在宋應星和畢懋康兩人探尋的目光中,朱由檢接著說道:“朕已經命內府,在西苑建造皇家科學院。”
“宋卿,朕屬意者皇家科學院第一任祭酒,就由你來擔任。”
“皇家科學院?”
聽到這個奇怪的名字,宋應星和畢懋康皆是麵露不解之色。
朱由檢無奈,隻得向兩人解釋道:“所謂科學就是宋卿正在整理、匯總的那些工農業的技藝,天文曆法,日升日落,醫術、術數等等一些東西。”
聽到朱由檢粗淺的解釋,宋應星和畢懋康總算是明白了一個大概。
宋應星有些不確定的問道:“敢問陛下,這皇家科學院是不是就是要研究這些東西?”
“不錯,朕建立皇家科學院的目的,就是推動大明的科技發展。”
“你們可以在裏麵做學問,教學生,建立小型工坊用以驗證自己的猜想,或者是研究。”
兩人聽後,雖是有些迷迷糊糊的,但也是聽出了一個大概。
畢懋康好歹也是做過巡撫的人,立即就想到了自己研究的那些火器。
“陛下,臣這些年對各種火器,也算是有些了解,不知臣能不能也去這皇家科……科學院?”
說完後,畢懋康就一臉希冀的看著朱由檢。
後者笑道:“畢卿,你現在可是右僉都禦史,真的甘願去皇家科學院,成日與那些鐵疙瘩為伴?”
畢懋康卻是一臉鄭重道:“陛下,大明朝可以沒有畢懋康這個右僉都禦史,但卻不能沒有先進的火器。”
聽到他這麽說,朱由檢的眼睛一亮,當即起身道:“好!難得畢卿有此報效家國之心。”
“傳朕旨意,著封宋應星為大明皇家科學院祭酒,掛工部侍郎銜,總掌大明皇家科學院事。”
“著封畢懋康為大明皇家科學院司業,掛工部侍郎銜,協助宋應星掌事。”
“陛下,臣才疏學淺願為司業,輔佐畢大人。”
朱由檢話音一落,宋應星就出言道。
他隻是一個六試不第的落第秀才,人家畢懋康卻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還是右僉都禦史,他自然不想做畢懋康的上官。
朱由檢聽到他這麽說,笑道:“徐卿不必推辭,你二人掛的都是正三品的侍郎銜,談不上誰大誰小。”
“而皇家科學院和其他衙門也不一樣,畢竟還是以百工技藝為主,官職反倒是不算什麽。”
朱由檢說完後,畢懋康也是笑道:“宋祭酒,陛下說的不錯,你我都是想要報效朝廷,報效陛下,這些東西就不必太過計較了。”
在兩人的輪番勸解下,宋應星這才答應下來。
等三人重新坐回去後,宋應星對朱由檢提出一個請求。
“陛下,不知臣能否有幸一觀永樂大典?”
“此書集我華夏文明於大成,臣想從中找到一些已經失傳的技藝,亦或是經典。”
宋應星的話音一落,朱由檢也是一愣。
他這才想起來,自己怎麽把它給忘了。
“方正化。”
“奴婢在。”
一旁的方正化趕緊上前應道。
“永樂大典的副本在皇史宬,這一點,朕知道,但正本在哪裏?”
朱由檢對方正化問道。
前文就已經說過,嘉靖在命人抄錄完永樂大典後,就將副本存在了皇史宬,至於正本的下落,則是成了一個迷。
今日宋應星正好提起這件事,朱由檢也想知道,這正本究竟是去了哪裏。
方正化想了想,低聲道:“皇爺,這件事奴婢也不是很清楚,或許錦衣衛那邊應該知道,奴婢得去問問。”
“你也莫要去問了,召李若璉覲見。”
朱由檢又吩咐了一句。
等方正化離開後,朱由檢轉頭對宋應星說道:“永樂大典之事,日後再說,為防意外,朕得先讓人抄錄一部,然後再送到皇家科學院。”
宋應星也知道茲事體大,聞言起身道:“臣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