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設立武狀元
大明:暴君崇禎,殺出萬世帝國 作者:暈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鄭森聽自己三叔這麽說,這才不情不願的點頭道:“好吧。”
說完,他又轉頭對田川鬆說道:“娘,您幫我把刀收好,等我回來還要玩兒呢。”
田川鬆忙是點頭答應。
鄭芝鳳抱起鄭森,對鄭芝龍說道:“大哥,等會兒我就不送你了,省的森兒再鬧騰,你路上注意安全。”
“去吧。”
鄭芝龍擺了擺手。
有了盡早的旨意,鄭芝龍也不用去宮裏辭行了,等田川鬆親自為其打點好行裝後,鄭芝龍也離開了京城。
紫禁城,東暖閣。
原本就拖延了不少日子的會試,終於還是結束了。
朱由檢看著手裏的名單,認真的看過之後,心裏忍不住歎了口氣。
名單很長,上麵一共謄抄了三百五十三個名字。
但是能讓朱由檢眼前一亮的名字,卻是沒有幾個。
朱由檢雖是繼承了原身的記憶,但對晦澀難懂的八股文,依舊是兩眼一抹黑。
所以他沒有看這些人的答卷,而是想要通過後世的記憶,在名單上找到幾個可用之人。
但結果卻是讓他很是失望。
除了史可法、呂大器這兩個名字以外,朱由檢沒有再看到任何一個熟悉的名字。
當然,朱統鉓這個名字除外。
放下手裏的名單,朱由檢抬頭對溫體仁和施鳯來兩人說道:“三日後,在皇極殿舉行殿試。”
“臣遵旨!”
兩人齊聲應道。
等他們離開後,朱由檢又對王承恩吩咐道:“大伴,去宣英國公、袁可立。”
“臣遵旨。”
王承恩答應一聲,就快步走出了暖閣。
朱由檢則是在桌案上快速的書寫起來。
和會試不同,殿試的題目都是由皇帝親自擬定,且都是針對一些當下的時政,相比於八股更加的務實。
曆史上的一根繩兒,就是在此次科舉上,向參加殿試的所有貢生,問出了八個問題。
這八個問題,在朱由檢看來,還是有些淺了。
一根繩兒問的問題,絕大部分都是和錢糧有關。
無非就是朝廷缺糧、缺錢,建奴和流寇,朝廷該如何應對?
朱由檢沒打算和這些貢生繞圈子。
他在紙上寫的,就是此次殿試的試題,隻有一句話,一個問題,朝廷怎麽增收。
朱由檢想看看,大明能不能再找出一個桑弘羊式的人物。
等紙張上的字跡幹透之後,袁可立和英國公張維賢兩人,也聯袂來到了暖閣。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金安。”
兩人躬身對朱由檢施禮道。
“免禮。”
“來人,給兩位卿家賜座。”
“謝陛下。”
兩人再次躬身道。
等兩人小心坐下,朱由檢這才說道:“想必你們也知道了,本次春闈會試已經結束。”
“武舉會試也該準備了,本次武會試,朕屬意由英國公擔任主考,袁卿擔任副主考。”
此話一出,兩人皆是一驚。
要知道大明自從有武舉開始,就一直是文臣擔任主考。
一方麵是因為擔心這些武人,借著師生關係拉幫結派。
另一發麵,也是因為大明武將的地位不高。
現在朱由檢用英國公,以及兵部尚書袁可立擔任正副主考,也算是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陛下,我大明曆代武舉,從未有勳貴擔任主考的先例,臣恐會引起物議。”
張維賢有些擔心的說了一句。
朱由檢聽後,麵無表情道:“英國公,朕知道你的擔憂,但規矩是人定的,也是人改的,而不巧,朕恰恰就是大明最有資格改規矩的那個人。”
“現在國朝不靖,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武舉也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你身為國公,乃是武勳之首,擔任主考正是合適。”
“至於物議,朕這個皇帝都不介意,你擔心什麽?”
張維賢聽後,心中雖然還有些忐忑,但也不再推辭,躬身應道:“臣遵旨。”
袁可立見狀,也連忙表態道:“陛下聖明,臣定當輔佐英國公,辦好此次武舉會試。”
朱由檢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武舉會試,側重謀略,武藝次之,但也要文武相合。”
“第一場,就考兵法、地理、天文等這些東西。”
“第二場,考騎射、拳腳、兵刃。”
“第三場,考陣法、戰車、火藥、火器的運用。”
聽朱由檢這麽說,兩人的眼中,皆是閃過一道莫名的神采。
其實,他說的這些內容,完全是拾人牙慧,早在神宗皇帝時期,就有朝臣提出來過,隻是並未被皇帝重視。
不等兩人回話,朱由檢又接著說道:“和文會試一樣,武會試後,朕會在皇極殿、西苑校場,舉行殿試,欽點武狀元、無榜眼、武探花。”
聽朱由檢要設置武舉三甲,兩人更是震驚不已。
也不怪兩人大驚小怪,實在是大明的武舉,相比文舉,實在是太過簡單了。
武舉形成製度,還是在憲宗皇帝時期,是由西廠廠公汪直提出來的。
在此之前,一直就沒有形成製度。
即使是後來形成了製度,但也一直沒有殿試,自然也沒有武狀元這一說。
一直到崇禎四年,才有了武舉殿試,大明第一個武狀元才橫空出世。
但緊接著,武舉就因為舞弊,迅速的喪失公信力。
以至於,朝廷再舉行文舉,根本就沒人參加。
“臣等遵旨。”
震驚過後,張維賢和袁可立齊聲應道。
朱由檢又囑咐了幾句,便讓他們退下準備武舉會試的事宜。
南京,皇宮。
剛剛抵達不久的韓讚周,聽完東廠傳遞過來的消息,登時就皺起了眉頭。
自己剛剛到南京,正是兩眼一抹黑的時候,皇爺就明人傳旨,讓自己緊守城池。
自己又該怎麽辦呢?
在司禮監的值房裏轉悠了半晌,韓讚周忽然想起一件大事。
“來人!”
一聲大喝,一名內侍走了進來。
“掌印。”
內侍恭敬施禮道。
說起來,留都守備太監,並沒有品級。
他們的權勢,完全來自留都司禮監掌印這個官職。
沒錯,不隻是外朝的衙門,在南京有一個完整的備份。
就是內廷二十四衙門,在南京也有一個備份。
說完,他又轉頭對田川鬆說道:“娘,您幫我把刀收好,等我回來還要玩兒呢。”
田川鬆忙是點頭答應。
鄭芝鳳抱起鄭森,對鄭芝龍說道:“大哥,等會兒我就不送你了,省的森兒再鬧騰,你路上注意安全。”
“去吧。”
鄭芝龍擺了擺手。
有了盡早的旨意,鄭芝龍也不用去宮裏辭行了,等田川鬆親自為其打點好行裝後,鄭芝龍也離開了京城。
紫禁城,東暖閣。
原本就拖延了不少日子的會試,終於還是結束了。
朱由檢看著手裏的名單,認真的看過之後,心裏忍不住歎了口氣。
名單很長,上麵一共謄抄了三百五十三個名字。
但是能讓朱由檢眼前一亮的名字,卻是沒有幾個。
朱由檢雖是繼承了原身的記憶,但對晦澀難懂的八股文,依舊是兩眼一抹黑。
所以他沒有看這些人的答卷,而是想要通過後世的記憶,在名單上找到幾個可用之人。
但結果卻是讓他很是失望。
除了史可法、呂大器這兩個名字以外,朱由檢沒有再看到任何一個熟悉的名字。
當然,朱統鉓這個名字除外。
放下手裏的名單,朱由檢抬頭對溫體仁和施鳯來兩人說道:“三日後,在皇極殿舉行殿試。”
“臣遵旨!”
兩人齊聲應道。
等他們離開後,朱由檢又對王承恩吩咐道:“大伴,去宣英國公、袁可立。”
“臣遵旨。”
王承恩答應一聲,就快步走出了暖閣。
朱由檢則是在桌案上快速的書寫起來。
和會試不同,殿試的題目都是由皇帝親自擬定,且都是針對一些當下的時政,相比於八股更加的務實。
曆史上的一根繩兒,就是在此次科舉上,向參加殿試的所有貢生,問出了八個問題。
這八個問題,在朱由檢看來,還是有些淺了。
一根繩兒問的問題,絕大部分都是和錢糧有關。
無非就是朝廷缺糧、缺錢,建奴和流寇,朝廷該如何應對?
朱由檢沒打算和這些貢生繞圈子。
他在紙上寫的,就是此次殿試的試題,隻有一句話,一個問題,朝廷怎麽增收。
朱由檢想看看,大明能不能再找出一個桑弘羊式的人物。
等紙張上的字跡幹透之後,袁可立和英國公張維賢兩人,也聯袂來到了暖閣。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金安。”
兩人躬身對朱由檢施禮道。
“免禮。”
“來人,給兩位卿家賜座。”
“謝陛下。”
兩人再次躬身道。
等兩人小心坐下,朱由檢這才說道:“想必你們也知道了,本次春闈會試已經結束。”
“武舉會試也該準備了,本次武會試,朕屬意由英國公擔任主考,袁卿擔任副主考。”
此話一出,兩人皆是一驚。
要知道大明自從有武舉開始,就一直是文臣擔任主考。
一方麵是因為擔心這些武人,借著師生關係拉幫結派。
另一發麵,也是因為大明武將的地位不高。
現在朱由檢用英國公,以及兵部尚書袁可立擔任正副主考,也算是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陛下,我大明曆代武舉,從未有勳貴擔任主考的先例,臣恐會引起物議。”
張維賢有些擔心的說了一句。
朱由檢聽後,麵無表情道:“英國公,朕知道你的擔憂,但規矩是人定的,也是人改的,而不巧,朕恰恰就是大明最有資格改規矩的那個人。”
“現在國朝不靖,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武舉也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你身為國公,乃是武勳之首,擔任主考正是合適。”
“至於物議,朕這個皇帝都不介意,你擔心什麽?”
張維賢聽後,心中雖然還有些忐忑,但也不再推辭,躬身應道:“臣遵旨。”
袁可立見狀,也連忙表態道:“陛下聖明,臣定當輔佐英國公,辦好此次武舉會試。”
朱由檢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如此甚好,武舉會試,側重謀略,武藝次之,但也要文武相合。”
“第一場,就考兵法、地理、天文等這些東西。”
“第二場,考騎射、拳腳、兵刃。”
“第三場,考陣法、戰車、火藥、火器的運用。”
聽朱由檢這麽說,兩人的眼中,皆是閃過一道莫名的神采。
其實,他說的這些內容,完全是拾人牙慧,早在神宗皇帝時期,就有朝臣提出來過,隻是並未被皇帝重視。
不等兩人回話,朱由檢又接著說道:“和文會試一樣,武會試後,朕會在皇極殿、西苑校場,舉行殿試,欽點武狀元、無榜眼、武探花。”
聽朱由檢要設置武舉三甲,兩人更是震驚不已。
也不怪兩人大驚小怪,實在是大明的武舉,相比文舉,實在是太過簡單了。
武舉形成製度,還是在憲宗皇帝時期,是由西廠廠公汪直提出來的。
在此之前,一直就沒有形成製度。
即使是後來形成了製度,但也一直沒有殿試,自然也沒有武狀元這一說。
一直到崇禎四年,才有了武舉殿試,大明第一個武狀元才橫空出世。
但緊接著,武舉就因為舞弊,迅速的喪失公信力。
以至於,朝廷再舉行文舉,根本就沒人參加。
“臣等遵旨。”
震驚過後,張維賢和袁可立齊聲應道。
朱由檢又囑咐了幾句,便讓他們退下準備武舉會試的事宜。
南京,皇宮。
剛剛抵達不久的韓讚周,聽完東廠傳遞過來的消息,登時就皺起了眉頭。
自己剛剛到南京,正是兩眼一抹黑的時候,皇爺就明人傳旨,讓自己緊守城池。
自己又該怎麽辦呢?
在司禮監的值房裏轉悠了半晌,韓讚周忽然想起一件大事。
“來人!”
一聲大喝,一名內侍走了進來。
“掌印。”
內侍恭敬施禮道。
說起來,留都守備太監,並沒有品級。
他們的權勢,完全來自留都司禮監掌印這個官職。
沒錯,不隻是外朝的衙門,在南京有一個完整的備份。
就是內廷二十四衙門,在南京也有一個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