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本公身體不適,打算向朝廷請辭
大明:暴君崇禎,殺出萬世帝國 作者:暈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讚周這意思,就是說前任南京守備太監楊朝,回到京城後,會被治罪,那自己的?
不過,他到底是傳承兩百餘年的徐達後人,很快就反應過來,當即不冷不淡的問道:“怎麽?韓公公今日來是問罪的?”
韓讚周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輕歎一聲道:“國公說笑了,咱家此來是請國公幫忙的。”
“公公但講無妨,隻要是本公能辦到的,就絕不推辭。”
這話雖然是和剛才那句話一樣,但意思卻是截然不同。
一開始那句話,“絕不推辭”四個字是重點。
現在這句話,“能做到的”才是重點。
韓讚周能被曹化淳看重,自然也不是傻蛋。
徐弘基的話,他也聽明白了,心裏冷笑一聲。
不過麵上還是笑著說道:“國公,倭寇橫行,眼看就要抵達南京,咱家的意思是,招募城中的青壯,協助朝廷共同守城。”
“這件事,還需要國公多多協助才是。”
徐弘基瞥了對方一眼,開口道:“韓公公,這麽大的事,是不是應該匯同南京六部官員,大家一同商議,最後拿出一個方略出來?”
韓讚周聞言,當即陰陽怪氣道:“要不等倭寇打進南京城再商議?”
“砰!”
“韓公公,你過分了。”
徐弘基一巴掌拍在了椅子把手上,對其低吼道。
“咱家嘴欠,還請國公莫要動怒才是。”
說著,韓讚周還往自己臉上拍了一巴掌。
徐弘基冷笑一聲,開口說道:“本公自覺身體不適,恐難以再為陛下鎮守留都,這就向朝廷上書請辭。”
說完,他又端起了身側案幾上的茶盞。
這意思在明顯不過,端茶送客,本公已經不想做這什麽南京守備勳臣了,你可以走了。
韓讚周見狀,緩緩起身,皮笑肉不笑道:“魏國公還請保重身體,咱家就不多叨擾了。”
說完,韓讚周緩緩轉過身去,在國公府管家的陪同下,大踏步向外走去。
徐弘基也沒有起身相送,隻是坐在那裏,冷冷地注視著他的背影。
直到他消失在視線之外,這才重重地哼了一聲,臉上露出幾分怒色。
他身為大明魏國公,傳承兩百餘年,豈容一個宦官如此逼迫?
可他也不敢真的把韓讚周怎麽樣。
大明雖是在各地有不少的守備太監,但南京守備太監的地位卻很是超然。
一向有三千裏外親臣這樣的說法。
就是說南京守備太監,一定是皇帝最親近的內臣。
尤其是在武宗皇帝後,南京守備勳臣的地位,已經處於守備太監之下。
自己今日得罪了韓讚周,日後行事得萬分小心了。
徐弘基想到這裏,心裏也是不免有些煩躁起來。
“公爺,人走了。”
管家徐繁此時已經返回正堂,低聲對其秉奏道。
徐弘基微微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他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借此平複心中的怒火。
待情緒稍稍穩定後,他這才緩緩放下茶盞,開口對徐繁說道:“派人盯著那韓讚周,看他接下來有什麽動作。”
“是,公爺。”
徐繁低頭應是,然後轉身退出了正堂。
徐弘基也起身離開了正堂,向著後院自己的書房而去。
既然說了要向皇帝請辭,那該有的姿態還是要做的。
否則的話,自己這個魏國公,可就真的成了一個笑話。
……
韓讚周出了魏國公府,登上馬車後,一巴掌就扇在了自己的臉上。
“叫你嘴賤,你說你非得招惹他幹嘛?”
沒錯,韓讚周也後悔得罪徐弘基了。
隻是當時看他那個態度,沒有壓住心裏的火氣。
不過,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那後悔也沒用了,還是要盡快想辦法,組織人手守衛城池才是。
如果真的讓那夥倭寇,肆虐南京,驚擾了太祖皇帝的孝陵,那自己也就隻能一死以謝陛下了。
韓讚周坐在馬車裏,沉吟片刻,然後對車外的錦衣衛百戶官鍾錦明吩咐道:“去請兵部尚書過府一敘。”
“同時,把南京廠衛的人全部撒出去,嚴密監視城內城外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回報。”
“是,公公!”
鍾錦明趕緊躬身應道。
稍頃,韓讚周就回到了原本楊朝的府邸。
嗯,現在這座占地數畝,足足五進的大宅院,已經屬於韓讚周了。
沒讓他等太長時間,現任南京兵部尚書劉廷元,就被人帶到了正堂。
“下官劉廷元見過公公。”
一見麵,劉廷元就率先對韓讚周施禮道。
後者趕緊側過身體,將對方扶起道:“劉尚書客氣,您乃堂堂兵部尚書,咱家隻是皇爺的家奴,怎能受你一禮?”
劉廷元此人也算是資曆極深了。
萬曆四十三年的廷擊案,就是他第一個審的。
因為這其中牽扯太深,劉廷元直接認定擊打太子的嫌犯是個瘋子。
以後所有調查此事的官員,都是這樣的說辭。
但隻要是正常人,誰不明白,守衛森嚴的皇宮,怎麽會有瘋子進去,而且還打傷了太子。
無非就是牽扯到皇位的爭奪罷了。
為了明哲保身,凡是參與調查的官員,誰也沒敢深挖。
後來,這劉廷元又投靠了魏忠賢,這才一步步的坐到了南京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
和京城六部以吏部為首不一樣,南京六部是以兵部為首的。
南京兵部尚書還兼任著參讚機務這個要職。
可以說,劉廷元就是韓讚周和徐弘基之下第三人。
現在徐弘基是擺明了不想配和,韓讚周也隻有讓劉廷元協助自己了。
兩人分別落座後,韓讚周開門見山道:“劉尚書,咱家……”
韓讚周又將之前在魏國公府說的那番話,說了一遍給劉廷元聽。
後者聽後,當即應道:“公公放心,劉某明日就命人征調民夫、青壯,協助大軍共同守城。”
“好!”
“那就拜托劉尚書了,咱家初來乍到,還需要劉尚書多多幫襯才是。”
韓讚周由衷的對劉廷元說道。
“都是為了大明,為了陛下。”
“如果所有人都能向劉尚書一般,那區區幾百倭寇又算得了什麽?”
韓讚周不由的感慨了一句。
不過,他到底是傳承兩百餘年的徐達後人,很快就反應過來,當即不冷不淡的問道:“怎麽?韓公公今日來是問罪的?”
韓讚周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輕歎一聲道:“國公說笑了,咱家此來是請國公幫忙的。”
“公公但講無妨,隻要是本公能辦到的,就絕不推辭。”
這話雖然是和剛才那句話一樣,但意思卻是截然不同。
一開始那句話,“絕不推辭”四個字是重點。
現在這句話,“能做到的”才是重點。
韓讚周能被曹化淳看重,自然也不是傻蛋。
徐弘基的話,他也聽明白了,心裏冷笑一聲。
不過麵上還是笑著說道:“國公,倭寇橫行,眼看就要抵達南京,咱家的意思是,招募城中的青壯,協助朝廷共同守城。”
“這件事,還需要國公多多協助才是。”
徐弘基瞥了對方一眼,開口道:“韓公公,這麽大的事,是不是應該匯同南京六部官員,大家一同商議,最後拿出一個方略出來?”
韓讚周聞言,當即陰陽怪氣道:“要不等倭寇打進南京城再商議?”
“砰!”
“韓公公,你過分了。”
徐弘基一巴掌拍在了椅子把手上,對其低吼道。
“咱家嘴欠,還請國公莫要動怒才是。”
說著,韓讚周還往自己臉上拍了一巴掌。
徐弘基冷笑一聲,開口說道:“本公自覺身體不適,恐難以再為陛下鎮守留都,這就向朝廷上書請辭。”
說完,他又端起了身側案幾上的茶盞。
這意思在明顯不過,端茶送客,本公已經不想做這什麽南京守備勳臣了,你可以走了。
韓讚周見狀,緩緩起身,皮笑肉不笑道:“魏國公還請保重身體,咱家就不多叨擾了。”
說完,韓讚周緩緩轉過身去,在國公府管家的陪同下,大踏步向外走去。
徐弘基也沒有起身相送,隻是坐在那裏,冷冷地注視著他的背影。
直到他消失在視線之外,這才重重地哼了一聲,臉上露出幾分怒色。
他身為大明魏國公,傳承兩百餘年,豈容一個宦官如此逼迫?
可他也不敢真的把韓讚周怎麽樣。
大明雖是在各地有不少的守備太監,但南京守備太監的地位卻很是超然。
一向有三千裏外親臣這樣的說法。
就是說南京守備太監,一定是皇帝最親近的內臣。
尤其是在武宗皇帝後,南京守備勳臣的地位,已經處於守備太監之下。
自己今日得罪了韓讚周,日後行事得萬分小心了。
徐弘基想到這裏,心裏也是不免有些煩躁起來。
“公爺,人走了。”
管家徐繁此時已經返回正堂,低聲對其秉奏道。
徐弘基微微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他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借此平複心中的怒火。
待情緒稍稍穩定後,他這才緩緩放下茶盞,開口對徐繁說道:“派人盯著那韓讚周,看他接下來有什麽動作。”
“是,公爺。”
徐繁低頭應是,然後轉身退出了正堂。
徐弘基也起身離開了正堂,向著後院自己的書房而去。
既然說了要向皇帝請辭,那該有的姿態還是要做的。
否則的話,自己這個魏國公,可就真的成了一個笑話。
……
韓讚周出了魏國公府,登上馬車後,一巴掌就扇在了自己的臉上。
“叫你嘴賤,你說你非得招惹他幹嘛?”
沒錯,韓讚周也後悔得罪徐弘基了。
隻是當時看他那個態度,沒有壓住心裏的火氣。
不過,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那後悔也沒用了,還是要盡快想辦法,組織人手守衛城池才是。
如果真的讓那夥倭寇,肆虐南京,驚擾了太祖皇帝的孝陵,那自己也就隻能一死以謝陛下了。
韓讚周坐在馬車裏,沉吟片刻,然後對車外的錦衣衛百戶官鍾錦明吩咐道:“去請兵部尚書過府一敘。”
“同時,把南京廠衛的人全部撒出去,嚴密監視城內城外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回報。”
“是,公公!”
鍾錦明趕緊躬身應道。
稍頃,韓讚周就回到了原本楊朝的府邸。
嗯,現在這座占地數畝,足足五進的大宅院,已經屬於韓讚周了。
沒讓他等太長時間,現任南京兵部尚書劉廷元,就被人帶到了正堂。
“下官劉廷元見過公公。”
一見麵,劉廷元就率先對韓讚周施禮道。
後者趕緊側過身體,將對方扶起道:“劉尚書客氣,您乃堂堂兵部尚書,咱家隻是皇爺的家奴,怎能受你一禮?”
劉廷元此人也算是資曆極深了。
萬曆四十三年的廷擊案,就是他第一個審的。
因為這其中牽扯太深,劉廷元直接認定擊打太子的嫌犯是個瘋子。
以後所有調查此事的官員,都是這樣的說辭。
但隻要是正常人,誰不明白,守衛森嚴的皇宮,怎麽會有瘋子進去,而且還打傷了太子。
無非就是牽扯到皇位的爭奪罷了。
為了明哲保身,凡是參與調查的官員,誰也沒敢深挖。
後來,這劉廷元又投靠了魏忠賢,這才一步步的坐到了南京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
和京城六部以吏部為首不一樣,南京六部是以兵部為首的。
南京兵部尚書還兼任著參讚機務這個要職。
可以說,劉廷元就是韓讚周和徐弘基之下第三人。
現在徐弘基是擺明了不想配和,韓讚周也隻有讓劉廷元協助自己了。
兩人分別落座後,韓讚周開門見山道:“劉尚書,咱家……”
韓讚周又將之前在魏國公府說的那番話,說了一遍給劉廷元聽。
後者聽後,當即應道:“公公放心,劉某明日就命人征調民夫、青壯,協助大軍共同守城。”
“好!”
“那就拜托劉尚書了,咱家初來乍到,還需要劉尚書多多幫襯才是。”
韓讚周由衷的對劉廷元說道。
“都是為了大明,為了陛下。”
“如果所有人都能向劉尚書一般,那區區幾百倭寇又算得了什麽?”
韓讚周不由的感慨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