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他朱家是這麽欺辱聖人門庭的
大明:暴君崇禎,殺出萬世帝國 作者:暈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半晌後,孔胤植這才說道:“郡王殿下,先祖之文宣王封號,乃是傳自前唐,至大明也隻是遵循舊例。”
朱聿鍵聞言笑了,幽幽道:“這天下是姓李還是姓朱?”
孔胤植當即跪倒在地,連連叩首道:“臣不敢!”
其餘的孔家人見狀,也是紛紛跪倒。
朱聿鍵也沒打算憑自己,就可以讓孔家放棄文宣王這個封號,他彎腰將地上的孔胤植扶起來,語氣略帶埋怨道:“衍聖公這是作甚,如果被人傳揚出去,別人還以為本王是在欺辱孔聖後人呢。”
孔胤植站起身後,忙是說道:“殿下說笑了。”
“好了,還是先祭祀至聖先師吧,莫要耽擱了吉時。”
接下來就是一副複雜的祭祀流程,朱聿鍵也沒有再出什麽幺蛾子。
祭祀結束後,眾人重新回到孔府,在孔胤植安排的酒宴上,朱聿鍵也沒有提任何的正事兒。
甚至就連那夥馬匪都沒有提起。
孔興懋看了眼孔胤植,得到對方的允準後,這才對朱聿鍵問道:“敢問殿下,這次來曲阜剿匪,可需要我曲阜縣配合?”
朱聿鍵放下手裏的筷子,用手巾擦了擦嘴角,這才說道:“關於此次平叛之事,就不勞煩曲阜縣了,錦衣衛的李僉事也在這裏,相信錦衣衛可以揪出這些逆賊,到時候本王會請曹參將統兵,一舉將這夥膽大包天的反賊剿滅。”
孔興懋聞言,忙是拱手道:“郡王殿下,諸位大人,這次曲阜出了這麽大的事,都是下官治理不嚴,下官會向陛下,向朝廷上奏本請罪。”
朱聿鍵聽後,擺了擺手道:“這些話就不用和本王說了。”
“平叛的事,雖然那不用孔知縣協助,但丈量土地,統計黃冊之事,還需要知縣出力。”
孔興懋的瞳孔一縮,趕緊回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我曲阜上下,一定協助殿下徹底的清丈田畝,清查人口。”
朱聿鍵笑著舉起了酒杯,遙敬道:“那本王就先謝過孔知縣了。”
“臣不敢。”
等兩人將各自手裏的酒水一飲而盡,坐在朱聿鍵左手位的孔胤植就開口了:“敢問殿下我孔家有朝廷和曆代先帝賜予的莊田,祭田,這些天地也要丈量?也要施行攤丁入畝?”
朱聿鍵理所當然的回道:“那是自然,莫說是孔家,就是陛下在山東的皇莊,也要全部清丈一遍,計入山東布政使司的總田畝中。”
朱聿鍵此話一出,殿內的眾人皆是一驚。
老朱家這個暴發戶,看來是要玩兒真的了。
沒錯,就算大明已經傳承近三百年,在孔家眼裏,那也是暴發戶。
他們真是把自己,當稱魏晉隋唐的世家門閥了。
但豈不知,朱由檢現在就要把孔家打落神壇。
誰讓這家人的節操實在……不對,這家人就沒有節操這個東西。
朱聿鍵見沒有人再說話,他幹脆重新坐下,繼續大快朵頤起來。
這孔家的菜肴,著實有些可取之處。
酒宴結束後,朱聿鍵婉拒了孔胤植留宿的好意,在鞏永固和李若璉等人的簇擁下,出城住在了曹文耀的軍營裏。
相比曲阜城,顯然城外的軍營更加的安全。
一回到自己的營帳,原本還有些醉醺醺的朱聿鍵,當即就清醒了過來。
讓自己的親衛給自己打來一盆涼水,簡單的洗了把臉,就開始和李若璉、鞏永固等人商議起來。
“李僉事,今日孔家的反應你也看到了,你是怎麽想的?”
“回殿下,這件事現在還沒有證據證明,就和孔家有關係,但臣以為後麵絕對是有人指使。”
鞏永固如有所思道:“殿下,李僉事,這件事既然已經按照我們的謀劃在走,那就不用管是不是有證據了,我們也不用急著去調查這件事。”
朱聿鍵緩緩點頭道:“不錯,本王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要讓孔家投鼠忌器,不敢阻攔朝廷再山東推行新政。”
“如果孔胤植看不透,非要和朝廷對著幹,那就拿這件事勒一勒他的脖子。”
朱聿鍵也沒想著借這件事拿孔家怎麽樣,這樣傳承上千年的家族,有些死士什麽的不是太正常了嗎?
就算是把這些人揪出來,那也很難牽扯道孔家身上。
不妨就把這個案子掛在那裏,時刻威脅著孔胤植。
而另一邊,衍聖公府。
在朱聿鍵他們離開後,孔胤植就找來了幾名孔家耆老,還有孔興懋等一幹孔家的中流砥柱。
“今兒個這件事,你們覺得我孔家該如何處置?”
孔胤植坐在主位上,麵色無悲無喜。
一名耆老當即起身,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我孔家乃是聖人之後,是士林領袖,天下讀書人,哪個不是儒家門徒,先祖這個文宣王的王號,豈是他朱家皇帝說廢就廢的?”
“咳咳,七叔祖,莫要妄言。”
孔胤植低聲提醒了一句。
老者名叫孔貞安,是孔胤植的祖父輩。
這也就是比孔胤植大了兩輩,不然這衍聖公的爵位,還真不一定會落在孔胤植的身上。
經孔胤植這麽一提醒,孔貞安也知道自己剛才有些失言了,一甩衣袖,重新坐到了椅子上。
另一位老者起身道:“家主,此事該和朝中的大臣,以及士林那邊通通氣了,讓他們都看看,他朱家的郡王,是怎麽欺辱我等這些孔聖後人的。”
孔胤植緩緩點頭道:“十三叔說的對,這件事我孔家先不表態,等等看,我孔如果被皇家打壓,他們這些士大夫們,也別想好。”
孔胤植這番話說的倒是事實。
天下士大夫,為什麽要拚命的維護孔家的地位?
當真因為孔子是儒家祖師?
扯淡吧!
這裏麵是有身後的利益的。
抬高了孔家的地位,就相當於抬高了他們這些讀書人的地位,將自己和普羅大眾分割開來。
而正是因為有孔家這麽一個精神領袖,天下讀書人才會聚在一起,和皇權進行抗爭。
皇帝呢?
也是通過優待孔家,來表麵對讀書人的看重。
借孔家的手,用孔子的名義,在大義上來控製讀書人。
朱聿鍵聞言笑了,幽幽道:“這天下是姓李還是姓朱?”
孔胤植當即跪倒在地,連連叩首道:“臣不敢!”
其餘的孔家人見狀,也是紛紛跪倒。
朱聿鍵也沒打算憑自己,就可以讓孔家放棄文宣王這個封號,他彎腰將地上的孔胤植扶起來,語氣略帶埋怨道:“衍聖公這是作甚,如果被人傳揚出去,別人還以為本王是在欺辱孔聖後人呢。”
孔胤植站起身後,忙是說道:“殿下說笑了。”
“好了,還是先祭祀至聖先師吧,莫要耽擱了吉時。”
接下來就是一副複雜的祭祀流程,朱聿鍵也沒有再出什麽幺蛾子。
祭祀結束後,眾人重新回到孔府,在孔胤植安排的酒宴上,朱聿鍵也沒有提任何的正事兒。
甚至就連那夥馬匪都沒有提起。
孔興懋看了眼孔胤植,得到對方的允準後,這才對朱聿鍵問道:“敢問殿下,這次來曲阜剿匪,可需要我曲阜縣配合?”
朱聿鍵放下手裏的筷子,用手巾擦了擦嘴角,這才說道:“關於此次平叛之事,就不勞煩曲阜縣了,錦衣衛的李僉事也在這裏,相信錦衣衛可以揪出這些逆賊,到時候本王會請曹參將統兵,一舉將這夥膽大包天的反賊剿滅。”
孔興懋聞言,忙是拱手道:“郡王殿下,諸位大人,這次曲阜出了這麽大的事,都是下官治理不嚴,下官會向陛下,向朝廷上奏本請罪。”
朱聿鍵聽後,擺了擺手道:“這些話就不用和本王說了。”
“平叛的事,雖然那不用孔知縣協助,但丈量土地,統計黃冊之事,還需要知縣出力。”
孔興懋的瞳孔一縮,趕緊回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我曲阜上下,一定協助殿下徹底的清丈田畝,清查人口。”
朱聿鍵笑著舉起了酒杯,遙敬道:“那本王就先謝過孔知縣了。”
“臣不敢。”
等兩人將各自手裏的酒水一飲而盡,坐在朱聿鍵左手位的孔胤植就開口了:“敢問殿下我孔家有朝廷和曆代先帝賜予的莊田,祭田,這些天地也要丈量?也要施行攤丁入畝?”
朱聿鍵理所當然的回道:“那是自然,莫說是孔家,就是陛下在山東的皇莊,也要全部清丈一遍,計入山東布政使司的總田畝中。”
朱聿鍵此話一出,殿內的眾人皆是一驚。
老朱家這個暴發戶,看來是要玩兒真的了。
沒錯,就算大明已經傳承近三百年,在孔家眼裏,那也是暴發戶。
他們真是把自己,當稱魏晉隋唐的世家門閥了。
但豈不知,朱由檢現在就要把孔家打落神壇。
誰讓這家人的節操實在……不對,這家人就沒有節操這個東西。
朱聿鍵見沒有人再說話,他幹脆重新坐下,繼續大快朵頤起來。
這孔家的菜肴,著實有些可取之處。
酒宴結束後,朱聿鍵婉拒了孔胤植留宿的好意,在鞏永固和李若璉等人的簇擁下,出城住在了曹文耀的軍營裏。
相比曲阜城,顯然城外的軍營更加的安全。
一回到自己的營帳,原本還有些醉醺醺的朱聿鍵,當即就清醒了過來。
讓自己的親衛給自己打來一盆涼水,簡單的洗了把臉,就開始和李若璉、鞏永固等人商議起來。
“李僉事,今日孔家的反應你也看到了,你是怎麽想的?”
“回殿下,這件事現在還沒有證據證明,就和孔家有關係,但臣以為後麵絕對是有人指使。”
鞏永固如有所思道:“殿下,李僉事,這件事既然已經按照我們的謀劃在走,那就不用管是不是有證據了,我們也不用急著去調查這件事。”
朱聿鍵緩緩點頭道:“不錯,本王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要讓孔家投鼠忌器,不敢阻攔朝廷再山東推行新政。”
“如果孔胤植看不透,非要和朝廷對著幹,那就拿這件事勒一勒他的脖子。”
朱聿鍵也沒想著借這件事拿孔家怎麽樣,這樣傳承上千年的家族,有些死士什麽的不是太正常了嗎?
就算是把這些人揪出來,那也很難牽扯道孔家身上。
不妨就把這個案子掛在那裏,時刻威脅著孔胤植。
而另一邊,衍聖公府。
在朱聿鍵他們離開後,孔胤植就找來了幾名孔家耆老,還有孔興懋等一幹孔家的中流砥柱。
“今兒個這件事,你們覺得我孔家該如何處置?”
孔胤植坐在主位上,麵色無悲無喜。
一名耆老當即起身,有些憤憤不平的說道:“我孔家乃是聖人之後,是士林領袖,天下讀書人,哪個不是儒家門徒,先祖這個文宣王的王號,豈是他朱家皇帝說廢就廢的?”
“咳咳,七叔祖,莫要妄言。”
孔胤植低聲提醒了一句。
老者名叫孔貞安,是孔胤植的祖父輩。
這也就是比孔胤植大了兩輩,不然這衍聖公的爵位,還真不一定會落在孔胤植的身上。
經孔胤植這麽一提醒,孔貞安也知道自己剛才有些失言了,一甩衣袖,重新坐到了椅子上。
另一位老者起身道:“家主,此事該和朝中的大臣,以及士林那邊通通氣了,讓他們都看看,他朱家的郡王,是怎麽欺辱我等這些孔聖後人的。”
孔胤植緩緩點頭道:“十三叔說的對,這件事我孔家先不表態,等等看,我孔如果被皇家打壓,他們這些士大夫們,也別想好。”
孔胤植這番話說的倒是事實。
天下士大夫,為什麽要拚命的維護孔家的地位?
當真因為孔子是儒家祖師?
扯淡吧!
這裏麵是有身後的利益的。
抬高了孔家的地位,就相當於抬高了他們這些讀書人的地位,將自己和普羅大眾分割開來。
而正是因為有孔家這麽一個精神領袖,天下讀書人才會聚在一起,和皇權進行抗爭。
皇帝呢?
也是通過優待孔家,來表麵對讀書人的看重。
借孔家的手,用孔子的名義,在大義上來控製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