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擴編孝陵衛
大明:暴君崇禎,殺出萬世帝國 作者:暈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藩作為大明首藩,地處西安這種地方,又經曆了兩百多年的積累,光是土地就有足足兩萬餘頃,這絕對是一筆龐大財富。
最重要的是,秦藩人少,到了朱誼漶這一代,所有人加起來剛剛突破千人。
人少也就意味著錢糧結餘的多,朱誼漶又是胸無大誌之人,放著西安的好日子不過,去出海?
萬煒沒辦法,隻能是給山西的朱常洵去信商議對策。
對瑞王朱常浩,朱常洵這個做哥哥的一封信就解決了。
被自家便宜兄長罵了一頓,朱常浩也不提禮佛的事兒了,收拾收拾家當就帶著自己的正妃劉氏,以及一眾妻兒,在護衛的保護下,直奔京城。
秦王朱誼漶原本還想硬頂著,但看完西安錦衣衛送上的一份奏本後也老實了。
奏本裏也沒說什麽,無非就是秦王府借著天災,肆意盤剝百姓,將大量田產收入囊中。
當然了,萬煒這位大宗正也向朱誼漶保證了,隻要他率領秦藩進京,萬煒和福王二人就力勸皇帝冊封其兄弟、兒子為郡王。
這也是朱誼漶的一塊心病。
因為秦藩生育艱難,好幾次都是小宗入大宗,繼承秦王爵位。
朱誼漶也是這個情況,以奉國中尉的身份成為秦王。
按製,親王的兄弟和兒子都要封郡王,但他這個情況特殊,所以朝廷拒絕封他的兒子和兄弟們為郡王。
這讓朱誼漶很是不滿,數次上書,但都被駁回。
萬煒和朱常洵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一番威逼利誘,讓秦王老老實實隨他們進京。
就在兩省的宗藩離開之後,山西官場也迎來了大地震。
經過近一個月緊鑼密鼓的調查後,許顯純開始大肆抓捕山西的官員、士紳、商賈。
上到山西布政使唐煥,下到蒲州縣令、縣丞等盡皆被錦衣衛下獄。
這還隻是地方上文官們,向蒙古走私,少不了邊軍的支持。
在巡撫牟誌夔和大同總兵曹文詔,以及山西總兵張鴻功的協助,許顯純率領的錦衣衛,也是沒有絲毫的手軟。
相比崇禎元年之前,山西麵對的軍事壓力要小的多,倒也不用擔心會因為一些亂子,而讓蒙古人有可乘之機。
曹變蛟當初衝陣斬殺林丹汗的戰績,現在可是依舊在草原流傳,曹瘋子的親叔叔鎮守大同,哪個部族敢南下劫掠?
而隨著錦衣衛這邊的審訊,越來越多的人也被牽扯到裏麵。
前寧夏巡撫、右僉都禦史魏雲中,前廣東道禦史王允成,前兵部右侍郎孫居相,前太常寺卿程啓南,前吏科給事中曹於汴等大量山西籍官員被抓捕。
京城,乾寢宮。
看著手裏的奏本,朱由檢猛地發現了一個問題。
這些官員除了都是山西籍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人竟全都是東林。
發現了這一點,朱由檢隻覺自己遍體生寒。
作為一個對明史不是很了解的後世人,他原本以為東林黨應該是東南一代的讀書人。
是那些士紳商賈們,自己培養出來的一些精英文人,讓他們在朝堂發出自己的聲音,代表自己階層的利益。
但現實卻是,大量非東南籍的官員,也可以是東林黨。
他們聯合在一起,是想要做什麽?
將手裏的奏本緩緩放在桌案上,朱由檢的精神有些恍惚。
一旁的王承恩見狀,忙是關切道:“皇爺,您沒事吧?”
朱由檢緩緩搖頭,聲音有些低沉道:“朕無事。”
“大伴,朕記得年前的時候,玻璃鏡售賣所獲的兩百萬枚銀元,都被留在了南京是不是?”
王承恩點頭道:“是的,皇爺。”
朱由檢的眸光一閃,沉聲道:“傳旨韓讚周。”
“為護衛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後之陵寢,特從南京內帑撥付二十萬枚銀元,擴編孝陵衛,升孝陵衛為孝陵都指揮使司,命南京守備太監和孝陵衛指揮使,組建孝陵左衛、孝陵右衛、孝陵前衛、孝陵後衛、孝陵中衛。”
按照一個衛五千六百人,這新組建的孝陵都指揮使司就有兩萬八千多人,近三萬人守衛陵寢?
王承恩正欲張嘴說些什麽,就聽朱由檢繼續道:“孝陵指揮使司所需軍械、火器,皆有內廷兵仗局撥付。”
“所需錢糧,由南直隸皇莊供給。”
“臣遵旨。”
孝陵衛好也算是皇帝親軍,又不花朝廷一兩銀子,所以也不用經過內閣,隻需中旨即可。
王承恩正欲離去,就聽朱由檢又說道:“你親自給韓讚周寫封書信,就說朕隻給他一年的時間,一年內朕要看到一支齊裝滿員,可以上陣殺敵的孝陵衛!”
“臣明白了。”
看著王承恩離開的背影,朱由檢的眼中寒光四溢。
等解決了北方的問題,就是對南方動手的時候了。
就在王承恩離開沒有多久,內閣諸臣、三法司堂官、六部尚書齊齊來到了暖閣。
聽完髙時明的秉奏後,朱由檢點頭道:“宣他們覲見。”
眾人進來後,齊齊施禮道:“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朕安,起來吧。”
“賜座。”
“謝陛下。”
待眾人坐定,朱由檢麵無表情的主動開口道:“諸卿今日陛見,可是因為山西之事?”
周應秋作為吏部天官,第一個站出來說道:“陛下,此案到了如今這個地步,牽扯實在是太過了,就連致仕多年的官員,都被牽連其中,臣以為此事斷不可為。”
朱由檢沒有給他答複,而是對其他人問道:“你們呢?你們也是這個意思?”
孫承宗起身道:“陛下,錦衣衛這次做的確實有些太過了,整個山西官場為之一空,平陽府各縣官吏更是十不存一,地方運轉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問題,臣請陛下下旨命阻止錦衣衛大肆株連。”
“首輔,你是何意?”
“陛下,此案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著實不適合再繼續擴大了。”
溫體仁躬身道。
其實,不隻是山西人心惶惶,整個北方包括京城在內,所有官員都是心有戚戚,生怕自己被牽扯到這件大案中。
最重要的是,秦藩人少,到了朱誼漶這一代,所有人加起來剛剛突破千人。
人少也就意味著錢糧結餘的多,朱誼漶又是胸無大誌之人,放著西安的好日子不過,去出海?
萬煒沒辦法,隻能是給山西的朱常洵去信商議對策。
對瑞王朱常浩,朱常洵這個做哥哥的一封信就解決了。
被自家便宜兄長罵了一頓,朱常浩也不提禮佛的事兒了,收拾收拾家當就帶著自己的正妃劉氏,以及一眾妻兒,在護衛的保護下,直奔京城。
秦王朱誼漶原本還想硬頂著,但看完西安錦衣衛送上的一份奏本後也老實了。
奏本裏也沒說什麽,無非就是秦王府借著天災,肆意盤剝百姓,將大量田產收入囊中。
當然了,萬煒這位大宗正也向朱誼漶保證了,隻要他率領秦藩進京,萬煒和福王二人就力勸皇帝冊封其兄弟、兒子為郡王。
這也是朱誼漶的一塊心病。
因為秦藩生育艱難,好幾次都是小宗入大宗,繼承秦王爵位。
朱誼漶也是這個情況,以奉國中尉的身份成為秦王。
按製,親王的兄弟和兒子都要封郡王,但他這個情況特殊,所以朝廷拒絕封他的兒子和兄弟們為郡王。
這讓朱誼漶很是不滿,數次上書,但都被駁回。
萬煒和朱常洵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一番威逼利誘,讓秦王老老實實隨他們進京。
就在兩省的宗藩離開之後,山西官場也迎來了大地震。
經過近一個月緊鑼密鼓的調查後,許顯純開始大肆抓捕山西的官員、士紳、商賈。
上到山西布政使唐煥,下到蒲州縣令、縣丞等盡皆被錦衣衛下獄。
這還隻是地方上文官們,向蒙古走私,少不了邊軍的支持。
在巡撫牟誌夔和大同總兵曹文詔,以及山西總兵張鴻功的協助,許顯純率領的錦衣衛,也是沒有絲毫的手軟。
相比崇禎元年之前,山西麵對的軍事壓力要小的多,倒也不用擔心會因為一些亂子,而讓蒙古人有可乘之機。
曹變蛟當初衝陣斬殺林丹汗的戰績,現在可是依舊在草原流傳,曹瘋子的親叔叔鎮守大同,哪個部族敢南下劫掠?
而隨著錦衣衛這邊的審訊,越來越多的人也被牽扯到裏麵。
前寧夏巡撫、右僉都禦史魏雲中,前廣東道禦史王允成,前兵部右侍郎孫居相,前太常寺卿程啓南,前吏科給事中曹於汴等大量山西籍官員被抓捕。
京城,乾寢宮。
看著手裏的奏本,朱由檢猛地發現了一個問題。
這些官員除了都是山西籍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人竟全都是東林。
發現了這一點,朱由檢隻覺自己遍體生寒。
作為一個對明史不是很了解的後世人,他原本以為東林黨應該是東南一代的讀書人。
是那些士紳商賈們,自己培養出來的一些精英文人,讓他們在朝堂發出自己的聲音,代表自己階層的利益。
但現實卻是,大量非東南籍的官員,也可以是東林黨。
他們聯合在一起,是想要做什麽?
將手裏的奏本緩緩放在桌案上,朱由檢的精神有些恍惚。
一旁的王承恩見狀,忙是關切道:“皇爺,您沒事吧?”
朱由檢緩緩搖頭,聲音有些低沉道:“朕無事。”
“大伴,朕記得年前的時候,玻璃鏡售賣所獲的兩百萬枚銀元,都被留在了南京是不是?”
王承恩點頭道:“是的,皇爺。”
朱由檢的眸光一閃,沉聲道:“傳旨韓讚周。”
“為護衛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後之陵寢,特從南京內帑撥付二十萬枚銀元,擴編孝陵衛,升孝陵衛為孝陵都指揮使司,命南京守備太監和孝陵衛指揮使,組建孝陵左衛、孝陵右衛、孝陵前衛、孝陵後衛、孝陵中衛。”
按照一個衛五千六百人,這新組建的孝陵都指揮使司就有兩萬八千多人,近三萬人守衛陵寢?
王承恩正欲張嘴說些什麽,就聽朱由檢繼續道:“孝陵指揮使司所需軍械、火器,皆有內廷兵仗局撥付。”
“所需錢糧,由南直隸皇莊供給。”
“臣遵旨。”
孝陵衛好也算是皇帝親軍,又不花朝廷一兩銀子,所以也不用經過內閣,隻需中旨即可。
王承恩正欲離去,就聽朱由檢又說道:“你親自給韓讚周寫封書信,就說朕隻給他一年的時間,一年內朕要看到一支齊裝滿員,可以上陣殺敵的孝陵衛!”
“臣明白了。”
看著王承恩離開的背影,朱由檢的眼中寒光四溢。
等解決了北方的問題,就是對南方動手的時候了。
就在王承恩離開沒有多久,內閣諸臣、三法司堂官、六部尚書齊齊來到了暖閣。
聽完髙時明的秉奏後,朱由檢點頭道:“宣他們覲見。”
眾人進來後,齊齊施禮道:“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朕安,起來吧。”
“賜座。”
“謝陛下。”
待眾人坐定,朱由檢麵無表情的主動開口道:“諸卿今日陛見,可是因為山西之事?”
周應秋作為吏部天官,第一個站出來說道:“陛下,此案到了如今這個地步,牽扯實在是太過了,就連致仕多年的官員,都被牽連其中,臣以為此事斷不可為。”
朱由檢沒有給他答複,而是對其他人問道:“你們呢?你們也是這個意思?”
孫承宗起身道:“陛下,錦衣衛這次做的確實有些太過了,整個山西官場為之一空,平陽府各縣官吏更是十不存一,地方運轉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問題,臣請陛下下旨命阻止錦衣衛大肆株連。”
“首輔,你是何意?”
“陛下,此案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著實不適合再繼續擴大了。”
溫體仁躬身道。
其實,不隻是山西人心惶惶,整個北方包括京城在內,所有官員都是心有戚戚,生怕自己被牽扯到這件大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