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那些不能追查的往事
家族係統罵我是阿鬥,我躺成大佬 作者:人間道無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人猜測城南張家背景,自然就會有試探。
但城南張家自身雖然因為做皮草人參的北方特產生意有些富裕,沒什麽價值,也就這麽安穩過來了。
隻是如果說從前的試探都是被蔡當家在前攔下。
如今對方意外身死,在很多人看來,城南張家接下來如果再沒有什麽真本事顯露,接下來要麽破財,要麽抓緊上貢找新靠山。
想著這裏麵潛藏著的各種彎彎繞繞,張北覺得有點頭大:
“曆史中,我們本家已經沒了,張澤專他們怎麽做的?對了,這位蔡當家,蔡把頭,那次也死了嗎?”
張六六搖頭:
“未有記錄,根據的留存記載,本家……滅亡後,中部檔案館及情報默認歸屬長沙一支管轄。但那時張瑞(澤)專帶著主力人馬長期滯留於東北,對長沙城內及檔案館事務並未插手。”
“朝廷滅亡,倭寇入侵東北,因為形勢變換過快,準備不足,倉促間被倭寇部隊追擊,死在南逃路上,隻剩少量親衛以命護送當時的少主張啟山逃回長沙,接手長沙張家及部分檔案館勢力。”
張北擺擺手:“嗯,後麵的我知道。”
這段曆史,說一次難受一次,還是不說了。
“說到這,倭寇那,最近有動靜嗎?”
張六六搖頭:“自沉船後便已暫停攻勢,根據海外一係傳回情報,對方還在與緒帝等人對峙,調查炸船一事幕後主使。”
“但根據部分朝中大臣猜想,這一仗還沒結束,倭寇還在加緊造船,而我們這……。”張六六也輕歎了口氣:“朝廷國庫是空的,維修威海衛剩餘船隻的錢都捉襟見肘。”
張北:“空的真能跑耗子那種空?”
張六六點頭:“這些年全國動亂和天災不斷,國庫本就極為空虛,沒剩多少冗餘。
加之慈太後雖死得突然,但原本國庫最後儲備已經被她私下撥作六十大壽的壽宴和陵寢準備,無法追回。”
“除此還有許多空賬,緒帝殺了一批人也沒找到去向,最近在向大臣借錢籌措軍需。”
“暗地裏……,正命令兩個臨時提拔的心腹太監,在開地宮入葬時,趁機將內中的慈太後陪葬品取回。”
“此外,朝廷這些年沒有購買任何軍需物資,僅有原始庫存。但根據清查,朝廷內部軍需儲備也是十庫九空,剩餘火器彈藥也大半沒有保養,受潮嚴重,難以用之作戰。”
“而緒帝目前,雖然已令人徹查,但離真相,還有距離,有人在故意遮掩,不讓他發現。”
張北不由再度搖頭。
堂堂一個皇帝,被錢逼得低三下四還要悄悄去偷太後陪葬品做軍餉。
緒帝這新皇帝也是夠慘,遭遇比自家還慘。
同樣是勢力中樞,起碼自家還有二十多個遠房親戚忠心耿耿的不斷輸血。
隻要自家對他們還能保持基本的公道,按規矩行事,這些人最多嘴上抱怨幾句,需要他們做什麽,他們依舊還是會照做。
而緒帝嘛,朝廷中願意聽他話不陽奉陰違的大臣,還真不知道有多少。
對方明明才剛在位,如今還正在大赦天下,居然還已經隱約有暴君之名傳到民間。
這事肯定跟百姓無關,那就隻能是某些大臣不滿對方最近所作所為,悄悄傳到民間的。
歎了口氣,張北輕聲道:“沒錢沒新武器,舊武器火藥庫存還受潮到不能用,真要再打仗,哪怕是軍神在世,怕是也難贏下來。
也難怪,未來的朝廷向那些入侵勢力投降認輸得那麽快。
現在倭寇一直在沿海和附屬國那徘徊不走,還在不斷做宣傳動員,顯然是鐵了心要入侵,按現有情況,朝廷這一仗很難贏了。”
自家能掛載的彈藥在上一次就都用出去了,連無人機本身都被炸成了零件碎片,想阻攔第二次也不可能。
“唉,……管不了,不管了。家裏必須要休養生息了,再出來那就是等著汪家殺。外界朝代……,等著未來的高手大佬們重開吧。”
“說回長沙這裏的事。張澤專現在有求援或者上報相關事務嗎?”
張六六搖頭表否定。
張北也不意外,或者說這才是正常現象。
按照族內習慣,隻有同為親戚的外家事務是需要上報,規矩需要遵循內族章法。分家是另外一套更為鬆散的管理辦法。
對於這些分家勢力,張家隻要求對方能在任務期間予以配合即可,不會過問其他。
而張澤專及下轄勢力現在名義上正屬於分家勢力,事務不必上報。
“沒有報,那就不管了。之前湘水張家被滅門,中部檔案館死傷慘重,這件事情的卷宗,拿回來了嗎?”
張北說是對著張六六說,眼神卻是看向了張景澤。
有現成的軍師在,不用的人是傻子。
後者自覺拱手,接過卷宗,卻沒看,而是道:
“少主以為,此事,該以何種結局落幕為您心中最佳?”
張北皺起眉,從話裏讀出了一絲不同尋常。
張澤專當年因此事,帶隊在長沙城及周邊殺人無數,但始終沒找到造成這一切的核心幕後人。
……難道說,這裏麵另有隱情?
一會後,他慎重道:“不擴大,不針對。我隻是想給所有湘水張家幸存者們一個更確鑿的公道和交代,替他們查清真相報個仇,重立湘水張家門楣,僅此而已。”
神色略略莫名,又或許隻是更加肅然,張景澤輕聲道:
“那少主,此事,或許便該到此為止。”
“你有什麽懷疑的?”
“澤懷疑,湘水張家被滅一事,或許,亦能稱作:自行滅亡。”
自行滅亡……,那就是,他們接觸到了什麽本不該碰的?
是因為常沙城周邊那幾個需要看守的地方?
比如……三叔小說裏在描寫張啟山時,曾經間接描寫過的那個礦道墓?
沉默了一會,張北點頭:“如果對於湘水剩下人而言,現在這種情況更好,那就不揭開了,還是按照擇專的處理結果做定論吧。”
張景澤低頭俯首:“是。”
……
“……呼,這件事,便到此為止吧。”
這話帶著悵然,又似乎有幾分無可奈何。
透露出歲月痕跡的小樓內,嗅聞著彌漫於房內的淡淡檀香,說話的中年人伸出手,用曲紋雙拐的火鉗撥弄著九節鏨雲紋八棱形白銅暖熏爐中的銀白碳火。
手下頓時有點疑惑。
今天上午,在解家茶樓的掌櫃悄悄上報,有一名叫張北的公子哥入城拷問小偷情報後,自家當家的就對這事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關注,讓人不斷幫忙繼續詳查。
可如今自己都幫著哥佬會那一個夥計帶話告狀了,自家當家的怎麽反而還主動不追查來曆了?
點點頭,他還是奇怪道:
“老爺,那,您之前關注他們是為了什麽?”
老人搖搖頭:
“你還記得嗎,在這之前,長沙,還有一個張家。”
那個時候的長沙,可不像現在這樣團結。
聞言,夥計臉色一肅,小心翼翼道:
“爺,您說的……,是……幾年前,湘水張家出事,……之後的那件事?”
之後常沙附近那幾家動手的勢力,全被血洗。
城內也一連死八家勢力首腦,巡撫就此閉門當鵪鶉,城外那些盜墓賊更是不知道為什麽被殺了一大片。
即使現在都沒找出動手的那外來勢力根底,但對方就是在明目張膽的為湘水張家報仇這點,所有人都極為確定。
整個常沙的盜墓賊,也是因此被逼得越發團結起來,形成了現在三大勢力相互製衡。
歎口氣,聞當家點點頭,卻沒有就此事多說。
他更不會說的是:他懷疑,當初下此殺手的,就是這些年一直安分躲在蔡當家庇護下的,城南張家。
…………
城內暗潮湧動,城南的那家張府內卻依舊安靜肅穆。
書房內,有人在輕聲匯報。
“本家人,入城了。”
張澤專點點頭,沒有說話,目光依舊投於桌麵。
在那裏,有幾封由中部檔案館傳下來的令信。
第一封:禁止長沙城南張家一係進入東北一帶,期限為50年。
收到時他正在白城附近,因此隻能帶著妻小部下們重新回到常沙。
第二封:族學重開,湘水張家還留有血脈及幼童,照例應送歸本家入族學至放野,情況特殊或主動放棄者另行上報處理。
在他回到常沙之後,這封信才被檔案館內族人交出。
因為這是本家特別吩咐的要求:如果他沒在規定時間返回常沙,這封通知信他就沒資格再看到。
第三封……是一份通知。
通知瑞字輩繼承人變更,張瑞桐不再是族長。
第四封:對張澤專一支除族後,於東北沿途,遭到疑似本家執法堂人員襲擊暗殺一事做出定論。
並非本家出手,但的確有本家叛徒參與,幕後真凶是一個明朝建立的,自名為‘汪家’的隱秘組織。
具體線索還在繼續追查。
這最後一封不是給他張澤專的,是給當初自願護送他到常沙的那些,還沒脫離張家內外族,卻又被襲殺在路上的那些死者本人,及遺孀後代的。
見張澤專沉默良久都沒有任何指示傳出,陰影中的人繼續道:
“要去拜訪嗎?”
回過神,張澤專搖搖頭:“我們,沒有資格。”
話音落下,房內再度陷入沉默,連輕微的呼吸似乎都因此而消失。
“您後悔嗎?”
搖搖頭,張澤專輕聲道:“事情的確是我做錯了。她亦是我的責任。沒什麽後悔之說。”
看向最後一封信,他喃喃:
“若說對不住……,是我對不住家族,對不住願意跟我走的兄弟。還連累了協督司1那些父親舊部。”
當初被除族後,他們沿路遭到追襲,為了讓他們一家成功回到常沙,他的同胞兄姐們盡數死亡,家中部曲親信也大半戰死在路上……。
可以說,他帶著家人回到常沙的這條路,是族人用人命堆出來的。
腦海裏不斷回放著那一段既往,他微微抬頭:
“怎麽突然想這麽問了?”
陰影中的人輕聲道:
“本家族老入城,下麵的兄弟們……,有些不安。”
張澤專點點頭:“我明白。”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當年……,他其實是被徹底除族了。
之所以現在還能頂著張家分家的身份,除了有本家不知道為什麽選擇睜隻眼閉隻眼,沒有繼續追查的因素外。
主要原因是他在此之前所玩的‘花招’。
——他當年選擇隱瞞與外族人結婚生子的事,目的不隻是單純為了拖延時間,更是在想辦法讓妻子家族改換門庭。
這是那時的他所看來,最能保全妻小,讓家族勉強接受的辦法。
與外人通婚是無可赦免的大過,但若通婚對象是下屬的分家勢力,雖然也會有重罪加身,但卻要比毫無關係的外人好上太多。
因此在那期間他想辦法將妻子家族挪到長沙,又借用在中部檔案館的父親舊部,讓他們在那另起爐灶,再用自己的一些成績以及兄長等功勞挪到妻子家族頭上,為他們謀求一個張家分家的勢力地位。
可他和兄長們誰都沒想到,就在功勞已經足夠,中部檔案館已經在向本家傳信,收下城南一個新勢力,事情差一點就成功的時候。
他私下通婚之事就這麽湊巧的,在族內被揭發。
傳信那時還在路上,也沒有被本家批複,妻子全家依舊隻是……普通族外人。
作為族長之子,最應背負責任遵循族規的存在,卻早已與外人通婚。
……滔天大浪就此席卷全族,即使後來令信已經回到族內,一切也再沒辦法挽回。
但,不知道什麽原因,在他被除族之後,家族卻沒有駁回中部卷閥對於他妻子家族成為下屬分家勢力的申請,隻是擱置默認。
這就代表,隻要回到常沙,他可以分家的身份重新確立譜係。
‘脫離家族者,必定付出慘痛代價。’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可那一次,家族居然退讓了。
…………
以下是本文部分設定細節,與現實無關,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1:【常沙協督司,名義上是朝廷在常沙負責協助當地官員隊記錄和維護:如商貿運鹽等日常事務以及與主力軍隊接洽等事務,的綠營小隊(五百人左右),掛在布政使之下,分有文武兩組,文組記錄,武組行動,基地在常沙藩正街和藩後街,——看似官方,實則掛羊頭賣狗肉,是張家中部卷閥(中部檔案館)之所在。】
但城南張家自身雖然因為做皮草人參的北方特產生意有些富裕,沒什麽價值,也就這麽安穩過來了。
隻是如果說從前的試探都是被蔡當家在前攔下。
如今對方意外身死,在很多人看來,城南張家接下來如果再沒有什麽真本事顯露,接下來要麽破財,要麽抓緊上貢找新靠山。
想著這裏麵潛藏著的各種彎彎繞繞,張北覺得有點頭大:
“曆史中,我們本家已經沒了,張澤專他們怎麽做的?對了,這位蔡當家,蔡把頭,那次也死了嗎?”
張六六搖頭:
“未有記錄,根據的留存記載,本家……滅亡後,中部檔案館及情報默認歸屬長沙一支管轄。但那時張瑞(澤)專帶著主力人馬長期滯留於東北,對長沙城內及檔案館事務並未插手。”
“朝廷滅亡,倭寇入侵東北,因為形勢變換過快,準備不足,倉促間被倭寇部隊追擊,死在南逃路上,隻剩少量親衛以命護送當時的少主張啟山逃回長沙,接手長沙張家及部分檔案館勢力。”
張北擺擺手:“嗯,後麵的我知道。”
這段曆史,說一次難受一次,還是不說了。
“說到這,倭寇那,最近有動靜嗎?”
張六六搖頭:“自沉船後便已暫停攻勢,根據海外一係傳回情報,對方還在與緒帝等人對峙,調查炸船一事幕後主使。”
“但根據部分朝中大臣猜想,這一仗還沒結束,倭寇還在加緊造船,而我們這……。”張六六也輕歎了口氣:“朝廷國庫是空的,維修威海衛剩餘船隻的錢都捉襟見肘。”
張北:“空的真能跑耗子那種空?”
張六六點頭:“這些年全國動亂和天災不斷,國庫本就極為空虛,沒剩多少冗餘。
加之慈太後雖死得突然,但原本國庫最後儲備已經被她私下撥作六十大壽的壽宴和陵寢準備,無法追回。”
“除此還有許多空賬,緒帝殺了一批人也沒找到去向,最近在向大臣借錢籌措軍需。”
“暗地裏……,正命令兩個臨時提拔的心腹太監,在開地宮入葬時,趁機將內中的慈太後陪葬品取回。”
“此外,朝廷這些年沒有購買任何軍需物資,僅有原始庫存。但根據清查,朝廷內部軍需儲備也是十庫九空,剩餘火器彈藥也大半沒有保養,受潮嚴重,難以用之作戰。”
“而緒帝目前,雖然已令人徹查,但離真相,還有距離,有人在故意遮掩,不讓他發現。”
張北不由再度搖頭。
堂堂一個皇帝,被錢逼得低三下四還要悄悄去偷太後陪葬品做軍餉。
緒帝這新皇帝也是夠慘,遭遇比自家還慘。
同樣是勢力中樞,起碼自家還有二十多個遠房親戚忠心耿耿的不斷輸血。
隻要自家對他們還能保持基本的公道,按規矩行事,這些人最多嘴上抱怨幾句,需要他們做什麽,他們依舊還是會照做。
而緒帝嘛,朝廷中願意聽他話不陽奉陰違的大臣,還真不知道有多少。
對方明明才剛在位,如今還正在大赦天下,居然還已經隱約有暴君之名傳到民間。
這事肯定跟百姓無關,那就隻能是某些大臣不滿對方最近所作所為,悄悄傳到民間的。
歎了口氣,張北輕聲道:“沒錢沒新武器,舊武器火藥庫存還受潮到不能用,真要再打仗,哪怕是軍神在世,怕是也難贏下來。
也難怪,未來的朝廷向那些入侵勢力投降認輸得那麽快。
現在倭寇一直在沿海和附屬國那徘徊不走,還在不斷做宣傳動員,顯然是鐵了心要入侵,按現有情況,朝廷這一仗很難贏了。”
自家能掛載的彈藥在上一次就都用出去了,連無人機本身都被炸成了零件碎片,想阻攔第二次也不可能。
“唉,……管不了,不管了。家裏必須要休養生息了,再出來那就是等著汪家殺。外界朝代……,等著未來的高手大佬們重開吧。”
“說回長沙這裏的事。張澤專現在有求援或者上報相關事務嗎?”
張六六搖頭表否定。
張北也不意外,或者說這才是正常現象。
按照族內習慣,隻有同為親戚的外家事務是需要上報,規矩需要遵循內族章法。分家是另外一套更為鬆散的管理辦法。
對於這些分家勢力,張家隻要求對方能在任務期間予以配合即可,不會過問其他。
而張澤專及下轄勢力現在名義上正屬於分家勢力,事務不必上報。
“沒有報,那就不管了。之前湘水張家被滅門,中部檔案館死傷慘重,這件事情的卷宗,拿回來了嗎?”
張北說是對著張六六說,眼神卻是看向了張景澤。
有現成的軍師在,不用的人是傻子。
後者自覺拱手,接過卷宗,卻沒看,而是道:
“少主以為,此事,該以何種結局落幕為您心中最佳?”
張北皺起眉,從話裏讀出了一絲不同尋常。
張澤專當年因此事,帶隊在長沙城及周邊殺人無數,但始終沒找到造成這一切的核心幕後人。
……難道說,這裏麵另有隱情?
一會後,他慎重道:“不擴大,不針對。我隻是想給所有湘水張家幸存者們一個更確鑿的公道和交代,替他們查清真相報個仇,重立湘水張家門楣,僅此而已。”
神色略略莫名,又或許隻是更加肅然,張景澤輕聲道:
“那少主,此事,或許便該到此為止。”
“你有什麽懷疑的?”
“澤懷疑,湘水張家被滅一事,或許,亦能稱作:自行滅亡。”
自行滅亡……,那就是,他們接觸到了什麽本不該碰的?
是因為常沙城周邊那幾個需要看守的地方?
比如……三叔小說裏在描寫張啟山時,曾經間接描寫過的那個礦道墓?
沉默了一會,張北點頭:“如果對於湘水剩下人而言,現在這種情況更好,那就不揭開了,還是按照擇專的處理結果做定論吧。”
張景澤低頭俯首:“是。”
……
“……呼,這件事,便到此為止吧。”
這話帶著悵然,又似乎有幾分無可奈何。
透露出歲月痕跡的小樓內,嗅聞著彌漫於房內的淡淡檀香,說話的中年人伸出手,用曲紋雙拐的火鉗撥弄著九節鏨雲紋八棱形白銅暖熏爐中的銀白碳火。
手下頓時有點疑惑。
今天上午,在解家茶樓的掌櫃悄悄上報,有一名叫張北的公子哥入城拷問小偷情報後,自家當家的就對這事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關注,讓人不斷幫忙繼續詳查。
可如今自己都幫著哥佬會那一個夥計帶話告狀了,自家當家的怎麽反而還主動不追查來曆了?
點點頭,他還是奇怪道:
“老爺,那,您之前關注他們是為了什麽?”
老人搖搖頭:
“你還記得嗎,在這之前,長沙,還有一個張家。”
那個時候的長沙,可不像現在這樣團結。
聞言,夥計臉色一肅,小心翼翼道:
“爺,您說的……,是……幾年前,湘水張家出事,……之後的那件事?”
之後常沙附近那幾家動手的勢力,全被血洗。
城內也一連死八家勢力首腦,巡撫就此閉門當鵪鶉,城外那些盜墓賊更是不知道為什麽被殺了一大片。
即使現在都沒找出動手的那外來勢力根底,但對方就是在明目張膽的為湘水張家報仇這點,所有人都極為確定。
整個常沙的盜墓賊,也是因此被逼得越發團結起來,形成了現在三大勢力相互製衡。
歎口氣,聞當家點點頭,卻沒有就此事多說。
他更不會說的是:他懷疑,當初下此殺手的,就是這些年一直安分躲在蔡當家庇護下的,城南張家。
…………
城內暗潮湧動,城南的那家張府內卻依舊安靜肅穆。
書房內,有人在輕聲匯報。
“本家人,入城了。”
張澤專點點頭,沒有說話,目光依舊投於桌麵。
在那裏,有幾封由中部檔案館傳下來的令信。
第一封:禁止長沙城南張家一係進入東北一帶,期限為50年。
收到時他正在白城附近,因此隻能帶著妻小部下們重新回到常沙。
第二封:族學重開,湘水張家還留有血脈及幼童,照例應送歸本家入族學至放野,情況特殊或主動放棄者另行上報處理。
在他回到常沙之後,這封信才被檔案館內族人交出。
因為這是本家特別吩咐的要求:如果他沒在規定時間返回常沙,這封通知信他就沒資格再看到。
第三封……是一份通知。
通知瑞字輩繼承人變更,張瑞桐不再是族長。
第四封:對張澤專一支除族後,於東北沿途,遭到疑似本家執法堂人員襲擊暗殺一事做出定論。
並非本家出手,但的確有本家叛徒參與,幕後真凶是一個明朝建立的,自名為‘汪家’的隱秘組織。
具體線索還在繼續追查。
這最後一封不是給他張澤專的,是給當初自願護送他到常沙的那些,還沒脫離張家內外族,卻又被襲殺在路上的那些死者本人,及遺孀後代的。
見張澤專沉默良久都沒有任何指示傳出,陰影中的人繼續道:
“要去拜訪嗎?”
回過神,張澤專搖搖頭:“我們,沒有資格。”
話音落下,房內再度陷入沉默,連輕微的呼吸似乎都因此而消失。
“您後悔嗎?”
搖搖頭,張澤專輕聲道:“事情的確是我做錯了。她亦是我的責任。沒什麽後悔之說。”
看向最後一封信,他喃喃:
“若說對不住……,是我對不住家族,對不住願意跟我走的兄弟。還連累了協督司1那些父親舊部。”
當初被除族後,他們沿路遭到追襲,為了讓他們一家成功回到常沙,他的同胞兄姐們盡數死亡,家中部曲親信也大半戰死在路上……。
可以說,他帶著家人回到常沙的這條路,是族人用人命堆出來的。
腦海裏不斷回放著那一段既往,他微微抬頭:
“怎麽突然想這麽問了?”
陰影中的人輕聲道:
“本家族老入城,下麵的兄弟們……,有些不安。”
張澤專點點頭:“我明白。”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當年……,他其實是被徹底除族了。
之所以現在還能頂著張家分家的身份,除了有本家不知道為什麽選擇睜隻眼閉隻眼,沒有繼續追查的因素外。
主要原因是他在此之前所玩的‘花招’。
——他當年選擇隱瞞與外族人結婚生子的事,目的不隻是單純為了拖延時間,更是在想辦法讓妻子家族改換門庭。
這是那時的他所看來,最能保全妻小,讓家族勉強接受的辦法。
與外人通婚是無可赦免的大過,但若通婚對象是下屬的分家勢力,雖然也會有重罪加身,但卻要比毫無關係的外人好上太多。
因此在那期間他想辦法將妻子家族挪到長沙,又借用在中部檔案館的父親舊部,讓他們在那另起爐灶,再用自己的一些成績以及兄長等功勞挪到妻子家族頭上,為他們謀求一個張家分家的勢力地位。
可他和兄長們誰都沒想到,就在功勞已經足夠,中部檔案館已經在向本家傳信,收下城南一個新勢力,事情差一點就成功的時候。
他私下通婚之事就這麽湊巧的,在族內被揭發。
傳信那時還在路上,也沒有被本家批複,妻子全家依舊隻是……普通族外人。
作為族長之子,最應背負責任遵循族規的存在,卻早已與外人通婚。
……滔天大浪就此席卷全族,即使後來令信已經回到族內,一切也再沒辦法挽回。
但,不知道什麽原因,在他被除族之後,家族卻沒有駁回中部卷閥對於他妻子家族成為下屬分家勢力的申請,隻是擱置默認。
這就代表,隻要回到常沙,他可以分家的身份重新確立譜係。
‘脫離家族者,必定付出慘痛代價。’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可那一次,家族居然退讓了。
…………
以下是本文部分設定細節,與現實無關,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1:【常沙協督司,名義上是朝廷在常沙負責協助當地官員隊記錄和維護:如商貿運鹽等日常事務以及與主力軍隊接洽等事務,的綠營小隊(五百人左右),掛在布政使之下,分有文武兩組,文組記錄,武組行動,基地在常沙藩正街和藩後街,——看似官方,實則掛羊頭賣狗肉,是張家中部卷閥(中部檔案館)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