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骨,你是有什麽事嗎?”


    和兩枚親衛聊了聊自己各種想知道的事,正要去練功時,張北發現張寸骨還沒走。


    張寸低頭拱手:


    “家中傳來消息,明叔招供的墓穴情況已探明,並不是墓地,最初應該是座地下道場。由於時間較久,後來者改動較大,無法確定原主人具體身份。”


    聽著張寸骨這個匯報,張北頓時回想起年初時因此費心費力去抓的那個盜墓賊。


    本來他當時還想把那些人當積分,沒想到家裏多番變故,自己一直沒來得及回訓練營。


    之後積分雖然還是拿到了,可自己也被踢出(不是)了訓練營,分派下鄉做了名異事司記錄員。


    “具體是個什麽道場?後來人用它做了什麽?”


    張寸骨從袖子裏取出一幅鉛筆芯粗細的小幅畫卷,向張北展開。


    上麵是一份位置圖及內裏各種器物擺放情況。


    “據張瑞煙、張瑞芿調查判斷,原址年代應屬南宋時期,那時那裏所處為宋金兩國邊境附近,有一道士在那裏挖洞做道場,以內煉真訣修習內丹之術,最後也成了這人遺蛻之所。”


    遺蛻一詞,在道教文獻和傳統中,通常用來指代那些通過修煉達到一定境界,最終成功升仙的個體所留下的身體。


    不過在張家的觀點看來嘛,遺蛻=更易有變的屍體。


    其上種種所謂神異,皆屬人造邪性。


    若是安分守己不惹事還好,若是屍變到影響家族行動,處理方式一律照‘張氏粽子處理守則’來辦。


    當然,該給的麵子還是要給的,所以一般稱呼佛道一類求道者的屍身,也會跟著稱為‘遺蛻’。


    張北揉平自己不自覺皺起的額頭。


    “之後難道是有人發現繼承了這裏,然後將之改造了?哦,對了,也可能是明叔發現,賣出去,才又被人利用了。”


    張寸骨點頭,兩人就此密談了一會。


    隨後,張北將此事暫放:


    “那邊還有別的什麽事嗎?”


    “昭族長,開啟了族內比武會。”


    見張北不甚在意的點頭表略過,他繼續道:


    “同時,上麵擴大並武術協會原有範圍及等級,根據改良的初級內功將武術等級分為了十級九境。”


    九個境界為最高,以北鬥九星命名,從高到低依次為:


    天樞境(九段)、天璿境(八段)、天璣境(七段)、天權境(六段)、玉衡境(五段)、開陽境(四段)、瑤光境(三段)、洞明境(二段)、隱元境(一段)。


    再往下是以天幹命名的甲階(一級)至癸階(十級),到達對應的境界後就可以得到武協頒發的證書、腰牌還有身份卡。


    “對外(對普通民眾),這十級九境的解釋為按以年齡為主體的實力劃分,必須在年齡到位的情況下訓練有一段時間才能獲得。”


    “實際,是按照我們傳給他們的初級內功法門劃分,十級到一級對應功法內功入門前的十篇煉體法,進入隱元境需要內功入門,最高九層。”


    聞言,張北稍有驚訝,但更多是疑惑:“我記得不是三十六個總姿勢一共十二篇嗎?這裏分的卻是十級?”


    說完,他又逐漸恍然:“哦,懂了,藏了十一篇和十二篇對吧?畢竟到十篇其實已經基本可以開始練內功了。”


    基礎內功原本是給有一定身手能力的人用的,這些姿勢洗臉其實是張家練後,根據內功本身資料重新修訂增加的,屬於專門為普通人打造的改良版。


    張北當初沒有一開始就練功,就是這個原因。


    至於他爹……嗯,張家就這倆模板,選誰當第一個臨床小白鼠,自然不用說。


    而十一篇和十二篇,就是張家習慣性的打磨極限而已。


    見張北自己已經猜到大部分原因,張寸骨也沒多說,再度繼續後麵的重點:


    “接著境界重新劃分,上麵以武協的名義,開啟了第一屆武法兵道論法大會。”


    “總賽區地址選址,就在車溝村。”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族係統罵我是阿鬥,我躺成大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道無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道無涯並收藏家族係統罵我是阿鬥,我躺成大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