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趙河的感悟
直播:美女領導成媳婦!火爆全網 作者:香蕉炒熱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文讓趙河先去洗澡換了一身衣服,隨後又拿出手機點了一堆外賣。
當外賣送到家的時候,趙萱和徐軒也從外麵回來了。
因為聽說徐軒在學校裏闖禍的事情,所以今天趙萱也特意提前下了個早班回來。
一家人難得齊聚一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徐文點的是外賣,而不是自己親自下廚做飯。
當菜上齊以後,徐文讓徐軒給所有人倒上果汁,隨後笑著說道:“難得大家都湊這麽齊,要不我們一起喝一杯,慶祝一下?”
“好,幹杯!”
在徐文的提議下,所有人都舉起手裏的杯子碰了一下。
在碰完以後,大家才開始說正事。
趙萱看向趙河說道:“我之前和你說的那件事情你考慮得怎麽樣了,確定要在我們公司來上班嗎?”
徐文雖然沒有說話,但全程都豎著耳朵聽。
很快他就聽明白了。
原來自己上次的建議還是有用的。
之前徐文就建議過,幹脆就讓趙河在公司裏工作,當一個專門扶貧的負責人算了。
徐文雖然隻是這麽隨口一提,但趙萱還是當真了。
所以她在第一時間向公司人事部門核實,確定的確有這麽一個崗位空缺以後,就給趙河打了電話,和他商量這件事情。
一開始趙河和趙萱一樣,覺得靠這種關係得到這份工作,可能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但在和人事那邊確認以後,人事告訴趙萱,這種工作錢多錢少都是其次,關鍵是經常在鄉村裏住,而且很容易遇到危險之類的,所以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去這個崗位。
如果趙萱能夠幫他們人事部解決這個崗位空缺,這還相當於人事部欠趙萱一個人情。
有了人事部的這個說法以後,趙河和趙萱才算是克服心理障礙,最終選擇還是讓趙河來做這個工作。
趙河認真想了一下後說道:“之前我其實想的是去農村裏躺平,不和這些大城市裏的人卷了。但是我在大槐村住了一段時間以後我才發現,其實卷和卷,也是有區別的。”
正在吃菜的徐文頓時樂了。
“什麽叫卷和卷是有區別的,你在這兒說繞口令呢?”
趙河連忙解釋道:“不是的姐夫,這是我最新的感悟。我們之前在城裏內卷,主要是卷生活質量對吧?”
“但伱看看大槐村,大槐村的村民你能說他們不努力嗎?不能吧。他們一年四季春耕秋收的,而且周圍還有各種毒蛇,夏天家裏還有各種蚊子和蟲子,他們也在內卷,隻不過他們的內卷是為了活下去。”
“這就是我說的,卷和卷其實是不一樣的。我作為一個外來者,我親身體驗過大槐村的生活以後,你知道我腦子裏第一個想法是什麽嗎?”
“我當時腦子裏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麽勤奮的一群人,每天這麽辛苦,不應該隻得到這麽一點東西。更重要的是,這麽勤奮的一群人,他們每天這麽辛苦,如果隻是用來種地那也太浪費了。所以我得做點什麽,讓他們的勤奮變得更加有價值。”
趙河這話一出,徐文和趙萱看他的眼神頓時就不一樣了。
倒是鄭月和徐軒聽得雲裏霧裏,一直沒有弄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爸,這話什麽意思啊?”
徐文笑著解釋道:“很簡單啊,你舅舅的意思是說,同樣是每天上學十幾個小時,城裏的孩子十幾個小時可能都在教室裏讀書、考試、自習,你覺得這樣辛苦不辛苦?”
徐軒一本正經地說道:“當然辛苦啊,我們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晚自習就已經一群人在抱怨了,我看很多高年級的學生還有晚自習,晚上十點才能下課回寢室,簡直是太卷了。”
徐文接著說道:“那同樣是和你們同年級的學生,也是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隻不過他們的這些學習時間,其中有六個小時要拿來趕路。早上從家裏到學校,翻過大山走三個小時,下午放學以後,翻過大山回到家裏,又走三個小時。”
“你覺得他們辛不辛苦?”
徐軒點了點頭。
“他們自然是更辛苦的,畢竟他們還有走六個小時的山路,如果每天都是這樣走,我覺得我堅持不下來。”
徐文說道:“你舅舅就是這個意思。同樣是每天在學習上花十幾個小時的時間,但大山裏的孩子可能其中六個小時都要用來趕路,而城裏的孩子這六個小時完全可以用來看更多的書、做更多的試卷、甚至和老師討論錯題之類的東西。”
“相比之下,在學習的有效利用程度上,農村裏的孩子是比不上城裏孩子的。難道你能說農村裏的孩子不聰明嗎?還是說他們不夠勤奮?”
“現在如果你有能力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條件,你覺得你會怎麽做?你是直接改善他們的學習環境,還是直接讓他們進大學呢?”
徐文這話一出,直播間的網友頓時醍醐灌頂。
當他們覺得在大城市裏很卷的時候,其實這不是他們的錯覺,的確是事實。
但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卷是很正常的,不卷才不正常。
問題在於你這樣的卷,是不是高效的,是不是有效率的?
就和徐文剛才舉的例子來說,作為能夠改變大家生活狀態的領導,他們想的肯定不是說不讓大家卷,畢竟勞動致富。
他們想的肯定是如何讓這個卷變得更有效率,更加高效。
也就是說提供更多的機會,創造更大的市場,一起將蛋糕做得更大。
但現在有很多自以為聰明的人,恰恰沒有看清楚事情的本質,而是在跟風。
做什麽工作一旦上一點強度,就開始說太卷了,自己做不了,然後選擇躺平。
結果自己的本職工作很快就被其他人取代,自己變成無業遊民。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又會開始抱怨,各種怨天尤人。
但他們從來沒有從自己的身上找過原因,從來沒有想過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就好像最近網上很火的一個段子:在以前,咖啡豆是用來給牛馬提神,讓它們更有工作效率的,而現在拿來給人用。
(本章完)
當外賣送到家的時候,趙萱和徐軒也從外麵回來了。
因為聽說徐軒在學校裏闖禍的事情,所以今天趙萱也特意提前下了個早班回來。
一家人難得齊聚一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徐文點的是外賣,而不是自己親自下廚做飯。
當菜上齊以後,徐文讓徐軒給所有人倒上果汁,隨後笑著說道:“難得大家都湊這麽齊,要不我們一起喝一杯,慶祝一下?”
“好,幹杯!”
在徐文的提議下,所有人都舉起手裏的杯子碰了一下。
在碰完以後,大家才開始說正事。
趙萱看向趙河說道:“我之前和你說的那件事情你考慮得怎麽樣了,確定要在我們公司來上班嗎?”
徐文雖然沒有說話,但全程都豎著耳朵聽。
很快他就聽明白了。
原來自己上次的建議還是有用的。
之前徐文就建議過,幹脆就讓趙河在公司裏工作,當一個專門扶貧的負責人算了。
徐文雖然隻是這麽隨口一提,但趙萱還是當真了。
所以她在第一時間向公司人事部門核實,確定的確有這麽一個崗位空缺以後,就給趙河打了電話,和他商量這件事情。
一開始趙河和趙萱一樣,覺得靠這種關係得到這份工作,可能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但在和人事那邊確認以後,人事告訴趙萱,這種工作錢多錢少都是其次,關鍵是經常在鄉村裏住,而且很容易遇到危險之類的,所以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去這個崗位。
如果趙萱能夠幫他們人事部解決這個崗位空缺,這還相當於人事部欠趙萱一個人情。
有了人事部的這個說法以後,趙河和趙萱才算是克服心理障礙,最終選擇還是讓趙河來做這個工作。
趙河認真想了一下後說道:“之前我其實想的是去農村裏躺平,不和這些大城市裏的人卷了。但是我在大槐村住了一段時間以後我才發現,其實卷和卷,也是有區別的。”
正在吃菜的徐文頓時樂了。
“什麽叫卷和卷是有區別的,你在這兒說繞口令呢?”
趙河連忙解釋道:“不是的姐夫,這是我最新的感悟。我們之前在城裏內卷,主要是卷生活質量對吧?”
“但伱看看大槐村,大槐村的村民你能說他們不努力嗎?不能吧。他們一年四季春耕秋收的,而且周圍還有各種毒蛇,夏天家裏還有各種蚊子和蟲子,他們也在內卷,隻不過他們的內卷是為了活下去。”
“這就是我說的,卷和卷其實是不一樣的。我作為一個外來者,我親身體驗過大槐村的生活以後,你知道我腦子裏第一個想法是什麽嗎?”
“我當時腦子裏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麽勤奮的一群人,每天這麽辛苦,不應該隻得到這麽一點東西。更重要的是,這麽勤奮的一群人,他們每天這麽辛苦,如果隻是用來種地那也太浪費了。所以我得做點什麽,讓他們的勤奮變得更加有價值。”
趙河這話一出,徐文和趙萱看他的眼神頓時就不一樣了。
倒是鄭月和徐軒聽得雲裏霧裏,一直沒有弄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爸,這話什麽意思啊?”
徐文笑著解釋道:“很簡單啊,你舅舅的意思是說,同樣是每天上學十幾個小時,城裏的孩子十幾個小時可能都在教室裏讀書、考試、自習,你覺得這樣辛苦不辛苦?”
徐軒一本正經地說道:“當然辛苦啊,我們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晚自習就已經一群人在抱怨了,我看很多高年級的學生還有晚自習,晚上十點才能下課回寢室,簡直是太卷了。”
徐文接著說道:“那同樣是和你們同年級的學生,也是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隻不過他們的這些學習時間,其中有六個小時要拿來趕路。早上從家裏到學校,翻過大山走三個小時,下午放學以後,翻過大山回到家裏,又走三個小時。”
“你覺得他們辛不辛苦?”
徐軒點了點頭。
“他們自然是更辛苦的,畢竟他們還有走六個小時的山路,如果每天都是這樣走,我覺得我堅持不下來。”
徐文說道:“你舅舅就是這個意思。同樣是每天在學習上花十幾個小時的時間,但大山裏的孩子可能其中六個小時都要用來趕路,而城裏的孩子這六個小時完全可以用來看更多的書、做更多的試卷、甚至和老師討論錯題之類的東西。”
“相比之下,在學習的有效利用程度上,農村裏的孩子是比不上城裏孩子的。難道你能說農村裏的孩子不聰明嗎?還是說他們不夠勤奮?”
“現在如果你有能力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條件,你覺得你會怎麽做?你是直接改善他們的學習環境,還是直接讓他們進大學呢?”
徐文這話一出,直播間的網友頓時醍醐灌頂。
當他們覺得在大城市裏很卷的時候,其實這不是他們的錯覺,的確是事實。
但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卷是很正常的,不卷才不正常。
問題在於你這樣的卷,是不是高效的,是不是有效率的?
就和徐文剛才舉的例子來說,作為能夠改變大家生活狀態的領導,他們想的肯定不是說不讓大家卷,畢竟勞動致富。
他們想的肯定是如何讓這個卷變得更有效率,更加高效。
也就是說提供更多的機會,創造更大的市場,一起將蛋糕做得更大。
但現在有很多自以為聰明的人,恰恰沒有看清楚事情的本質,而是在跟風。
做什麽工作一旦上一點強度,就開始說太卷了,自己做不了,然後選擇躺平。
結果自己的本職工作很快就被其他人取代,自己變成無業遊民。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又會開始抱怨,各種怨天尤人。
但他們從來沒有從自己的身上找過原因,從來沒有想過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就好像最近網上很火的一個段子:在以前,咖啡豆是用來給牛馬提神,讓它們更有工作效率的,而現在拿來給人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