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徐文的看法
直播:美女領導成媳婦!火爆全網 作者:香蕉炒熱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月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而且現在徐文閑著沒事幹,所以願意坐在沙發上和她聊這些。
所以鄭月接著詢問道:“徐哥,你能具體說說到底是哪裏不一樣嗎?”
徐文微微一笑。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瘦西來是做超市的對吧?那麽我問你,在瘦西來爆火之前,有多少人知道這家超市?”
鄭月搖了搖頭。
“好像的確沒有多少人知道,但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嗎?因為這是一家本地超市,本來就沒有在其他城市連鎖。”
徐文點了點頭。
“對,記住你說的這句話,這句話我最後來說。我再問你,現在瘦西來爆火了,那你現在能夠說出他這個超市的一個特點嗎?一個就行。”
徐文這話直接給鄭月問住了。
她猶豫了片刻後說道:“我聽別人說瘦西來賣的東西品質都很好,而且服務也特別好?”
徐文淡淡地說道:“超市的進貨渠道基本都是一樣的,因為超市本身是不生產任何東西的,所以東西品質好這一點,其他大品牌的超市也是同樣的,所以不算優勢。”
“至於你說的服務好,我們當然可以把這個當作是他們的一種優勢。那麽問題來了,你去超市買東西,賣的是服務還是東西?”
鄭月想了一下後說道:“肯定是買東西,但如果這家超市的服務十分好,那麽我肯定願意經常來這家超市,而不是去其他家的超市。”
徐文點了點頭。
“你這句話就說對了,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東西本身得好,服務隻是附加價值對吧?”
“附加價值的特點有兩個,一個是它不能單獨存在,否則會變得十分可笑。”
“試想一下你去一家店裏買東西,這裏麵的東西全都是品質不過關的,或者是過期的產品。那麽這家店的服務越好,你越會覺得很詭異,越會覺得很奇怪,不是嗎?”
鄭月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
如果自己是買菜回去做飯吃,結果在超市的時候服務人員態度都超級好,但買回去一看發現菜大部分都是壞的,那這種熱情的服務對她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
“附加價值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它能給你帶來回頭客,能夠你帶來額外的利潤,但相對應的,它也需要產生額外的成本。因為這個價值是原本商品不存在的,是被人為附加上去的。”
“舉個例子,別的超市賣水果,可能你看上了哪一個水果,需要直接付錢全部買回去,然後自己切,自己削皮。但如果你在瘦西來買水果,就不需要自己切了,他們會幫你處理好,還可以幫你分裝,甚至有些可以幫你打成果汁。”
“這些服務毫無疑問都是附加服務,那麽問題來了,這些服務員是心甘情願這麽做的嗎?或者說是什麽讓他們心甘情願這麽做的?”
徐文這一番話引人深思。
人都是懶惰的。
很多事情如果能一次性完成,大部分人是不願意去做多餘事情的。
這也是為什麽超市的售貨員一般來說態度都不是很好。
因為和客人們互動並不是他們的主要職責。
他們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補貨、運貨、結賬、清潔等等。
超市的主管不會因為你樂於助人就給你多漲幾百塊的工資,或者是提拔你當一個小組長什麽的。
但瘦西來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他們將服務放在第一位,覺得隻要你服務好了顧客,哪怕顧客不買東西,哪怕顧客隻是進來占便宜,那你這個員工也是好樣的。
但這樣的運營邏輯是違反商業邏輯的啊!
商業行為,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如果你開一家超市不是奔著賺錢去的,那你不如直接開一家善堂,還開什麽超市?
所以將服務放在第一位,這是絕對不符合商業運營邏輯的。
你手機都沒買,你能把手機貼膜這個業務放在第一位嗎?
這不扯淡嘛。
那為什麽瘦西來現在還是這麽火爆,每天的營業額還是那麽高呢?
其實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火了以後,流量太多,吃撐了。
任何一家超市,能夠有瘦西來這樣的流量和熱度,它的營業額都不會難看。
鄭月想了一下後搖頭。
“不對徐哥,我覺得你說的不對,胖西來正是因為他的服務態度好,所以才會火啊。而不是因為火了以後才服務態度好,所以我覺得這一波流量是它應該有的,也是其他超市學不來的。”
徐文笑著說道:“還記得你最開始說的那句話嗎?為什麽瘦西來這麽火爆,這麽受歡迎卻還隻是在他們城市才有呢?”
“原因就在於,附加價值的維護,是需要成本的。”
“他們的老板給員工買車買房、放年假、逢年過節給紅包,這些都是成本。”
“而這些成本原本是可以拿來開連鎖的,原本是可以拿來進軍其他城市的,但現在沒了,因為沒錢。”
“你說它是不是一家成功的超市呢?這個要看你怎麽定義。就和我們小區樓下的老茶館一樣,開了幾十年了,一碗茶隻賣三塊錢,老人花三塊就能在老茶館坐一下午,聊天打牌什麽的。”
“你能說老茶館不成功嗎?它畢竟開了幾十年了。但你能拿老茶館和別的那些什麽茶莊比嗎?”
“那些茶莊不僅把自己的茶葉賣往世界各地,而且每年自身的營業額也是好幾個億。那你覺得論影響力,我們小區的老茶館能夠和這些大茶莊比嗎?”
徐文最後總結道:“所以成功與不成功,要看你怎麽定義。瘦西來這種企業,就和很多國民品牌一樣,太依賴品牌創始人了。一旦品牌創始人壽終正寢,這家企業基本也就走到頭了。”
“因為當創始人離世後,很多老員工不一定會服管,很難不倚老賣老。而新的繼任者想要有任何改革或者改動,都有可能觸及到老員工的利益,到時候就是這家企業衰敗的開始。”
(本章完)
所以鄭月接著詢問道:“徐哥,你能具體說說到底是哪裏不一樣嗎?”
徐文微微一笑。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瘦西來是做超市的對吧?那麽我問你,在瘦西來爆火之前,有多少人知道這家超市?”
鄭月搖了搖頭。
“好像的確沒有多少人知道,但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嗎?因為這是一家本地超市,本來就沒有在其他城市連鎖。”
徐文點了點頭。
“對,記住你說的這句話,這句話我最後來說。我再問你,現在瘦西來爆火了,那你現在能夠說出他這個超市的一個特點嗎?一個就行。”
徐文這話直接給鄭月問住了。
她猶豫了片刻後說道:“我聽別人說瘦西來賣的東西品質都很好,而且服務也特別好?”
徐文淡淡地說道:“超市的進貨渠道基本都是一樣的,因為超市本身是不生產任何東西的,所以東西品質好這一點,其他大品牌的超市也是同樣的,所以不算優勢。”
“至於你說的服務好,我們當然可以把這個當作是他們的一種優勢。那麽問題來了,你去超市買東西,賣的是服務還是東西?”
鄭月想了一下後說道:“肯定是買東西,但如果這家超市的服務十分好,那麽我肯定願意經常來這家超市,而不是去其他家的超市。”
徐文點了點頭。
“你這句話就說對了,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東西本身得好,服務隻是附加價值對吧?”
“附加價值的特點有兩個,一個是它不能單獨存在,否則會變得十分可笑。”
“試想一下你去一家店裏買東西,這裏麵的東西全都是品質不過關的,或者是過期的產品。那麽這家店的服務越好,你越會覺得很詭異,越會覺得很奇怪,不是嗎?”
鄭月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
如果自己是買菜回去做飯吃,結果在超市的時候服務人員態度都超級好,但買回去一看發現菜大部分都是壞的,那這種熱情的服務對她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
“附加價值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它能給你帶來回頭客,能夠你帶來額外的利潤,但相對應的,它也需要產生額外的成本。因為這個價值是原本商品不存在的,是被人為附加上去的。”
“舉個例子,別的超市賣水果,可能你看上了哪一個水果,需要直接付錢全部買回去,然後自己切,自己削皮。但如果你在瘦西來買水果,就不需要自己切了,他們會幫你處理好,還可以幫你分裝,甚至有些可以幫你打成果汁。”
“這些服務毫無疑問都是附加服務,那麽問題來了,這些服務員是心甘情願這麽做的嗎?或者說是什麽讓他們心甘情願這麽做的?”
徐文這一番話引人深思。
人都是懶惰的。
很多事情如果能一次性完成,大部分人是不願意去做多餘事情的。
這也是為什麽超市的售貨員一般來說態度都不是很好。
因為和客人們互動並不是他們的主要職責。
他們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補貨、運貨、結賬、清潔等等。
超市的主管不會因為你樂於助人就給你多漲幾百塊的工資,或者是提拔你當一個小組長什麽的。
但瘦西來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他們將服務放在第一位,覺得隻要你服務好了顧客,哪怕顧客不買東西,哪怕顧客隻是進來占便宜,那你這個員工也是好樣的。
但這樣的運營邏輯是違反商業邏輯的啊!
商業行為,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如果你開一家超市不是奔著賺錢去的,那你不如直接開一家善堂,還開什麽超市?
所以將服務放在第一位,這是絕對不符合商業運營邏輯的。
你手機都沒買,你能把手機貼膜這個業務放在第一位嗎?
這不扯淡嘛。
那為什麽瘦西來現在還是這麽火爆,每天的營業額還是那麽高呢?
其實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火了以後,流量太多,吃撐了。
任何一家超市,能夠有瘦西來這樣的流量和熱度,它的營業額都不會難看。
鄭月想了一下後搖頭。
“不對徐哥,我覺得你說的不對,胖西來正是因為他的服務態度好,所以才會火啊。而不是因為火了以後才服務態度好,所以我覺得這一波流量是它應該有的,也是其他超市學不來的。”
徐文笑著說道:“還記得你最開始說的那句話嗎?為什麽瘦西來這麽火爆,這麽受歡迎卻還隻是在他們城市才有呢?”
“原因就在於,附加價值的維護,是需要成本的。”
“他們的老板給員工買車買房、放年假、逢年過節給紅包,這些都是成本。”
“而這些成本原本是可以拿來開連鎖的,原本是可以拿來進軍其他城市的,但現在沒了,因為沒錢。”
“你說它是不是一家成功的超市呢?這個要看你怎麽定義。就和我們小區樓下的老茶館一樣,開了幾十年了,一碗茶隻賣三塊錢,老人花三塊就能在老茶館坐一下午,聊天打牌什麽的。”
“你能說老茶館不成功嗎?它畢竟開了幾十年了。但你能拿老茶館和別的那些什麽茶莊比嗎?”
“那些茶莊不僅把自己的茶葉賣往世界各地,而且每年自身的營業額也是好幾個億。那你覺得論影響力,我們小區的老茶館能夠和這些大茶莊比嗎?”
徐文最後總結道:“所以成功與不成功,要看你怎麽定義。瘦西來這種企業,就和很多國民品牌一樣,太依賴品牌創始人了。一旦品牌創始人壽終正寢,這家企業基本也就走到頭了。”
“因為當創始人離世後,很多老員工不一定會服管,很難不倚老賣老。而新的繼任者想要有任何改革或者改動,都有可能觸及到老員工的利益,到時候就是這家企業衰敗的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