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打秋風的山民
亂世,從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 作者:燈芯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無敵逃出城外這件事確實是城防上的疏漏。
徐長壽借著這次機會,又是讓人重新對城內的布防和巡邏進行了調整。
並且決定每隔一段時間就動態變化,避免馬無敵這類的事情再次發生。
一晃三個月的時間過去。
這段時日,倒是再沒有什麽大事發生。
呂布和典韋、黃忠他們三人的親兵也已經得到了檢驗,不枉這麽長時間徐家對其的優待和提攜,基本上可以保證他們的人心已經心向徐家。
而且這一百多人本就是三人精心挑選出來的無作奸犯惡之人,用起來也是放心不少。
經過這段時間徐家的訓練和調教,他們已經和徐家那些仆從和家將無異,成了一個鍋裏吃飯的兄弟。
徐長壽也是毫不吝嗇的給他們裝配了最好的兵器和甲胄。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徐家自身的實力又是再上了一個台階。
淩統雖然忙於徐家的各種事務,疏於修煉,但好在有呂布指點,實力如今已經突破六品之境。
其他人也皆是分別有了或多或少的實力提升,不一而足。
整個白子城的四周都處於風平浪靜之中,與外界戰火紛飛的大夏相比,頗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受。
此時白子城內被黃同甫推平房屋用來耕種的田地,麥浪滾滾。
田間地頭站滿了人。
“收糧!”
柳聞站在田坎上,大手一揮,隨即身旁的陳九便狠狠地敲響了手中的銅鑼。
然後便看到那些拿著鐮刀的百姓嗷嗷叫的衝進了麥田,開始了收割。
他們等待這一刻已經等了很久了。
白子城經過了方悔的占領,青壯基本全部被掠走了,剩下的大多是老弱婦孺。
而黃同甫來了之後,這些人又是被整日盤剝。
很多人都做好了熬不過這個冬天的準備。
然而,沒想到事情有了轉機。
那一日,久不開啟的城門大開,一隊人馬大搖大擺的進了白子城。
然後鶯歌巷便成了那些人的家。
原本以為這些外來的人是高高在上的貴人,隻要不欺負他們這些窮苦人他們就謝天謝地了。
但是,當那些穿著黑棉衣的人將糧食送到他們手裏的時候,他們發現這些人好像和他們以前見過的那些大人物不一樣。
再然後,便是鶯歌巷在招工,他們家裏有幸被選上的人用賺到的工分換來了食物甚至是禦寒的衣物。
更有甚者,他們的年夜飯上出現了幾片薄薄的肉片。
這是他們此前想都不敢想的!
經曆過戰火的他們,最清楚自己眼下的安定是多麽來之不易。
而現在,他們在收糧食!收屬於自己的糧食!
柳縣令說了,收的糧食縣衙隻象征性的征收一成,剩下的全留給他們!
這讓他們怎麽不激動。
家裏還有把子力氣的男人都在工坊做工,今日來收糧的都是家裏的老人和婦女,甚至還有半大的孩子。
但是他們仍然喜笑顏開。
底層人什麽苦沒吃過,擼起袖子,咬牙小孩子也能割幾捆麥子。
人多力量大,何況本來城內就沒有多少土地。
不過是半日的功夫,這些麥田的麥子就全部被收割完畢。
糧食不多,估計每戶也不過是能分幾十斤而已。
但這仍然百姓當成了寶貝。
糧食啊,在這亂世,外邊可是要易子而食的。
現在他們能收獲這些糧食,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不遠處的徐長壽被呂布等人簇擁著看著眼前的一幕,也是感覺由衷的開心。
這算是他治下的百姓了。
能夠讓他們過得好一點,這種成就感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也許這就是人性照進亂世的一點光。
讓那些隻能被大勢裹挾著苟延殘喘的百姓多了一絲活下去的希望。
“金安府的糧食也該收獲了吧?”
徐長壽看向南邊金安府的方向,心中充滿了期待。
他之前去金安府的時候就和趙詡有過約定,糧食收獲之時,便是金安府舉城搬遷之日。
金安府。
此時的金安府可沒有白子城的祥和景象。
馮奚站在城樓之上,看著遠處那烏泱泱的山民,臉色極差。
他的身旁便是趙詡,此時也是一臉陰沉。
原本這兩日便是糧食收割的日子,兩人都是心情不錯。
他們還記得當初徐長壽給的承諾,隻等這波糧食收獲之後,便帶著人和糧遷移到白子城裏去。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事到臨頭終究還是出了意外。
東邊那些平日裏根本不出來的山民不知為何竟然聚眾萬人直奔金安府而來。
更確切的說,應該是直奔金安府外的那些麥田而來。
他們圍了城,也不打,就是不讓城內的人出來。
眼下,他們這些山民就用手中那笨拙的農具在粗獷的割著金安府百姓種出來的麥子。
田間的地頭還擺著幾十具屍體,就那麽躺在血泊裏,屍體上的棉衣和鞋帽都被人扒了去。
他們是今早出城收糧的一些金安府的百姓,沒想到生命就終止於此。
那些山民隻割麥穗,然後將麥穗放到背簍裏。
那近千畝的麥田,如今已經被收割了大半。
趙詡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人是來打秋風的。
主打一個速戰速決。
“咱們就看著他們把咱們的糧食給收走?”
馮奚怒聲道。
“敵眾我寡,不可貿然出城。
否則一旦被他們攻進了城,可不就是那點糧食就能打發走的了。”
趙詡歎了一口氣道。
如今金安府城內的守兵不過兩千多人,山民人多勢眾,且天生都是長期鑽山打獵的好手,真要打起來,這邊絕對討不著好。
他知道徐長壽更看重的是人口,兩相比較,他不敢冒這個險。
那邊城外的山民收割的熱火朝天,一眾山民臉上都喜氣洋洋。
他們這個冬天把能吃的全給吃完了,山裏根本沒有存糧。
於是最大的寨主獨眼便召集了附近三十幾個寨子的寨主一塊商議,打算來這金安府城打秋風。
……
徐長壽借著這次機會,又是讓人重新對城內的布防和巡邏進行了調整。
並且決定每隔一段時間就動態變化,避免馬無敵這類的事情再次發生。
一晃三個月的時間過去。
這段時日,倒是再沒有什麽大事發生。
呂布和典韋、黃忠他們三人的親兵也已經得到了檢驗,不枉這麽長時間徐家對其的優待和提攜,基本上可以保證他們的人心已經心向徐家。
而且這一百多人本就是三人精心挑選出來的無作奸犯惡之人,用起來也是放心不少。
經過這段時間徐家的訓練和調教,他們已經和徐家那些仆從和家將無異,成了一個鍋裏吃飯的兄弟。
徐長壽也是毫不吝嗇的給他們裝配了最好的兵器和甲胄。
有了這些人的加入,徐家自身的實力又是再上了一個台階。
淩統雖然忙於徐家的各種事務,疏於修煉,但好在有呂布指點,實力如今已經突破六品之境。
其他人也皆是分別有了或多或少的實力提升,不一而足。
整個白子城的四周都處於風平浪靜之中,與外界戰火紛飛的大夏相比,頗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受。
此時白子城內被黃同甫推平房屋用來耕種的田地,麥浪滾滾。
田間地頭站滿了人。
“收糧!”
柳聞站在田坎上,大手一揮,隨即身旁的陳九便狠狠地敲響了手中的銅鑼。
然後便看到那些拿著鐮刀的百姓嗷嗷叫的衝進了麥田,開始了收割。
他們等待這一刻已經等了很久了。
白子城經過了方悔的占領,青壯基本全部被掠走了,剩下的大多是老弱婦孺。
而黃同甫來了之後,這些人又是被整日盤剝。
很多人都做好了熬不過這個冬天的準備。
然而,沒想到事情有了轉機。
那一日,久不開啟的城門大開,一隊人馬大搖大擺的進了白子城。
然後鶯歌巷便成了那些人的家。
原本以為這些外來的人是高高在上的貴人,隻要不欺負他們這些窮苦人他們就謝天謝地了。
但是,當那些穿著黑棉衣的人將糧食送到他們手裏的時候,他們發現這些人好像和他們以前見過的那些大人物不一樣。
再然後,便是鶯歌巷在招工,他們家裏有幸被選上的人用賺到的工分換來了食物甚至是禦寒的衣物。
更有甚者,他們的年夜飯上出現了幾片薄薄的肉片。
這是他們此前想都不敢想的!
經曆過戰火的他們,最清楚自己眼下的安定是多麽來之不易。
而現在,他們在收糧食!收屬於自己的糧食!
柳縣令說了,收的糧食縣衙隻象征性的征收一成,剩下的全留給他們!
這讓他們怎麽不激動。
家裏還有把子力氣的男人都在工坊做工,今日來收糧的都是家裏的老人和婦女,甚至還有半大的孩子。
但是他們仍然喜笑顏開。
底層人什麽苦沒吃過,擼起袖子,咬牙小孩子也能割幾捆麥子。
人多力量大,何況本來城內就沒有多少土地。
不過是半日的功夫,這些麥田的麥子就全部被收割完畢。
糧食不多,估計每戶也不過是能分幾十斤而已。
但這仍然百姓當成了寶貝。
糧食啊,在這亂世,外邊可是要易子而食的。
現在他們能收獲這些糧食,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不遠處的徐長壽被呂布等人簇擁著看著眼前的一幕,也是感覺由衷的開心。
這算是他治下的百姓了。
能夠讓他們過得好一點,這種成就感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也許這就是人性照進亂世的一點光。
讓那些隻能被大勢裹挾著苟延殘喘的百姓多了一絲活下去的希望。
“金安府的糧食也該收獲了吧?”
徐長壽看向南邊金安府的方向,心中充滿了期待。
他之前去金安府的時候就和趙詡有過約定,糧食收獲之時,便是金安府舉城搬遷之日。
金安府。
此時的金安府可沒有白子城的祥和景象。
馮奚站在城樓之上,看著遠處那烏泱泱的山民,臉色極差。
他的身旁便是趙詡,此時也是一臉陰沉。
原本這兩日便是糧食收割的日子,兩人都是心情不錯。
他們還記得當初徐長壽給的承諾,隻等這波糧食收獲之後,便帶著人和糧遷移到白子城裏去。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事到臨頭終究還是出了意外。
東邊那些平日裏根本不出來的山民不知為何竟然聚眾萬人直奔金安府而來。
更確切的說,應該是直奔金安府外的那些麥田而來。
他們圍了城,也不打,就是不讓城內的人出來。
眼下,他們這些山民就用手中那笨拙的農具在粗獷的割著金安府百姓種出來的麥子。
田間的地頭還擺著幾十具屍體,就那麽躺在血泊裏,屍體上的棉衣和鞋帽都被人扒了去。
他們是今早出城收糧的一些金安府的百姓,沒想到生命就終止於此。
那些山民隻割麥穗,然後將麥穗放到背簍裏。
那近千畝的麥田,如今已經被收割了大半。
趙詡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人是來打秋風的。
主打一個速戰速決。
“咱們就看著他們把咱們的糧食給收走?”
馮奚怒聲道。
“敵眾我寡,不可貿然出城。
否則一旦被他們攻進了城,可不就是那點糧食就能打發走的了。”
趙詡歎了一口氣道。
如今金安府城內的守兵不過兩千多人,山民人多勢眾,且天生都是長期鑽山打獵的好手,真要打起來,這邊絕對討不著好。
他知道徐長壽更看重的是人口,兩相比較,他不敢冒這個險。
那邊城外的山民收割的熱火朝天,一眾山民臉上都喜氣洋洋。
他們這個冬天把能吃的全給吃完了,山裏根本沒有存糧。
於是最大的寨主獨眼便召集了附近三十幾個寨子的寨主一塊商議,打算來這金安府城打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