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蠻人主帥的反應
亂世,從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 作者:燈芯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都是從眾的,最終有三分之二的人選擇了留下。
徐長壽沒有再多說什麽,讓呂布去和薑狗兒打了個招呼,便順利叫開了城門。
“就此別過。”
王吉衝著孔七和張白二人抱了抱拳,便快步跟上了人群。
臉上的喜色毫不掩飾。
送走了這些人,徐家的隊伍又繼續前進。
沿途路過道北城和江源城,徐開溪又帶著人馬和徐長壽道別。
又行了半日功夫,白子城的輪廓已經出現在眾人麵前。
“看,這白子城比鬆原城是小了點,但是也比一般的城池要大得多啊。”
孔七感歎道。
“嗚——”
大軍距離城池兩裏開外,白子城的城樓之上便響起了悠長的號角聲。
這是在迎接得勝歸來的大軍的到來。
更是迎接徐長壽回家。
很快,城門便大開。
從裏麵奔襲出來一隊百人的黑甲騎兵,向著徐長壽的方向迎來。
待離得近了,才看清為首之人便是典韋。
“參見公子!”
典韋從馬上下來,單膝跪地道。
身後百騎也是同樣整齊的動作。
“城中無事吧?”
徐長壽點點頭問道。
“一切安好。”
典韋說道。
“嗯。進城!”
徐長壽擺擺手,典韋騎上馬,護在徐長壽身旁。
百騎列隊走在前麵。
“小四好威風。”
張白小聲對孔七說道。
“看那些兵,對他們的眼神,都是打心眼裏崇拜。
張白,咱們也許真的來對了。”
孔七看得更仔細,小聲回應道。
之前他們確實有和王吉一樣的擔憂。
擔心徐長壽一個孩子,能治理好一座城嘛。
但是一個能讓底下的精兵強將如此忠心的城主,肯定有過人之處。
此刻,城門口,徐叔禮他們早已經在翹首以盼。
等到看清騎在馬上的徐長壽的身影,徐家眾人趕忙迎了上去。
一陣熱鬧之後,隊伍才終於進了城。
此時道路兩旁早已經圍滿了百姓。
當徐長壽的身影出現在城門口時,兩旁的百姓發出了熱烈的歡呼。
“城主萬勝!”
“城主萬勝!”
亂世當道,白子城先是被方悔摧殘了一遍。
然後落入黃同甫之手。
他們這些人可以說是一直都沒有過過幾天安生日子。
饑一頓飽一頓更是家常便飯。
而自從徐家來了這白子城之後,他們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自從徐長壽成為城主之後,原本徐家在黃同甫任城主期間做的一些事也早已經被眾人知曉。
扣到黃同甫頭上的“功績”也已經物歸原主。
所以徐家,就是這些白子城百姓的主心骨和救世主。
看到徐長壽平安歸來,他們是由衷的高興。
“徐家萬年!”
“永世昌盛!”
一聲聲歡呼聲伴隨著徐長壽的所到之處,如同海浪般此起彼伏。
這熱烈的氣氛,將在場的眾人都感染了。
孔七和張白他們此刻終於確信,自己來對了。
這麽一座人心凝聚的城,有這麽一個受百姓如此擁戴的掌權者,絕對固若金湯!
被攔在城外的錢大千他們聽到城內山呼海嘯的歡呼聲,臉上是又羨又恨。
孔七他們能想到的,他們自然也能想到。
但事不可為,也隻能放棄這座城。
此地不留他們,他們隻有繼續南行,尋一處城池庇護。
影州城。
城門外那聳立的京觀散發著一陣令人作嘔的血腥氣,濃烈刺鼻。
此刻在那京觀的麵前是一隊蠻人。
眾人無不是駭然的看著眼前由五萬顆人口築成的山包。
雖是豔陽高照,但是寒氣已經冷徹入骨。
他們一路長驅直入,進入大夏幾乎就是如入無人之境。
哪怕是這兩年來和大夏接連交手,也沒有一次死這麽多人啊。
“是誰做的!快去稟報主帥大人!
不,去通知萬輝城,讓脫爾來見我!”
為首的蠻人將領留著八字胡,手掌握拳,攥的死死的,指甲都嵌入了肉裏。
他乃是睦州城城主卜喀。
和萬輝城的脫爾一塊負有協防影州城的職責。
巴雅和他乃是當年的同窗,前不久巴雅朝他還借過糧。
然而,這才不過幾日功夫,影州城竟然被屠了!
屠城這個詞他們並不陌生。
但是向來可都是他們大遼的軍隊屠殺夏人的城池。
而今日所見,則是完全讓他陷入了恐懼。
能在他發現異常之前就把影州城屠殺殆盡的勢力,最起碼得是十萬大軍才行。
而十萬大軍的行動蹤跡根本無法遮掩。
他不信巴雅和戈吉能不在第一時間發現敵情的情況下向他求援。
但是現在,事實就擺在眼前。
影州城被屠了,而他一無所知!
想到此,他不禁冷汗直流。
一股被巨大陰謀包裹著的危機感湧上心頭。
之所以先通知脫爾,是為了分擔來自主帥的怒火。
無論如何,影州城被屠,他們都要擔負一個失責之罪。
主帥的怒火他一個人可承受不住。
與其自己去撞槍口,不如拉個一起背鍋的。
當脫爾姍姍來遲,看到那座京觀時,嚇得直接掉下了馬。
直到他戰戰兢兢聽完了卜喀的分析,兩人才一拍即合,決定將此事聯名上報。
在主帥的消息傳來之前,他們決定將自己所在的城池給嚴防死守。
千萬不能步了影州城後塵。
天姥城。
城主府旁邊的巷子十步一崗,五人一哨。
巷子的最裏麵一間樸素的院落,外觀看起來平凡至極。
任誰也想不到,蠻人的主帥便是居住於此。
此刻,一個書生打扮,看起來五十多歲的男人正在神色淡然的看著手中的一封信。
饒是信中的內容足以震驚整個遼國的朝堂,但他臉上仍舊波瀾不驚。
仿佛那信中之事與他毫無關係一般。
“有趣。莫非大夏也出了某個驚才絕豔之輩不成?”
他拿起案上的毛筆,沾了墨汁,舉起筆,想了想,便寫下了幾個字。
然後招來了門外的下人,命其將信箋送了出去。
“傳令下去,閉門謝客。
軍政一應事務先送到城主府,暫由城主庫鬆處理。”
他又開口道。
很快,卜喀便收到了天姥城的來信。
信中的內容令其摸不著頭腦。
……
徐長壽沒有再多說什麽,讓呂布去和薑狗兒打了個招呼,便順利叫開了城門。
“就此別過。”
王吉衝著孔七和張白二人抱了抱拳,便快步跟上了人群。
臉上的喜色毫不掩飾。
送走了這些人,徐家的隊伍又繼續前進。
沿途路過道北城和江源城,徐開溪又帶著人馬和徐長壽道別。
又行了半日功夫,白子城的輪廓已經出現在眾人麵前。
“看,這白子城比鬆原城是小了點,但是也比一般的城池要大得多啊。”
孔七感歎道。
“嗚——”
大軍距離城池兩裏開外,白子城的城樓之上便響起了悠長的號角聲。
這是在迎接得勝歸來的大軍的到來。
更是迎接徐長壽回家。
很快,城門便大開。
從裏麵奔襲出來一隊百人的黑甲騎兵,向著徐長壽的方向迎來。
待離得近了,才看清為首之人便是典韋。
“參見公子!”
典韋從馬上下來,單膝跪地道。
身後百騎也是同樣整齊的動作。
“城中無事吧?”
徐長壽點點頭問道。
“一切安好。”
典韋說道。
“嗯。進城!”
徐長壽擺擺手,典韋騎上馬,護在徐長壽身旁。
百騎列隊走在前麵。
“小四好威風。”
張白小聲對孔七說道。
“看那些兵,對他們的眼神,都是打心眼裏崇拜。
張白,咱們也許真的來對了。”
孔七看得更仔細,小聲回應道。
之前他們確實有和王吉一樣的擔憂。
擔心徐長壽一個孩子,能治理好一座城嘛。
但是一個能讓底下的精兵強將如此忠心的城主,肯定有過人之處。
此刻,城門口,徐叔禮他們早已經在翹首以盼。
等到看清騎在馬上的徐長壽的身影,徐家眾人趕忙迎了上去。
一陣熱鬧之後,隊伍才終於進了城。
此時道路兩旁早已經圍滿了百姓。
當徐長壽的身影出現在城門口時,兩旁的百姓發出了熱烈的歡呼。
“城主萬勝!”
“城主萬勝!”
亂世當道,白子城先是被方悔摧殘了一遍。
然後落入黃同甫之手。
他們這些人可以說是一直都沒有過過幾天安生日子。
饑一頓飽一頓更是家常便飯。
而自從徐家來了這白子城之後,他們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自從徐長壽成為城主之後,原本徐家在黃同甫任城主期間做的一些事也早已經被眾人知曉。
扣到黃同甫頭上的“功績”也已經物歸原主。
所以徐家,就是這些白子城百姓的主心骨和救世主。
看到徐長壽平安歸來,他們是由衷的高興。
“徐家萬年!”
“永世昌盛!”
一聲聲歡呼聲伴隨著徐長壽的所到之處,如同海浪般此起彼伏。
這熱烈的氣氛,將在場的眾人都感染了。
孔七和張白他們此刻終於確信,自己來對了。
這麽一座人心凝聚的城,有這麽一個受百姓如此擁戴的掌權者,絕對固若金湯!
被攔在城外的錢大千他們聽到城內山呼海嘯的歡呼聲,臉上是又羨又恨。
孔七他們能想到的,他們自然也能想到。
但事不可為,也隻能放棄這座城。
此地不留他們,他們隻有繼續南行,尋一處城池庇護。
影州城。
城門外那聳立的京觀散發著一陣令人作嘔的血腥氣,濃烈刺鼻。
此刻在那京觀的麵前是一隊蠻人。
眾人無不是駭然的看著眼前由五萬顆人口築成的山包。
雖是豔陽高照,但是寒氣已經冷徹入骨。
他們一路長驅直入,進入大夏幾乎就是如入無人之境。
哪怕是這兩年來和大夏接連交手,也沒有一次死這麽多人啊。
“是誰做的!快去稟報主帥大人!
不,去通知萬輝城,讓脫爾來見我!”
為首的蠻人將領留著八字胡,手掌握拳,攥的死死的,指甲都嵌入了肉裏。
他乃是睦州城城主卜喀。
和萬輝城的脫爾一塊負有協防影州城的職責。
巴雅和他乃是當年的同窗,前不久巴雅朝他還借過糧。
然而,這才不過幾日功夫,影州城竟然被屠了!
屠城這個詞他們並不陌生。
但是向來可都是他們大遼的軍隊屠殺夏人的城池。
而今日所見,則是完全讓他陷入了恐懼。
能在他發現異常之前就把影州城屠殺殆盡的勢力,最起碼得是十萬大軍才行。
而十萬大軍的行動蹤跡根本無法遮掩。
他不信巴雅和戈吉能不在第一時間發現敵情的情況下向他求援。
但是現在,事實就擺在眼前。
影州城被屠了,而他一無所知!
想到此,他不禁冷汗直流。
一股被巨大陰謀包裹著的危機感湧上心頭。
之所以先通知脫爾,是為了分擔來自主帥的怒火。
無論如何,影州城被屠,他們都要擔負一個失責之罪。
主帥的怒火他一個人可承受不住。
與其自己去撞槍口,不如拉個一起背鍋的。
當脫爾姍姍來遲,看到那座京觀時,嚇得直接掉下了馬。
直到他戰戰兢兢聽完了卜喀的分析,兩人才一拍即合,決定將此事聯名上報。
在主帥的消息傳來之前,他們決定將自己所在的城池給嚴防死守。
千萬不能步了影州城後塵。
天姥城。
城主府旁邊的巷子十步一崗,五人一哨。
巷子的最裏麵一間樸素的院落,外觀看起來平凡至極。
任誰也想不到,蠻人的主帥便是居住於此。
此刻,一個書生打扮,看起來五十多歲的男人正在神色淡然的看著手中的一封信。
饒是信中的內容足以震驚整個遼國的朝堂,但他臉上仍舊波瀾不驚。
仿佛那信中之事與他毫無關係一般。
“有趣。莫非大夏也出了某個驚才絕豔之輩不成?”
他拿起案上的毛筆,沾了墨汁,舉起筆,想了想,便寫下了幾個字。
然後招來了門外的下人,命其將信箋送了出去。
“傳令下去,閉門謝客。
軍政一應事務先送到城主府,暫由城主庫鬆處理。”
他又開口道。
很快,卜喀便收到了天姥城的來信。
信中的內容令其摸不著頭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