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關於我的醫館連接各個世界這件事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奈一大堆長輩在一旁圍著,他也不敢抱怨。
“李大夫,你再給這小子也看看。”一指朱瞻基,朱高熾果斷轉移話題。
李中孚為朱瞻基把了脈,一邊把脈一邊觀察他的臉色、舌苔等,得出的結論是……他壓根沒病。
“沒病?那他怎麽三十多歲就沒了?”朱元璋好奇道。
李中孚道:“可能是他將來才會身體病變,也可能是他根本就沒病,是被人害死的。
又或者他是得了什麽遺傳病,到了一定年紀後這種病才會爆發。”
“什麽是遺傳病?”朱棣追問。
李中孚跟他們解釋了一下遺傳病的意思,又道:“根據太祖成祖的壽命來看,如果你們的後人真有遺傳病,遺傳病多半不是來自老朱家,而是來自徐家。
包括徐達在內,他們這一支的前幾代人都不怎麽長壽,宣德皇帝往後的那些皇帝裏,駕崩時隻有三四十歲的大有人在,也就一個嘉靖皇帝朱厚熜活到了六十歲。
但這個人很神秘,做事也很古怪,史書上的記載很難自洽,有人說他如果不是經常磕丹藥,可能會活得更久。
也有人說他很惜命,也很聰明,知道那些丹藥會要命,自己用來煉丹的原料都是各種草木,也就是中藥,所以身體被調理的不錯。”
朱棣:……
朱高熾:……
朱瞻基:……
“徐達這老小子,好的不傳,盡傳壞的,我之前還納悶,276年國祚,卻傳了十六帝,平均一個皇帝才做了十七年,都趕上唐朝了。”朱元璋不爽的吐槽。
朱棣苦笑:“父皇,嶽父大人他也不想的,而且您那個時空的嶽父恐怕做夢都想不到自我之後的大明皇帝都有他的血脈。”
朱元璋咕噥道:“真是便宜這老小子了。”
“小朱的病將來再說吧,你現在能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情,合理搭配飲食,注意活動身體,避免一切損耗身體的行為,如果感覺到不舒服,及時過來找我,不要拖。”收回搭脈的手,李中孚叮囑道。
朱瞻基點頭:“我記住了,多謝李大夫。”
花錢從李中孚這裏買了一堆瓜果蔬菜和泡麵鹵蛋之類的食物,朱棣一家三口便要回去了。
臨走之時,朱棣似乎想起了什麽:“李大夫,我想過了,既然你喜歡收藏古物,永樂大典還是我找人抄好再送給你比較好,煩勞你多等些時候。”
李中孚巴不得這樣:“沒問題,我有的是時間。”
李中孚不知道的是,朱棣匆忙趕回京傳位,又火急火燎帶著兒孫過來求醫,壓根就把永樂大典的事兒給忘了。
還是朱高熾和朱瞻基暫時確認死不了,他這才想起這事兒。
之所以這麽說,純粹是為了找補,免得李中孚生氣。
朱高熾猜到了父皇的意思,幫腔道:“之前父皇憂心我跟瞻基的身體,除了吩咐人抄寫永樂大典,也沒顧的不上別的。
明日再來時,我會送上精心挑選的禮物,以報答李大夫的恩德。”
李中孚笑的露齒:“好啊,我的好多收藏框還空著呢。”
“瓷器如何?”
“瓷器?我喜歡。”
“我記下了。”
朱棣又道:“李大夫,高熾新近登基,朝局不穩,我暫時還走不開,過幾天我再過來住院。”
李中孚點了點頭。
朱棣他們走後,朱元璋和朱標也離開了。
這次他們倒是把朱雄英、江都、宜倫一起帶回去了。
倒不是他們良心發現。
主要是考慮到朱雄英也四歲了,該念書了,整日瘋玩兒可不行。
“李大夫,你再給這小子也看看。”一指朱瞻基,朱高熾果斷轉移話題。
李中孚為朱瞻基把了脈,一邊把脈一邊觀察他的臉色、舌苔等,得出的結論是……他壓根沒病。
“沒病?那他怎麽三十多歲就沒了?”朱元璋好奇道。
李中孚道:“可能是他將來才會身體病變,也可能是他根本就沒病,是被人害死的。
又或者他是得了什麽遺傳病,到了一定年紀後這種病才會爆發。”
“什麽是遺傳病?”朱棣追問。
李中孚跟他們解釋了一下遺傳病的意思,又道:“根據太祖成祖的壽命來看,如果你們的後人真有遺傳病,遺傳病多半不是來自老朱家,而是來自徐家。
包括徐達在內,他們這一支的前幾代人都不怎麽長壽,宣德皇帝往後的那些皇帝裏,駕崩時隻有三四十歲的大有人在,也就一個嘉靖皇帝朱厚熜活到了六十歲。
但這個人很神秘,做事也很古怪,史書上的記載很難自洽,有人說他如果不是經常磕丹藥,可能會活得更久。
也有人說他很惜命,也很聰明,知道那些丹藥會要命,自己用來煉丹的原料都是各種草木,也就是中藥,所以身體被調理的不錯。”
朱棣:……
朱高熾:……
朱瞻基:……
“徐達這老小子,好的不傳,盡傳壞的,我之前還納悶,276年國祚,卻傳了十六帝,平均一個皇帝才做了十七年,都趕上唐朝了。”朱元璋不爽的吐槽。
朱棣苦笑:“父皇,嶽父大人他也不想的,而且您那個時空的嶽父恐怕做夢都想不到自我之後的大明皇帝都有他的血脈。”
朱元璋咕噥道:“真是便宜這老小子了。”
“小朱的病將來再說吧,你現在能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情,合理搭配飲食,注意活動身體,避免一切損耗身體的行為,如果感覺到不舒服,及時過來找我,不要拖。”收回搭脈的手,李中孚叮囑道。
朱瞻基點頭:“我記住了,多謝李大夫。”
花錢從李中孚這裏買了一堆瓜果蔬菜和泡麵鹵蛋之類的食物,朱棣一家三口便要回去了。
臨走之時,朱棣似乎想起了什麽:“李大夫,我想過了,既然你喜歡收藏古物,永樂大典還是我找人抄好再送給你比較好,煩勞你多等些時候。”
李中孚巴不得這樣:“沒問題,我有的是時間。”
李中孚不知道的是,朱棣匆忙趕回京傳位,又火急火燎帶著兒孫過來求醫,壓根就把永樂大典的事兒給忘了。
還是朱高熾和朱瞻基暫時確認死不了,他這才想起這事兒。
之所以這麽說,純粹是為了找補,免得李中孚生氣。
朱高熾猜到了父皇的意思,幫腔道:“之前父皇憂心我跟瞻基的身體,除了吩咐人抄寫永樂大典,也沒顧的不上別的。
明日再來時,我會送上精心挑選的禮物,以報答李大夫的恩德。”
李中孚笑的露齒:“好啊,我的好多收藏框還空著呢。”
“瓷器如何?”
“瓷器?我喜歡。”
“我記下了。”
朱棣又道:“李大夫,高熾新近登基,朝局不穩,我暫時還走不開,過幾天我再過來住院。”
李中孚點了點頭。
朱棣他們走後,朱元璋和朱標也離開了。
這次他們倒是把朱雄英、江都、宜倫一起帶回去了。
倒不是他們良心發現。
主要是考慮到朱雄英也四歲了,該念書了,整日瘋玩兒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