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楊氏創業團夥第二次創業大會
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者:江南山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中午。
經過一上午的趕路,從縣城回到了楊家村。
其實原本不需要這麽長時間,主要是車隊的行進拖慢了速度。
12輛雙牛大車一字排開,停在了村口靠近官道之處,很快引起大家注意,站在遠處好奇觀看。
車隊停下的同時,王府的車輦也停下,秦氏悄悄掀開車簾一角,眺望打量著附近的環境。
由於多年深宅大院的生活經驗,秦氏早已養成了沉穩的習性,所以她隻是默默觀看,並不開口詢問些什麽。
然而車裏有個小丫頭的年齡小,正處於對新鮮事物好奇的年紀,故而根本壓不住性子,嘰嘰喳喳的問東問西。
“姐夫,姐夫……”
“這裏就是楊家村嗎?看起來果然不大呀。”
“哇,那邊好大一片場地。為什麽要用木柵欄圍起來,莫非那裏就是流民聚集地?”
“姐夫,姐夫,我聽說你賑濟了好幾萬個人,為什麽他們不出來迎接你呀?”
“你給他們糧食吃,你給他們地方住,這應該感恩戴德才對呀,可我怎麽沒看到有人出迎?”
“姐夫,姐夫……”
十四歲的小姑娘,最活潑爛漫的年齡,看到什麽都感覺好奇,看到什麽都想問一問。
幸好楊一笑對此並不反感,而是認為小孩就該活潑,所以他一直很耐心的進行回答,對於小姑娘的每個好奇都予以解惑。
其實算不上解惑,無非是滿足小孩好奇而已。
所以回答起來顯得隨意,聽起來如同閑侃聊天一般。
“對的,這裏就是楊家村。”
“村子確實不大,總共幾十戶人。男女老少全都加起來,人數也才208個而已。”
“他們都是我的同族,既有長輩也有平輩,小孩子也有一些,跟你年紀差不多,等你在這裏住上一陣,應該會玩成小夥伴。”
“那邊的一大片場地,確實是流民聚集之處。”
“之所修築了木牆和柵欄圍著,主要是為了防止夜間野獸,鄉野不比城池,況且附近有山,經常會有野獸出沒,襲擊家畜和人群。”
“至於你質疑的那一點事,流民們為什麽不出來迎接我。”
“這事可不能責怪他們,是我下令不準他們外出,主要原因是天氣太過嚴寒,而流民們的衣衫又太單薄,他們待在屋裏還好一些,一旦外出很容易凍出病。”
“所以,暫時隻能用這種辦法解決。”
“我讓他們盡量別出屋,待在屋裏熬過這一段。”
“唉,這事怎麽說呢……”
“萬事開頭難,事事都要錢。”
“我很想給每個流民都發放冬衣,讓他們穿上又厚實又暖和的大襖,但是這一項開支很大,姐夫我暫時有心無力。”
“況且不全是錢的問題,時間上也倉促來不及。”
“畢竟涉及幾萬流民,至少需要幾萬件冬衣,哪怕已經加急開始趕製,然而一時半會難以湊全。”
楊一笑連續回答了好幾個問題,車裏的小姨子總算安靜下來,但是一直沉穩的秦氏,這時卻忽然開口出聲。
到底是王府出身的女人,看問題的角度直指關鍵,秦氏總共隻問了一個問題,就讓楊一笑意識到這位嶽母不凡。
“錢財方麵還能撐多久?”
對於這個問題,楊一笑沒有回答,既是因為暫時回答不出,同時也是因為涉及機密。
之所以回答不出,是因為他也不知道能支撐多久。
接近四萬個流民的開支,每天的花費都不是小項,如果光靠花家底的話,唐青雲給的那些銀子撐不了太久。
五千八百兩白銀,騙馬的時候花了一千九,扣除之後剩餘三千九百兩,這幾個月已經花的差不多。
流民的吃喝從這筆錢財出。
發錢給小官小吏也從這裏出。
所以最近楊一笑的手頭越來越緊,漸漸感覺有種捉襟見肘的困頓。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並不是純粹的坐吃山空,雖然每天都要花出去開支,但他每天也會有新的進賬。
比如青竹酒作坊,比如暗地裏販賣私鹽……
還有練兵之時掃蕩山林,捕獲打獵到的各種獸類。
這幾項都算是產業,創造的利潤都不低,也正是靠著這幾項收入的源源不斷,楊一笑勉強才能保持住收支平衡。
但是這些事涉及機密,一旦泄露必然招來大禍,哪怕秦氏是趙明月的母親,暫時楊一笑也不打算告知。
所以對於秦氏剛才的問題,楊一笑采取了默然不答的態度。
而他這個默然不答的態度,立馬讓秦氏心裏有所領悟,不愧是王府出身的女人,瞬間意識到自己問的不合適。
於是這位嶽母連忙進行補救,語氣極其自然的轉換話題,道:“明月那丫頭怎麽樣?怎麽不見出來迎接?莫非是因為天冷,躲在家裏賴床不起?”
話題轉換,默契十足,楊一笑順勢接口,同時也是趁機抽身,道:“沒呢,她忙得很,等你們進村之後見了麵,就知道她正在做什麽。”
說完微微一停,緊跟著再次開口:“嶽母,小婿還有些事情要做,我讓書吏先帶你們進村,到家裏麵安頓歇息歇息。您和明月很長時間沒見了吧,正好母女之間可以敘敘思念……”
秦氏聰慧的很,聞言頓時明白楊一笑的意思,於是溫聲而笑道:“賢婿趕緊去忙,我們不耽擱你,恰好我們母女也有一些私事,需要把車隊的物資交接一下。”
楊一笑點了點頭,目光瞥了一眼車隊,隨即躬身一禮,借此抽身離開。
其實他心裏心知肚明,這些物資是資助自己的,但是明麵上屬於趙明月的嫁妝,交接之時肯定需要走一個過場。
所以由趙明月出麵最好。
不久之後,車隊進村,趙明月又驚又喜,撲到母親懷裏嗚嗚的哭。
母女之間果然如楊一笑所料,一下午的時間一直待在屋裏,既是訴說思念之苦,同時也相互詢問生活。
畢竟分別已經一年多的時間,彼此都不知對方過得好不好。
整整一下午,母女沒出屋,直到傍晚將至的時候,總算才開始移交‘嫁妝’。
這筆來自京師的物資,真是及時雨一般的救急。
……
嫁妝到手,物資很多,涉及方方麵麵的開支,必然要進行細致的安排。
況且最近這半年時間,幹的事情頗為繁雜,所以楊一笑一直想盤點總結一下,以便和唐青雲等人商量下一步的動作。
於是,楊氏創業團夥第二次會議召開。
由於宋老生曾經說過,開會屬於模仿朝廷朝會,所以這次大家都很嚴肅,態度也比第一次顯得認真。
參加會議的人選,仍舊還是核心層……
首先是楊一笑,負責會議的主持。
其次是唐青雲和宋老生,擁有所有事務的商討權。
劉伯瘟,周縣尉,王縣丞,孫學政,這四個人列席參加旁聽,對於各自負責的一塊擁有發言權。
陷陣營一方暫時屬於私兵,眼下還無法放在明麵之上,但也獲準參與會議,並且參與者都是核心。
分別是顧氏六兄弟,義子趙雲,隊正崔寒山,以及另外一個隊正楊七郎,如今陷陣營已經招收第三批,人數終於變成了滿編兩個隊。
兩百精銳不可能都來參會,所以陷陣方麵就由這些人代表,然而即使代表,人數也達到了九人。
反倒是唐青雲等人,加起來也才六個,即使算上楊一笑這個營主,人數方麵似乎也顯得落後。
九加七,十六人。
第二次楊氏團夥會議在夜間悄悄召開,盤點統籌這一段時間所做的所有事務。
雖然創業初期,雛形算是有了!
……
【】
……
經過一上午的趕路,從縣城回到了楊家村。
其實原本不需要這麽長時間,主要是車隊的行進拖慢了速度。
12輛雙牛大車一字排開,停在了村口靠近官道之處,很快引起大家注意,站在遠處好奇觀看。
車隊停下的同時,王府的車輦也停下,秦氏悄悄掀開車簾一角,眺望打量著附近的環境。
由於多年深宅大院的生活經驗,秦氏早已養成了沉穩的習性,所以她隻是默默觀看,並不開口詢問些什麽。
然而車裏有個小丫頭的年齡小,正處於對新鮮事物好奇的年紀,故而根本壓不住性子,嘰嘰喳喳的問東問西。
“姐夫,姐夫……”
“這裏就是楊家村嗎?看起來果然不大呀。”
“哇,那邊好大一片場地。為什麽要用木柵欄圍起來,莫非那裏就是流民聚集地?”
“姐夫,姐夫,我聽說你賑濟了好幾萬個人,為什麽他們不出來迎接你呀?”
“你給他們糧食吃,你給他們地方住,這應該感恩戴德才對呀,可我怎麽沒看到有人出迎?”
“姐夫,姐夫……”
十四歲的小姑娘,最活潑爛漫的年齡,看到什麽都感覺好奇,看到什麽都想問一問。
幸好楊一笑對此並不反感,而是認為小孩就該活潑,所以他一直很耐心的進行回答,對於小姑娘的每個好奇都予以解惑。
其實算不上解惑,無非是滿足小孩好奇而已。
所以回答起來顯得隨意,聽起來如同閑侃聊天一般。
“對的,這裏就是楊家村。”
“村子確實不大,總共幾十戶人。男女老少全都加起來,人數也才208個而已。”
“他們都是我的同族,既有長輩也有平輩,小孩子也有一些,跟你年紀差不多,等你在這裏住上一陣,應該會玩成小夥伴。”
“那邊的一大片場地,確實是流民聚集之處。”
“之所修築了木牆和柵欄圍著,主要是為了防止夜間野獸,鄉野不比城池,況且附近有山,經常會有野獸出沒,襲擊家畜和人群。”
“至於你質疑的那一點事,流民們為什麽不出來迎接我。”
“這事可不能責怪他們,是我下令不準他們外出,主要原因是天氣太過嚴寒,而流民們的衣衫又太單薄,他們待在屋裏還好一些,一旦外出很容易凍出病。”
“所以,暫時隻能用這種辦法解決。”
“我讓他們盡量別出屋,待在屋裏熬過這一段。”
“唉,這事怎麽說呢……”
“萬事開頭難,事事都要錢。”
“我很想給每個流民都發放冬衣,讓他們穿上又厚實又暖和的大襖,但是這一項開支很大,姐夫我暫時有心無力。”
“況且不全是錢的問題,時間上也倉促來不及。”
“畢竟涉及幾萬流民,至少需要幾萬件冬衣,哪怕已經加急開始趕製,然而一時半會難以湊全。”
楊一笑連續回答了好幾個問題,車裏的小姨子總算安靜下來,但是一直沉穩的秦氏,這時卻忽然開口出聲。
到底是王府出身的女人,看問題的角度直指關鍵,秦氏總共隻問了一個問題,就讓楊一笑意識到這位嶽母不凡。
“錢財方麵還能撐多久?”
對於這個問題,楊一笑沒有回答,既是因為暫時回答不出,同時也是因為涉及機密。
之所以回答不出,是因為他也不知道能支撐多久。
接近四萬個流民的開支,每天的花費都不是小項,如果光靠花家底的話,唐青雲給的那些銀子撐不了太久。
五千八百兩白銀,騙馬的時候花了一千九,扣除之後剩餘三千九百兩,這幾個月已經花的差不多。
流民的吃喝從這筆錢財出。
發錢給小官小吏也從這裏出。
所以最近楊一笑的手頭越來越緊,漸漸感覺有種捉襟見肘的困頓。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並不是純粹的坐吃山空,雖然每天都要花出去開支,但他每天也會有新的進賬。
比如青竹酒作坊,比如暗地裏販賣私鹽……
還有練兵之時掃蕩山林,捕獲打獵到的各種獸類。
這幾項都算是產業,創造的利潤都不低,也正是靠著這幾項收入的源源不斷,楊一笑勉強才能保持住收支平衡。
但是這些事涉及機密,一旦泄露必然招來大禍,哪怕秦氏是趙明月的母親,暫時楊一笑也不打算告知。
所以對於秦氏剛才的問題,楊一笑采取了默然不答的態度。
而他這個默然不答的態度,立馬讓秦氏心裏有所領悟,不愧是王府出身的女人,瞬間意識到自己問的不合適。
於是這位嶽母連忙進行補救,語氣極其自然的轉換話題,道:“明月那丫頭怎麽樣?怎麽不見出來迎接?莫非是因為天冷,躲在家裏賴床不起?”
話題轉換,默契十足,楊一笑順勢接口,同時也是趁機抽身,道:“沒呢,她忙得很,等你們進村之後見了麵,就知道她正在做什麽。”
說完微微一停,緊跟著再次開口:“嶽母,小婿還有些事情要做,我讓書吏先帶你們進村,到家裏麵安頓歇息歇息。您和明月很長時間沒見了吧,正好母女之間可以敘敘思念……”
秦氏聰慧的很,聞言頓時明白楊一笑的意思,於是溫聲而笑道:“賢婿趕緊去忙,我們不耽擱你,恰好我們母女也有一些私事,需要把車隊的物資交接一下。”
楊一笑點了點頭,目光瞥了一眼車隊,隨即躬身一禮,借此抽身離開。
其實他心裏心知肚明,這些物資是資助自己的,但是明麵上屬於趙明月的嫁妝,交接之時肯定需要走一個過場。
所以由趙明月出麵最好。
不久之後,車隊進村,趙明月又驚又喜,撲到母親懷裏嗚嗚的哭。
母女之間果然如楊一笑所料,一下午的時間一直待在屋裏,既是訴說思念之苦,同時也相互詢問生活。
畢竟分別已經一年多的時間,彼此都不知對方過得好不好。
整整一下午,母女沒出屋,直到傍晚將至的時候,總算才開始移交‘嫁妝’。
這筆來自京師的物資,真是及時雨一般的救急。
……
嫁妝到手,物資很多,涉及方方麵麵的開支,必然要進行細致的安排。
況且最近這半年時間,幹的事情頗為繁雜,所以楊一笑一直想盤點總結一下,以便和唐青雲等人商量下一步的動作。
於是,楊氏創業團夥第二次會議召開。
由於宋老生曾經說過,開會屬於模仿朝廷朝會,所以這次大家都很嚴肅,態度也比第一次顯得認真。
參加會議的人選,仍舊還是核心層……
首先是楊一笑,負責會議的主持。
其次是唐青雲和宋老生,擁有所有事務的商討權。
劉伯瘟,周縣尉,王縣丞,孫學政,這四個人列席參加旁聽,對於各自負責的一塊擁有發言權。
陷陣營一方暫時屬於私兵,眼下還無法放在明麵之上,但也獲準參與會議,並且參與者都是核心。
分別是顧氏六兄弟,義子趙雲,隊正崔寒山,以及另外一個隊正楊七郎,如今陷陣營已經招收第三批,人數終於變成了滿編兩個隊。
兩百精銳不可能都來參會,所以陷陣方麵就由這些人代表,然而即使代表,人數也達到了九人。
反倒是唐青雲等人,加起來也才六個,即使算上楊一笑這個營主,人數方麵似乎也顯得落後。
九加七,十六人。
第二次楊氏團夥會議在夜間悄悄召開,盤點統籌這一段時間所做的所有事務。
雖然創業初期,雛形算是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