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皇帝到底什麽目的?
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者:江南山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剛封給了爵位,不可能繼續再封!
所以……
加官!
絕對是加官
這一刻的涇縣眾人,感覺心中砰砰狂跳,全都屏氣凝息,豎著耳朵聽旨。
自古以來,混官場要跟著大腿混,他們這些人都是楊一笑的屬下,如果楊一笑升官將會帶動很多人。
果然……
第二道聖旨真是加官之旨。
隻聽老太監聲音陰柔,不緊不慢的響徹全場,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涇縣縣令楊一笑,德才兼備,吏治清廉,民有所安,縣邦清平……”
開頭一段話,純粹是套話。
這主要是表彰一下各種功勞,為接下來的提拔官位做論據。
按照雲朝加官聖旨的格式,內容到這裏應該直接加官,然而這道聖旨卻有不同,竟然開始細數升官的原因,隻聽老太監宣讀道:
“釀青竹美酒,配詩文風月,提振士林之風,彰顯文人雅事,此乃,第一功績也。”
“撫江淮流民,養孤兒寡母,重開淤積之渠,灌溉良田數萬,於此,功澤後世也。”
“練民團民丁,伐山林匪患,清平縣域之境,保護一方平安,當記,第三功績也。”
“如此三功,朕欣慰之,然,楊一笑僅有秀才功名。”
“朕憐惜也,知其為民生操勞而耽誤科舉,故而特賜,天子門生。”
“又因楊一笑文采斐然,詩氣磅礴名震大江南北,朕知之,其有狀元之才。”
“因於此,再特賜,涇縣楊一笑,今科狀元郎……”
“朕曾言,狀元之才,當春風得意,跨馬遊街,然則楊一笑忙於民生,無暇無閑往來京師,此一憾事,朕不忍也……”
“故而,再特賜,大紅官服一件,狀元官帽一頂,並賜大赦涇縣,全境免稅三載,允其本縣百姓歡欣鼓舞,夾道相慶觀睹狀元之雅。”
這第二道聖旨很長,通篇都是文縐縐的,先是表彰楊一笑的功勞,然後又說他的秀才身份,隨即筆鋒順勢一轉,皇帝特賜狀元功名。
整個院子之中,很多人的麵色古怪。
有人忍不住悄悄偷窺楊一笑,心中暗暗生出一個古怪念頭,猜測道:“這莫非是皇帝的私生孫,否則怎麽如此受寵溺?”
金科狀元郎!
嘿,老皇帝真是會玩。
遍數古往今來的曆史,從未聽說不參加科舉也能當狀元的先例,然而雲朝卻開了先河,皇帝一道旨意直接給。
不遠處的角落裏,劉伯瘟咂咂嘴唇,忽然小聲點評道:“老皇帝還行,以後咱們盡量不反他,等他死了之後,再反他的兒孫……”
雖然他聲音很小,但是宋老生仍舊瞪他一眼,怒道:“閉嘴。”
老劉哼哼唧唧兩聲,然而卻並不閉嘴,反而小聲壞笑道:“老宋你說說,這事有趣不,咱們楊兄弟被皇帝賜給了狀元,那麽今年參加科舉的舉人豈不全都倒黴,哈哈哈哈,狀元之名提前被占了啊。”
老宋又瞪了他一眼,準備再次嗬斥幾句,哪知忽然老宋也笑起來,語氣欣然道:“說實話,今年參加科舉的舉人確實很倒黴,隻不過依照我老宋看來,他們即使憑本事也考不過我師弟。所以,這個狀元還是我師弟的!”
劉伯瘟撇了撇嘴,道:“我呸!你真以為你師弟有狀元之才?他也就詩詞一道出彩而已……”
老宋滿臉傲然,瞪著他問道:“詩詞出彩還不行嗎?有本事你也寫幾首出來!”
劉伯瘟頓時啞火。
就在此時,老太監宣讀聖旨的聲音再次響起。
然而讀的並不是第三道,竟然依舊是第二道,這時候眾人才恍然意識到,原來剛才的聖旨並沒有讀完。
細細回憶一下,確實沒有結尾,聖旨最後應該有‘欽此’兩個字,恰恰剛才大家都沒有聽到這倆字。
所以,聖旨還有內容……
“很長啊,莫非給了狀元還不算結束?”劉伯瘟下意識開口。
老宋怒視他一眼,咬牙低聲道:“閉嘴,繼續聽旨。”
與此同時,老太監宣讀的內容已經傳進眾人耳中。
“涇縣楊一笑,允文允武也,朕既賜狀元之名,豈能不賜相應官身?”
“又因,此子曾密信於朕,言其生平所立誌向,乃護國安邦,乃保家為民,朕思慮之,此乃武官之道爾。”
“甚遺憾,朕甚為遺憾,然則此乃孫婿之誌,朕不忍一己之好墜其誌向,故而思之再三,終究予以滿足。”
“今,特旨,涇縣縣令楊一笑,任職青州兵馬鎮軍,允其皇權特許,可調青州之兵。”
“然而一州之兵僅有五千,難以彰顯孫婿男兒之誌,故而朕再特賜,允其編練民團,兵餉自籌,兵甲自配,總兵力,五萬整。”
嘶!
滿院子倒抽冷氣之聲!
民團,五萬……
哪怕性質屬於民團,五萬人也是一股大軍,皇帝真是厚愛啊,竟然給了五萬兵權。
要知道這可不是朝廷的兵權,而是獨屬於楊一笑的編練之兵,兵餉由楊一笑發,兵甲由楊一笑配,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代表著什麽,這說明五萬民團乃是楊一笑的私兵。
私兵!
曆來擁兵作亂者,都是因為豢養私兵,所以曆朝曆代的皇帝,對於這種事一向嚴防。
然而這第二道聖旨的內容,卻讓大家清楚明白的聽到,皇帝不但不防備楊一笑,竟然專門給楊一笑兵權。
“老宋,老宋,你掐我一下……”
這一刻,躲在院子角落裏的劉伯瘟滿臉迷惑,他伸手拽著宋老生,小聲小氣的開口道:“咋回事?老皇帝是不是得了失心瘋?這種聖旨也能下,這種特權也能給?”
相對於劉伯瘟的迷惑,宋老生似乎有所不同,不愧是精研策論的智者,眼神之中閃爍著精明,輕聲道:“即使是五萬大軍,對於整個雲朝而言也算不上什麽,如果想靠著五萬兵力造反,朝廷調動兵力很容易圍剿。”
“所以,皇帝沒有失心瘋……”
“五萬兵權給了楊師弟,從大局角度反而有利,由於青州和草原接壤,狼族每年南下打草穀,皇帝允許楊師弟練兵,分明是讓他守護邊境。”
老宋說到這裏,微微停了一停,語氣悠然道:“你可能沒留意到,聖旨裏隻讓楊師弟擔任兵馬鎮軍,但是青州一地最大的知州官職,皇帝在聖旨之中沒有任何提及。”
劉伯瘟若有所思,點點頭道:“雲朝自從開國以來,一直沿襲抑武揚文的策略,無論是朝廷大權還是州路大權,全都掌控在文官們的手裏,武將哪怕擁有兵權,但是一道令書就可剝奪……”
宋老生也點點頭,沉吟道:“所以說,皇帝賜下兵權並不離譜,雖然給了五萬大軍的名額,但卻是為了讓楊師弟鎮守邊疆。”
劉伯瘟忽然嘿嘿低笑,道:“可是這給的是私兵呀!”
老宋大有深意看他一眼,語氣肅然道:“不要小看任何一位帝王,哪怕是那位喜愛風雅的陛下,皇帝既然做出決定,肯定已經深思熟慮。”
哪知劉伯瘟繼續低笑,鬼鬼祟祟道:“就算你說的都對,就算皇帝防了一手,隻給楊兄弟兵權,沒讓他擔任青州知州,但是老兄你不要忘了,如今青州的知州收了咱們多少錢?”
“嘿嘿,如今的知州是咱們人,再加上唐青雲和孫沒德,一左一右把持州府大權,等同於是,青州的文官都是咱家的。”
劉伯瘟一邊說著,一邊笑眯眯的看向院中,再次低笑道:“所以說,皇帝失算也。”
所以……
加官!
絕對是加官
這一刻的涇縣眾人,感覺心中砰砰狂跳,全都屏氣凝息,豎著耳朵聽旨。
自古以來,混官場要跟著大腿混,他們這些人都是楊一笑的屬下,如果楊一笑升官將會帶動很多人。
果然……
第二道聖旨真是加官之旨。
隻聽老太監聲音陰柔,不緊不慢的響徹全場,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涇縣縣令楊一笑,德才兼備,吏治清廉,民有所安,縣邦清平……”
開頭一段話,純粹是套話。
這主要是表彰一下各種功勞,為接下來的提拔官位做論據。
按照雲朝加官聖旨的格式,內容到這裏應該直接加官,然而這道聖旨卻有不同,竟然開始細數升官的原因,隻聽老太監宣讀道:
“釀青竹美酒,配詩文風月,提振士林之風,彰顯文人雅事,此乃,第一功績也。”
“撫江淮流民,養孤兒寡母,重開淤積之渠,灌溉良田數萬,於此,功澤後世也。”
“練民團民丁,伐山林匪患,清平縣域之境,保護一方平安,當記,第三功績也。”
“如此三功,朕欣慰之,然,楊一笑僅有秀才功名。”
“朕憐惜也,知其為民生操勞而耽誤科舉,故而特賜,天子門生。”
“又因楊一笑文采斐然,詩氣磅礴名震大江南北,朕知之,其有狀元之才。”
“因於此,再特賜,涇縣楊一笑,今科狀元郎……”
“朕曾言,狀元之才,當春風得意,跨馬遊街,然則楊一笑忙於民生,無暇無閑往來京師,此一憾事,朕不忍也……”
“故而,再特賜,大紅官服一件,狀元官帽一頂,並賜大赦涇縣,全境免稅三載,允其本縣百姓歡欣鼓舞,夾道相慶觀睹狀元之雅。”
這第二道聖旨很長,通篇都是文縐縐的,先是表彰楊一笑的功勞,然後又說他的秀才身份,隨即筆鋒順勢一轉,皇帝特賜狀元功名。
整個院子之中,很多人的麵色古怪。
有人忍不住悄悄偷窺楊一笑,心中暗暗生出一個古怪念頭,猜測道:“這莫非是皇帝的私生孫,否則怎麽如此受寵溺?”
金科狀元郎!
嘿,老皇帝真是會玩。
遍數古往今來的曆史,從未聽說不參加科舉也能當狀元的先例,然而雲朝卻開了先河,皇帝一道旨意直接給。
不遠處的角落裏,劉伯瘟咂咂嘴唇,忽然小聲點評道:“老皇帝還行,以後咱們盡量不反他,等他死了之後,再反他的兒孫……”
雖然他聲音很小,但是宋老生仍舊瞪他一眼,怒道:“閉嘴。”
老劉哼哼唧唧兩聲,然而卻並不閉嘴,反而小聲壞笑道:“老宋你說說,這事有趣不,咱們楊兄弟被皇帝賜給了狀元,那麽今年參加科舉的舉人豈不全都倒黴,哈哈哈哈,狀元之名提前被占了啊。”
老宋又瞪了他一眼,準備再次嗬斥幾句,哪知忽然老宋也笑起來,語氣欣然道:“說實話,今年參加科舉的舉人確實很倒黴,隻不過依照我老宋看來,他們即使憑本事也考不過我師弟。所以,這個狀元還是我師弟的!”
劉伯瘟撇了撇嘴,道:“我呸!你真以為你師弟有狀元之才?他也就詩詞一道出彩而已……”
老宋滿臉傲然,瞪著他問道:“詩詞出彩還不行嗎?有本事你也寫幾首出來!”
劉伯瘟頓時啞火。
就在此時,老太監宣讀聖旨的聲音再次響起。
然而讀的並不是第三道,竟然依舊是第二道,這時候眾人才恍然意識到,原來剛才的聖旨並沒有讀完。
細細回憶一下,確實沒有結尾,聖旨最後應該有‘欽此’兩個字,恰恰剛才大家都沒有聽到這倆字。
所以,聖旨還有內容……
“很長啊,莫非給了狀元還不算結束?”劉伯瘟下意識開口。
老宋怒視他一眼,咬牙低聲道:“閉嘴,繼續聽旨。”
與此同時,老太監宣讀的內容已經傳進眾人耳中。
“涇縣楊一笑,允文允武也,朕既賜狀元之名,豈能不賜相應官身?”
“又因,此子曾密信於朕,言其生平所立誌向,乃護國安邦,乃保家為民,朕思慮之,此乃武官之道爾。”
“甚遺憾,朕甚為遺憾,然則此乃孫婿之誌,朕不忍一己之好墜其誌向,故而思之再三,終究予以滿足。”
“今,特旨,涇縣縣令楊一笑,任職青州兵馬鎮軍,允其皇權特許,可調青州之兵。”
“然而一州之兵僅有五千,難以彰顯孫婿男兒之誌,故而朕再特賜,允其編練民團,兵餉自籌,兵甲自配,總兵力,五萬整。”
嘶!
滿院子倒抽冷氣之聲!
民團,五萬……
哪怕性質屬於民團,五萬人也是一股大軍,皇帝真是厚愛啊,竟然給了五萬兵權。
要知道這可不是朝廷的兵權,而是獨屬於楊一笑的編練之兵,兵餉由楊一笑發,兵甲由楊一笑配,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代表著什麽,這說明五萬民團乃是楊一笑的私兵。
私兵!
曆來擁兵作亂者,都是因為豢養私兵,所以曆朝曆代的皇帝,對於這種事一向嚴防。
然而這第二道聖旨的內容,卻讓大家清楚明白的聽到,皇帝不但不防備楊一笑,竟然專門給楊一笑兵權。
“老宋,老宋,你掐我一下……”
這一刻,躲在院子角落裏的劉伯瘟滿臉迷惑,他伸手拽著宋老生,小聲小氣的開口道:“咋回事?老皇帝是不是得了失心瘋?這種聖旨也能下,這種特權也能給?”
相對於劉伯瘟的迷惑,宋老生似乎有所不同,不愧是精研策論的智者,眼神之中閃爍著精明,輕聲道:“即使是五萬大軍,對於整個雲朝而言也算不上什麽,如果想靠著五萬兵力造反,朝廷調動兵力很容易圍剿。”
“所以,皇帝沒有失心瘋……”
“五萬兵權給了楊師弟,從大局角度反而有利,由於青州和草原接壤,狼族每年南下打草穀,皇帝允許楊師弟練兵,分明是讓他守護邊境。”
老宋說到這裏,微微停了一停,語氣悠然道:“你可能沒留意到,聖旨裏隻讓楊師弟擔任兵馬鎮軍,但是青州一地最大的知州官職,皇帝在聖旨之中沒有任何提及。”
劉伯瘟若有所思,點點頭道:“雲朝自從開國以來,一直沿襲抑武揚文的策略,無論是朝廷大權還是州路大權,全都掌控在文官們的手裏,武將哪怕擁有兵權,但是一道令書就可剝奪……”
宋老生也點點頭,沉吟道:“所以說,皇帝賜下兵權並不離譜,雖然給了五萬大軍的名額,但卻是為了讓楊師弟鎮守邊疆。”
劉伯瘟忽然嘿嘿低笑,道:“可是這給的是私兵呀!”
老宋大有深意看他一眼,語氣肅然道:“不要小看任何一位帝王,哪怕是那位喜愛風雅的陛下,皇帝既然做出決定,肯定已經深思熟慮。”
哪知劉伯瘟繼續低笑,鬼鬼祟祟道:“就算你說的都對,就算皇帝防了一手,隻給楊兄弟兵權,沒讓他擔任青州知州,但是老兄你不要忘了,如今青州的知州收了咱們多少錢?”
“嘿嘿,如今的知州是咱們人,再加上唐青雲和孫沒德,一左一右把持州府大權,等同於是,青州的文官都是咱家的。”
劉伯瘟一邊說著,一邊笑眯眯的看向院中,再次低笑道:“所以說,皇帝失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