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天生的猛人
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者:江南山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古代疆場廝殺,帥旗重中之重。
大旗一倒,全軍嘩然,哪怕已經占據上風,也會瞬間士氣暴降。
之所以如此,原因非常簡單,古代沒有對講機,也沒有戰場電話,雙方大軍廝殺之時,士卒們全憑帥旗的動向。
所謂大旗一舞,熱血衝頭,在士氣磅礴的情況下,戰士們嗷嗷叫著往上衝。
然而如果帥旗忽然被人砍倒,整個戰局立馬會發生急劇變化,因為這意味著一件事,自家的帥營被抄了。
這時候的敵人,必然放聲大喊,整個沙場之上,全是一種聲音:“大勝,大勝,對方大帥已死,我軍此戰大勝……”
想想吧,那將是一種何等恐慌的局麵。
由於沒有戰場上即時性的通訊手段,士卒們根本不知道自家帥營的情況,他們隻知道自家的帥旗倒了,所以會認為敵人真的殺進帥營。
於是乎,全軍士氣立馬崩盤!
而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士氣乃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一旦哪一方士氣崩潰,麵臨的結局非常淒慘。
首先,是恐慌潰退導致的踩踏……
其次,是敵人趁機追著狠狠砍……
幾十萬人的大軍,有可能被幾萬人衝破,甚至曆史上有個例子,三千鐵甲對戰十萬精兵,結局,大勝。
所以在古代戰爭中,斬將奪旗乃是大功,反過來講,護衛大旗很重要。
人在!
旗在!
如果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選擇最猛最能打的兵。
最重要的是,扛旗之兵必須是大力士,不但是大力士,而且還得擁有持久力,必須做到一場戰爭下來,扛旗者始終站著屹立不倒。
有一個專門稱呼,說的就是這種猛人!
名曰:大纛衛
……
人間四月,青黃不接,對於剛剛遷徙涇縣的百姓而言,這段日子屬於最為難熬的時節。
由於身份不是流民,所以無法求助賑濟,況且從老家背井離鄉之時,很多人都是偷偷摸摸的上路。而當地衙門為了防止人口流失,不但圍追堵截並且不給發放路引。
偷偷摸摸的遷徙,必然導致走的倉促,很多家當都沒法帶上,無論糧食還是衣衫全都短缺。
其實就算不是偷偷摸摸的走,這些百姓家裏也沒什麽存糧,如果能在老家活下去,誰願意艱難跋涉來涇縣。
來了之後,縣城已經擁擠,不管是街頭還是巷尾,能住人的地方全都住滿了人。所以,隻能在野外搭棚子居住。
曆來中原百姓,一向能夠吃苦,雖然住的是野外棚子,但是隻要有個住的地方就滿足。
最難解決的,是吃飯問題……
人太多了,遷徙者高達十五萬,再加上涇縣原有的百姓,總人口已經突破的二十五萬。
楊一笑哪怕剛剛發了大財,然而麵對這麽龐大人口仍舊有心無力,他隻能嚴令官員們盡心竭力,優先救助孤寡和沒有勞動能力的人。
整個涇縣境內,各處可見粥棚,隻不過並非人人都能領取施粥,唯有餓的快要死了才有資格。
而凡是有手有腳能幹活的人,暫時隻能靠自己想辦法去生存,要麽靠著遷徙之時帶來的存糧度日,要麽到山林野地之中挖野菜支撐。
這不能怪楊一笑心狠,他已經竭盡全力籌措……
比如涇縣的十六家大戶,所有的糧食全都被征召。
並且這次征糧沒有時間玩花活,也沒有讓周縣尉上門扮演黑臉,楊一笑直接給各家下了催糧書,每份文書上麵僅僅隻有幾個字。
“賣糧於我,記下人情。”
“如若不賣,就別賣了!”
十六個字,總共兩句話,口吻似乎和氣,實則強硬萬分。
如若不賣,就別賣了,這話隻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出來,知州楊大人已經被糧食搞得生出殺意。如果有哪家不願意賣糧,當晚就得全家死光光。
賣!
十六家大戶毫不遲疑的答應。
縣之豪紳,糧倉萬石。
十六家大戶的願意賣糧,楊一笑總算緩了一口氣,但是,這個糧食不能一下子全都拿出來給百姓吃。
施政者,該仁善的時候仁善,該心硬的時候,也必須心硬如鐵。
眼下整個涇縣境內,人口已經高達25萬,哪怕十六家大戶的存糧足夠支撐一陣,但是自古以來沒有平白無故養民的先例。
說白了,白養會養出刁民,你今天給他吃一口,明天他還想過來吃,如果天天都給吃喝,天天都會有人來吃……
所以,必須心硬起來。
雖然全縣各處都設立粥棚,但是施粥隻給快要餓死者,任何人隻要有力氣能夠幹活,就得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
當然這個限製也不是絕對……
比如,有遷徙百姓連續幾天沒找到活,因之導致,連續幾日斷糧吃不上飯,那麽快要餓昏時,粥棚是會救助的。
隻不過,隻能臨時救助,吃完幾碗施粥後,身體恢複力氣後,必須自謀生路,想辦法養活自己。
這種政策,百姓認可,因為相對於其它地方對百姓的不管不問,涇縣這裏的政策絕對可以說是大善之舉。
能在快餓死的時候給粥吃,保證每個人不被餓死的底限,對於百姓而言,已是莫大保障。
而這份保障讓百姓們心裏有底氣,不會生出恐慌和擔心餓死荒野,故而哪怕活的艱難,但是精氣神都很不錯。
這就是所謂的希望不滅……
每個人都知道不會被餓死……
人有精氣神,就有活下去的勁頭,於是各自為了吃飽,想盡辦法去努力。並且,心中沒有抱怨。
……
王劉氏背著一個破筐,艱難的從山裏走出來。
雖然她已經很累,但是臉上帶著欣喜,今天收獲很不錯,挖了一整筐的野菜。
同鄉們都很照顧她,知道她家裏有個憨兒,生下來就傻乎乎的,偏偏卻是個吃不飽的肚皮,如果放開了吃,一頓能吃十多個餅。
餅是沒有的,家家戶戶現在哪還有餅啊?
全村一起背井離鄉,偷偷摸摸遷徙來此,原本就是因為窮村活不下去,所以才艱難跋涉到了涇縣,各家僅有的那點存糧,路上早就已經吃個精光。
來了之後,家家挨餓。
幸好老人和小孩有施粥吃,但是成年人必須自己想辦法。
然而,想啥辦法啊?找活的人太多,活兒很難搶到,所以隻能挖野菜度日,全村相互照應著慢慢熬。
由於王劉氏家裏有個傻兒,吃飯卻一個能頂三四個壯漢,村民們深知王劉氏艱難,故而挖野菜的時候都很照料。
比如明明看到野菜,已經準備跑過去挖,但是看到王劉氏也走上前,村民們就假裝沒看見野菜。通過這種默默幫助的方式,讓王劉氏每天都能挖滿一筐。
一筐野菜,聽著不少,然而王劉氏家中不止傻兒,還有另外三個兒子也很能吃。
雖然那三個兒子不是憨傻,但是肚皮也和他們的傻哥一樣,個個能吃十幾個餅,從小到大很少吃飽過。
那三個兒子自己也去挖野菜,隻可惜挖的根本不夠自己吃,畢竟眼下整個山林全是人,靠野菜度日的百姓實在太多了。
王劉氏挖的野菜,如果自己吃肯定夠,可是天下做母親的人,怎肯餓著自己的孩子?她每天艱辛的操持,努力讓兒子不餓死。
此時是中午,王劉氏感覺很饑餓,但她卻顧不得自己,滿心隻擔憂家中的傻兒。
她背著筐,快步走著,遠遠看見自家的棚子,看到在棚子前玩耍的傻兒,這才稍微放心,臉色浮現慈愛。
她步伐更快,仿佛忘了渾身的疲累,她急匆匆跑到兒子跟前,伸手去撫摸兒子的額頭。
兒子的個頭很高,身高足有九尺,而她的個頭隻能到兒子胸口,但是她每次都能摸到兒子的頭,因為,兒子每次都會乖乖的低頭讓她輕撫。
這一次同樣如此,兒子滿臉純真的笑,蹲下身體在她麵前,仰著腦袋讓她摸額頭。
同時,兒子憨憨的向她匯報,語氣像個小孩童:
“娘,俺今天很乖!”
“娘,俺聽話,在門口,不亂跑。”
“餓,不偷東西吃……”
王劉氏心裏一酸!
兒子已經二十歲了,卻還像小娃娃,每次她幹活回來,都會聽到兒子這麽說。
很乖,不亂跑,雖然很餓,但是不去偷東西吃。
王劉氏強忍著淚水不流下來,慈祥的撫摸著兒子頭頂,她知道這時候必須誇獎,因為兒子期待著她的誇獎。
“大壯真乖,真聽話,娘的每個囑咐,大壯都能記著,真好,真聽話。”
來自於娘親的誇讚,對於一個憨傻而言乃是世上最開心的事,於是這個九尺高的漢子,咧開嘴發出了洪亮的笑聲。
王劉氏的臉色越發慈愛。
但她沒時間一直陪兒子,她得趕緊燒火做飯給孩子吃。否則兒子餓的厲害時,憨憨傻傻的會去找土吃。
她刷了鍋,去溝渠提了水,從溝邊返回來的時候,看到一群穿著差服的差役大人。
遠遠地,她就聽到,銅鑼聲響起,差役們似乎在召集百姓。
這讓王劉氏心裏一驚,因為她的傻兒子最喜歡湊熱鬧,如果不小心招惹了差役,很可能會讓全家攤上大禍。
村裏人都知道,她兒子力氣太嚇人,跟人玩耍的時候稍不注意,就容易把人弄的腿斷胳膊折。
以前傷到過村民,鄉裏鄉親的能擔待,可如果這些差役被傷到,兒子豈不是要去下大獄。
一想到這種情況,王劉氏的心裏更驚慌。
她顧不得拎著的水桶,直接扔在溝渠往棚子跑。
然而當她跑回來棚子這邊,她心中的驚慌卻化作了釋然。然後又由釋然,變成了母性慈愛。
隻因她看到,家裏的另外三個兒子回來了,此時正護著大兒,哄勸別去湊熱鬧。
見到這一幕之後,王劉氏放下心來,她連忙走到兒子們身邊,這才有心思向同村打聽消息,同村的七嬸則是小聲告訴她,差役們是來宣讀一份征兵榜文。
征兵?
王劉氏心裏不由又開始慌亂。
就在這時,恰好聽到差役開口,語氣很是親切的招呼起來:“鄉親們,來來來,聽榜文之前,先領一點糧食。”
“按人口,一人一捧,哈哈別嫌少啊,一家七八口加起來也能熬一鍋稀粥了。摻和野菜煮著,能哄個肚子飽。”
竟然發糧食?
王劉氏頓時驚喜。
她連忙擠上前,眼巴巴的等候著。
果然,差役真的給了一捧糧食,這讓她更加驚喜,趕緊招呼兒子也過來,甚至連憨傻的大兒,也喊過來準備領取。
畢竟剛才聽差役說了,這糧食是按照人頭發,傻兒也算一口,應該也能領糧。
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四個兒子的到來讓場麵一變。
全都身高九尺,如同一座小山,四座小山往前麵一站,仿佛連日頭都被遮的一黑。
村裏人習慣了如此,但是差役們可沒經曆過,王劉氏看的很清楚,所有的差役臉色都變了。
嘶!
唉喲我的娘!
臥槽!
她聽到七八聲各種各樣的驚歎聲。
差役們的震驚,讓王劉氏不由又忐忑起來,她慌裏慌張護在兒子們身前,努力擠出討好的笑容進行解釋,戰戰兢兢道:“差…差官大人們,奴家的孩子都是良人,很聽話,很聽話的,他們不惹事,他們從來不惹事……”
可惜她沒發現,差役們對於她的解釋明顯沒心思聽。
如果細細觀察,也許王劉氏會發現,這群差役的眼睛個個放光,從她的兒子過來後就一直盯著看。
突然,一個差役大喜出聲,似乎是由於太過驚喜,以至於聲音如暴吼一般:“我的老天,這等威猛,此乃天生猛士啊,絕對的天生猛士……”
“諸位同僚,你們說說,這四位如果被征召入選,能不能成為咱們知州的大纛衛?”
“如果能被大人選中,咱們這群人都有獎賞啊,哈哈哈哈,今年的考評豈不是全都一等一?”
這群差役連宣讀榜文都顧不得了,驚喜欲狂的急急返回城中去報信。
……
“同時出現四個?”
“個個身高九尺?”
“有潛力成為大纛衛?”
“人在哪?”
得到報告的楊一笑,親自趕到到了這片棚子區。
……
【今天由於情節太連貫不好掐章,發二合一】
大旗一倒,全軍嘩然,哪怕已經占據上風,也會瞬間士氣暴降。
之所以如此,原因非常簡單,古代沒有對講機,也沒有戰場電話,雙方大軍廝殺之時,士卒們全憑帥旗的動向。
所謂大旗一舞,熱血衝頭,在士氣磅礴的情況下,戰士們嗷嗷叫著往上衝。
然而如果帥旗忽然被人砍倒,整個戰局立馬會發生急劇變化,因為這意味著一件事,自家的帥營被抄了。
這時候的敵人,必然放聲大喊,整個沙場之上,全是一種聲音:“大勝,大勝,對方大帥已死,我軍此戰大勝……”
想想吧,那將是一種何等恐慌的局麵。
由於沒有戰場上即時性的通訊手段,士卒們根本不知道自家帥營的情況,他們隻知道自家的帥旗倒了,所以會認為敵人真的殺進帥營。
於是乎,全軍士氣立馬崩盤!
而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士氣乃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一旦哪一方士氣崩潰,麵臨的結局非常淒慘。
首先,是恐慌潰退導致的踩踏……
其次,是敵人趁機追著狠狠砍……
幾十萬人的大軍,有可能被幾萬人衝破,甚至曆史上有個例子,三千鐵甲對戰十萬精兵,結局,大勝。
所以在古代戰爭中,斬將奪旗乃是大功,反過來講,護衛大旗很重要。
人在!
旗在!
如果想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選擇最猛最能打的兵。
最重要的是,扛旗之兵必須是大力士,不但是大力士,而且還得擁有持久力,必須做到一場戰爭下來,扛旗者始終站著屹立不倒。
有一個專門稱呼,說的就是這種猛人!
名曰:大纛衛
……
人間四月,青黃不接,對於剛剛遷徙涇縣的百姓而言,這段日子屬於最為難熬的時節。
由於身份不是流民,所以無法求助賑濟,況且從老家背井離鄉之時,很多人都是偷偷摸摸的上路。而當地衙門為了防止人口流失,不但圍追堵截並且不給發放路引。
偷偷摸摸的遷徙,必然導致走的倉促,很多家當都沒法帶上,無論糧食還是衣衫全都短缺。
其實就算不是偷偷摸摸的走,這些百姓家裏也沒什麽存糧,如果能在老家活下去,誰願意艱難跋涉來涇縣。
來了之後,縣城已經擁擠,不管是街頭還是巷尾,能住人的地方全都住滿了人。所以,隻能在野外搭棚子居住。
曆來中原百姓,一向能夠吃苦,雖然住的是野外棚子,但是隻要有個住的地方就滿足。
最難解決的,是吃飯問題……
人太多了,遷徙者高達十五萬,再加上涇縣原有的百姓,總人口已經突破的二十五萬。
楊一笑哪怕剛剛發了大財,然而麵對這麽龐大人口仍舊有心無力,他隻能嚴令官員們盡心竭力,優先救助孤寡和沒有勞動能力的人。
整個涇縣境內,各處可見粥棚,隻不過並非人人都能領取施粥,唯有餓的快要死了才有資格。
而凡是有手有腳能幹活的人,暫時隻能靠自己想辦法去生存,要麽靠著遷徙之時帶來的存糧度日,要麽到山林野地之中挖野菜支撐。
這不能怪楊一笑心狠,他已經竭盡全力籌措……
比如涇縣的十六家大戶,所有的糧食全都被征召。
並且這次征糧沒有時間玩花活,也沒有讓周縣尉上門扮演黑臉,楊一笑直接給各家下了催糧書,每份文書上麵僅僅隻有幾個字。
“賣糧於我,記下人情。”
“如若不賣,就別賣了!”
十六個字,總共兩句話,口吻似乎和氣,實則強硬萬分。
如若不賣,就別賣了,這話隻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出來,知州楊大人已經被糧食搞得生出殺意。如果有哪家不願意賣糧,當晚就得全家死光光。
賣!
十六家大戶毫不遲疑的答應。
縣之豪紳,糧倉萬石。
十六家大戶的願意賣糧,楊一笑總算緩了一口氣,但是,這個糧食不能一下子全都拿出來給百姓吃。
施政者,該仁善的時候仁善,該心硬的時候,也必須心硬如鐵。
眼下整個涇縣境內,人口已經高達25萬,哪怕十六家大戶的存糧足夠支撐一陣,但是自古以來沒有平白無故養民的先例。
說白了,白養會養出刁民,你今天給他吃一口,明天他還想過來吃,如果天天都給吃喝,天天都會有人來吃……
所以,必須心硬起來。
雖然全縣各處都設立粥棚,但是施粥隻給快要餓死者,任何人隻要有力氣能夠幹活,就得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
當然這個限製也不是絕對……
比如,有遷徙百姓連續幾天沒找到活,因之導致,連續幾日斷糧吃不上飯,那麽快要餓昏時,粥棚是會救助的。
隻不過,隻能臨時救助,吃完幾碗施粥後,身體恢複力氣後,必須自謀生路,想辦法養活自己。
這種政策,百姓認可,因為相對於其它地方對百姓的不管不問,涇縣這裏的政策絕對可以說是大善之舉。
能在快餓死的時候給粥吃,保證每個人不被餓死的底限,對於百姓而言,已是莫大保障。
而這份保障讓百姓們心裏有底氣,不會生出恐慌和擔心餓死荒野,故而哪怕活的艱難,但是精氣神都很不錯。
這就是所謂的希望不滅……
每個人都知道不會被餓死……
人有精氣神,就有活下去的勁頭,於是各自為了吃飽,想盡辦法去努力。並且,心中沒有抱怨。
……
王劉氏背著一個破筐,艱難的從山裏走出來。
雖然她已經很累,但是臉上帶著欣喜,今天收獲很不錯,挖了一整筐的野菜。
同鄉們都很照顧她,知道她家裏有個憨兒,生下來就傻乎乎的,偏偏卻是個吃不飽的肚皮,如果放開了吃,一頓能吃十多個餅。
餅是沒有的,家家戶戶現在哪還有餅啊?
全村一起背井離鄉,偷偷摸摸遷徙來此,原本就是因為窮村活不下去,所以才艱難跋涉到了涇縣,各家僅有的那點存糧,路上早就已經吃個精光。
來了之後,家家挨餓。
幸好老人和小孩有施粥吃,但是成年人必須自己想辦法。
然而,想啥辦法啊?找活的人太多,活兒很難搶到,所以隻能挖野菜度日,全村相互照應著慢慢熬。
由於王劉氏家裏有個傻兒,吃飯卻一個能頂三四個壯漢,村民們深知王劉氏艱難,故而挖野菜的時候都很照料。
比如明明看到野菜,已經準備跑過去挖,但是看到王劉氏也走上前,村民們就假裝沒看見野菜。通過這種默默幫助的方式,讓王劉氏每天都能挖滿一筐。
一筐野菜,聽著不少,然而王劉氏家中不止傻兒,還有另外三個兒子也很能吃。
雖然那三個兒子不是憨傻,但是肚皮也和他們的傻哥一樣,個個能吃十幾個餅,從小到大很少吃飽過。
那三個兒子自己也去挖野菜,隻可惜挖的根本不夠自己吃,畢竟眼下整個山林全是人,靠野菜度日的百姓實在太多了。
王劉氏挖的野菜,如果自己吃肯定夠,可是天下做母親的人,怎肯餓著自己的孩子?她每天艱辛的操持,努力讓兒子不餓死。
此時是中午,王劉氏感覺很饑餓,但她卻顧不得自己,滿心隻擔憂家中的傻兒。
她背著筐,快步走著,遠遠看見自家的棚子,看到在棚子前玩耍的傻兒,這才稍微放心,臉色浮現慈愛。
她步伐更快,仿佛忘了渾身的疲累,她急匆匆跑到兒子跟前,伸手去撫摸兒子的額頭。
兒子的個頭很高,身高足有九尺,而她的個頭隻能到兒子胸口,但是她每次都能摸到兒子的頭,因為,兒子每次都會乖乖的低頭讓她輕撫。
這一次同樣如此,兒子滿臉純真的笑,蹲下身體在她麵前,仰著腦袋讓她摸額頭。
同時,兒子憨憨的向她匯報,語氣像個小孩童:
“娘,俺今天很乖!”
“娘,俺聽話,在門口,不亂跑。”
“餓,不偷東西吃……”
王劉氏心裏一酸!
兒子已經二十歲了,卻還像小娃娃,每次她幹活回來,都會聽到兒子這麽說。
很乖,不亂跑,雖然很餓,但是不去偷東西吃。
王劉氏強忍著淚水不流下來,慈祥的撫摸著兒子頭頂,她知道這時候必須誇獎,因為兒子期待著她的誇獎。
“大壯真乖,真聽話,娘的每個囑咐,大壯都能記著,真好,真聽話。”
來自於娘親的誇讚,對於一個憨傻而言乃是世上最開心的事,於是這個九尺高的漢子,咧開嘴發出了洪亮的笑聲。
王劉氏的臉色越發慈愛。
但她沒時間一直陪兒子,她得趕緊燒火做飯給孩子吃。否則兒子餓的厲害時,憨憨傻傻的會去找土吃。
她刷了鍋,去溝渠提了水,從溝邊返回來的時候,看到一群穿著差服的差役大人。
遠遠地,她就聽到,銅鑼聲響起,差役們似乎在召集百姓。
這讓王劉氏心裏一驚,因為她的傻兒子最喜歡湊熱鬧,如果不小心招惹了差役,很可能會讓全家攤上大禍。
村裏人都知道,她兒子力氣太嚇人,跟人玩耍的時候稍不注意,就容易把人弄的腿斷胳膊折。
以前傷到過村民,鄉裏鄉親的能擔待,可如果這些差役被傷到,兒子豈不是要去下大獄。
一想到這種情況,王劉氏的心裏更驚慌。
她顧不得拎著的水桶,直接扔在溝渠往棚子跑。
然而當她跑回來棚子這邊,她心中的驚慌卻化作了釋然。然後又由釋然,變成了母性慈愛。
隻因她看到,家裏的另外三個兒子回來了,此時正護著大兒,哄勸別去湊熱鬧。
見到這一幕之後,王劉氏放下心來,她連忙走到兒子們身邊,這才有心思向同村打聽消息,同村的七嬸則是小聲告訴她,差役們是來宣讀一份征兵榜文。
征兵?
王劉氏心裏不由又開始慌亂。
就在這時,恰好聽到差役開口,語氣很是親切的招呼起來:“鄉親們,來來來,聽榜文之前,先領一點糧食。”
“按人口,一人一捧,哈哈別嫌少啊,一家七八口加起來也能熬一鍋稀粥了。摻和野菜煮著,能哄個肚子飽。”
竟然發糧食?
王劉氏頓時驚喜。
她連忙擠上前,眼巴巴的等候著。
果然,差役真的給了一捧糧食,這讓她更加驚喜,趕緊招呼兒子也過來,甚至連憨傻的大兒,也喊過來準備領取。
畢竟剛才聽差役說了,這糧食是按照人頭發,傻兒也算一口,應該也能領糧。
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四個兒子的到來讓場麵一變。
全都身高九尺,如同一座小山,四座小山往前麵一站,仿佛連日頭都被遮的一黑。
村裏人習慣了如此,但是差役們可沒經曆過,王劉氏看的很清楚,所有的差役臉色都變了。
嘶!
唉喲我的娘!
臥槽!
她聽到七八聲各種各樣的驚歎聲。
差役們的震驚,讓王劉氏不由又忐忑起來,她慌裏慌張護在兒子們身前,努力擠出討好的笑容進行解釋,戰戰兢兢道:“差…差官大人們,奴家的孩子都是良人,很聽話,很聽話的,他們不惹事,他們從來不惹事……”
可惜她沒發現,差役們對於她的解釋明顯沒心思聽。
如果細細觀察,也許王劉氏會發現,這群差役的眼睛個個放光,從她的兒子過來後就一直盯著看。
突然,一個差役大喜出聲,似乎是由於太過驚喜,以至於聲音如暴吼一般:“我的老天,這等威猛,此乃天生猛士啊,絕對的天生猛士……”
“諸位同僚,你們說說,這四位如果被征召入選,能不能成為咱們知州的大纛衛?”
“如果能被大人選中,咱們這群人都有獎賞啊,哈哈哈哈,今年的考評豈不是全都一等一?”
這群差役連宣讀榜文都顧不得了,驚喜欲狂的急急返回城中去報信。
……
“同時出現四個?”
“個個身高九尺?”
“有潛力成為大纛衛?”
“人在哪?”
得到報告的楊一笑,親自趕到到了這片棚子區。
……
【今天由於情節太連貫不好掐章,發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