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遲疑良久,最終方才開口,很明顯,皇帝很迷惑……


    “秦愛卿,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讓朕向楊一笑收稅?”


    “你認為此事可行嗎?”


    堂堂皇帝這般口吻,顯然是心裏沒有底氣,雖然最後刻意問了一句‘此事可行嗎’,但其實無非是皇帝想要找個台階。


    在皇帝的想法裏,大臣都是深諳揣摩上意的聰明人,現在既然他這個皇帝用疑問的語調做出暗示,那麽這位姓秦的大臣應該知道怎麽配合。


    如此一來,台階就有了。


    這大臣隻需要自認一句‘微臣該死,這份奏疏倉促了’,對於皇帝而言就可以冠冕堂皇的下台階。


    皇帝自信這大臣應該是個聰明人……


    滿朝文武也認為這大臣肯定會退……


    哪知!


    “陛下,微臣認為,此事可行!”


    整個朝堂之中,所有人再次一愣,隻因大家全都愕然發現,這大臣似乎真是個愣頭青。


    他竟然,再次大聲奏疏……


    並且,語調極其的義正言辭。


    “微臣還是那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那楊一笑就算擁有鐵騎,但他難道敢率領鐵騎攻打京師嗎?如果他真那麽做,與謀反有何而異?”


    “同樣的道理,他執掌的三州之地,雖然那三州之地被他占據掌握,但是他難道敢公然宣稱不屬於雲朝嗎?”


    “微臣認為,他不敢也。”


    “從大義角度而言,他是雲朝的臣子,從實力角度而言,他隻占了三州之地。”


    “而我朝廷卻坐擁整個天下,僅京師禁軍就有八十萬人,倘若再加上天下各路兵馬,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


    “故而,這人不敢反。”


    “一旦公然造反,便是亂臣賊子,到時候天下百姓唾棄於他,陛下也可以隨意發兵鎮壓他。”


    “由此,微臣論斷,隻要那楊一笑是個聰明人,那他就應該認清楚這個現實。”


    “也由此,微臣認為陛下剛才的口吻有誤,陛下不是向楊一笑收稅,而是他楊一笑有責任交稅。”


    “他身為雲朝臣子,替朝廷執掌三州,官可以讓他做,福可以讓他享,但是他治下百姓應該上繳的各種捐各種稅,他身為臣子難道不應該主動替朝廷收繳嗎?”


    “他若不主動收繳,那便是懷有二心,到時候陛下一旨申斥於他,天下人都要罵他狼子野心。”


    “一旦天下人罵,名聲有了汙點,到時候他還能展現悲憐蒼生的姿態嗎,沒了這份姿態他還怎麽繼續讓百姓信服……”


    “故而微臣認為,此事大有可為。”


    “我朝廷乃是占據大義一方,陛下則是他楊一笑的君王,所以有權力讓他交稅,有資格讓他交稅,也必須讓他交稅……”


    這大臣一番滔滔不絕,言辭犀利而且自信。


    連續各種分析,說的頭頭是道。


    關鍵每條都不是胡說,聽起來真是那麽回事。


    以至於滿朝文武全都麵麵相覷,一時之間竟感覺他說的很有道理。


    甚至就連龍椅上的皇帝,同樣也被說的怦然心動,下意識道:“若是按照愛卿這般說法,朕確實應該向楊一笑收稅…不對,是命令,朕乃帝王,言出法隨,君讓臣子上繳稅收,此乃天經地義之事。”


    那大臣立馬道:“臣請奏,陛下即刻傳旨,勒令那河北楊一笑,按律法上繳稅收。”


    皇帝愣了愣神,雖然心動但卻並不衝動,反而語帶遲疑的開口道:“要不,要不,再緩緩……”


    說完之後似乎感覺這語氣有失帝王威嚴,於是緊忙補充一句道:“畢竟太上皇在他那裏養老,朕礙於孝道也不能逼迫太甚,否則的話,天下人怕會誤認為朕乃不孝之人。”


    哪知那大臣立馬再次爭辯,義正言辭道:“陛下,孝心是孝心,國事是國事,雖然太上皇在楊一笑那裏養老,但這和楊一笑有責任交稅沒關係……”


    “陛下讓他交稅,此乃出於國事!”


    “至於他負責贍養太上皇晚年,則屬於外戚孫女婿應有的孝道!”


    “陛下如果認同他贍養之功,可以下旨對他進行一些封賞,比如把他的縣男爵位升一升,從縣男拔擢成為縣伯就是了。”


    “這屬於皇家私事,同時也是陛下的大度,天下人都會交口稱讚,認為陛下是有道的明君。”


    “最主要一點,這種封賞屬於虛的,陛下隻是給他一個虛名爵位而已,但是陛下收獲的卻是三州之地稅賦。”


    “給出虛名,收獲實益,天大一筆財富唾手可得,陛下萬萬不可有所遲疑也。”


    不得不說,這個姓秦的大臣真是個辯才。


    皇帝明顯被說的心動不已,滿腦子都是龐大稅賦的誘惑,以至於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這一切都是這大臣的分析而已。


    所謂我為刀俎,人為魚肉,前提是手裏必須攥著刀俎,如此才能隨意對人加以魚肉。


    而關於向楊一笑收稅之事,皇帝並非是手握刀俎那一方,反而楊一笑擁有七千重甲鐵騎,對於朝廷而言才是手握刀俎那一方。


    可惜,人在利益衝昏頭腦的時候都會不冷靜……


    又或者,皇帝明知這事有問題但卻仍舊抵不住誘惑……


    皇帝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大臣在計算稅賦之時耍了花招,雖然楊一笑治下的三州之地的人口很多,但是人口再多也不可能收取一千五百萬貫稅賦!


    哪怕是補繳兩年加上今年,三年加起來也不該這麽多。


    這個大臣在奏疏之中的算賬,每個丁口按照每月一百文計算,乍聽之下似乎沒問題,因為雲朝現在的苛捐雜稅琳琅滿目,如果把雲朝現在所有的捐稅加起來,每丁每月確實需要繳納接近一百文錢。


    但是,這隻是紙上文字而已。


    苛捐雜稅的名頭琳琅滿目,天下百姓能有錢繳滿才行啊。


    如果把骨頭都榨幹了也拿不出來,怎麽可能每丁每月都收滿所有的稅。


    百姓交不起稅,各種方式躲稅,要麽上山淪為獵戶,要麽逃荒淪為流民,事實上現在雲朝的躲稅者極多,十個百姓之中已經有三到四個不再交稅。


    反正無論如何都交不滿,那還不如所有捐稅都不交,大不了一死嘛,隨便官府逼死就是了。


    百姓一旦選擇擺爛,地方官府也要抓瞎,畢竟擺爛的人數太多,不可能把所有欠稅的都抓進大牢。


    故而目前的真實情況是,雲朝各種苛捐雜稅加起來一百文,但由於接近一半人數都在逃稅,再加上豪門大戶以及讀書人的免稅,所以能收上來的稅款總數,其實還不到一百文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真實稅入隻有三十文左右。


    從民眾生存角度而言,這個稅收才是合理的,每月三十文錢,一天折合一文錢,哪怕老百姓一家有七八口人,咬咬牙也能做到每天繳納七八文錢。


    事實上,現在雲朝的稅收情況正是如此。


    各地雖然瘋狂催收,按照百文一人去收,但是減去躲稅百姓和免稅大戶之後,收上來的總稅款分攤之後必然暴降……


    平均數字,每人每天,一文錢。


    這才是真實稅入,也是讓老百姓們不至於舉國皆反的底線。


    然而剛才那大臣的奏疏,卻耍了花招偷換了概念,並且,他連續偷換了兩個概念……


    首先是人口,三州之地總人口大約一百七十五萬,這是把遷徙百姓和原本住戶累加,全部的人口數量隻有這麽多。


    但是在這大臣的奏疏中,他宣稱楊一笑的治下有兩百萬人,所以在計算需要上繳的稅賦時,他按照兩百萬繳稅者進行計算。


    其次是稅額,他按照一百文計算,而不是按照雲朝現有的真實情況,分攤後每個百姓每天折合一文錢。


    真實情況是每天一文,他卻讓三州之地每人每月一百文,這要是皇帝真的下旨實行,幾乎等同於強逼著三州皆反……


    就算楊一笑不反,老百姓也會反,因為活不下去了,不反隻能被逼死。


    由此可見,這大臣絕對沒安好心。


    隻不過這份不安好心未必是針對楊氏,反而隱隱約約是在慫恿皇帝生出貪婪,說白了,這大臣是描述了一個香甜的誘餌讓皇帝咬。


    一旦皇帝咬了,後果如何可想而知,讓三州之地按照兩百萬人交稅,而且必須是每人每月一百文稅……


    這後果想想都覺得嚇人!


    ……


    偏偏皇帝也不知為何,竟似乎意識不到危險,反而在這大臣奏疏之後,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心動。


    雖然,皇帝的神情還有遲疑,雖然,皇帝的語調還很謹慎,但是最終從口裏的話,卻分明是采納了這大臣的建議……


    “朕認為,秦愛卿所言極是,那楊一笑身為雲朝臣子,他有責任為家國大事分憂。”


    “再則,他乃外戚,娶了皇族的郡主,按輩分也算朕的侄女婿。”


    “於公,他身為臣子當向朕效忠,於私,他身為朕的侄女婿應該助長輩解憂。”


    “既然於公於私全都是朕占理,那麽此事便該正式的推行下去。”


    “傳朕旨意,戶部即刻擬定行文,以八百裏加急快馬,送去青州讓其接收,無論他心裏願不願意,三州之地的稅賦必須上繳……”


    “此意,乃朕決議,戶部諸位愛卿,下朝之後著手去辦吧。”


    皇帝終究還是耍了一點小聰明!


    他沒有親自下達聖旨,而是把催稅的任務交給戶部,雖然這個決議由他而定,但是行文卻是戶部行文。


    ……


    【第一章到,老規矩3300字大章,哈哈,你們沒猜錯,這貨是秦檜,至於他的意圖,下一章就差不多圖窮必見了,山水繼續碼字,今晚還會有更新, 大家看完先點點廣告啥的,等著我很快寫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山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山水並收藏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