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來自深空力量有意識的ai在技術上沒有明顯的障礙。


    通向有意識ai的道路看起來是可行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這也導致一個人類需要討論的問題,那就是任何物理物質——肉、矽片等等——隻要能執行正確的計算,就能產生意識。


    與此同時,人類也失去了在這個高度不確定領域中獲得某種道德清晰度的最佳機會。


    既:“你需要“肉”才能擁有思想意識嗎?”


    如果意識需要“肉”,那麽無論技術多麽先進,關於ai意識的整個爭論都會變得無關緊要。沒有生物學就沒有意識,沒有意識也就沒有痛苦的風險。


    那些學者和專家認為,構成意識的物質,或者說心智的“基質”,很重要。


    如果生物基質是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有關思考、心智的唯一基礎,那麽我們有理由認為生物學對於意識是必需的。


    但是,現在可以製造出一台機器,讓它執行與肉體大腦相同的計算功能,那麽你仍然可以獲得意識。


    從這個角度來看,重要的功能是某些類型的信息處理——盡管對於哪些類型的處理可以區分無意識的信息計算係統(如計算器)和需要有意識體驗的係統(如你)尚無共識。


    拋開這個細節不談,對意識而言,重要的是信息處理的結構或“抽象邏輯”,而不是執行它的物理實體。


    比如,考慮一下國際象棋遊戲。


    隻要有棋盤、兩套棋子,並了解規則,任何人都可以下棋。


    但如果兩個人被困在荒島上,沒有國際象棋,他們仍然可以下棋。


    他們可以在沙子上畫線來重新製作棋盤,收集浮木和貝殼作為棋子,然後像以前一樣下棋。


    國際象棋遊戲並不依賴於其物理基礎。


    重要的是遊戲的抽象邏輯,例如將指定為“騎士”的棋子向前移動兩格,向側麵移動一格。


    無論是木頭還是沙子、大理石還是記號筆,任何能夠支持正確邏輯程序的材料都可以產生國際象棋遊戲。


    意識也是如此。


    “意識是信息以某些複雜方式處理時的感覺。”


    如果意識是信息處理的抽象邏輯,那麽生物學可能就像木製棋盤一樣任意。


    要在基質爭論上取得實際進展,當時的人類不僅缺少意識理論,還缺少生命理論。


    也就是說,生物學家們仍然對生命是什麽沒有達成共識。說垃圾車沒有生命,而你打瞌睡的貓是活的,這很容易。


    但病毒或紅細胞等特例表明,人類仍然不了解究竟是什麽構成了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區別。


    有人認為將意識簡化為計算,特別是在ai方麵,這犯下了一個錯誤,即,認為可以用固定的計算規則取代意義和感知的主觀體驗。


    知覺生成論者認為,終將腐爛、分解的身體在其環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的是保持自身的生存。那麽,我們能否創造出受生成論啟發的機器人,複製生命所需的所有特性,從而複製意識,而無需任何生物學特性呢?


    以前的人類對此沒有答案。


    但在兩艘飛船星艦到來後,具備這個條件了。


    現在具備這個條件了。


    “機器-生物混合體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它讓我們不再問自己是什麽,而是關注我們想成為什麽!”


    某位學者表態說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就遇無良隊友,看我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開局就遇無良隊友,看我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