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提議在此稍作休息,王朗點頭讚同。他們找了個空位坐下,劉崇從口袋裏掏出一包煙,遞給王朗和李少白。王朗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吸煙,而李少白則接過煙,熟練地點燃。


    “王朗同誌,你對這次的活動有什麽期待嗎?”劉崇吐出一口煙霧,問道。


    王朗想了想,選擇了一個比較官方的回答:“我希望能通過這次活動,結識更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討文學創作的經驗和心得。”


    劉崇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是啊,文學是個性和審美的表達,能夠和不同的人交流,確實能夠拓寬我們的視野。”


    這時,李少白突然開口說道:“其實,我對這次的座談會,我是有些想法的。”


    王朗和劉崇都好奇地看向他,李少白繼續說道:“我認為,作家應拋棄個人痛苦,去激發民眾愛國熱情,而不是在那裏寫一些無病呻吟的東西!”


    “我草!”


    王朗聞言,不禁暗自驚呼。李少白的這番言論,若公之於眾,無疑會觸動文壇敏感的神經。畢竟,當前“傷痕文學”正風靡國內,盡管其水平參差不齊,但地位卻不容小覷。


    王朗雖對“傷痕文學”也不甚感冒,也不認為傷痕文學就等於知青文學。但他也未曾敢於如此直截了當地對其提出批判。


    “李老師,李老師,請慎言!”劉崇連忙站起,出言提醒。


    遊園結束後,劉崇領著二人前往觀賞了一場川劇《空城計》。


    在晚餐時,劉崇對王朗說:“王朗同誌,明天還有點工作,恐怕不能陪你了。”


    “劉幹事,您忙您的。”王朗微笑著回應。


    “我為你們準備了電影票、動物園門票,還有這個用餐券。”


    王朗接過票後表示感謝,不過他並不打算去看電影或遊覽動物園。當晚,他便將這兩張票贈給了李少白,因為這貨正與筆友熱戀,正需要這些。


    次日,王朗便獨自在蓉城的大街小巷閑逛,不知不覺間走進了一條狹窄的小胡同。他發現,盡管這條胡同道路不寬,但兩旁的建築多以木質為主,但是卻開設了許多小店和小攤位。


    有捏糖人的、捏麵人的,有賣叮叮糖的,還有專門磨刀和賣草鞋的。王朗瞥了一眼兩旁的小店鋪,有箍桶的、修盆的,也有補鍋和理發的,這條小街道上的店鋪全是關於民生的店鋪。


    王朗走到一家街頭麵館前,隻見一位老人正在抻麵,店鋪門口擺著兩張小矮桌。不遠處,還有一些年長的老人正在打麻將和打牌。


    王朗在街頭麵館的矮桌前坐下,笑著問道:“師傅,您這兒都有什麽麵啊?”


    抻麵的師傅聽到王朗的話後明顯一愣,因為王朗說的是普通話。這種小胡同裏,很少有外地人來。


    “有牛肉麵、肥腸麵、排骨麵、炸醬麵。”抻麵的師傅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回答。


    王朗略一思索,說道:“給我來一碗肥腸麵吧!”


    “能吃辣子嗎?”抻麵的師傅又問。


    “可以稍微加一點!”王朗笑著回答。


    片刻之後,一碗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肥腸麵便呈現在了他的眼前。


    王朗注視著碗中那層誘人的辣椒紅油,頓覺食欲大增,於是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吃了起來。然而,由於吃得太急,他一下子被辣椒嗆得連連咳嗽。


    周圍的人們看到王朗這副狼狽的模樣,都不禁笑了起來。


    這時,抻麵的師傅體貼地為他遞上了幾張紙。


    其實王朗還是挺能吃辣的,隻是剛才吃得太猛,才不小心被嗆到。在吃了幾口,逐漸適應了辣味之後,他很快就將整碗麵一掃而空。


    “師傅,多少錢?”王朗用餐巾紙擦了擦嘴角,站起身來問道。


    “三毛五。”抻麵的師傅笑著回答道。


    付完賬後,王朗便離開了那條充滿生活氣息的小胡同,前往了杜甫紀念館。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紀念館在1985年將會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為蓉城一處更具曆史意義的文化地標。


    王朗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其實是杜甫紀念館不遠處的兩個舊貨市場——北門與送仙橋。北門,顧名思義,便是杜甫紀念館的北門入口;而送仙橋,則靜靜地坐落在距離紀念館不遠的浣花溪畔。


    蓉城人的休閑生活多姿多彩,其中,收藏便是一項頗受歡迎的活動。


    對於想要深入探尋老蓉城生活點滴的異鄉客來說,除了博物館之外,送仙橋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去處。在這裏,你可以親眼目睹刻有駿馬的漢磚、清代的瓷枕、民國時期的象牙麻將、鏤空雕花的大床,以及各種陶人、鼻煙壺、煙鬥等小巧精致的工藝品和玩意兒。


    後來的國內古玩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玩收藏,除了北京、上海,就要數成都了。有人粗略估計,成都的收藏愛好者數量高達30萬,雖然其中水平參差不齊,但也不乏真正的行家。


    那些實力雄厚的古董玩家,往往鍾情於老字畫、古瓷器、青銅器、翡翠玉石以及明清家具等高端藏品,出手闊綽,動輒數十萬元,他們的收藏品味可謂“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而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雖然無法企及那些高端藏品,但憑借著對收藏的熱愛和興趣,他們也會淘些郵票、錢幣、火花、門券等小物件來收藏。雖然這些藏品可能被視為“下裏巴人”,但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種自娛自樂、享受休閑樂趣的方式。


    由於北門舊貨市場僅在周日上午開放,因此王朗決定直接前往送仙橋。此時的送仙橋還未像後來那樣街道兩旁店鋪林立,而是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小攤販。


    這些小攤上出售的商品種類繁多,從郵票錢幣到石像佛頭,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


    王朗悠然自得地穿梭在送仙橋那熱鬧非凡的市井之中,沉浸在這份獨特的氛圍裏。他時走時停,不時被某個攤位上的物品吸引,駐足細細觀賞那些滿載曆史記憶的老物件。


    然而,在簡單逛了一圈之後,王朗發現這個市場裏仿製品的數量已經頗為驚人,甚至超過了總數的一半以上。


    這種情況與他在東北地區的經曆截然不同。他還清晰地記得,今年在春城的市場上,那些販賣古董的攤位雖然商品質量參差不齊,但至少都是貨真價實的老物件。


    可是,在這個市場裏,王朗看到的許多東西,很可能就是最近才製作出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梭兩個時代:從1979年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破舊的拖拉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舊的拖拉機並收藏穿梭兩個時代:從1979年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