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因禍得福
主母二嫁,瘋批權臣掌心嬌 作者:顧小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知煦猛地抬頭,感覺手裏攥著的布料像是針紮一般。
這會兒離明日秋獵大會開始隻有幾個時辰,她如何能把一件崩壞的衣服修好?
可對上皇後陰沉的臉色,她又不敢抗命,隻能硬著頭皮答應。
皇後不想多言,悶悶不樂地進了內室。
錦悅道:“各位都回吧。”
沈知煦慢慢起身走出鳳儀宮主殿,她看向尚衣局的管事姑姑,見對方眼神閃躲,不想與她對視。
“既然皇後娘娘把此事交由沈小姐,那我們尚衣局便不插手了……”
她生怕沈知煦說讓她幫忙,在沈知煦還沒開口之前先拒絕。
大家都知道一夜時間修複一件崩壞的衣服幾乎不可能完成,誰也不願意去幹這種一定會被問罪的苦差事。
剛才在皇後娘娘麵前好不容易洗脫了與尚衣局的關係,管事姑姑自然不肯幫忙。
沈知煦明白她的無奈:“那便不麻煩姑姑了。”
她看向管事姑姑旁邊低眉順眼的喜鳶,眼神有些淩厲。
喜鳶縮縮脖子:“本就是你要用細線,不然衣服也不會崩壞……”
“剛才奴婢怕被皇後娘娘怪罪,才把事情推到你身上,不過奴婢也沒說錯……”
“是嗎?”沈知煦幽幽道:“但願像你說得這般,你隻是單純想推卸責任而已。”
喜鳶麵色發慌,哽著嗓音道:“就是這樣……”
沈知煦輕哼:“好,你們都走吧。”
管事姑姑趕緊帶著喜鳶離開。
沈知煦看著喜鳶的背影走遠,才快步往尚衣局走。
方晴跟在她身後問:“你懷疑喜鳶有問題?”
“肯定有問題。”沈知煦說得斬釘截鐵:“好好的絲線怎會說崩壞就崩壞,再說尚衣局的絲線是全天下最好的。”
“是喜鳶在線上動了手腳?”
“還不清楚,咱們盡快回去仔細研究研究,得想辦法找出能修補的法子。”
沈知煦一路拎著衣服,指尖不停在斷掉的絲線上摩挲。
她與方晴在尚衣局待了整整一夜,尚衣局的人一個出來幫忙的都沒有。
翌日一早,沈知煦頂著兩個黑眼圈去了鳳儀宮。
她手裏捧著個紅色托盤,裏麵疊放著一件紅色新衣。
錦悅站在台階上冷冷地掃視她:“修補好了?”
沈知煦點頭:“時間倉促,不知皇後滿不滿意,辛苦姑姑送進去讓皇後娘娘試試。”
錦悅盯著她憔悴的臉看了幾眼,一句話沒說,上前接過她手裏的托盤。
沈知煦緊張地等在大殿門口,心情很是忐忑。
等到她額角開始冒汗,終於聽見裏麵有動靜。
錦悅喊道:“進來吧。”
沈知煦緊張得喉頭一滾,戰戰兢兢走了進去。
隻見皇後娘娘已經換上那件騎裝,正站在銅鏡之前打量。
看皇後和顏悅色的表情,沈知煦暗自鬆了口氣。
昨夜她與方晴隻有兩人,重新縫製一遍來不及,沈知煦隻能想別的法子。
她用紅絲綢交叉綁在崩壞的兩片布料之間,以此代替絲線將布料縫合。
交叉的絲綢還打出了好看的扣子,也算給整件衣服多加了裝飾。
隻是被修補的地方不像絲線縫製一般嚴絲合縫,會有鏤空之感。
沈知煦又在裏麵加了層黑色內襯,用它來護住穿衣之人的皮膚。
而崩壞重新修複的地方正好都在兩側腰間,如此一來,紅色鏤空的絲綢與裏麵的黑色內襯,更能顯出曼妙腰身。
皇後目不轉睛地盯著銅鏡:“你這主意不錯,簡單一綁就像是換了件衣服,讓人遠遠一看還以為本宮的腰多細。”
沈知煦淺淺呼出一口氣:“娘娘的腰本就細,不需要衣衫襯托。”
“你倒是嘴甜。”皇後輕笑一聲:“這次不會還崩壞吧?若你讓本宮在眾人麵前出醜,那本宮可不能饒你!”
“絕對不會!”沈知煦就差對天發誓:“這次絕對結實,就算拚命撕扯都不會扯壞,娘娘放心就好。”
皇後點點頭,從銅鏡之前走到殿內的椅子坐下,沒有要將衣服換下來的打算。
她慢慢捏起桌上茶杯喝了一口,漆黑的眼珠子在沈知煦身上轉了幾圈。
“可有查清是誰暗中將絲線損壞?”
沈知煦倏忽一驚,滿眼不敢置信地看向皇後。
“……娘娘知道絲線是被人損壞的?”
“不錯,給本宮做衣服用的都是絕好的料子,絲線崩壞實在離譜,再說本宮以往並不是沒見過這種線,線本身結不結實本宮知道。”
沈知煦謹慎地問:“既然娘娘知道絲線被別人損壞,為何還要怪罪臣女,讓臣女連夜修補?”
“你覺得本宮故意為難你?”
“不敢!”沈知煦連忙跪下。
皇後擺擺手:“別動不動就跪,本宮並不想為難你,而是想試試你的腦子好不好使?”
“若你今日拿不出成衣,本宮也不會怪罪,若你能拿出成衣,那就是個有本事的。”
所以皇後是想試探沈知煦的能力。
沈知煦慢慢起身,她將成衣拿出來,便是通過了皇後的考驗,往後皇後或許會重用她。
怎麽不算一種因禍得福呢?
瞬間沈知煦所有的焦慮和緊張全都煙消雲散,一直繃著的那根筋也放鬆下來。
這時皇後又問道:“可有查清絲線是怎麽回事?”
“查到了。”沈知煦抬起頭。
她原本便想與皇後說這件事,又怕被皇後責怪推卸責任,所以一直沒敢開口。
既然皇後先提起,那她必得好好說清楚。
“臣女昨夜在崩壞的絲線上聞到了酸水的味道,在酸水裏浸泡過的絲線會失去韌性,變得不再結實。”
“所以定是有人將絲線浸泡在水裏,故意讓衣服崩壞,想讓臣女無法向娘娘交差。”
皇後臉色一沉:“是誰這麽做?”
沈知煦舔舔嘴唇,斟酌後才開口:“臣女懷疑是喜鳶。”
“先前娘娘的衣服大多都是由她縫製,這次娘娘舍棄她,讓臣女加急趕製新衣,大概是招致了她的嫉恨。”
“而那些絲線皆是由她管理與縫製,所以她是最大的嫌疑人。”
這會兒離明日秋獵大會開始隻有幾個時辰,她如何能把一件崩壞的衣服修好?
可對上皇後陰沉的臉色,她又不敢抗命,隻能硬著頭皮答應。
皇後不想多言,悶悶不樂地進了內室。
錦悅道:“各位都回吧。”
沈知煦慢慢起身走出鳳儀宮主殿,她看向尚衣局的管事姑姑,見對方眼神閃躲,不想與她對視。
“既然皇後娘娘把此事交由沈小姐,那我們尚衣局便不插手了……”
她生怕沈知煦說讓她幫忙,在沈知煦還沒開口之前先拒絕。
大家都知道一夜時間修複一件崩壞的衣服幾乎不可能完成,誰也不願意去幹這種一定會被問罪的苦差事。
剛才在皇後娘娘麵前好不容易洗脫了與尚衣局的關係,管事姑姑自然不肯幫忙。
沈知煦明白她的無奈:“那便不麻煩姑姑了。”
她看向管事姑姑旁邊低眉順眼的喜鳶,眼神有些淩厲。
喜鳶縮縮脖子:“本就是你要用細線,不然衣服也不會崩壞……”
“剛才奴婢怕被皇後娘娘怪罪,才把事情推到你身上,不過奴婢也沒說錯……”
“是嗎?”沈知煦幽幽道:“但願像你說得這般,你隻是單純想推卸責任而已。”
喜鳶麵色發慌,哽著嗓音道:“就是這樣……”
沈知煦輕哼:“好,你們都走吧。”
管事姑姑趕緊帶著喜鳶離開。
沈知煦看著喜鳶的背影走遠,才快步往尚衣局走。
方晴跟在她身後問:“你懷疑喜鳶有問題?”
“肯定有問題。”沈知煦說得斬釘截鐵:“好好的絲線怎會說崩壞就崩壞,再說尚衣局的絲線是全天下最好的。”
“是喜鳶在線上動了手腳?”
“還不清楚,咱們盡快回去仔細研究研究,得想辦法找出能修補的法子。”
沈知煦一路拎著衣服,指尖不停在斷掉的絲線上摩挲。
她與方晴在尚衣局待了整整一夜,尚衣局的人一個出來幫忙的都沒有。
翌日一早,沈知煦頂著兩個黑眼圈去了鳳儀宮。
她手裏捧著個紅色托盤,裏麵疊放著一件紅色新衣。
錦悅站在台階上冷冷地掃視她:“修補好了?”
沈知煦點頭:“時間倉促,不知皇後滿不滿意,辛苦姑姑送進去讓皇後娘娘試試。”
錦悅盯著她憔悴的臉看了幾眼,一句話沒說,上前接過她手裏的托盤。
沈知煦緊張地等在大殿門口,心情很是忐忑。
等到她額角開始冒汗,終於聽見裏麵有動靜。
錦悅喊道:“進來吧。”
沈知煦緊張得喉頭一滾,戰戰兢兢走了進去。
隻見皇後娘娘已經換上那件騎裝,正站在銅鏡之前打量。
看皇後和顏悅色的表情,沈知煦暗自鬆了口氣。
昨夜她與方晴隻有兩人,重新縫製一遍來不及,沈知煦隻能想別的法子。
她用紅絲綢交叉綁在崩壞的兩片布料之間,以此代替絲線將布料縫合。
交叉的絲綢還打出了好看的扣子,也算給整件衣服多加了裝飾。
隻是被修補的地方不像絲線縫製一般嚴絲合縫,會有鏤空之感。
沈知煦又在裏麵加了層黑色內襯,用它來護住穿衣之人的皮膚。
而崩壞重新修複的地方正好都在兩側腰間,如此一來,紅色鏤空的絲綢與裏麵的黑色內襯,更能顯出曼妙腰身。
皇後目不轉睛地盯著銅鏡:“你這主意不錯,簡單一綁就像是換了件衣服,讓人遠遠一看還以為本宮的腰多細。”
沈知煦淺淺呼出一口氣:“娘娘的腰本就細,不需要衣衫襯托。”
“你倒是嘴甜。”皇後輕笑一聲:“這次不會還崩壞吧?若你讓本宮在眾人麵前出醜,那本宮可不能饒你!”
“絕對不會!”沈知煦就差對天發誓:“這次絕對結實,就算拚命撕扯都不會扯壞,娘娘放心就好。”
皇後點點頭,從銅鏡之前走到殿內的椅子坐下,沒有要將衣服換下來的打算。
她慢慢捏起桌上茶杯喝了一口,漆黑的眼珠子在沈知煦身上轉了幾圈。
“可有查清是誰暗中將絲線損壞?”
沈知煦倏忽一驚,滿眼不敢置信地看向皇後。
“……娘娘知道絲線是被人損壞的?”
“不錯,給本宮做衣服用的都是絕好的料子,絲線崩壞實在離譜,再說本宮以往並不是沒見過這種線,線本身結不結實本宮知道。”
沈知煦謹慎地問:“既然娘娘知道絲線被別人損壞,為何還要怪罪臣女,讓臣女連夜修補?”
“你覺得本宮故意為難你?”
“不敢!”沈知煦連忙跪下。
皇後擺擺手:“別動不動就跪,本宮並不想為難你,而是想試試你的腦子好不好使?”
“若你今日拿不出成衣,本宮也不會怪罪,若你能拿出成衣,那就是個有本事的。”
所以皇後是想試探沈知煦的能力。
沈知煦慢慢起身,她將成衣拿出來,便是通過了皇後的考驗,往後皇後或許會重用她。
怎麽不算一種因禍得福呢?
瞬間沈知煦所有的焦慮和緊張全都煙消雲散,一直繃著的那根筋也放鬆下來。
這時皇後又問道:“可有查清絲線是怎麽回事?”
“查到了。”沈知煦抬起頭。
她原本便想與皇後說這件事,又怕被皇後責怪推卸責任,所以一直沒敢開口。
既然皇後先提起,那她必得好好說清楚。
“臣女昨夜在崩壞的絲線上聞到了酸水的味道,在酸水裏浸泡過的絲線會失去韌性,變得不再結實。”
“所以定是有人將絲線浸泡在水裏,故意讓衣服崩壞,想讓臣女無法向娘娘交差。”
皇後臉色一沉:“是誰這麽做?”
沈知煦舔舔嘴唇,斟酌後才開口:“臣女懷疑是喜鳶。”
“先前娘娘的衣服大多都是由她縫製,這次娘娘舍棄她,讓臣女加急趕製新衣,大概是招致了她的嫉恨。”
“而那些絲線皆是由她管理與縫製,所以她是最大的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