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迎春正惋惜著,許娘子領著蘇又夏和蘇凝秋回來了。
她們顯然聽到蘇迎春的哀嚎,放下扁擔、鋤頭鐮刀等物什,一邊好奇地走向廚房。
還沒看到人,許娘子已先問起來:“發生何事?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
蘇迎春是家裏的大姐,一般情況下,是姐妹當中性情最為穩當,除了許娘子,就數她為最可靠。
通常這種聲音是蘇又夏發出來,因而大家都感到頗為意外,以為發生什麽了不得的事兒。
“野菜炒糊了。”
蘇迎春有些不好意思。
這幾日比較忙碌,摘的野菜不多,糊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也沾了一股燒焦味,一點都不好吃。
許娘子已經走進廚房,掃了一眼炒鍋,擺擺手道:“沒事,那咱們就不吃野菜,今天地裏的大白菜長勢極好,凝秋摘了整整一簸箕回來。”
蘇迎春鬆了一口氣:‘“那太好了,今晚還能有菜吃。就是可惜這一鍋野菜,都不能吃了。”
打小家裏窮,舍不得一丁點浪費。她看著這滿滿一鍋的野菜全都不能吃,即使剛進賬六十兩白銀,也無法撫慰她受傷的心靈。
蘇又夏探頭看了看焦糊的野菜,疑惑道:“大姐,是發生什麽事了嗎?你竟然也能把菜燒糊?通常這種事隻有我做得出來。”
蘇凝秋在一旁竊笑不已,得虧二姐有自知之明,曉得自己廚藝不佳。
不怪蘇又夏這麽問,蘇迎春一直是家裏的大廚擔當,為人細心可靠,除了剛開始學燒飯做菜,後麵根本沒出過這樣的岔子。
家裏最好的廚子把菜給燒糊了,很難不讓她們驚訝。
“阿娘,你們跟我進來。”
蘇迎春說著,然後像做賊一樣,在廚房門口左右張望,確定沒有人,方領她們進房,並掩好門。
蘇又夏嘀咕:“幹嘛鬼鬼祟祟的。”
許娘子看到卿寶和蘇暖冬、唧唧團團圍起來,三顆腦袋湊到一起,不知在玩什麽。
蘇凝秋已經走了過去,“小弟,小四,唧唧,你們在玩什麽?”
蘇暖冬先抬頭,露出銀光閃閃的一角。
“三姐。”蘇暖冬首先看到蘇凝秋,緊接著,許娘子和蘇又夏也走了過來。
她又喊道:“阿娘,二姐。”
小卿寶也抬起頭來,“娘親。”
然後,胖乎乎的銀元寶一下子攤開在眾人麵前。
把後麵來的幾個給驚呆了。
“這這這……”一貫伶牙俐齒的蘇又夏結結巴巴起來。
蘇凝秋趕緊揉揉自己的眼睛,眼前依然銀光閃閃。
許娘子原是最穩當的親娘,麵對不知打哪裏冒出來的銀元寶,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約莫過了三息,許娘子二話不說,一把抱起卿寶。
然後,將銀元寶抱滿懷的卿寶,身上的胖墩墩撲簌簌往下掉。
眾人:“……”
敢情她們家的小卿寶是一個小財迷,將銀元寶盡往自己懷裏攬。
許娘子深呼吸,再深呼吸……
好一會兒,她方找回自己的聲音,竭力在金錢麵前保持冷靜,語氣四平八穩道:“這些銀子不知過了多少手,被多少人摸過,並不幹淨,卿寶可不能用來玩兒。”
萬不能在閨女們麵前穩不住,不然有損作為阿娘的威嚴。
“墩墩……”小卿寶揮舞著小手手,想要抱回她的銀元寶,張牙舞爪的樣子,像極了一隻扒拉著空氣的小烏龜。
許娘子可不管這些,不斷拉回她不安分的小爪子。
小孩子家家的,身體沒有大人強壯,最不能碰一些不幹不淨的東西,容易生病。
她問蘇迎春:“怎會有這麽多銀子?誰給的?不會又是卿寶鬧的幺蛾子吧?”
蘇迎春的眼睛立刻看向卿寶,蘇暖冬也是,唧唧也有樣學樣。
可不就是卿寶拾金不昧賺回來的銀子嘛!
兩人一猴的眼神足以說明一切。
在許娘子三翻四次的阻撓下,乖巧的小卿寶隻得放棄把玩胖墩墩。
她聽到娘親的問話,咧著幾顆小牙笑得樂嗬,全然一副清澈無辜的小模樣。
娘親,卿寶已經努力做個乖巧的小寶寶,為何你老覺得本寶寶會鬧幺蛾子喲?
許娘子眉頭一跳,不指望小卿寶那沒發育完全的小舌頭能說出什麽來,於是再次問蘇迎春:“咱們村裏沒有誰能一下子拿出這麽多銀兩,說吧,這些銀元寶是如何得來?”
她心裏隱隱有所猜測,除了青磚大瓦屋的主人有這能耐,她想不到還能有誰。
蘇迎春道:“是隔壁屋讓一個名叫梁俊的手下送來,說是給小弟之前歸還玉佩的謝禮。阿娘,我有拒絕過。可對方的態度硬邦邦的,還黑沉著一張臉,像我欠他錢似的,我是被迫無奈收下。”
“我心想,小弟不過是舉手之勞。撿到別人的東西,拾金不昧是很正常的行為。誰能料到,當我打算把銀子退還給對方時,那個叫梁俊的還百般不情願。”
蘇迎春說到這裏,依然有些生氣。
她第一次見到把銀兩還給對方,會遭受對方那樣惡劣的態度。
那個叫梁俊的男子,看著怪嚇人,偏腦袋還一根筋,瞧著有點兒傻。
小卿寶忍不住在心裏翻了一個大白眼。
大姐也太老實了吧!就沒有一點危機感嗎?自己就要娶夫婿了,家裏銀兩越多,招到夫婿的質量便越高。
也不看看如今家裏的存銀,阿娘給劉媒婆透了個底,招夫婿的彩禮錢在五兩到十兩之間,不能再多。
就這點兒銀錢,招來的夫婿不是好吃懶做的賴子,便是年老的鰥夫。
沒見劉媒婆都跑了好幾趟,阿娘沒一次滿意的麽。
小卿寶認為,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錢財。
現代社會的女人有巨款,還能養小男人呢。但凡家裏的銀錢多起來,大姐何愁招不來滿意的夫婿?
若能成為當地的大財主,保不準大姐能養數個麵首呢。
蘇又夏第一個表達不同意見,“話不是這麽說。大姐,這是人家樂意給,小弟又沒有要求他們非得給厚禮。人家能拿出那麽多銀兩,說明人家不在乎這點兒小錢。”
她們顯然聽到蘇迎春的哀嚎,放下扁擔、鋤頭鐮刀等物什,一邊好奇地走向廚房。
還沒看到人,許娘子已先問起來:“發生何事?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
蘇迎春是家裏的大姐,一般情況下,是姐妹當中性情最為穩當,除了許娘子,就數她為最可靠。
通常這種聲音是蘇又夏發出來,因而大家都感到頗為意外,以為發生什麽了不得的事兒。
“野菜炒糊了。”
蘇迎春有些不好意思。
這幾日比較忙碌,摘的野菜不多,糊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也沾了一股燒焦味,一點都不好吃。
許娘子已經走進廚房,掃了一眼炒鍋,擺擺手道:“沒事,那咱們就不吃野菜,今天地裏的大白菜長勢極好,凝秋摘了整整一簸箕回來。”
蘇迎春鬆了一口氣:‘“那太好了,今晚還能有菜吃。就是可惜這一鍋野菜,都不能吃了。”
打小家裏窮,舍不得一丁點浪費。她看著這滿滿一鍋的野菜全都不能吃,即使剛進賬六十兩白銀,也無法撫慰她受傷的心靈。
蘇又夏探頭看了看焦糊的野菜,疑惑道:“大姐,是發生什麽事了嗎?你竟然也能把菜燒糊?通常這種事隻有我做得出來。”
蘇凝秋在一旁竊笑不已,得虧二姐有自知之明,曉得自己廚藝不佳。
不怪蘇又夏這麽問,蘇迎春一直是家裏的大廚擔當,為人細心可靠,除了剛開始學燒飯做菜,後麵根本沒出過這樣的岔子。
家裏最好的廚子把菜給燒糊了,很難不讓她們驚訝。
“阿娘,你們跟我進來。”
蘇迎春說著,然後像做賊一樣,在廚房門口左右張望,確定沒有人,方領她們進房,並掩好門。
蘇又夏嘀咕:“幹嘛鬼鬼祟祟的。”
許娘子看到卿寶和蘇暖冬、唧唧團團圍起來,三顆腦袋湊到一起,不知在玩什麽。
蘇凝秋已經走了過去,“小弟,小四,唧唧,你們在玩什麽?”
蘇暖冬先抬頭,露出銀光閃閃的一角。
“三姐。”蘇暖冬首先看到蘇凝秋,緊接著,許娘子和蘇又夏也走了過來。
她又喊道:“阿娘,二姐。”
小卿寶也抬起頭來,“娘親。”
然後,胖乎乎的銀元寶一下子攤開在眾人麵前。
把後麵來的幾個給驚呆了。
“這這這……”一貫伶牙俐齒的蘇又夏結結巴巴起來。
蘇凝秋趕緊揉揉自己的眼睛,眼前依然銀光閃閃。
許娘子原是最穩當的親娘,麵對不知打哪裏冒出來的銀元寶,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約莫過了三息,許娘子二話不說,一把抱起卿寶。
然後,將銀元寶抱滿懷的卿寶,身上的胖墩墩撲簌簌往下掉。
眾人:“……”
敢情她們家的小卿寶是一個小財迷,將銀元寶盡往自己懷裏攬。
許娘子深呼吸,再深呼吸……
好一會兒,她方找回自己的聲音,竭力在金錢麵前保持冷靜,語氣四平八穩道:“這些銀子不知過了多少手,被多少人摸過,並不幹淨,卿寶可不能用來玩兒。”
萬不能在閨女們麵前穩不住,不然有損作為阿娘的威嚴。
“墩墩……”小卿寶揮舞著小手手,想要抱回她的銀元寶,張牙舞爪的樣子,像極了一隻扒拉著空氣的小烏龜。
許娘子可不管這些,不斷拉回她不安分的小爪子。
小孩子家家的,身體沒有大人強壯,最不能碰一些不幹不淨的東西,容易生病。
她問蘇迎春:“怎會有這麽多銀子?誰給的?不會又是卿寶鬧的幺蛾子吧?”
蘇迎春的眼睛立刻看向卿寶,蘇暖冬也是,唧唧也有樣學樣。
可不就是卿寶拾金不昧賺回來的銀子嘛!
兩人一猴的眼神足以說明一切。
在許娘子三翻四次的阻撓下,乖巧的小卿寶隻得放棄把玩胖墩墩。
她聽到娘親的問話,咧著幾顆小牙笑得樂嗬,全然一副清澈無辜的小模樣。
娘親,卿寶已經努力做個乖巧的小寶寶,為何你老覺得本寶寶會鬧幺蛾子喲?
許娘子眉頭一跳,不指望小卿寶那沒發育完全的小舌頭能說出什麽來,於是再次問蘇迎春:“咱們村裏沒有誰能一下子拿出這麽多銀兩,說吧,這些銀元寶是如何得來?”
她心裏隱隱有所猜測,除了青磚大瓦屋的主人有這能耐,她想不到還能有誰。
蘇迎春道:“是隔壁屋讓一個名叫梁俊的手下送來,說是給小弟之前歸還玉佩的謝禮。阿娘,我有拒絕過。可對方的態度硬邦邦的,還黑沉著一張臉,像我欠他錢似的,我是被迫無奈收下。”
“我心想,小弟不過是舉手之勞。撿到別人的東西,拾金不昧是很正常的行為。誰能料到,當我打算把銀子退還給對方時,那個叫梁俊的還百般不情願。”
蘇迎春說到這裏,依然有些生氣。
她第一次見到把銀兩還給對方,會遭受對方那樣惡劣的態度。
那個叫梁俊的男子,看著怪嚇人,偏腦袋還一根筋,瞧著有點兒傻。
小卿寶忍不住在心裏翻了一個大白眼。
大姐也太老實了吧!就沒有一點危機感嗎?自己就要娶夫婿了,家裏銀兩越多,招到夫婿的質量便越高。
也不看看如今家裏的存銀,阿娘給劉媒婆透了個底,招夫婿的彩禮錢在五兩到十兩之間,不能再多。
就這點兒銀錢,招來的夫婿不是好吃懶做的賴子,便是年老的鰥夫。
沒見劉媒婆都跑了好幾趟,阿娘沒一次滿意的麽。
小卿寶認為,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錢財。
現代社會的女人有巨款,還能養小男人呢。但凡家裏的銀錢多起來,大姐何愁招不來滿意的夫婿?
若能成為當地的大財主,保不準大姐能養數個麵首呢。
蘇又夏第一個表達不同意見,“話不是這麽說。大姐,這是人家樂意給,小弟又沒有要求他們非得給厚禮。人家能拿出那麽多銀兩,說明人家不在乎這點兒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