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很好看!”
蘇又夏讚道,別說阿娘和大姐,她瞧著也喜歡,是她見過最好看的銀簪子。
蘇凝秋眼睛發亮:“大姐戴上這根銀簪十分漂亮!”
蘇暖冬用力點頭:“大姐真的好漂亮。”
小卿寶也趴著大姐的腿兒,仰著小腦袋,努力看上去。
她的一雙眼睛隻看到不斷晃動的兩條小銀珠鏈子,不過她也跟著誇道:“漂亮亮!”
許娘子沒有在意店小二皺緊的眉頭,轉身指著一對銀耳環,“銀簪子再搭配一雙銀耳環,再合適不過。勞煩小二把銀耳環也拿出來瞧瞧。”
店小二的眉頭已經深鎖,這幫窮鬼要是不買下來,他待會兒就拿掃帚趕人。
店小二跟癡呆一樣,沒有行動,隻動了動嘴皮子,故意提醒道:“這雙銀耳環的價格要一兩銀子。”
許娘子看著店小二不掩飾的鄙夷眼神,語氣也冷下來:“知道,讓我們看看,滿意了自會買下來。”
眼神裏明晃晃寫著:我買得起!
她是來買東西,不是來遭受阿貓阿狗鄙夷的眼神。
“咳咳!”
那邊傳來掌櫃咳嗽的聲音。
此時客人凋零,隻有許娘子一行的客人。掌櫃一咳嗽,所有人都聽見了。
店小二訕笑:“娘子別誤會,我沒別的意思,完全沒有誤會你們光看不買。你們盡管拿去看,隻不過稍有劃花,我們店是要索取賠償金的。”
店小二表麵大方地將銀耳環送到許娘子跟前,可說出口的話,不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麽!擺明了心裏瞧不起她們!
店小二打從一開始,就認定她們買不起。偏偏掌櫃在一旁看著,不敢做出不好的舉動。
若不是鎮上隻有一家飾品鋪子,許娘子都要帶閨女去別的店麵了。他們該慶幸,這個小鎮上唯獨他們店鋪經營飾品。
許娘子端詳了兩下銀耳環,就拿給蘇迎春看,“耳環也有同款雕花,跟銀簪子正好搭配。”
蘇迎春急了,“阿娘,一根銀簪子就夠了,哪裏還需要耳環。”
“阿娘說要得就要得!難不成還買不起一根簪子和耳環?”許娘子眼角斜睨一眼店小二,意有所指地笑道。
荷包脹鼓鼓,消費水準自然要跟著水漲船高,希望這套飾品多少能安慰迎春招婿的遺憾。
許娘子蹲身,問小卿寶:“卿寶說說,該不該給你大姐買?”
“買買。”小卿寶毫不猶豫地揮揮小拳頭。
許娘子笑容漸深,起身對蘇迎春道:“咱們家的小福星卿寶也說買。”
蘇迎春正要說什麽,許娘子抬手阻止,“靈芝也是因為卿寶才發現,卿寶願意給她大姐花錢買頭麵,我也不好說什麽。”
許娘子甩完鍋,就將銀簪子和耳環交給店小二:“勞煩小二給我包起來,還有那一對小的銀鐲子,我都要了。”
店小二徹徹底底愣住了:“阿?”
他以為自個兒聽錯了。
許娘子心裏暗哼一聲,還給他一個鄙夷的眼神,頤指氣使道:“我都買了,現在就去掌櫃那兒付錢,你可得給我打包好了。
店小二忙點頭哈腰,殷勤地將客人領到櫃台結賬。
閨女們看到店小二前後兩幅麵孔,都不掩飾地還給他一個個鄙夷的眼神。
蘇又夏在後麵眼神兒賊亮,阿娘想不起給她買首飾,是不是代表著她不著急定親?
不知為何,聽到阿娘說起她的親事,她的第一反應是抗拒!
她不願早早嫁人,更不願意嫁給一個隻見過一兩次麵的男子。
她可都聽說了,村裏的姑娘隻在定親前,與男方見上一麵,連話都不敢說一句。
雙方第一印象都可以,就能定下親事,然後一直到成親那日,才會再次相見。
到那時,互不了解的他們成為一家人,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店小二不是沒注意到她們投向自己的眼神,不過他是個能屈能伸的主,暗自警告自己日後不可以貌取人。
偏遠的小鎮並沒有很多富貴大戶,大多數人都餓著肚子呢,整個小鎮能消費得起飾品的客人不多。否則,堂堂唐家商號的鋪子,哪裏會龜縮成隻有十來平方米的鋪麵。
他將銀簪子和銀耳環、銀手鐲放到掌櫃手邊,低聲跟掌櫃說話。
掌櫃撥弄算盤的手頓住,一張中年老臉抬起,正好許娘子遞來一張十兩的銀票。
掌櫃立刻堆起滿臉笑容。
“娘子請稍等。”
掌櫃接過銀票,檢驗真假。
待確認無誤後,掌櫃對許娘子道:“一根銀簪子三兩,一雙銀耳環一兩,一對小二銀手鐲七百錢,共四兩七百,找給娘子五兩三百錢。”
許娘子將碎銀和銅板收好,店小二用精致的木盒子分別將銀簪子和銀耳環裝好,笑容燦爛地交給許娘子。
並且笑著將她們送出門口。
許娘子她們走在街道上,都有一種暢快的心情。
換以前,她們根本不敢踏進鳳祥閣,如今被笑著送出來,有了不一樣的待遇。不得不承認,有錢的感覺真好。
“我可算看明白了,鳳祥閣的掌櫃和小二都是看錢待人。”蘇又夏哼道。
蘇凝秋觀察入微,說道:“我們剛走進去,他們愛搭不理。即便是讓店小二拿出首飾來看,他雖然做了,可臉上那表情,好像咱們專門找他麻煩似的。”
蘇又夏得意洋洋:“我後麵甩了他一個一模一樣的鄙夷眼神,他居然忍下了,什麽難聽話都沒說。”
“我也是。”蘇凝秋與蘇又夏對視一眼,都笑了。
“付錢後,他們都對咱們笑呢。”蘇暖冬盡說大實話,撓撓頭,還是有點想不明白。
唉,算了,大人的事,等她長大就懂了。
“那一對銀手鐲,是給小四和卿寶的。這裏的款式不多,咱們找一天去縣城,給你們都配置一些拿得出手的飾品。這兒的款式不多,原想著給你們大姐再買一雙鐲子,也沒看好的款式。”許娘子對她們解釋了一番。
她希望讓閨女們明白,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盡量做到一視同仁,沒有出於絲毫偏頗的心理。
蘇又夏讚道,別說阿娘和大姐,她瞧著也喜歡,是她見過最好看的銀簪子。
蘇凝秋眼睛發亮:“大姐戴上這根銀簪十分漂亮!”
蘇暖冬用力點頭:“大姐真的好漂亮。”
小卿寶也趴著大姐的腿兒,仰著小腦袋,努力看上去。
她的一雙眼睛隻看到不斷晃動的兩條小銀珠鏈子,不過她也跟著誇道:“漂亮亮!”
許娘子沒有在意店小二皺緊的眉頭,轉身指著一對銀耳環,“銀簪子再搭配一雙銀耳環,再合適不過。勞煩小二把銀耳環也拿出來瞧瞧。”
店小二的眉頭已經深鎖,這幫窮鬼要是不買下來,他待會兒就拿掃帚趕人。
店小二跟癡呆一樣,沒有行動,隻動了動嘴皮子,故意提醒道:“這雙銀耳環的價格要一兩銀子。”
許娘子看著店小二不掩飾的鄙夷眼神,語氣也冷下來:“知道,讓我們看看,滿意了自會買下來。”
眼神裏明晃晃寫著:我買得起!
她是來買東西,不是來遭受阿貓阿狗鄙夷的眼神。
“咳咳!”
那邊傳來掌櫃咳嗽的聲音。
此時客人凋零,隻有許娘子一行的客人。掌櫃一咳嗽,所有人都聽見了。
店小二訕笑:“娘子別誤會,我沒別的意思,完全沒有誤會你們光看不買。你們盡管拿去看,隻不過稍有劃花,我們店是要索取賠償金的。”
店小二表麵大方地將銀耳環送到許娘子跟前,可說出口的話,不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麽!擺明了心裏瞧不起她們!
店小二打從一開始,就認定她們買不起。偏偏掌櫃在一旁看著,不敢做出不好的舉動。
若不是鎮上隻有一家飾品鋪子,許娘子都要帶閨女去別的店麵了。他們該慶幸,這個小鎮上唯獨他們店鋪經營飾品。
許娘子端詳了兩下銀耳環,就拿給蘇迎春看,“耳環也有同款雕花,跟銀簪子正好搭配。”
蘇迎春急了,“阿娘,一根銀簪子就夠了,哪裏還需要耳環。”
“阿娘說要得就要得!難不成還買不起一根簪子和耳環?”許娘子眼角斜睨一眼店小二,意有所指地笑道。
荷包脹鼓鼓,消費水準自然要跟著水漲船高,希望這套飾品多少能安慰迎春招婿的遺憾。
許娘子蹲身,問小卿寶:“卿寶說說,該不該給你大姐買?”
“買買。”小卿寶毫不猶豫地揮揮小拳頭。
許娘子笑容漸深,起身對蘇迎春道:“咱們家的小福星卿寶也說買。”
蘇迎春正要說什麽,許娘子抬手阻止,“靈芝也是因為卿寶才發現,卿寶願意給她大姐花錢買頭麵,我也不好說什麽。”
許娘子甩完鍋,就將銀簪子和耳環交給店小二:“勞煩小二給我包起來,還有那一對小的銀鐲子,我都要了。”
店小二徹徹底底愣住了:“阿?”
他以為自個兒聽錯了。
許娘子心裏暗哼一聲,還給他一個鄙夷的眼神,頤指氣使道:“我都買了,現在就去掌櫃那兒付錢,你可得給我打包好了。
店小二忙點頭哈腰,殷勤地將客人領到櫃台結賬。
閨女們看到店小二前後兩幅麵孔,都不掩飾地還給他一個個鄙夷的眼神。
蘇又夏在後麵眼神兒賊亮,阿娘想不起給她買首飾,是不是代表著她不著急定親?
不知為何,聽到阿娘說起她的親事,她的第一反應是抗拒!
她不願早早嫁人,更不願意嫁給一個隻見過一兩次麵的男子。
她可都聽說了,村裏的姑娘隻在定親前,與男方見上一麵,連話都不敢說一句。
雙方第一印象都可以,就能定下親事,然後一直到成親那日,才會再次相見。
到那時,互不了解的他們成為一家人,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店小二不是沒注意到她們投向自己的眼神,不過他是個能屈能伸的主,暗自警告自己日後不可以貌取人。
偏遠的小鎮並沒有很多富貴大戶,大多數人都餓著肚子呢,整個小鎮能消費得起飾品的客人不多。否則,堂堂唐家商號的鋪子,哪裏會龜縮成隻有十來平方米的鋪麵。
他將銀簪子和銀耳環、銀手鐲放到掌櫃手邊,低聲跟掌櫃說話。
掌櫃撥弄算盤的手頓住,一張中年老臉抬起,正好許娘子遞來一張十兩的銀票。
掌櫃立刻堆起滿臉笑容。
“娘子請稍等。”
掌櫃接過銀票,檢驗真假。
待確認無誤後,掌櫃對許娘子道:“一根銀簪子三兩,一雙銀耳環一兩,一對小二銀手鐲七百錢,共四兩七百,找給娘子五兩三百錢。”
許娘子將碎銀和銅板收好,店小二用精致的木盒子分別將銀簪子和銀耳環裝好,笑容燦爛地交給許娘子。
並且笑著將她們送出門口。
許娘子她們走在街道上,都有一種暢快的心情。
換以前,她們根本不敢踏進鳳祥閣,如今被笑著送出來,有了不一樣的待遇。不得不承認,有錢的感覺真好。
“我可算看明白了,鳳祥閣的掌櫃和小二都是看錢待人。”蘇又夏哼道。
蘇凝秋觀察入微,說道:“我們剛走進去,他們愛搭不理。即便是讓店小二拿出首飾來看,他雖然做了,可臉上那表情,好像咱們專門找他麻煩似的。”
蘇又夏得意洋洋:“我後麵甩了他一個一模一樣的鄙夷眼神,他居然忍下了,什麽難聽話都沒說。”
“我也是。”蘇凝秋與蘇又夏對視一眼,都笑了。
“付錢後,他們都對咱們笑呢。”蘇暖冬盡說大實話,撓撓頭,還是有點想不明白。
唉,算了,大人的事,等她長大就懂了。
“那一對銀手鐲,是給小四和卿寶的。這裏的款式不多,咱們找一天去縣城,給你們都配置一些拿得出手的飾品。這兒的款式不多,原想著給你們大姐再買一雙鐲子,也沒看好的款式。”許娘子對她們解釋了一番。
她希望讓閨女們明白,她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盡量做到一視同仁,沒有出於絲毫偏頗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