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凝秋不由得心生向往:“這麽好的地方,好想去看看。”
蘇暖冬同樣充滿憧憬,拉著蘇迎春的衣袖央求:“我也想去瞧瞧。大姐,你以後跟大姐夫去京城,帶上小四吧。”
蘇迎春搖頭,沒有回答她的話。
此刻,她滿腹心事,惴惴不安:“阿娘,他這麽好,怎肯願意成為贅婿?這事是不是該重新考量?”
當梁俊說出,願意與她成親的話時,蘇迎春並沒考慮過梁俊的收入問題。
猛然聽到如此大筆的年俸,沒有所謂的狂喜,更多的是忐忑不安。
她何德何能,能得這樣優秀的男子為夫。
在她看來,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鄉下姑娘,比不得鎮上的小家碧玉,更比不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官家小姐,咋就能有這麽好的郎君?
何況,他還是入贅?
這不符合常理啊!
“這是因為咱們家迎春足夠好,才使得梁俊甘願入贅。”
在一位母親的眼裏,自家的孩子咋看咋好。能憑借個人的魅力,吸引優秀的男兒,作為老母親絕對是引以為傲。
盡管不願意承認,可許娘子確實有一種飄飄然的自豪。
最關鍵的是,她們別無選擇,梁俊是目前唯一最適合的人選。
隨著卿寶一天天長大,如果還一直當成男孩子養大,會不會比二閨女養得更偏?
隻要家中有了梁俊,卿寶不管什麽時候露餡,都不會有危險。
她相信自己看人的目光,雖然沒有深挖青磚瓦屋所有人的身份,但說到梁俊,許娘子一意孤行認為,他絕對是那種麵冷心熱之人。
這樣的男子,一旦鍾情於某一位女子,就會一生一世護著她。
再者,憑梁俊那身本領,隻要他願意,定能護大閨女一世周全。
她為閨女們找的夫婿,所求都很簡單,那就是能護住她的閨女們一世安穩,安然無恙活到老。
隻不過,許娘子的話並沒有打消蘇迎春的疑慮。她美麗的麵容,有些隱憂。
許娘子並沒有試圖安慰大閨女,有些事情,需要年輕人自己去經曆,去體驗。說的再多,也不如親身經曆。
最高興的莫過於蘇又夏,“梁大哥輕功那麽厲害,可見武功深不可測。他整日裏劍不離手,可惜呀,沒有機會看他使劍。”
此時,在屋頂上豎起耳朵偷聽的梁俊,略微勾唇。
他打量著手中的禦賜寶劍,低聲道:“你該慶幸,我的劍沒有出鞘。一旦出鞘,必定見血。”
渾然忘卻了,為了在未來丈母娘麵前表現,他拔出來過一次。這一天都還沒過呢,就忘了一幹二淨。
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著,臨收碗時許娘子又說了一句:“待迎春定下親事,就該到又夏了。”
蘇又夏仍在努力的扒最後幾口飯,許娘子的話一出,蘇又夏嘴裏的肉都不香了。
那種對親事的反感,幾乎出自本能。
“阿娘,我不想嫁人。”
蘇又夏放下碗筷,大胃王沒心情吃了。
許娘子蹙眉:“你趕緊打消這個念頭,不嫁是不可能的。當一輩子老姑娘有什麽好?孤苦伶仃,最後把自己活成孤家寡人,生活有什麽盼頭?”
蘇又夏癟著嘴。
那副表情分明寫著:嘴巴沒有反抗,心中一萬個不願意。
許娘子重重歎氣,苦口婆心道:“以後,你大姐還有幾個妹妹弟弟都要成家,隻有你一個人孤零零。一旦病倒了,連一個倒水的人都沒有,更沒有人給你養老送終。你想想,那日子多淒慘啊!”
蘇又夏低垂著頭,小聲叨叨,但每一個人都能聽見。
“人生病的時候都是少數,小病可以自理,大病首重還得看大夫,誰在乎那一杯水。說什麽養老送終,讀書人都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實在是老的不行,一命嗚呼罷了。至於送終,就更不必了。人都死透了,還送什麽終。”
“砰!”
許娘子將手中的飯碗,重重的砸在飯桌上。
眾閨女渾身一顫,氣氛一時鴉雀無聲。
阿娘一怒,莫敢吱聲。
蘇又夏隻差腦袋都埋到胸口去了,妥妥就是一個人形大鴕鳥。
到都捋虎須了,嘴巴上就是不服輸!
這是她內心裏真正的聲音,她是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嫁人。
“你聽聽,你說的什麽混賬話?哪個姑娘如同你這般想法?人活一世,沒有這種活法!當真有一兩個這樣的人,那也是過得極為不好。你何苦非得做不一樣的人?!”
本來蘇迎春的好親事定下來,許娘子的心情那叫一個愉悅,結果二閨女鬧幺蛾子,敗壞了她難能可貴的歡快心情。
蘇又夏心裏同樣不好受。她也不想與娘親硬扛,卻又不想違背內心的想法。
“行吧,不管你怎麽想,都得給我嫁人!你還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要嫁一個什麽樣的男子?這樣阿娘還能為你把關。否則,你就等著被安排吧!”
許娘子充分發揮封建家長的獨斷專行,作風強硬作風。
她喝光杯中水,起身,掃視一眼不敢吱聲的閨女們,說道:“我去找劉媒婆商議下聘禮一事,蘇又夏,你就在家裏給我好好反省!”
許娘子離開後,屋內保持鴉雀無聲好一陣子。
小卿寶看著姐姐們神色各異的臉色,心中歎氣,她這個二姐,有些思想真的跟現代人一樣。
不得不說,娘親和二姐各有各的清醒,看重的東西不一樣而已。
不過總體來說,小卿寶還是覺得,娘親的考量是最適合的。
她上輩子的那個自由年代,不婚主義尚要麵臨諸多的討伐,親戚朋友的,社會輿論的,一輩子孤苦伶仃的……更遑論古代的封建社會。
“大姐,我真的錯了嗎?”
蘇又夏抓著大姐的手臂,第一次流露出可憐兮兮的表情。
蘇迎春拍拍她的手背:“二妹,在阿娘決定為我尋找贅婿的那一刻起,我心中的感受,其實跟你有些相似,不願意讓一個陌生的男子進入我的生命。”
蘇又夏精神為之一振:“原來大姐跟我的想法一樣。”
蘇暖冬同樣充滿憧憬,拉著蘇迎春的衣袖央求:“我也想去瞧瞧。大姐,你以後跟大姐夫去京城,帶上小四吧。”
蘇迎春搖頭,沒有回答她的話。
此刻,她滿腹心事,惴惴不安:“阿娘,他這麽好,怎肯願意成為贅婿?這事是不是該重新考量?”
當梁俊說出,願意與她成親的話時,蘇迎春並沒考慮過梁俊的收入問題。
猛然聽到如此大筆的年俸,沒有所謂的狂喜,更多的是忐忑不安。
她何德何能,能得這樣優秀的男子為夫。
在她看來,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鄉下姑娘,比不得鎮上的小家碧玉,更比不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官家小姐,咋就能有這麽好的郎君?
何況,他還是入贅?
這不符合常理啊!
“這是因為咱們家迎春足夠好,才使得梁俊甘願入贅。”
在一位母親的眼裏,自家的孩子咋看咋好。能憑借個人的魅力,吸引優秀的男兒,作為老母親絕對是引以為傲。
盡管不願意承認,可許娘子確實有一種飄飄然的自豪。
最關鍵的是,她們別無選擇,梁俊是目前唯一最適合的人選。
隨著卿寶一天天長大,如果還一直當成男孩子養大,會不會比二閨女養得更偏?
隻要家中有了梁俊,卿寶不管什麽時候露餡,都不會有危險。
她相信自己看人的目光,雖然沒有深挖青磚瓦屋所有人的身份,但說到梁俊,許娘子一意孤行認為,他絕對是那種麵冷心熱之人。
這樣的男子,一旦鍾情於某一位女子,就會一生一世護著她。
再者,憑梁俊那身本領,隻要他願意,定能護大閨女一世周全。
她為閨女們找的夫婿,所求都很簡單,那就是能護住她的閨女們一世安穩,安然無恙活到老。
隻不過,許娘子的話並沒有打消蘇迎春的疑慮。她美麗的麵容,有些隱憂。
許娘子並沒有試圖安慰大閨女,有些事情,需要年輕人自己去經曆,去體驗。說的再多,也不如親身經曆。
最高興的莫過於蘇又夏,“梁大哥輕功那麽厲害,可見武功深不可測。他整日裏劍不離手,可惜呀,沒有機會看他使劍。”
此時,在屋頂上豎起耳朵偷聽的梁俊,略微勾唇。
他打量著手中的禦賜寶劍,低聲道:“你該慶幸,我的劍沒有出鞘。一旦出鞘,必定見血。”
渾然忘卻了,為了在未來丈母娘麵前表現,他拔出來過一次。這一天都還沒過呢,就忘了一幹二淨。
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著,臨收碗時許娘子又說了一句:“待迎春定下親事,就該到又夏了。”
蘇又夏仍在努力的扒最後幾口飯,許娘子的話一出,蘇又夏嘴裏的肉都不香了。
那種對親事的反感,幾乎出自本能。
“阿娘,我不想嫁人。”
蘇又夏放下碗筷,大胃王沒心情吃了。
許娘子蹙眉:“你趕緊打消這個念頭,不嫁是不可能的。當一輩子老姑娘有什麽好?孤苦伶仃,最後把自己活成孤家寡人,生活有什麽盼頭?”
蘇又夏癟著嘴。
那副表情分明寫著:嘴巴沒有反抗,心中一萬個不願意。
許娘子重重歎氣,苦口婆心道:“以後,你大姐還有幾個妹妹弟弟都要成家,隻有你一個人孤零零。一旦病倒了,連一個倒水的人都沒有,更沒有人給你養老送終。你想想,那日子多淒慘啊!”
蘇又夏低垂著頭,小聲叨叨,但每一個人都能聽見。
“人生病的時候都是少數,小病可以自理,大病首重還得看大夫,誰在乎那一杯水。說什麽養老送終,讀書人都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實在是老的不行,一命嗚呼罷了。至於送終,就更不必了。人都死透了,還送什麽終。”
“砰!”
許娘子將手中的飯碗,重重的砸在飯桌上。
眾閨女渾身一顫,氣氛一時鴉雀無聲。
阿娘一怒,莫敢吱聲。
蘇又夏隻差腦袋都埋到胸口去了,妥妥就是一個人形大鴕鳥。
到都捋虎須了,嘴巴上就是不服輸!
這是她內心裏真正的聲音,她是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嫁人。
“你聽聽,你說的什麽混賬話?哪個姑娘如同你這般想法?人活一世,沒有這種活法!當真有一兩個這樣的人,那也是過得極為不好。你何苦非得做不一樣的人?!”
本來蘇迎春的好親事定下來,許娘子的心情那叫一個愉悅,結果二閨女鬧幺蛾子,敗壞了她難能可貴的歡快心情。
蘇又夏心裏同樣不好受。她也不想與娘親硬扛,卻又不想違背內心的想法。
“行吧,不管你怎麽想,都得給我嫁人!你還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要嫁一個什麽樣的男子?這樣阿娘還能為你把關。否則,你就等著被安排吧!”
許娘子充分發揮封建家長的獨斷專行,作風強硬作風。
她喝光杯中水,起身,掃視一眼不敢吱聲的閨女們,說道:“我去找劉媒婆商議下聘禮一事,蘇又夏,你就在家裏給我好好反省!”
許娘子離開後,屋內保持鴉雀無聲好一陣子。
小卿寶看著姐姐們神色各異的臉色,心中歎氣,她這個二姐,有些思想真的跟現代人一樣。
不得不說,娘親和二姐各有各的清醒,看重的東西不一樣而已。
不過總體來說,小卿寶還是覺得,娘親的考量是最適合的。
她上輩子的那個自由年代,不婚主義尚要麵臨諸多的討伐,親戚朋友的,社會輿論的,一輩子孤苦伶仃的……更遑論古代的封建社會。
“大姐,我真的錯了嗎?”
蘇又夏抓著大姐的手臂,第一次流露出可憐兮兮的表情。
蘇迎春拍拍她的手背:“二妹,在阿娘決定為我尋找贅婿的那一刻起,我心中的感受,其實跟你有些相似,不願意讓一個陌生的男子進入我的生命。”
蘇又夏精神為之一振:“原來大姐跟我的想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