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泰實搖頭,“早就不考了,二哥都一把年紀了,還考什麽考呀?秀才足矣。”
許娘子微微蹙眉:“可是……”
許泰實顯得很釋然,笑道:“二哥資質有限,當年夫子說過,我最高的成就,隻能去到舉人。可那也需要許多年的積累,好多年前,我就放棄了。”
“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舉人,我就不費那個勁了。”
“倒是我兒,景淳,他讀書的天賦比我高。他今年才十八歲,前年就已經是秀才。”
“他本來今年頗有希望考中舉人,可是發生那樣的事,活著都費勁,就沒有去考。如果有機會的話,二哥還想讓他再前進一步。”
“那也成,待度過目前的難關再說。既然景淳讀書有天賦,就不要輕易放棄。”許娘子表示理解。
許景淳忙應道:“姑姑放心,景淳喜歡讀書,不會放棄。”
許娘子含笑點頭。
大哥和二哥的孩子中,景淳不但樣貌長得最好看,氣質和行為舉止都很有讀書人的風骨。
讓人打眼一看,就是飽讀詩書的模樣。
隻是以他們現在這樣的狀況,景淳也無心學習吧,隻能等生活好起來,再發力。
許泰實又道:“我現在好歹是一名秀才,打算去鎮上或者縣裏的私塾找找看,有沒有招啟蒙夫子。”
蘇正陽想起來什麽,忽然開口問:“二哥有沒有興趣去衙門當主簿?”
所謂主簿,就是衙門裏掌管文書和各類檔案的佐吏。雖不及師爺權力大,但確實是一份非常適合秀才的文職。
許泰實是秀才之身,完全可以擔當得起這個職位。
許泰實一愣:“當主簿?”
他完全沒想過呀!
不是不去想,而是壓根不敢想。
在衙門當差,不管官職大小,都是吃官飯的,無一不被外麵的人高看一頭。
主簿可是當中的香餑餑啊!
像他這種沒權沒勢,連與衙門守門的人都素不相識,怎麽敢去想?
沒有任何關係,怎能當主簿?
許娘子扭頭問蘇正陽:“你為何這麽問?”
蘇正陽笑道:“上次我見到太史縣令,他跟我吐槽過,現在衙門的主簿年紀大了,頭昏眼花,他想換一個,免得老是找文書和檔案,都要自己親力親為。”
“如果二哥願意,我就替你問問。”
許泰實露出了笑容,連聲說道:“謝謝妹夫了。”
能去衙門當主簿,誰還願意去當啟蒙夫子?那可是官家飯呀!
並且,文書類的工作,他相信自己能應付得過來。
“隻不過這主簿一職,不是那麽容易得的吧?敢問一句,妹夫與縣太爺有何關係?”
許泰實不知道妹夫有什麽際遇,能認識衙門中人,並且還是縣太爺!在他印象中,妹夫就是一個泥腿子。
蘇正陽想了一下,答道:“算是認識吧。”
許泰實收斂神情,並不抱什麽希望,轉過頭來安慰他:“如果事情不成,也沒關係。我們跟官場中人,本就沒有什麽關係。再說,那麽多讀書人,也不一定就輪得到我。”
許娘子倒是覺得希望很大:“二哥心態好,沒有錯。不過這事,還得爭取一下。相公,事情宜早,不宜遲,你明兒就去找縣太爺問問。”
“我相信,如果人選還沒有定下來,二哥是有很大的機會成為主簿。”
“行!都聽你的。”蘇正陽滿口答應下來。
許泰實看了看他們夫妻倆,心中納悶。
他們跟縣太爺到底有何交情?難不成不是簡單的認識?縣太爺是他們隨時都能見的?
看出二哥和大哥他們不解的表情,許娘子微微笑了一聲,“大哥,二哥,有一件事,你們或許還不知道吧。”
許泰清和許泰實都看著她,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直覺接下來的話,跟縣太爺多少有些關係。
許娘子也不賣關子了,告訴他們:“相公的親爹娘,並不是之前的蘇老爺子和蘇老婆子。那個是假的!”
“什麽!”兄弟倆大吃一驚。
當初他們不看好蘇正陽這個妹夫,很大原因是當時的蘇老爺子和蘇老婆子的做法,實在太沒品了!
他們能夠預料到,小妹嫁過去後,日子不好過。
許娘子也不賣關子了:“相公的親生父母,是京城護國將軍府的蘇老將軍和蘇老夫人。”
此話一出,兩位哥哥驚得嘴巴能吞下一個大雞蛋。
“蘇老將軍和現在的太史縣令認識。自然的,相公與太史縣令相處得也不錯。”
許娘子後麵的這段話,雖然也很重要,但在“蘇正陽是將軍之後”的這件事情上,便顯得無比的渺小。
“這這這……”
許泰清和許泰實麵麵相覷,一時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這件事實在太令人震驚了,怎麽就那麽的不真實呢?
“蘇老將軍?京城中人?護國將軍府?”許泰清不敢置信,喃喃自語的複述這幾個關鍵詞。
許泰實稍微冷靜一些,推斷出來:“符合這個特征的,好像隻有人人皆知的戰神?”
許娘子含笑點頭:“就是他,一位令人欽佩的老將軍。他是相公的親爹,是我五個閨女的親爺爺。”
許泰實大喜過望。
自此一來,主簿一職,他就有很大的希望。
他朝蘇正陽做了一個長揖,“那此事就拜托妹夫了。”
吃過飯後,許娘子等人坐著馬車,先回家去了。
許泰清他們因為距離近,步行回家去了。
劉氏看到他們喜氣洋洋的回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想來,他們這一頓吃得很愉快。
想想也知道,悅客酒樓是鎮上最好吃的飯館,裏頭的飯菜能不好吃嗎?那可是數十年的老字號啊!
“爹娘呢?”一見麵,許泰清就問。
劉氏壓低音量道:“剛喂他們喝了粥,都睡下了,你們小聲些。”
“那就好。來,小妹給你裝好的飯菜,我給帶回來了,這當中有你最喜歡的雞腿,保證你愛吃。”
許泰清將食盒放在桌麵上,一一取了出來。
不隻給劉氏單獨帶了一份,有些吃不完的,他們怕浪費掉,也給打包裝回來了。
許娘子微微蹙眉:“可是……”
許泰實顯得很釋然,笑道:“二哥資質有限,當年夫子說過,我最高的成就,隻能去到舉人。可那也需要許多年的積累,好多年前,我就放棄了。”
“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舉人,我就不費那個勁了。”
“倒是我兒,景淳,他讀書的天賦比我高。他今年才十八歲,前年就已經是秀才。”
“他本來今年頗有希望考中舉人,可是發生那樣的事,活著都費勁,就沒有去考。如果有機會的話,二哥還想讓他再前進一步。”
“那也成,待度過目前的難關再說。既然景淳讀書有天賦,就不要輕易放棄。”許娘子表示理解。
許景淳忙應道:“姑姑放心,景淳喜歡讀書,不會放棄。”
許娘子含笑點頭。
大哥和二哥的孩子中,景淳不但樣貌長得最好看,氣質和行為舉止都很有讀書人的風骨。
讓人打眼一看,就是飽讀詩書的模樣。
隻是以他們現在這樣的狀況,景淳也無心學習吧,隻能等生活好起來,再發力。
許泰實又道:“我現在好歹是一名秀才,打算去鎮上或者縣裏的私塾找找看,有沒有招啟蒙夫子。”
蘇正陽想起來什麽,忽然開口問:“二哥有沒有興趣去衙門當主簿?”
所謂主簿,就是衙門裏掌管文書和各類檔案的佐吏。雖不及師爺權力大,但確實是一份非常適合秀才的文職。
許泰實是秀才之身,完全可以擔當得起這個職位。
許泰實一愣:“當主簿?”
他完全沒想過呀!
不是不去想,而是壓根不敢想。
在衙門當差,不管官職大小,都是吃官飯的,無一不被外麵的人高看一頭。
主簿可是當中的香餑餑啊!
像他這種沒權沒勢,連與衙門守門的人都素不相識,怎麽敢去想?
沒有任何關係,怎能當主簿?
許娘子扭頭問蘇正陽:“你為何這麽問?”
蘇正陽笑道:“上次我見到太史縣令,他跟我吐槽過,現在衙門的主簿年紀大了,頭昏眼花,他想換一個,免得老是找文書和檔案,都要自己親力親為。”
“如果二哥願意,我就替你問問。”
許泰實露出了笑容,連聲說道:“謝謝妹夫了。”
能去衙門當主簿,誰還願意去當啟蒙夫子?那可是官家飯呀!
並且,文書類的工作,他相信自己能應付得過來。
“隻不過這主簿一職,不是那麽容易得的吧?敢問一句,妹夫與縣太爺有何關係?”
許泰實不知道妹夫有什麽際遇,能認識衙門中人,並且還是縣太爺!在他印象中,妹夫就是一個泥腿子。
蘇正陽想了一下,答道:“算是認識吧。”
許泰實收斂神情,並不抱什麽希望,轉過頭來安慰他:“如果事情不成,也沒關係。我們跟官場中人,本就沒有什麽關係。再說,那麽多讀書人,也不一定就輪得到我。”
許娘子倒是覺得希望很大:“二哥心態好,沒有錯。不過這事,還得爭取一下。相公,事情宜早,不宜遲,你明兒就去找縣太爺問問。”
“我相信,如果人選還沒有定下來,二哥是有很大的機會成為主簿。”
“行!都聽你的。”蘇正陽滿口答應下來。
許泰實看了看他們夫妻倆,心中納悶。
他們跟縣太爺到底有何交情?難不成不是簡單的認識?縣太爺是他們隨時都能見的?
看出二哥和大哥他們不解的表情,許娘子微微笑了一聲,“大哥,二哥,有一件事,你們或許還不知道吧。”
許泰清和許泰實都看著她,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直覺接下來的話,跟縣太爺多少有些關係。
許娘子也不賣關子了,告訴他們:“相公的親爹娘,並不是之前的蘇老爺子和蘇老婆子。那個是假的!”
“什麽!”兄弟倆大吃一驚。
當初他們不看好蘇正陽這個妹夫,很大原因是當時的蘇老爺子和蘇老婆子的做法,實在太沒品了!
他們能夠預料到,小妹嫁過去後,日子不好過。
許娘子也不賣關子了:“相公的親生父母,是京城護國將軍府的蘇老將軍和蘇老夫人。”
此話一出,兩位哥哥驚得嘴巴能吞下一個大雞蛋。
“蘇老將軍和現在的太史縣令認識。自然的,相公與太史縣令相處得也不錯。”
許娘子後麵的這段話,雖然也很重要,但在“蘇正陽是將軍之後”的這件事情上,便顯得無比的渺小。
“這這這……”
許泰清和許泰實麵麵相覷,一時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這件事實在太令人震驚了,怎麽就那麽的不真實呢?
“蘇老將軍?京城中人?護國將軍府?”許泰清不敢置信,喃喃自語的複述這幾個關鍵詞。
許泰實稍微冷靜一些,推斷出來:“符合這個特征的,好像隻有人人皆知的戰神?”
許娘子含笑點頭:“就是他,一位令人欽佩的老將軍。他是相公的親爹,是我五個閨女的親爺爺。”
許泰實大喜過望。
自此一來,主簿一職,他就有很大的希望。
他朝蘇正陽做了一個長揖,“那此事就拜托妹夫了。”
吃過飯後,許娘子等人坐著馬車,先回家去了。
許泰清他們因為距離近,步行回家去了。
劉氏看到他們喜氣洋洋的回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想來,他們這一頓吃得很愉快。
想想也知道,悅客酒樓是鎮上最好吃的飯館,裏頭的飯菜能不好吃嗎?那可是數十年的老字號啊!
“爹娘呢?”一見麵,許泰清就問。
劉氏壓低音量道:“剛喂他們喝了粥,都睡下了,你們小聲些。”
“那就好。來,小妹給你裝好的飯菜,我給帶回來了,這當中有你最喜歡的雞腿,保證你愛吃。”
許泰清將食盒放在桌麵上,一一取了出來。
不隻給劉氏單獨帶了一份,有些吃不完的,他們怕浪費掉,也給打包裝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