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夫子暗暗點頭,對蘇暖冬道:“你一直保持不驕不躁,天天沉浸在書海裏,倒是與我的書癡侄兒頗為相似。”
見提到自己,崔文柏有點不好意思,倒是真心對蘇暖冬道:“願以後多多商討學問。”
“樂意至極。”蘇暖冬一口應下。
在外人眼中,上官夫子占了個啟蒙老師的頭銜。而蘇暖冬內心深處,認定的啟蒙夫子,其實是拓跋修。
上官夫子給她們啟蒙,卻並不是她第一次學習。
當她第一天領著卿寶踏足拓跋修的書房起,就開啟了真正的讀書生涯。
從此,她自由自在的看各種書籍,聽小少爺給卿寶講書中的故事、朗誦聖賢書,少不了聽他講聖賢書中的經義,看他手把手的教卿寶握毛筆寫字……小少爺並沒有阻止她笨拙地偷師學藝,各種低聲跟讀、效仿寫字……
經過長時間的耳濡目染,迄今為止,她讀過的書,了解的經義並不少。
在外頭偷偷觀摩她們學習的蘇老將軍和蘇老夫人,悄悄的離開。
“夫人,崔老頭兒說的不錯,他的這個孫兒瞧著品學兼優,是根好苗子。”蘇老將軍邊走邊對蘇老夫人說道。
蘇老夫人對崔文柏頗感滿意,就是仍然不放心,“這才上了一節課,還得日久見人心。”
“夫人說的在理,此時定下為時尚早。”蘇老將軍捋捋美須,“得再觀摩觀摩此子的性情。”
“還得看小四和崔文柏之間的相處,看是否合得來。”蘇老夫人笑容深深,“不過我瞧著,他們方才相談甚歡。”
蘇老將軍點點頭,“但還得長期考察。”
蘇老夫人道:“那可不是,咱們的孫女兒的未來夫婿,萬不可輕易定下。”
老夫妻倆漸漸走遠,後腳崔文柏跟著崔夫子離開護國將軍府。
馬車上,崔靈毓看著對麵無時無刻保持最端正坐姿的侄子,儼然是端方君子,未來可期。
想到父親給她書信中所提及的事,不由得哂然一笑。
很少人知道,父親與蘇老將軍交好。
文人武將不打不相識。當初年輕的父親進京趕考,路遇劫匪,恰巧被正要去參軍的蘇老將軍所救,從此二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隻是大家不在同一個地方,不能常常聚在一起,書信倒是時不時往來,逢年過節也差人互送禮物。
崔文柏哪能沒注意到崔靈毓看自己的眼神,等了一陣子,仍沒聽到姑姑要說些什麽話。
小小的他沉不住氣,問:“姑姑這麽看侄兒,是有何話要對侄兒說嗎?”
崔靈毓微微笑問:“文柏之前在白鹿書院讀書,都是男同窗。忽然間去到護國將軍府,與五位小姐成為同窗,感覺如何?還適應嗎?”
崔文柏坦蕩蕩道:“無論身處何地,同窗是何人,皆不影響侄兒讀書。三人行必有我師,即便是胸無點墨的二小姐也有可取之處。更何況,”他雋逸的小臉流露淺淺的笑,“護國將軍府的四小姐倒是可以交流學問。”
崔靈毓笑容深了兩分,“哦?既然如此,文柏可多與她探討學問,不能看她是一介女子,便輕視了去。”
“自是不會。”崔文柏正了正腰身,“姑姑放心,姑姑珠玉在前,侄兒豈敢輕視女子?再者,四小姐的誌向遠超許多世家小姐,眼界見識也非普通女子可比。侄兒唯有佩服和賞識。”
“嗯。”崔靈毓見他眼神清淩坦蕩,一言一行皆無錯處,暗讚父親和弟弟教養得好。
關於蘇暖冬,她目前是非常滿意的,上官夫子給的評價也很高。接下來,就看他們倆是否合得來。
若年少時相知,長大後成親,當然極好。
若然處不來,便是沒有緣分,這條姻緣線斷了也罷。
順其自然吧。
卿寶他們很快適應了新夫子,教的用心,學的認真,師生相處十分得宜。
除此外,卿寶上午上完課,下午去醫館跟不靠譜師父學醫。蘇又夏則和好朋友太史瑤一起施粥,日子過得十分充實。
就是吧,太史瑤的未婚夫沒有再出見,蘇又夏滿腔熱情被澆了一盆冷水,無用武之地。
兩個未出嫁的姑娘不曉得如何查範思明的品行,按理說,太史瑤出身忠勤伯府,家中長輩定是細細查過範思明,方為她定下親事,人理應不會太差。
不過蘇又夏難得學了幾篇聖賢文章,吐出一句“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
於是,太史瑤一咬牙,讓丫鬟查範思明的行蹤。
丫鬟不負所望,跟了好幾天,都沒有被發現。
範思明天天出門讀書,沒有如燕擎卓所說的那般,去煙花柳巷之地。
上學即將滿一旬,學堂明兒放假一天。
下學時,卿寶美滋滋地跟小白子聊起,明日去長廣侯府收獲洋芋的事,被崔文柏聽了去。
在京城,他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祖父教導,不能閉門造車,人情世故皆學問。
是以,他對各種世俗事情並不排斥,對長廣侯府的洋芋略有耳聞。
傳言畝產最高可達四千斤的洋芋,不知是真是假,總之全京城的人都議論過此事。
因為大家不認識洋芋這種作物,大多數人持懷疑態度。
他不會輕易相信,也不會跟大家一樣,不經檢驗便去指責,去質疑,他要眼見為實。
蘇暖冬瞧見他看著卿寶,神色間似在思忖著什麽。
她猜測他的心思,便問:“你是否也想去長廣侯府看洋芋收成?”
崔文柏收回目光,對上蘇暖冬烏亮的眸子,誠懇問道:“不知我能否有幸目睹洋芋收獲的過程?親眼見證洋芋的產量。”
蘇暖冬露出淺盈盈的笑意,道:“長廣侯府邀請了當日來賞洋芋花的其中一些貴人,想必明日有不少人去看。你要想去,可以跟我們一道。”
崔文柏心想,姑父這樣冷清的人,不喜歡湊熱鬧,與長廣侯府來往不多,想來不會去。
於是,他點頭答應下來:“既然如此,那我明早過來,與你們會合。”
見提到自己,崔文柏有點不好意思,倒是真心對蘇暖冬道:“願以後多多商討學問。”
“樂意至極。”蘇暖冬一口應下。
在外人眼中,上官夫子占了個啟蒙老師的頭銜。而蘇暖冬內心深處,認定的啟蒙夫子,其實是拓跋修。
上官夫子給她們啟蒙,卻並不是她第一次學習。
當她第一天領著卿寶踏足拓跋修的書房起,就開啟了真正的讀書生涯。
從此,她自由自在的看各種書籍,聽小少爺給卿寶講書中的故事、朗誦聖賢書,少不了聽他講聖賢書中的經義,看他手把手的教卿寶握毛筆寫字……小少爺並沒有阻止她笨拙地偷師學藝,各種低聲跟讀、效仿寫字……
經過長時間的耳濡目染,迄今為止,她讀過的書,了解的經義並不少。
在外頭偷偷觀摩她們學習的蘇老將軍和蘇老夫人,悄悄的離開。
“夫人,崔老頭兒說的不錯,他的這個孫兒瞧著品學兼優,是根好苗子。”蘇老將軍邊走邊對蘇老夫人說道。
蘇老夫人對崔文柏頗感滿意,就是仍然不放心,“這才上了一節課,還得日久見人心。”
“夫人說的在理,此時定下為時尚早。”蘇老將軍捋捋美須,“得再觀摩觀摩此子的性情。”
“還得看小四和崔文柏之間的相處,看是否合得來。”蘇老夫人笑容深深,“不過我瞧著,他們方才相談甚歡。”
蘇老將軍點點頭,“但還得長期考察。”
蘇老夫人道:“那可不是,咱們的孫女兒的未來夫婿,萬不可輕易定下。”
老夫妻倆漸漸走遠,後腳崔文柏跟著崔夫子離開護國將軍府。
馬車上,崔靈毓看著對麵無時無刻保持最端正坐姿的侄子,儼然是端方君子,未來可期。
想到父親給她書信中所提及的事,不由得哂然一笑。
很少人知道,父親與蘇老將軍交好。
文人武將不打不相識。當初年輕的父親進京趕考,路遇劫匪,恰巧被正要去參軍的蘇老將軍所救,從此二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隻是大家不在同一個地方,不能常常聚在一起,書信倒是時不時往來,逢年過節也差人互送禮物。
崔文柏哪能沒注意到崔靈毓看自己的眼神,等了一陣子,仍沒聽到姑姑要說些什麽話。
小小的他沉不住氣,問:“姑姑這麽看侄兒,是有何話要對侄兒說嗎?”
崔靈毓微微笑問:“文柏之前在白鹿書院讀書,都是男同窗。忽然間去到護國將軍府,與五位小姐成為同窗,感覺如何?還適應嗎?”
崔文柏坦蕩蕩道:“無論身處何地,同窗是何人,皆不影響侄兒讀書。三人行必有我師,即便是胸無點墨的二小姐也有可取之處。更何況,”他雋逸的小臉流露淺淺的笑,“護國將軍府的四小姐倒是可以交流學問。”
崔靈毓笑容深了兩分,“哦?既然如此,文柏可多與她探討學問,不能看她是一介女子,便輕視了去。”
“自是不會。”崔文柏正了正腰身,“姑姑放心,姑姑珠玉在前,侄兒豈敢輕視女子?再者,四小姐的誌向遠超許多世家小姐,眼界見識也非普通女子可比。侄兒唯有佩服和賞識。”
“嗯。”崔靈毓見他眼神清淩坦蕩,一言一行皆無錯處,暗讚父親和弟弟教養得好。
關於蘇暖冬,她目前是非常滿意的,上官夫子給的評價也很高。接下來,就看他們倆是否合得來。
若年少時相知,長大後成親,當然極好。
若然處不來,便是沒有緣分,這條姻緣線斷了也罷。
順其自然吧。
卿寶他們很快適應了新夫子,教的用心,學的認真,師生相處十分得宜。
除此外,卿寶上午上完課,下午去醫館跟不靠譜師父學醫。蘇又夏則和好朋友太史瑤一起施粥,日子過得十分充實。
就是吧,太史瑤的未婚夫沒有再出見,蘇又夏滿腔熱情被澆了一盆冷水,無用武之地。
兩個未出嫁的姑娘不曉得如何查範思明的品行,按理說,太史瑤出身忠勤伯府,家中長輩定是細細查過範思明,方為她定下親事,人理應不會太差。
不過蘇又夏難得學了幾篇聖賢文章,吐出一句“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
於是,太史瑤一咬牙,讓丫鬟查範思明的行蹤。
丫鬟不負所望,跟了好幾天,都沒有被發現。
範思明天天出門讀書,沒有如燕擎卓所說的那般,去煙花柳巷之地。
上學即將滿一旬,學堂明兒放假一天。
下學時,卿寶美滋滋地跟小白子聊起,明日去長廣侯府收獲洋芋的事,被崔文柏聽了去。
在京城,他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祖父教導,不能閉門造車,人情世故皆學問。
是以,他對各種世俗事情並不排斥,對長廣侯府的洋芋略有耳聞。
傳言畝產最高可達四千斤的洋芋,不知是真是假,總之全京城的人都議論過此事。
因為大家不認識洋芋這種作物,大多數人持懷疑態度。
他不會輕易相信,也不會跟大家一樣,不經檢驗便去指責,去質疑,他要眼見為實。
蘇暖冬瞧見他看著卿寶,神色間似在思忖著什麽。
她猜測他的心思,便問:“你是否也想去長廣侯府看洋芋收成?”
崔文柏收回目光,對上蘇暖冬烏亮的眸子,誠懇問道:“不知我能否有幸目睹洋芋收獲的過程?親眼見證洋芋的產量。”
蘇暖冬露出淺盈盈的笑意,道:“長廣侯府邀請了當日來賞洋芋花的其中一些貴人,想必明日有不少人去看。你要想去,可以跟我們一道。”
崔文柏心想,姑父這樣冷清的人,不喜歡湊熱鬧,與長廣侯府來往不多,想來不會去。
於是,他點頭答應下來:“既然如此,那我明早過來,與你們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