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慈光寺方丈的善言
在荒年,她有千億物資養胖全家 作者:仟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百六十八章慈光寺方丈的善言
薑綰和阿阮幾個人又在茶攤等了一會兒,薑堯才急急從鏢局那頭跑來,眼中都是興奮神色。
一來就跟大家報喜,“我進了!鏢局同意收我了!明日我就能來,少東家說我根骨不錯,每個月要給我八百文月錢呢!走鏢的時候雇主還會另給傭金,算下來能有一二兩銀子呢!”
他興奮高興的樣子落入薑綰眼中,雖覺著弟弟太著急了些,但還是沒有潑他冷水,隻是問道:“新進鏢局的安排都問清楚了麽,鏢局的當家人姓甚名誰。”
薑堯見著姐姐問,也沒有攔著不許他去,開心又振奮,快言快語答道:“問清了,會給新進來的人分配到鏢頭手底下,平日鏢頭親自帶訓,等有鏢了就跟著鏢頭走,多曆練幾次就磨出本領來了。”
“少東家姓沐,我聽他那老管家喊他鴻文少爺,這應該就是他名字了。”
薑綰默默記下沐鴻文這個名字,人齊了,又去了趟紙紮鋪子,買好了清明要用的香和紙錢,便要出城去慈光寺了。
薑堯要去鏢局給人做事,薑綰和孟遲又在郴西營中,阿阮便想去求幾道平安符,陳秀蘭父兄一隻未有消息,往日也得空了就會去求菩薩保佑,今日便都一起了。
四人到了慈光寺,來求神拜佛的人很多,薑綰抱著小玥,和薑堯都有意避開了慈光寺觀景亭那條路,阿阮也低著頭跟在後頭,一言不發。
陳秀蘭見狀,趕緊竄到前頭給他們領路,“我常來,這裏香火旺,阿阮要求的平安符,去那邊的大殿上就能有。”
陳秀蘭說完,便在前邊帶路,領著他們繞遠了去,連觀景亭的影子都瞧不見了。
到了正殿,人就更多了,就連殿外大院都是人,兩口大香爐上插滿了善男信女的長香,兩個沙彌在院中揮著掃帚清掃落葉和泥土。
陳秀蘭挽著阿阮進殿去了,小玥兒對院前的蓮花池中錦鯉很是喜歡,纏著薑堯帶她去看,薑綰便一個人留在殿外等著阿阮和陳秀蘭。
她等了一會兒,看見她倆默默在殿中蒲團上拜佛祈願,估摸著還要好一陣才能結束,便借著這個機會,在寺裏走走看看,順便記一記地形。
才穿過同樣人影憧憧的觀音寺,到了後麵的萬佛塔,這裏人少了很多,她在塔間走著,沒一會兒被一個知客叫住,停下來腳步。
“施主可是姓薑?”
薑綰朝他打量去,是個年紀輕輕的和尚,模樣清秀,眼神清亮。
“薑綰。”她道出自己的名字,依舊看著對方,能在這裏突然叫破她身份,顯然有備而來,她不由得想起吳林來。
吳林引著她來這慈光寺,慈光寺的人也正等著她,這可不會是巧合。
“薑施主,方丈在念佛堂等候多時,還請隨我來。”
果不其然,知客說完轉身在前麵領路,薑綰本就是為此來的,沒有猶豫,暗中警惕著跟了上去。
念佛堂裏,隻有一個老和尚背對著他們在敲打木魚。
知客領著薑綰到了地方,就自覺雙手合十離開了。
薑綰在外逗留了半盞茶功夫,確定這附近沒有別的人了,才跨進了佛堂裏。
老和尚還在敲著木魚,她站著看了一會兒,這裏隻有兩個蒲團,另一個收拾得很幹淨,偏放在一旁,看似給她準備的,她走過去盤腿坐下,等著老和尚念經結束。
又過了差不多一炷香,老和尚才停止敲木魚,咚咚聲戛然而止,他緩緩睜開眼,才朝薑綰看了過來。
薑綰始終凝神在一旁看著他,老和尚白眉白須,朝薑綰雙手合十,沉聲道:“薑施主,你總算是來了。”
薑綰沒接話,老和尚繼續道:“自從上次施主的母親在寺中出事,老衲就一直等著,但施主始終沒有再來過,如此,才借著吳施主的話,把你請了過來。”
薑綰皺眉,老方丈這回又半句不提跟孟遲有關的事,卻隻言找她,“大師有何事,不妨直言。”
“薑施主莫急,老衲給你看個東西。”他說著挪開了木魚下麵的矮案,搬開了地麵上的墊子,底下拿出了一卷畫軸,遞到了薑綰手上。薑綰狐疑地打開,隻見畫麵上是層巒疊嶂的慈嶺山,山間的廟宇是慈光寺,近處的景正是觀景亭附近的鼓樓。
薑綰掃了一眼畫麵,很快就在鼓樓前的假山旁,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那是徐惠娘。
雖沒畫到正臉,但衣衫樣式顏色,以及發髻上的靛藍發巾,就是徐惠娘那日來佛寺的裝束。
薑綰抬頭,不知老方丈這是何意。
“方丈大師,這畫從何而來。”
“施主莫問,乃是一位書生當時在寺中長廊所畫,本是隨性寫生,卻不想將你母親畫了進去,書生將畫贈與老衲,老衲也是事後才發現其中奧秘。”
“施主請看這裏。”老和尚伸出一根手指,點了點畫麵上的鼓樓,“那日,鼓樓由知州出麵,借了地方要見一位貴人,寺中上下都不曾在那附近走動,是以無人知道你母親無意闖入……”
老和尚頓了頓,抬眼看了薑綰,“你父親那日也在鼓樓中。”
他話說到這裏,就停住了,薑綰腦子飛速轉了起來,順著老和尚的話,脫口問道:“你的意思是,我母親見到了不該見的。”
“那人是誰。”
“阿彌陀佛,薑施主,恕老衲不知。畫出此畫的書生,在你母親出事後也沒再來過了,隻餘下老衲手中留著這幅畫,如今歸還與你,吳施主離開嶧城之前,曾來寺中托老衲轉贈施主一句話。”
“莫追莫問。”
“方可安生。”
薑綰皺起眉,吳林七拐八彎的,把話留在這裏給她,是想告訴她,她母親真正的死因,是因為撞破了薑東春和吳開在此與他們所謂的那個貴人相見麽。
她淺勾嘴角,哂笑不已,吳林此舉
“多謝方丈大師。”
既要她莫追查,又何必把這畫給她看,她看了之後,還會不追下去?
慈光寺既隻是受人之托,她不再久留,拿了畫起身往外走,跨過了門檻,又停了下來,“方丈大師,您曾跟吳林說過,孟遲因一線生機避過死劫,又因此傷身的話,可是真的?”
老和尚已重新敲起了木魚,咚咚聲中傳來回話,“真假於施主而言重要嗎,施主拿了畫,知曉了前塵,所決定之事可有改變?”
“真假不過都已是過往,施主何須糾結於此,阿彌陀佛。”
薑綰笑笑,說得也是,她能救活瀕死的孟遲,哪怕他再受傷一百次,也照樣是救,走或留,任他選就是。
薑綰和阿阮幾個人又在茶攤等了一會兒,薑堯才急急從鏢局那頭跑來,眼中都是興奮神色。
一來就跟大家報喜,“我進了!鏢局同意收我了!明日我就能來,少東家說我根骨不錯,每個月要給我八百文月錢呢!走鏢的時候雇主還會另給傭金,算下來能有一二兩銀子呢!”
他興奮高興的樣子落入薑綰眼中,雖覺著弟弟太著急了些,但還是沒有潑他冷水,隻是問道:“新進鏢局的安排都問清楚了麽,鏢局的當家人姓甚名誰。”
薑堯見著姐姐問,也沒有攔著不許他去,開心又振奮,快言快語答道:“問清了,會給新進來的人分配到鏢頭手底下,平日鏢頭親自帶訓,等有鏢了就跟著鏢頭走,多曆練幾次就磨出本領來了。”
“少東家姓沐,我聽他那老管家喊他鴻文少爺,這應該就是他名字了。”
薑綰默默記下沐鴻文這個名字,人齊了,又去了趟紙紮鋪子,買好了清明要用的香和紙錢,便要出城去慈光寺了。
薑堯要去鏢局給人做事,薑綰和孟遲又在郴西營中,阿阮便想去求幾道平安符,陳秀蘭父兄一隻未有消息,往日也得空了就會去求菩薩保佑,今日便都一起了。
四人到了慈光寺,來求神拜佛的人很多,薑綰抱著小玥,和薑堯都有意避開了慈光寺觀景亭那條路,阿阮也低著頭跟在後頭,一言不發。
陳秀蘭見狀,趕緊竄到前頭給他們領路,“我常來,這裏香火旺,阿阮要求的平安符,去那邊的大殿上就能有。”
陳秀蘭說完,便在前邊帶路,領著他們繞遠了去,連觀景亭的影子都瞧不見了。
到了正殿,人就更多了,就連殿外大院都是人,兩口大香爐上插滿了善男信女的長香,兩個沙彌在院中揮著掃帚清掃落葉和泥土。
陳秀蘭挽著阿阮進殿去了,小玥兒對院前的蓮花池中錦鯉很是喜歡,纏著薑堯帶她去看,薑綰便一個人留在殿外等著阿阮和陳秀蘭。
她等了一會兒,看見她倆默默在殿中蒲團上拜佛祈願,估摸著還要好一陣才能結束,便借著這個機會,在寺裏走走看看,順便記一記地形。
才穿過同樣人影憧憧的觀音寺,到了後麵的萬佛塔,這裏人少了很多,她在塔間走著,沒一會兒被一個知客叫住,停下來腳步。
“施主可是姓薑?”
薑綰朝他打量去,是個年紀輕輕的和尚,模樣清秀,眼神清亮。
“薑綰。”她道出自己的名字,依舊看著對方,能在這裏突然叫破她身份,顯然有備而來,她不由得想起吳林來。
吳林引著她來這慈光寺,慈光寺的人也正等著她,這可不會是巧合。
“薑施主,方丈在念佛堂等候多時,還請隨我來。”
果不其然,知客說完轉身在前麵領路,薑綰本就是為此來的,沒有猶豫,暗中警惕著跟了上去。
念佛堂裏,隻有一個老和尚背對著他們在敲打木魚。
知客領著薑綰到了地方,就自覺雙手合十離開了。
薑綰在外逗留了半盞茶功夫,確定這附近沒有別的人了,才跨進了佛堂裏。
老和尚還在敲著木魚,她站著看了一會兒,這裏隻有兩個蒲團,另一個收拾得很幹淨,偏放在一旁,看似給她準備的,她走過去盤腿坐下,等著老和尚念經結束。
又過了差不多一炷香,老和尚才停止敲木魚,咚咚聲戛然而止,他緩緩睜開眼,才朝薑綰看了過來。
薑綰始終凝神在一旁看著他,老和尚白眉白須,朝薑綰雙手合十,沉聲道:“薑施主,你總算是來了。”
薑綰沒接話,老和尚繼續道:“自從上次施主的母親在寺中出事,老衲就一直等著,但施主始終沒有再來過,如此,才借著吳施主的話,把你請了過來。”
薑綰皺眉,老方丈這回又半句不提跟孟遲有關的事,卻隻言找她,“大師有何事,不妨直言。”
“薑施主莫急,老衲給你看個東西。”他說著挪開了木魚下麵的矮案,搬開了地麵上的墊子,底下拿出了一卷畫軸,遞到了薑綰手上。薑綰狐疑地打開,隻見畫麵上是層巒疊嶂的慈嶺山,山間的廟宇是慈光寺,近處的景正是觀景亭附近的鼓樓。
薑綰掃了一眼畫麵,很快就在鼓樓前的假山旁,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那是徐惠娘。
雖沒畫到正臉,但衣衫樣式顏色,以及發髻上的靛藍發巾,就是徐惠娘那日來佛寺的裝束。
薑綰抬頭,不知老方丈這是何意。
“方丈大師,這畫從何而來。”
“施主莫問,乃是一位書生當時在寺中長廊所畫,本是隨性寫生,卻不想將你母親畫了進去,書生將畫贈與老衲,老衲也是事後才發現其中奧秘。”
“施主請看這裏。”老和尚伸出一根手指,點了點畫麵上的鼓樓,“那日,鼓樓由知州出麵,借了地方要見一位貴人,寺中上下都不曾在那附近走動,是以無人知道你母親無意闖入……”
老和尚頓了頓,抬眼看了薑綰,“你父親那日也在鼓樓中。”
他話說到這裏,就停住了,薑綰腦子飛速轉了起來,順著老和尚的話,脫口問道:“你的意思是,我母親見到了不該見的。”
“那人是誰。”
“阿彌陀佛,薑施主,恕老衲不知。畫出此畫的書生,在你母親出事後也沒再來過了,隻餘下老衲手中留著這幅畫,如今歸還與你,吳施主離開嶧城之前,曾來寺中托老衲轉贈施主一句話。”
“莫追莫問。”
“方可安生。”
薑綰皺起眉,吳林七拐八彎的,把話留在這裏給她,是想告訴她,她母親真正的死因,是因為撞破了薑東春和吳開在此與他們所謂的那個貴人相見麽。
她淺勾嘴角,哂笑不已,吳林此舉
“多謝方丈大師。”
既要她莫追查,又何必把這畫給她看,她看了之後,還會不追下去?
慈光寺既隻是受人之托,她不再久留,拿了畫起身往外走,跨過了門檻,又停了下來,“方丈大師,您曾跟吳林說過,孟遲因一線生機避過死劫,又因此傷身的話,可是真的?”
老和尚已重新敲起了木魚,咚咚聲中傳來回話,“真假於施主而言重要嗎,施主拿了畫,知曉了前塵,所決定之事可有改變?”
“真假不過都已是過往,施主何須糾結於此,阿彌陀佛。”
薑綰笑笑,說得也是,她能救活瀕死的孟遲,哪怕他再受傷一百次,也照樣是救,走或留,任他選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