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子裏的壯勞力都來了,去年進山放樹時買的鋸也都從庫房裏取出來,用銼刀銼過鋸齒後,三個人分成一組,開始破木頭。


    孫建平得了個好活,拿刨子給木頭表麵刨光!


    他手持一把磨得油亮發光的刨子,將用鋸子破好的木板拽過來,架在兩條長板凳上麵,雙手緊緊握住刨子,輕輕往前推,刨子下麵鋒利的刀片輕而易舉的將木板刮掉一層,露出光滑細密的紋路。


    郝木匠叼著煙,將刨好的木頭拿過來,手持一把尺子,按照圖紙上的尺寸,哢嚓哢嚓,叮叮當當,斧子鋸子鑿子一通招呼,不一會地上就多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木板。


    村子裏還沒上學的小孩子們一窩蜂跑進來,拿起木板堆積木玩。


    別的都好做,唯獨水車這個軸,是所有部分中難度最高,精度要求也最嚴苛的部分!


    不過對於眼前這位資深老木匠來說,那都不叫事!


    郝木匠拍拍裁成四四方方的水曲柳木頭,從木箱子裏找出幾根木頭,簡單拚接一下,再套上一根皮帶,這就是一個簡易的旋床了!


    孫建平一臉好奇的看著這個簡易旋床,乍一看結構簡單到令人發指!


    但……


    郝木匠將水曲柳木頭固定到旋床上,一隻手握著鋒利的旋刀,腳踩著下麵的踏板,木頭嗡嗡旋轉起來,鋒利的旋刀靠上去,就有一片片細碎的木屑橫飛出來,仿佛飄落的雪片,不一會地上就落了一層。


    再看被旋出來的木頭,已經從最初的四棱四角變成了圓溜溜一根,巴掌長短,有擀麵杖粗細,郝木匠皺皺眉,抓起一把木屑按在木頭上,再次轉動旋床,木頭表麵的毛刺被飛快磨光!


    再用牛皮打磨一遍,一根手掌大小,中間略粗兩端尖細,表麵光滑如鏡麵一般的“軸”就做好了!


    郝木匠如法炮製,又做了三十多個,一個個立在板凳上,齊整整一排,拿尺子一量,大小完全一致,分毫不差!


    這就是老木匠的手藝!


    “供銷社賣的鐵軸承不行,用上幾年就爛透了,到時候再拆再裝多費勁,還得用老祖宗留下來的好玩意!”


    郝木匠取來早就準備好的一節足有搪瓷盆粗細的水曲柳木材,同樣先把表麵旋得光滑可鑒,再用鑿子鑿出一個個凹槽,打磨平整後,取來旋好的木頭軸承一個個放進去,不偏不倚嚴絲合縫,手指一撥弄,竟然溜溜的轉動起來!


    “做個車軸而已你嘚個瑟六餅!”張子義走過來,在郝木匠後腦勺拍了一下,哈哈一笑。


    郝木匠也不惱,繼續拿著鑿子鑿出安置軸承的凹槽,不一會整個軸就做好了,他拿起尺子量來量去,低頭想了想,拍拍那節水曲柳圓木,“中間這個軸你看咋整,用木頭的怕是擎不住,要不我旋個眼,塞進根鐵棍子進去吧!”


    “還是用鐵的吧!”


    “那行,你看看伱們這有沒有鐵軸給我找一根,我按照尺寸旋一下……”


    孫建平放下刨子,又跑到老程頭那翻箱倒櫃找從小鬼子汽車上拆下來的零件,最終找到兩根擀麵杖粗細的鐵棍拎過來。


    一通忙活過後,水車的基本構造已經大體搞定了,眾人一起動手,將水車裝上,郝木匠叼著煙袋,繞著已經初具規模的水車走了好幾圈,皺皺眉,提起鉛筆在某些位置塗塗畫畫,然後讓人把水車拆下來,進行修整。


    至於安置水車的基座,由於今年是“武開江”,河麵十分危險,孫建平想了辦法,把水車安置到距離河邊五米一處比較堅硬的地麵上,動用十幾斤火藥將冰凍的地麵炸開,將事先用水泥做好的底座放進去,再把用溫水攪拌好的混凝土灌進去,等待基座硬化。


    郝木匠這邊又開始馬不停蹄的製造第二架水車。


    孫建平正抱著一個新買來的小電機犯愁。


    這玩意,該咋放到水車上,靠水流帶動發電?


    “不行不行!”


    聽完他要把電機作為主軸架設到水車上,用以帶動發電的想法後,郝木匠搖頭如搗蒜,“那水車全是木頭,浸透水後得有上千斤,這小玩意能經得住?非壓稀碎不可!”


    “那……”


    “你再想想別的招!”


    郝木匠拍拍他的肩頭,以示鼓勵。


    孫建平抱著電機跑到河邊,他把電機放進冰冷刺骨的河水裏,搖搖頭,又琢磨著給電機加上兩片槳葉,是不是就可以旋轉起來?


    不對,電機一旦沾水,腐爛速度特別快,還不能讓這玩意沾水!


    至於電線……


    孫建平換了好幾種方法,忽然一拍大腿,有了!


    把電機安在一個架子上,再套上一根長長的主軸,主軸下麵安上螺旋槳葉,這樣隨著水流衝擊帶動電機旋轉,不就是有電了嗎?


    我還真是個大聰明啊!


    孫建平興奮不已,馬上畫了一份圖紙,遞給郝木匠,郝木匠接過來看了看,笑著點點頭,這孩子腦瓜子裏的道道真多!


    行吧,就幫他這個忙!


    對於郝木匠來說這不過是舉手之勞,但是因為今年是武開江,河麵上浮冰極多,幾乎把河道都堵塞了,如果現在把這個簡易電機放下去,估計沒一會就會被浮冰給衝碎了!


    還是先顧著水車的事情吧!


    郝木匠隻用了三天時間就把兩個水車給造好了,隨著氣溫上升,河麵上的浮冰逐漸融化,水流也漸漸平穩下來。


    二馬架村子裏,一輛輛馬車拉著木板、木架子等東西,浩浩蕩蕩來到河邊,眾人一起上手,開始按照孫建平的指揮,將水車安置在實現固定好的水泥樁子上。


    郝木匠叼著煙,眯縫著眼睛看著木板一塊塊拚接上去,不經意吸了下鼻子。


    很快水車便初見雛形,一個巨大的飛輪昂首立於河邊,足有四米多高,上邊安置著三十六個盛水的水鬥,隻要等到地麵化凍,就可以從咕嚕河裏再開一條幾米長的小水渠,將水引到水車下麵,靠著水流推動水車旋轉提水了。


    小西山的鄉親們都踮著腳看著他們搞稀奇。


    二馬架這幫爹是真能折騰!


    “好東西啊!”


    包隊幹部羅世紅湊過來,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他們把兩台水車架在河邊,衝老曹招招手,遞給他一根煙,“曹支書,你們這是……”


    “啊,這不是麽今年尋思這把這些高崗下坡的鹽堿地都開出來種稻子,拿這玩意往地裏提水麽!”


    “這個……能行嗎?”


    羅世紅一臉疑惑,甚至覺得他們這麽做有些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弄個抽水機扔進河裏,通上電不就得了嘛!


    他馬上否決了自己這個愚蠢的想法!


    電?


    上哪去整電!


    現在連太平山大隊隊部都沒通上電呢!


    “行不行試試看唄,又不搭啥。”老曹爽朗一笑,把煙點著抽了一口,“挺香啊,紅梅?”


    兩個巨大的水車總算安裝到位了,遠遠看去,像兩個猙獰巨人一樣矗立在河邊,錢慧珺壓低聲音,“哥,我忽然想起了堂吉訶德!如果他來到咱們這,估計也會向這兩個巨人發起挑戰吧!”


    “那我就把他的腦袋按進水裏,讓他冷靜冷靜。”


    孫建平嘎嘎一笑!


    感謝“遊方道人遊四方”兄弟的打賞,月底啦!求月票啦兄弟們!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生產隊趕大車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曜天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曜天火並收藏從生產隊趕大車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