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到鎮上了
八零軍婚:肥妻靠醫術走上巔峰 作者:阿噗握奶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意思?”夏懷夕疑惑看去。
隻見韓翠苗扯了扯嘴角,眼睛不由得向隔壁院子看去。
就這麽一眼,夏懷夕就想起方才張桂香被自己關在門外罵罵咧咧的話,看來張桂香趁自己做飯期間就來這兒說自己前塵往事了。
“你聽我說,以前的事情都是誤會,我不是那樣的人!”
“我,我知道,你在院子裏說的話,我也聽見了。”韓翠苗起初也擔心過,但仔細想想總覺得夏懷夕不像是這樣的人。
倒是因為其他原因有所顧慮,“聽說你才18歲,會不會太小了一點?我以為你家兩個孩子都是你生的,沒想到你這麽......”
年輕。
又是被嫌棄年輕,質疑醫術的一天!
前世剛畢業那會兒夏懷夕就經曆過這麽一個階段,沒想到這會兒又要再來一回。
夏懷夕扯了扯嘴角,雖然無奈,但也理解,“我知道了,但是我還是想解釋下,我這醫術是自小就跟著學的,四五年前就跟著爺爺在鄉下地頭給很多人都看過,也算是比較有經驗了。”
見韓翠苗依舊糾結,她又接著道:“不如這樣!治不治還是隨你,我現在先幫你看,至少讓我知道你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吧。”
聽到這話,韓翠苗才終於點頭答應。
為了方便說話,她們進了一間由雜貨間改造隔出來的客廳談話看診。
夏懷夕掏出從大柱那兒借來的紙和筆,準備好後,問道:“我記得你說你小日子不舒服,怎麽不舒服?”
“肚子痛,以前不疼的。”
“什麽時候開始的,怎麽個疼法,是一陣一陣的,還是持續性的?”
“有五年了,尤其是小日子第一天,整個人都疼得出冷汗,沒力氣,隻能吃一片安乃近才舒服點。”
“那流下有沒有血塊,顏色是黑紅的還是鮮紅......”
......
夏懷夕將手從手腕上收回,又探手按了按韓翠苗的下腹部。
最後收回手,起身笑著說道:“你的情況我大致都摸清楚了,問題不大,那我就不打擾你了。”
韓翠苗低著腦袋隻覺得滿臉滾燙,頭一次碰到夏懷夕這樣問得如此詳細的醫生,不光問了她發病症狀,竟然還問了同房次數。
見對方起身急著要走,韓翠苗也趕緊起身問道:“團長太太,你這就要走了?問題不大的話,那該怎麽治啊?要吃什麽藥嗎?”
夏懷夕收起了東西,看向她燦然一笑,“你這種情況最好是中藥慢慢調養,不過要不要治還得看你的選擇。”
這時韓翠苗才突然想起方才自己提出的猶豫,滾燙的臉頓時又燃了起來。
“不急,我先帶孩子去鎮上買些東西,回來我再與你細說。”
低著頭怔愣了一秒,韓翠苗隨後笑著應道:“好,你和孩子路上小心。”
回到院子裏,大柱二柱已經做好了準備。
方才還鼓鼓的兩個軍綠色帆布包,此刻則是輕飄飄地分別掛在他們身上。
夏懷夕不了解鎮上的物價,就給自己準備了30。
又從最裏麵的雜物間裏推出原主藏了許久沒用的鳳凰牌自行車。
就這車,記憶裏還是原主到了這兒以後硬要上鎮上花180塊買來的,說是要當自己的嫁妝。
結果因為不會騎又不想借給別人,就一直丟在雜物間裏藏灰。
正好就給夏懷夕用了。
她檢查了下,確認沒有因為藏得太久而生鏽淘汰。
三人便騎著一輛自行車,駛離了軍區大院。
軍區的位置比較偏僻,距離鎮上有段距離,若不是有輛自行車,夏懷夕走到一半估計就後悔了。
等到了地方,人也開始多了起來,夏懷夕才喘著粗氣放下兩個孩子,推車慢走。
雖說是城鎮,但大多都是一二層高的低矮平房,路麵整潔寬敞,行人幾乎都是徒步行走,像她騎著自行車的也多,卻不如行人多,開車的那就少了,加上公交車一隻手也能數出來。
街道兩側,也有個人開的便民用品和賣吃食的店鋪,種類數量並不多,門頭招牌就寫了幾個紅色大字,寫明店名和賣什麽的就好,鮮有裝修,樸素得夏懷夕差點沒認出來。不想租鋪麵就地擺攤的就更多了一些,人來人往看上去倒也是十分熱鬧。
兩個孩子看得興奮,就連夏懷夕也被路人商販臉上的精神氣所吸引。
雖然軍區大院不缺吃食和玩具,但兩個孩子路過那些個攤子店鋪,還是被吸引得頻頻駐足觀望。
尤其是路過一個油炸攤子,夏懷夕都能聽見口水在二柱口腔裏反複吸溜。
看著剛從油鍋中撈出的脆炸蝦餅,愣是走不動道了。
知道孩子都容易嘴饞,夏懷夕也不責怪,當即花4角買了兩個餅。
大柱二柱接過熱騰騰的炸蝦餅,迫不及待就咬上一小口,又香又脆的格外好吃。
從大娘手中接過找回的零錢,夏懷夕這才成功趕著兩個孩子繼續往前走。
一路逛下去,還讓夏懷夕碰見一個賣舊物的攤子,其中就有一整套的銀針,外殼包裝有些髒舊,但裏麵還是根根嶄新銀亮的,想來被保護得很好。
“小同誌,這個你要就給你便宜一點,3塊錢。”
“小同誌,別聽他哄,就他這針我見過,又不能縫衣也不能縫被的,還賣這麽貴,買回去根本就是浪費錢!”
聽著隔壁攤主的嫌棄,舊物攤主也不惱,隻道自己年輕時候跟著一位老中醫學徒,結果還沒幾年,老中醫天天被拉去批鬥,人老了受不住,留下這針後想不開自殺了。
“學徒沒學成,針也不會用,想著留個紀念,但是總擺著看也不是個事,不如就給找個會使它的有緣人。”
攤主笑著說完,布滿褶皺的眼角卻隱隱泛起淚光。
氣氛短暫地陷入沉默,夏懷夕還是掏出3塊錢準備買下這套銀針。
結果到付錢,舊物攤主又有些猶豫,“小同誌,你這是家裏有長輩會用針,準備拿去送人的?要真是,我再便宜你一點”
夏懷夕莞爾一笑,將錢塞進了他布滿厚繭的手中,道:“不送人,我自己用,既然是老中醫留下的,想必治了不少人,它值這個價。”
說完,將東西裝進大柱的帆布包裏,推著自行車領著孩子,繼續找理發店。
直到街尾,才看見一家“芬芳理發店”。
相比起其他店,外麵玻璃窗上顯然多了些心思,掛著許多精心設計的發型圖畫。
雖然在夏懷夕看來款式老了些,但卻已是當時最時興的一些款式,可即便如此,卻依舊不如前麵那些吃食店鋪來得人多,除了夏懷夕就沒有人停下。
她停好自行車後,就帶著兩個孩子走進去。
見店裏終於來了人,在裏間清洗毛巾的劉芳趕緊收拾了,出來迎客。
等看清夏懷夕滿臉痘包膀大腰圓紮著兩根大辮子的模樣後,忍不住嘴角一抽,還是勾著笑容,將人引到位置上。
問道:“這位同誌是要做什麽款式的?我這兒的發型可都是專門從海市學來的,都是最時興的!”
隻見韓翠苗扯了扯嘴角,眼睛不由得向隔壁院子看去。
就這麽一眼,夏懷夕就想起方才張桂香被自己關在門外罵罵咧咧的話,看來張桂香趁自己做飯期間就來這兒說自己前塵往事了。
“你聽我說,以前的事情都是誤會,我不是那樣的人!”
“我,我知道,你在院子裏說的話,我也聽見了。”韓翠苗起初也擔心過,但仔細想想總覺得夏懷夕不像是這樣的人。
倒是因為其他原因有所顧慮,“聽說你才18歲,會不會太小了一點?我以為你家兩個孩子都是你生的,沒想到你這麽......”
年輕。
又是被嫌棄年輕,質疑醫術的一天!
前世剛畢業那會兒夏懷夕就經曆過這麽一個階段,沒想到這會兒又要再來一回。
夏懷夕扯了扯嘴角,雖然無奈,但也理解,“我知道了,但是我還是想解釋下,我這醫術是自小就跟著學的,四五年前就跟著爺爺在鄉下地頭給很多人都看過,也算是比較有經驗了。”
見韓翠苗依舊糾結,她又接著道:“不如這樣!治不治還是隨你,我現在先幫你看,至少讓我知道你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吧。”
聽到這話,韓翠苗才終於點頭答應。
為了方便說話,她們進了一間由雜貨間改造隔出來的客廳談話看診。
夏懷夕掏出從大柱那兒借來的紙和筆,準備好後,問道:“我記得你說你小日子不舒服,怎麽不舒服?”
“肚子痛,以前不疼的。”
“什麽時候開始的,怎麽個疼法,是一陣一陣的,還是持續性的?”
“有五年了,尤其是小日子第一天,整個人都疼得出冷汗,沒力氣,隻能吃一片安乃近才舒服點。”
“那流下有沒有血塊,顏色是黑紅的還是鮮紅......”
......
夏懷夕將手從手腕上收回,又探手按了按韓翠苗的下腹部。
最後收回手,起身笑著說道:“你的情況我大致都摸清楚了,問題不大,那我就不打擾你了。”
韓翠苗低著腦袋隻覺得滿臉滾燙,頭一次碰到夏懷夕這樣問得如此詳細的醫生,不光問了她發病症狀,竟然還問了同房次數。
見對方起身急著要走,韓翠苗也趕緊起身問道:“團長太太,你這就要走了?問題不大的話,那該怎麽治啊?要吃什麽藥嗎?”
夏懷夕收起了東西,看向她燦然一笑,“你這種情況最好是中藥慢慢調養,不過要不要治還得看你的選擇。”
這時韓翠苗才突然想起方才自己提出的猶豫,滾燙的臉頓時又燃了起來。
“不急,我先帶孩子去鎮上買些東西,回來我再與你細說。”
低著頭怔愣了一秒,韓翠苗隨後笑著應道:“好,你和孩子路上小心。”
回到院子裏,大柱二柱已經做好了準備。
方才還鼓鼓的兩個軍綠色帆布包,此刻則是輕飄飄地分別掛在他們身上。
夏懷夕不了解鎮上的物價,就給自己準備了30。
又從最裏麵的雜物間裏推出原主藏了許久沒用的鳳凰牌自行車。
就這車,記憶裏還是原主到了這兒以後硬要上鎮上花180塊買來的,說是要當自己的嫁妝。
結果因為不會騎又不想借給別人,就一直丟在雜物間裏藏灰。
正好就給夏懷夕用了。
她檢查了下,確認沒有因為藏得太久而生鏽淘汰。
三人便騎著一輛自行車,駛離了軍區大院。
軍區的位置比較偏僻,距離鎮上有段距離,若不是有輛自行車,夏懷夕走到一半估計就後悔了。
等到了地方,人也開始多了起來,夏懷夕才喘著粗氣放下兩個孩子,推車慢走。
雖說是城鎮,但大多都是一二層高的低矮平房,路麵整潔寬敞,行人幾乎都是徒步行走,像她騎著自行車的也多,卻不如行人多,開車的那就少了,加上公交車一隻手也能數出來。
街道兩側,也有個人開的便民用品和賣吃食的店鋪,種類數量並不多,門頭招牌就寫了幾個紅色大字,寫明店名和賣什麽的就好,鮮有裝修,樸素得夏懷夕差點沒認出來。不想租鋪麵就地擺攤的就更多了一些,人來人往看上去倒也是十分熱鬧。
兩個孩子看得興奮,就連夏懷夕也被路人商販臉上的精神氣所吸引。
雖然軍區大院不缺吃食和玩具,但兩個孩子路過那些個攤子店鋪,還是被吸引得頻頻駐足觀望。
尤其是路過一個油炸攤子,夏懷夕都能聽見口水在二柱口腔裏反複吸溜。
看著剛從油鍋中撈出的脆炸蝦餅,愣是走不動道了。
知道孩子都容易嘴饞,夏懷夕也不責怪,當即花4角買了兩個餅。
大柱二柱接過熱騰騰的炸蝦餅,迫不及待就咬上一小口,又香又脆的格外好吃。
從大娘手中接過找回的零錢,夏懷夕這才成功趕著兩個孩子繼續往前走。
一路逛下去,還讓夏懷夕碰見一個賣舊物的攤子,其中就有一整套的銀針,外殼包裝有些髒舊,但裏麵還是根根嶄新銀亮的,想來被保護得很好。
“小同誌,這個你要就給你便宜一點,3塊錢。”
“小同誌,別聽他哄,就他這針我見過,又不能縫衣也不能縫被的,還賣這麽貴,買回去根本就是浪費錢!”
聽著隔壁攤主的嫌棄,舊物攤主也不惱,隻道自己年輕時候跟著一位老中醫學徒,結果還沒幾年,老中醫天天被拉去批鬥,人老了受不住,留下這針後想不開自殺了。
“學徒沒學成,針也不會用,想著留個紀念,但是總擺著看也不是個事,不如就給找個會使它的有緣人。”
攤主笑著說完,布滿褶皺的眼角卻隱隱泛起淚光。
氣氛短暫地陷入沉默,夏懷夕還是掏出3塊錢準備買下這套銀針。
結果到付錢,舊物攤主又有些猶豫,“小同誌,你這是家裏有長輩會用針,準備拿去送人的?要真是,我再便宜你一點”
夏懷夕莞爾一笑,將錢塞進了他布滿厚繭的手中,道:“不送人,我自己用,既然是老中醫留下的,想必治了不少人,它值這個價。”
說完,將東西裝進大柱的帆布包裏,推著自行車領著孩子,繼續找理發店。
直到街尾,才看見一家“芬芳理發店”。
相比起其他店,外麵玻璃窗上顯然多了些心思,掛著許多精心設計的發型圖畫。
雖然在夏懷夕看來款式老了些,但卻已是當時最時興的一些款式,可即便如此,卻依舊不如前麵那些吃食店鋪來得人多,除了夏懷夕就沒有人停下。
她停好自行車後,就帶著兩個孩子走進去。
見店裏終於來了人,在裏間清洗毛巾的劉芳趕緊收拾了,出來迎客。
等看清夏懷夕滿臉痘包膀大腰圓紮著兩根大辮子的模樣後,忍不住嘴角一抽,還是勾著笑容,將人引到位置上。
問道:“這位同誌是要做什麽款式的?我這兒的發型可都是專門從海市學來的,都是最時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