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改革受阻
大秦,我絕不讓你二世亡 作者:黃山秋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臣以為丞相之言不可取!”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斯站了出來,他拱手向嬴政行禮,語氣堅決地反對道。李斯是朝中重臣,深得嬴政信任,他的發言無疑給原本就搖擺不定的局勢增添了一塊沉重的砝碼。
董宇眉頭微蹙,他知道李斯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一直對他的新政改革頗有微詞,隻是沒想到他會選擇在此時發難。
“哦?李斯大人有何高見?”嬴政收回目光,看向李斯,語氣中帶著一絲探究。
“回稟陛下,自商鞅變法以來,我大秦以法治國,以功行賞。土地分配,曆來以軍功為準,如今丞相提出要將土地分給百姓,豈不是自毀長城?”李斯語氣淩厲,目光銳利地掃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最終落在了董宇身上,“此舉不僅會寒了那些為大秦出生入死的將士們的心,還會動搖我大秦的根基,引發社會動蕩,還請陛下三思!”
李斯的話擲地有聲,引起了朝堂上不少官員的共鳴。他們大多出身貴族,世代享受著土地帶來的豐厚收益,自然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一時間,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原本平靜的朝堂上如同炸開了鍋一般。
董宇心中冷笑,他知道這些反對者並非真的關心國家安危,不過是擔心改革會觸動他們的利益罷了。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朗聲說道:“李斯大人此言差矣!我提出分田於民,並非是要否定軍功,更不是要動搖國本。相反,我認為這樣做正是為了大秦長治久安!”
“哦?此話怎講?”嬴政也被董宇的話吸引了,他饒有興趣地看著董宇,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陛下請想,如今六國雖滅,但天下百姓卻並未真正歸心。各地叛亂不斷,究其原因,無非是百姓生活困苦,無以為繼。試問,如果百姓連溫飽都無法解決,又如何會真心擁護朝廷?”董宇頓了頓,環視了一眼眾人,接著說道,“我提出的土地改革,正是為了解決這一根本問題。讓百姓擁有自己的土地,他們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安心生產,國家的賦稅才能得到保障,大秦的根基才會更加穩固!”
董宇的一番話,有理有據,令不少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官員陷入了沉思。就連嬴政也不禁微微點頭,似乎對他的說法頗為認可。
然而,李斯卻並不打算就此罷休,他冷哼一聲,反駁道:“丞相說得輕巧,土地分給百姓容易,可若是他們不事生產,荒廢農田,又該如何?到那時,國家的賦稅從何而來?”
朝堂上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董宇身上,等待著他的回答。董宇知道,這是一場關乎大秦命運的辯論,他必須贏得這場辯論的勝利,才能將自己的改革理念推行下去……
董宇迎著李斯咄咄逼人的目光,他知道自己絕不能退縮。“李斯大人所慮,並非沒有道理。然而,我意欲推行的並非簡單的分田,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製度。” 他頓了頓,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我已擬定一份‘農耕獎勵製度’,凡勤懇耕種,糧產超額者,可獲官府獎勵,反之則要接受懲罰。如此一來,百姓為了獲得獎勵,自然會盡心耕種,又怎麽會荒廢農田呢?”
朝堂上再次陷入一片寂靜,眾人都在消化著董宇提出的新概念。嬴政緊鎖眉頭,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顯然也在權衡著利弊。
“陛下,臣以為丞相此舉太過理想化,實際操作起來必然困難重重。”李斯依舊反對,他深知想要改變舊製度的根深蒂固,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董宇與李斯你來我往,唇槍舌戰,朝堂之上仿佛成了他們二人辯論的舞台。嬴政始終一言不發,隻是靜靜地聽著,誰也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最終,嬴政長歎一聲,緩緩開口:“丞相所言,朕並非不能理解,但此事事關重大,還需從長計議。今日就議到這裏,退朝吧。”
嬴政起身離去,留下一臉錯愕的董宇。他沒想到,自己苦心孤詣製定的改革方案,就這樣被擱置了。他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軟綿綿的,卻讓他更加難受。
回到府中,虞姬見他愁眉不展,便上前柔聲問道:“夫君今日為何悶悶不樂?”
董宇將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虞姬,語氣中充滿了失落和沮喪。
虞姬聽罷,輕輕握住他的手,安慰道:“夫君不必灰心,改革之路本就充滿荊棘,哪有一帆風順的道理?陛下今日雖未答應,但至少沒有一口回絕,這說明他並非完全反對你的想法,隻是還需要時間考慮罷了。”
“虞姬說得對,是我太過心急了。” 董宇深吸一口氣,眼神逐漸變得堅定起來,“我不能就這樣放棄,我一定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夜深人靜,董宇卻毫無睡意。他知道,改革之路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更多挑戰在等著他。他決定,明日便去拜訪王翦和蒙恬兩位將軍,與他們商討對策。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總能找到突破口,讓大秦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 第六十章 改革受阻
董宇回到府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虞姬的話語在他耳邊回響,讓他明白改革並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耐心和策略。他披衣起身,借著昏黃的燭光,在書房中來回踱步,腦海中不斷浮現著朝堂上李斯咄咄逼人的神情,以及嬴政那深不可測的目光。
次日清晨,董宇便派人前往王翦和蒙恬府上遞上拜帖,邀請兩位將軍到府上一敘。兩位將軍都是秦國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人正直,對董宇也頗為欣賞,接到拜帖後便欣然赴約。
酒過三巡,董宇將昨日朝堂上的事情和盤托出,並坦言自己心中苦悶。王翦聽罷,放下酒杯,沉吟片刻說道:“丞相一心為國為民,老夫深感欽佩。然則改革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李斯等人位高權重,根基深厚,想要讓他們輕易就範,難如登天啊!”
蒙恬也點頭附和道:“丞相所言極是,李斯等人墨守成規,頑固不化,想要說服他們,難於上青天。依末將之見,不如先從其他方麵入手,徐徐圖之。”
董宇眼前一亮,急切地問道:“將軍有何妙計?”
蒙恬微微一笑,說道:“丞相可還記得,我大秦連年征戰,國庫雖然充盈,但百姓卻苦不堪言。若是丞相能夠想辦法減輕百姓的負擔,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必然能夠贏得民心,到那時,即使李斯等人再怎麽反對,也無濟於事了。”
王翦也說道:“蒙將軍所言甚是,隻要丞相能夠做出一番政績,便可堵住悠悠眾口,為日後的改革鋪平道路。”
董宇茅塞頓開,連聲稱謝。兩位將軍的話語為他指明了方向,讓他看到了希望。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從稅收入手,推行一項全新的稅收改革方案。
幾日後,董宇再次求見嬴政,呈上一份題為《稅製改革之策》的竹簡。嬴政接過竹簡,仔細閱讀起來。隻見上麵寫道:“臣以為,現行稅製繁瑣複雜,百姓不堪重負,不利於國家發展。臣建議,簡化稅製,將各種稅賦合並為統一的農業稅,按照土地麵積和收成比例征收,同時免除部分貧困百姓的賦稅,以此減輕百姓負擔,提高農民積極性,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嬴政看著這份大膽的改革方案,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稅收改革事關重大,稍有不慎,便會引起朝野震蕩。而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斯突然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丞相此舉太過激進,恐會動搖國本,還請陛下三思啊!”
李斯聲如洪鍾,在大殿內回蕩,他的目光銳利地掃過董宇,語氣中充滿了不屑和警告:“丞相此言差矣!我大秦以法家治國,曆來稅賦沉重,方能支撐起我大秦雄師百萬,橫掃六合。如今丞相卻要減免稅賦,豈不是自斷臂膀?若是國庫空虛,軍餉不足,將士們如何安心征戰?到那時,六國餘孽卷土重來,我大秦豈不危矣?”
李斯的一番話,說得義正言辭,仿佛董宇的改革方案是什麽洪水猛獸一般。朝堂上不少大臣紛紛點頭稱是,畢竟在他們看來,李斯所言不無道理,祖製不可輕廢,改革更是充滿風險。
董宇早料到李斯會跳出來反對,他麵色平靜地反駁道:“李大人此言差矣!我大秦連年征戰,百姓早已不堪重負,若是繼續加重稅賦,隻會激起民怨,最終導致民不聊生,國力衰退。臣所提倡的稅收改革,並非是要減免所有人的稅賦,而是要簡化稅製,讓百姓繳納更公平合理的賦稅,同時減輕貧困百姓的負擔,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這才是長久之計啊!”
“一派胡言!”李斯怒斥道,“丞相口口聲聲說要減輕百姓負擔,可實際上卻是要削弱國家實力!若是按照丞相的方案改革,國庫收入必然銳減,到時候拿什麽來供養軍隊?拿什麽來修建宮殿?拿什麽來賞賜功臣?”
李斯步步緊逼,董宇卻毫不退讓,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在朝堂上爭執不下。嬴政坐在龍椅上,冷眼旁觀著這一切,始終一言不發,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趙高站在嬴政身旁,眼珠滴溜溜地轉著,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他知道,這場爭論的背後,其實是兩種不同理念的碰撞,是新舊勢力的交鋒。而他,則樂於見到這種局麵,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從中漁利,鞏固自己的權勢。
胡亥坐在一旁,百無聊賴地打著哈欠。他對朝堂上的爭論毫無興趣,他隻關心自己的吃喝玩樂。在他看來,無論是董宇還是李斯,都隻是他父皇的棋子,最終的勝負,還是要由他父皇來決定。
朝堂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大臣們都屏息凝神,不敢隨意插話。所有人都明白,這場爭論的結果,將直接關係到大秦帝國未來的走向。
董宇的稅收改革方案能否得到嬴政的支持,他將如何突破李斯等保守派的阻力?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斯站了出來,他拱手向嬴政行禮,語氣堅決地反對道。李斯是朝中重臣,深得嬴政信任,他的發言無疑給原本就搖擺不定的局勢增添了一塊沉重的砝碼。
董宇眉頭微蹙,他知道李斯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一直對他的新政改革頗有微詞,隻是沒想到他會選擇在此時發難。
“哦?李斯大人有何高見?”嬴政收回目光,看向李斯,語氣中帶著一絲探究。
“回稟陛下,自商鞅變法以來,我大秦以法治國,以功行賞。土地分配,曆來以軍功為準,如今丞相提出要將土地分給百姓,豈不是自毀長城?”李斯語氣淩厲,目光銳利地掃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最終落在了董宇身上,“此舉不僅會寒了那些為大秦出生入死的將士們的心,還會動搖我大秦的根基,引發社會動蕩,還請陛下三思!”
李斯的話擲地有聲,引起了朝堂上不少官員的共鳴。他們大多出身貴族,世代享受著土地帶來的豐厚收益,自然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一時間,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原本平靜的朝堂上如同炸開了鍋一般。
董宇心中冷笑,他知道這些反對者並非真的關心國家安危,不過是擔心改革會觸動他們的利益罷了。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朗聲說道:“李斯大人此言差矣!我提出分田於民,並非是要否定軍功,更不是要動搖國本。相反,我認為這樣做正是為了大秦長治久安!”
“哦?此話怎講?”嬴政也被董宇的話吸引了,他饒有興趣地看著董宇,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陛下請想,如今六國雖滅,但天下百姓卻並未真正歸心。各地叛亂不斷,究其原因,無非是百姓生活困苦,無以為繼。試問,如果百姓連溫飽都無法解決,又如何會真心擁護朝廷?”董宇頓了頓,環視了一眼眾人,接著說道,“我提出的土地改革,正是為了解決這一根本問題。讓百姓擁有自己的土地,他們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安心生產,國家的賦稅才能得到保障,大秦的根基才會更加穩固!”
董宇的一番話,有理有據,令不少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官員陷入了沉思。就連嬴政也不禁微微點頭,似乎對他的說法頗為認可。
然而,李斯卻並不打算就此罷休,他冷哼一聲,反駁道:“丞相說得輕巧,土地分給百姓容易,可若是他們不事生產,荒廢農田,又該如何?到那時,國家的賦稅從何而來?”
朝堂上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董宇身上,等待著他的回答。董宇知道,這是一場關乎大秦命運的辯論,他必須贏得這場辯論的勝利,才能將自己的改革理念推行下去……
董宇迎著李斯咄咄逼人的目光,他知道自己絕不能退縮。“李斯大人所慮,並非沒有道理。然而,我意欲推行的並非簡單的分田,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製度。” 他頓了頓,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我已擬定一份‘農耕獎勵製度’,凡勤懇耕種,糧產超額者,可獲官府獎勵,反之則要接受懲罰。如此一來,百姓為了獲得獎勵,自然會盡心耕種,又怎麽會荒廢農田呢?”
朝堂上再次陷入一片寂靜,眾人都在消化著董宇提出的新概念。嬴政緊鎖眉頭,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顯然也在權衡著利弊。
“陛下,臣以為丞相此舉太過理想化,實際操作起來必然困難重重。”李斯依舊反對,他深知想要改變舊製度的根深蒂固,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董宇與李斯你來我往,唇槍舌戰,朝堂之上仿佛成了他們二人辯論的舞台。嬴政始終一言不發,隻是靜靜地聽著,誰也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最終,嬴政長歎一聲,緩緩開口:“丞相所言,朕並非不能理解,但此事事關重大,還需從長計議。今日就議到這裏,退朝吧。”
嬴政起身離去,留下一臉錯愕的董宇。他沒想到,自己苦心孤詣製定的改革方案,就這樣被擱置了。他感到深深的無力感,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軟綿綿的,卻讓他更加難受。
回到府中,虞姬見他愁眉不展,便上前柔聲問道:“夫君今日為何悶悶不樂?”
董宇將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虞姬,語氣中充滿了失落和沮喪。
虞姬聽罷,輕輕握住他的手,安慰道:“夫君不必灰心,改革之路本就充滿荊棘,哪有一帆風順的道理?陛下今日雖未答應,但至少沒有一口回絕,這說明他並非完全反對你的想法,隻是還需要時間考慮罷了。”
“虞姬說得對,是我太過心急了。” 董宇深吸一口氣,眼神逐漸變得堅定起來,“我不能就這樣放棄,我一定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夜深人靜,董宇卻毫無睡意。他知道,改革之路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更多挑戰在等著他。他決定,明日便去拜訪王翦和蒙恬兩位將軍,與他們商討對策。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總能找到突破口,讓大秦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 第六十章 改革受阻
董宇回到府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虞姬的話語在他耳邊回響,讓他明白改革並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耐心和策略。他披衣起身,借著昏黃的燭光,在書房中來回踱步,腦海中不斷浮現著朝堂上李斯咄咄逼人的神情,以及嬴政那深不可測的目光。
次日清晨,董宇便派人前往王翦和蒙恬府上遞上拜帖,邀請兩位將軍到府上一敘。兩位將軍都是秦國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人正直,對董宇也頗為欣賞,接到拜帖後便欣然赴約。
酒過三巡,董宇將昨日朝堂上的事情和盤托出,並坦言自己心中苦悶。王翦聽罷,放下酒杯,沉吟片刻說道:“丞相一心為國為民,老夫深感欽佩。然則改革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李斯等人位高權重,根基深厚,想要讓他們輕易就範,難如登天啊!”
蒙恬也點頭附和道:“丞相所言極是,李斯等人墨守成規,頑固不化,想要說服他們,難於上青天。依末將之見,不如先從其他方麵入手,徐徐圖之。”
董宇眼前一亮,急切地問道:“將軍有何妙計?”
蒙恬微微一笑,說道:“丞相可還記得,我大秦連年征戰,國庫雖然充盈,但百姓卻苦不堪言。若是丞相能夠想辦法減輕百姓的負擔,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必然能夠贏得民心,到那時,即使李斯等人再怎麽反對,也無濟於事了。”
王翦也說道:“蒙將軍所言甚是,隻要丞相能夠做出一番政績,便可堵住悠悠眾口,為日後的改革鋪平道路。”
董宇茅塞頓開,連聲稱謝。兩位將軍的話語為他指明了方向,讓他看到了希望。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從稅收入手,推行一項全新的稅收改革方案。
幾日後,董宇再次求見嬴政,呈上一份題為《稅製改革之策》的竹簡。嬴政接過竹簡,仔細閱讀起來。隻見上麵寫道:“臣以為,現行稅製繁瑣複雜,百姓不堪重負,不利於國家發展。臣建議,簡化稅製,將各種稅賦合並為統一的農業稅,按照土地麵積和收成比例征收,同時免除部分貧困百姓的賦稅,以此減輕百姓負擔,提高農民積極性,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嬴政看著這份大膽的改革方案,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稅收改革事關重大,稍有不慎,便會引起朝野震蕩。而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斯突然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丞相此舉太過激進,恐會動搖國本,還請陛下三思啊!”
李斯聲如洪鍾,在大殿內回蕩,他的目光銳利地掃過董宇,語氣中充滿了不屑和警告:“丞相此言差矣!我大秦以法家治國,曆來稅賦沉重,方能支撐起我大秦雄師百萬,橫掃六合。如今丞相卻要減免稅賦,豈不是自斷臂膀?若是國庫空虛,軍餉不足,將士們如何安心征戰?到那時,六國餘孽卷土重來,我大秦豈不危矣?”
李斯的一番話,說得義正言辭,仿佛董宇的改革方案是什麽洪水猛獸一般。朝堂上不少大臣紛紛點頭稱是,畢竟在他們看來,李斯所言不無道理,祖製不可輕廢,改革更是充滿風險。
董宇早料到李斯會跳出來反對,他麵色平靜地反駁道:“李大人此言差矣!我大秦連年征戰,百姓早已不堪重負,若是繼續加重稅賦,隻會激起民怨,最終導致民不聊生,國力衰退。臣所提倡的稅收改革,並非是要減免所有人的稅賦,而是要簡化稅製,讓百姓繳納更公平合理的賦稅,同時減輕貧困百姓的負擔,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這才是長久之計啊!”
“一派胡言!”李斯怒斥道,“丞相口口聲聲說要減輕百姓負擔,可實際上卻是要削弱國家實力!若是按照丞相的方案改革,國庫收入必然銳減,到時候拿什麽來供養軍隊?拿什麽來修建宮殿?拿什麽來賞賜功臣?”
李斯步步緊逼,董宇卻毫不退讓,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在朝堂上爭執不下。嬴政坐在龍椅上,冷眼旁觀著這一切,始終一言不發,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趙高站在嬴政身旁,眼珠滴溜溜地轉著,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他知道,這場爭論的背後,其實是兩種不同理念的碰撞,是新舊勢力的交鋒。而他,則樂於見到這種局麵,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從中漁利,鞏固自己的權勢。
胡亥坐在一旁,百無聊賴地打著哈欠。他對朝堂上的爭論毫無興趣,他隻關心自己的吃喝玩樂。在他看來,無論是董宇還是李斯,都隻是他父皇的棋子,最終的勝負,還是要由他父皇來決定。
朝堂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大臣們都屏息凝神,不敢隨意插話。所有人都明白,這場爭論的結果,將直接關係到大秦帝國未來的走向。
董宇的稅收改革方案能否得到嬴政的支持,他將如何突破李斯等保守派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