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高家莊
靈魂擺渡:我師傅是九叔 作者:跑跑停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靈山,大雷音寺。
佛光普照,灑落地上諸多佛國,誦經聲日夜不斷。婆娑樹下,盤坐一名名羅漢、菩薩,觀想我佛如來。
一道流光劃過,落入靈山。
靈山之上,八寶功德池金蓮朵朵,搖曳多姿,盛開滿池,除去那九品功德金蓮,其餘盡皆是氣運功德所化,可見佛門如今的昌盛。
在眾多佛門大能的眼裏,這還隻是開始,待西遊結束之後,才是他們佛門真正昌盛的時候。
曆時,縱然是道門也要被他們反壓一頭,成為人間第一大教。
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西遊剛開始,觀音菩薩就已經被一根攪屎棍給攪得燥火升騰,如今更是連自己的預定的守山山神都被拐了去,而且取經人的行為也日益古怪。
深感不安的觀音,隻好匆匆離開珞珈山,再上靈山麵見如來。
大雄寶殿上,提前得到觀音消息的如來,也是召集了其他七大菩薩、四大金剛、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珈藍,滿堂堂站滿人。
觀音走進大雄寶殿,行了一禮,“見過佛祖。”
端坐主位滿臉富態相的如來抬了抬手,“不必多禮,取經之事又有何差錯?”
此話一出,其他菩薩羅漢等人都是看向了觀音。
其中七大菩薩裏,也有不少準備看觀音笑話的,畢竟當年這取經負責人的位置,他們也是爭了很久。
奈何觀音名氣大,道理硬,順理成章當了這取經人負責人。
有關於道門插足西遊之事的事情,他們也是聽聞了,在看笑話之餘也是想著要如何處理這件事。
但誰知觀音一開口就是撂擔子不幹了,帶著一絲疲憊道:“還請佛祖把我這個取經負責人換了吧,這道門派出之人我實在沒辦法處理。”
“諸位菩薩可有意願?”如來看向其他七大菩薩。
七大菩薩齊齊搖頭,罕見齊聲道:“我們都認為觀音是最適合的人選。”
明知道是一坨,為何不避?
知道其中涉及道門的存在,更是能夠讓觀音破防,其他七大菩薩怎麽可能頭鐵上去。
如來見狀,隻好拒絕了觀音的請求,“觀音,可還是因為那個小道士?”
觀音看見先前和她爭得麵紅耳赤的七大菩薩,如今一個個盡顯嫌棄,氣得她胸口都有些發悶了。
麵對如來的問題,她隻好歎氣道:“如今鷹愁澗換馬和觀音禪院夜被火燒、袈裟被偷合計三難都不成,再這樣下去,如何能夠籌齊九九八十一難?”
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屬於她的那份如今隻剩些許,被安言奪去了七七八八,關鍵是她還不能對其出手。
沒有了收益,最後可能還要自己頂鍋,這種事情誰愛幹誰幹去。
反正觀音是不想幹了。
如來聞言卻是哈哈大笑了起來,“如何籌不齊?這不就有三難嗎?”
觀音不解起來,“願聞其詳。”
如來伸出肥大的手掌比劃道:“鷹愁澗奪馬、觀音禪院金池起貪欲、黑風山熊妖來襲。”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觀音聽得目瞪口呆,其他菩薩也是露出遲疑。
“這也能算嗎?”
“如何不能?”
“西遊的目的是讓我們佛門能夠有一個理由光明正大進入東土世界,經書才是關鍵。”
如來直接點名重心。
“道門之計即便一時奏效,但在靈山佛光普照之下,也不過是一時之得失。”
“有舍才有得。”
以佛門的手段,就算是互換,他們也是不吃虧的,畢竟度化不行就點化。
在發展信仰這一點上,佛門的手段花樣可比道門強上太多了。
在聽完了如來的解釋後,觀音和其他七大菩薩才恍然大悟。
觀音雖心有不甘,但如來佛祖都發話了,她也隻好認了,隨後她問道:“如今他們正要進入烏斯藏國,若是讓天蓬元帥見到那道人,隻怕會生出變故。”
如來嗬嗬一笑,“不會的,這是我與玉帝的約定,你隻管放心去。”
看見如來如此鬆懈,觀音有心想說什麽,不過在見到如來那自信的神情時,她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來,領命去了。
安言不知道觀音菩薩正在打自己的小報告,他現在忙得很。
除了要時不時為敖烈解答修煉地煞七十二變時遇到的問題,還要一刻不停煉化體內的黑氣,同時整理腦海中那些得自黑氣的記憶。
至於敖烈為什麽會修煉地煞七十二變,大概是聽了孫悟空的忽悠,說什麽數量多才是真的強。
而且天罡三十六變的修煉難度也的確要比地煞七十二變難上許多,自覺自己天資有限的敖烈,也不好高騖遠,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
對此,安言也沒說什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開掛的。
教導之餘,經過這些天來對那些記憶的整頓,安言大概明白為什麽黑氣裏會有和尚記憶了。
他懷疑黑氣的源頭是無天,又是黑氣、又是和尚,很難讓人不將其聯係起來。
但如果是無天,問題就來了,這個時候的無天應該還在等待機會才對。
難不成是因為自己窺探的舉動?
如果是因為無天害怕暴露身份,想殺自己滅口,這樣一來也就說得通了。
可安言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但又說不上來哪裏不對勁。
苦想多時,還是沒想出的他,也就不再糾結。
想到他從那些記憶中得到的一門佛門功法,與他印象中法海使用的那招大威天龍很像,不由得他看向了唐三藏。
正在吃著幹糧的唐三藏看見安言突然看向自己,他有些疑惑道:“我臉上有東西嗎?”
安言笑得有些無良,“你臉上很幹淨,沒東西,我隻是突然想起我有一門佛門功法,想問問你學不學。”
“佛門功法?什麽佛門功法?”唐三藏一聽來了興趣,放下了手中的幹糧。
敖烈拉著孫悟空去修煉地煞七十二變了,留在身旁抱著烤魚啃著的熊羆迷糊道:“師父,你不是道士嗎?怎麽會佛門功法?”
“中西合璧,互相借鑒,取長補短,懂了沒?”安言敷衍道。
佛就是佛,道就是道,東西道不同怎麽補?
不懂的熊羆也不敢問,隻能一副我懂了的模樣,然後大口吃起自己的烤魚,不敢再多嘴發問。
敷衍住熊羆,安言笑眯眯道:“一門很不錯的佛門功法,單說可能你體會不到,我打一遍給你看看怎麽樣?”
為了滿足自己惡趣味的安言,極力在推銷著功法。
沒多想的唐三藏,隻當是安言一片好心,笑著點頭道:“那就麻煩安言你了。”
“借你袈裟一用。”
沒袈裟就沒那意思了。
唐三藏也是爽快借出。
披上袈裟的安言當即一躍而起,一甩袈裟,同時嘴裏念念有詞,“大威天龍,大羅法咒,般若諸佛,般若巴嘛轟。”
頓時耀眼金龍在安言身邊飛起,很是霸氣非凡,看得唐三藏眼睛大亮。
隨後金龍飛出,落在遠處的山頭,轟隆一聲,山石崩碎,威力驚人。
學會這招,再也不怕不會裝逼了。
常常覺得自己揮舞錫杖衝鋒在前的模樣過於粗暴的唐三藏,覺得這招再適合自己不過了。
既炫,還酷。
“怎麽樣?想學不?”安言落地,走向唐三藏道。
唐三藏連連點頭,“想學!”
趁著晚上有時間,安言也是爽快傳授給了唐三藏。
記下這招大威天龍後,又聽見安言再三叮囑,唐三藏遲疑道:“這咒語非念不可嗎?”
安言重重點頭,語重心長道:“當然,難不成我還會騙你?”
於是,唐三藏也就不再懷疑,在“正道”越走越遠。
又是經過數天的路程,終於是又見到有人家了。
唐三藏看了眼天色,朝安言道:“安言,你看那前方不遠有一處山莊,我們去借宿一宿,明日再趕路如何?”
安言抬頭看去,前方果真有一片山莊,還不小。
“也行,不過還是先讓悟空去探探路。”
雖然看著沒有什麽妖氣,很正常的一個山莊,但小心總沒大錯。
“包在俺老孫身上,俺去去就回。”孫悟空聽到後,一個跟鬥跳了過去。
不出一會,孫悟空又跳了回來,“安哥兒、師父,是好人家,放心借宿。”
他對自己的火眼金睛還是很有自信的。
有了悟空的保證,再無後顧之憂。
一行人來到山莊,剛進莊裏,就看見一青年匆匆忙走來,持傘背包,看樣子要出莊去。
正愁不知道此處是什麽地界的孫悟空,順手一把攔住了青年,道:“我問你個事,這裏是什麽地方?”
青年看見孫悟空妖怪模樣,被嚇了一跳,“妖怪!有妖怪啊!”
聯想到莊裏的事情,懷疑是那豬妖找來的幫手的青年,嚇得轉身就想跑,卻發現自己不斷原地踏步,原來是被那猴妖扯住了。
他掙紮著,口中嚷道:“放開我!快放開我!”
“猴哥,你別把人嚇壞了,還是讓老熊我來吧。”自我感覺良好的熊羆擔著行李上前,衝著那青年咧嘴一笑。
青年看見一頭人身熊頭的黑熊精朝他張開血盆大口,被嚇得一個激靈,暈死了過去。
見狀,逗得孫悟空哈哈大笑,“你這呆貨,你可別把人嚇壞了。”
好在熊羆毛色本就是黑的,也看不出臉上的尷尬,隻道:“這廝也太膽小了,可不關我的事。”
看著一熊一猴成功把人嚇暈,安言和唐三藏都無奈了。
唐三藏道:“悟空,還不把人救醒?”
安言也是沒好氣道:“熊羆,回來,你還自我感覺挺好的。”
白龍馬咧開馬嘴笑了起來。
剛被喚醒的青年,看見白龍馬在笑,差點又被嚇暈過去,暈乎乎呢喃道:“今天是怎麽了?先是猴,又是熊,現在連馬都會笑了。”
安言翻身下馬,走到青年身前,笑道:“你不用怕,我們都是良善之人,自東土大唐而來。”
“行到寶地,還不知道此處是什麽地方,勞煩小兄弟告知一聲。”
看見溫潤如玉,彬彬有禮的安言,青年一下子安心了不少,此時也不敢再無視他們,隻好停下來道:“此處乃是烏斯藏國界之地,因為一莊人家大部分姓高,因此叫做高老莊。”
這時,冷靜下來的青年才發覺安言身穿的是道袍,不由一眼一亮,又看了看對安言恭敬的兩妖,不由問道:“敢問道長,這兩是你的隨從嗎?”
“呸!你才是隨從呢!”
“就是,怎麽說話的?”
這話自然引得孫悟空和熊羆不爽,齜牙咧嘴的樣子嚇得青年縮了縮腦袋。
安言攔住熊羆和悟空,一一介紹道:“這位是我的二徒弟,他是這位法師的大徒弟。”
青年恍然,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唐三藏便不理,然後眼神火熱看向安言,實話道:“不瞞道長,我是這莊上高太公的家人,名叫高才。”
“我有一事相求,懇請道長幫幫我們。”
在聽到烏斯藏國地界之時,安言便知道這山莊、這青年是誰了。
果不其然,高才自己就說了出來。
知道是天蓬元帥化身的豬八戒在鬧事,安言也想見一見這位曾經天河水軍的首領,於是便道:“是何事?說來聽聽?”
高才訴說著苦悶事道:“我那太公有個老女兒,年方二十歲,也不曾許配人家,三年前讓一個妖怪占了去。”
年方二十,老女人,看似矛盾的形容,放在古代卻是再合理不過。
安言點頭道:“所以你這身裝扮是要去遠門請人降妖?”
高才不敢隱瞞,一五一十道來,“我前前後後尋了有三四個法師,可都是中看不中用,害我被太公臭罵一頓。”
“如今太公又讓我去尋,這方圓百裏我都找遍了,實在找不出能降住那妖怪的人來隻好準備去更遠的地方。”
“不知道長可願隨我前去降妖?事後我太公必有重賞。”
能夠收服妖怪當徒弟的道士法師,他還是第一次見,而從東土大唐來的更是少見。
想來能夠一路翻山越嶺,必是有過人之處。
所以想著死馬當活馬醫的高才,才會盛情邀請。
安言聽到後,看向唐三藏,“三藏,你怎麽看?”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去看看吧。”對於妖怪害人的事情,唐三藏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聞言安言看向高才,“帶路吧。”
“好嘞,諸位請跟我來。”
高才歡喜領著眾人往高家走去。
(本章完)
佛光普照,灑落地上諸多佛國,誦經聲日夜不斷。婆娑樹下,盤坐一名名羅漢、菩薩,觀想我佛如來。
一道流光劃過,落入靈山。
靈山之上,八寶功德池金蓮朵朵,搖曳多姿,盛開滿池,除去那九品功德金蓮,其餘盡皆是氣運功德所化,可見佛門如今的昌盛。
在眾多佛門大能的眼裏,這還隻是開始,待西遊結束之後,才是他們佛門真正昌盛的時候。
曆時,縱然是道門也要被他們反壓一頭,成為人間第一大教。
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西遊剛開始,觀音菩薩就已經被一根攪屎棍給攪得燥火升騰,如今更是連自己的預定的守山山神都被拐了去,而且取經人的行為也日益古怪。
深感不安的觀音,隻好匆匆離開珞珈山,再上靈山麵見如來。
大雄寶殿上,提前得到觀音消息的如來,也是召集了其他七大菩薩、四大金剛、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珈藍,滿堂堂站滿人。
觀音走進大雄寶殿,行了一禮,“見過佛祖。”
端坐主位滿臉富態相的如來抬了抬手,“不必多禮,取經之事又有何差錯?”
此話一出,其他菩薩羅漢等人都是看向了觀音。
其中七大菩薩裏,也有不少準備看觀音笑話的,畢竟當年這取經負責人的位置,他們也是爭了很久。
奈何觀音名氣大,道理硬,順理成章當了這取經人負責人。
有關於道門插足西遊之事的事情,他們也是聽聞了,在看笑話之餘也是想著要如何處理這件事。
但誰知觀音一開口就是撂擔子不幹了,帶著一絲疲憊道:“還請佛祖把我這個取經負責人換了吧,這道門派出之人我實在沒辦法處理。”
“諸位菩薩可有意願?”如來看向其他七大菩薩。
七大菩薩齊齊搖頭,罕見齊聲道:“我們都認為觀音是最適合的人選。”
明知道是一坨,為何不避?
知道其中涉及道門的存在,更是能夠讓觀音破防,其他七大菩薩怎麽可能頭鐵上去。
如來見狀,隻好拒絕了觀音的請求,“觀音,可還是因為那個小道士?”
觀音看見先前和她爭得麵紅耳赤的七大菩薩,如今一個個盡顯嫌棄,氣得她胸口都有些發悶了。
麵對如來的問題,她隻好歎氣道:“如今鷹愁澗換馬和觀音禪院夜被火燒、袈裟被偷合計三難都不成,再這樣下去,如何能夠籌齊九九八十一難?”
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屬於她的那份如今隻剩些許,被安言奪去了七七八八,關鍵是她還不能對其出手。
沒有了收益,最後可能還要自己頂鍋,這種事情誰愛幹誰幹去。
反正觀音是不想幹了。
如來聞言卻是哈哈大笑了起來,“如何籌不齊?這不就有三難嗎?”
觀音不解起來,“願聞其詳。”
如來伸出肥大的手掌比劃道:“鷹愁澗奪馬、觀音禪院金池起貪欲、黑風山熊妖來襲。”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觀音聽得目瞪口呆,其他菩薩也是露出遲疑。
“這也能算嗎?”
“如何不能?”
“西遊的目的是讓我們佛門能夠有一個理由光明正大進入東土世界,經書才是關鍵。”
如來直接點名重心。
“道門之計即便一時奏效,但在靈山佛光普照之下,也不過是一時之得失。”
“有舍才有得。”
以佛門的手段,就算是互換,他們也是不吃虧的,畢竟度化不行就點化。
在發展信仰這一點上,佛門的手段花樣可比道門強上太多了。
在聽完了如來的解釋後,觀音和其他七大菩薩才恍然大悟。
觀音雖心有不甘,但如來佛祖都發話了,她也隻好認了,隨後她問道:“如今他們正要進入烏斯藏國,若是讓天蓬元帥見到那道人,隻怕會生出變故。”
如來嗬嗬一笑,“不會的,這是我與玉帝的約定,你隻管放心去。”
看見如來如此鬆懈,觀音有心想說什麽,不過在見到如來那自信的神情時,她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來,領命去了。
安言不知道觀音菩薩正在打自己的小報告,他現在忙得很。
除了要時不時為敖烈解答修煉地煞七十二變時遇到的問題,還要一刻不停煉化體內的黑氣,同時整理腦海中那些得自黑氣的記憶。
至於敖烈為什麽會修煉地煞七十二變,大概是聽了孫悟空的忽悠,說什麽數量多才是真的強。
而且天罡三十六變的修煉難度也的確要比地煞七十二變難上許多,自覺自己天資有限的敖烈,也不好高騖遠,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
對此,安言也沒說什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開掛的。
教導之餘,經過這些天來對那些記憶的整頓,安言大概明白為什麽黑氣裏會有和尚記憶了。
他懷疑黑氣的源頭是無天,又是黑氣、又是和尚,很難讓人不將其聯係起來。
但如果是無天,問題就來了,這個時候的無天應該還在等待機會才對。
難不成是因為自己窺探的舉動?
如果是因為無天害怕暴露身份,想殺自己滅口,這樣一來也就說得通了。
可安言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但又說不上來哪裏不對勁。
苦想多時,還是沒想出的他,也就不再糾結。
想到他從那些記憶中得到的一門佛門功法,與他印象中法海使用的那招大威天龍很像,不由得他看向了唐三藏。
正在吃著幹糧的唐三藏看見安言突然看向自己,他有些疑惑道:“我臉上有東西嗎?”
安言笑得有些無良,“你臉上很幹淨,沒東西,我隻是突然想起我有一門佛門功法,想問問你學不學。”
“佛門功法?什麽佛門功法?”唐三藏一聽來了興趣,放下了手中的幹糧。
敖烈拉著孫悟空去修煉地煞七十二變了,留在身旁抱著烤魚啃著的熊羆迷糊道:“師父,你不是道士嗎?怎麽會佛門功法?”
“中西合璧,互相借鑒,取長補短,懂了沒?”安言敷衍道。
佛就是佛,道就是道,東西道不同怎麽補?
不懂的熊羆也不敢問,隻能一副我懂了的模樣,然後大口吃起自己的烤魚,不敢再多嘴發問。
敷衍住熊羆,安言笑眯眯道:“一門很不錯的佛門功法,單說可能你體會不到,我打一遍給你看看怎麽樣?”
為了滿足自己惡趣味的安言,極力在推銷著功法。
沒多想的唐三藏,隻當是安言一片好心,笑著點頭道:“那就麻煩安言你了。”
“借你袈裟一用。”
沒袈裟就沒那意思了。
唐三藏也是爽快借出。
披上袈裟的安言當即一躍而起,一甩袈裟,同時嘴裏念念有詞,“大威天龍,大羅法咒,般若諸佛,般若巴嘛轟。”
頓時耀眼金龍在安言身邊飛起,很是霸氣非凡,看得唐三藏眼睛大亮。
隨後金龍飛出,落在遠處的山頭,轟隆一聲,山石崩碎,威力驚人。
學會這招,再也不怕不會裝逼了。
常常覺得自己揮舞錫杖衝鋒在前的模樣過於粗暴的唐三藏,覺得這招再適合自己不過了。
既炫,還酷。
“怎麽樣?想學不?”安言落地,走向唐三藏道。
唐三藏連連點頭,“想學!”
趁著晚上有時間,安言也是爽快傳授給了唐三藏。
記下這招大威天龍後,又聽見安言再三叮囑,唐三藏遲疑道:“這咒語非念不可嗎?”
安言重重點頭,語重心長道:“當然,難不成我還會騙你?”
於是,唐三藏也就不再懷疑,在“正道”越走越遠。
又是經過數天的路程,終於是又見到有人家了。
唐三藏看了眼天色,朝安言道:“安言,你看那前方不遠有一處山莊,我們去借宿一宿,明日再趕路如何?”
安言抬頭看去,前方果真有一片山莊,還不小。
“也行,不過還是先讓悟空去探探路。”
雖然看著沒有什麽妖氣,很正常的一個山莊,但小心總沒大錯。
“包在俺老孫身上,俺去去就回。”孫悟空聽到後,一個跟鬥跳了過去。
不出一會,孫悟空又跳了回來,“安哥兒、師父,是好人家,放心借宿。”
他對自己的火眼金睛還是很有自信的。
有了悟空的保證,再無後顧之憂。
一行人來到山莊,剛進莊裏,就看見一青年匆匆忙走來,持傘背包,看樣子要出莊去。
正愁不知道此處是什麽地界的孫悟空,順手一把攔住了青年,道:“我問你個事,這裏是什麽地方?”
青年看見孫悟空妖怪模樣,被嚇了一跳,“妖怪!有妖怪啊!”
聯想到莊裏的事情,懷疑是那豬妖找來的幫手的青年,嚇得轉身就想跑,卻發現自己不斷原地踏步,原來是被那猴妖扯住了。
他掙紮著,口中嚷道:“放開我!快放開我!”
“猴哥,你別把人嚇壞了,還是讓老熊我來吧。”自我感覺良好的熊羆擔著行李上前,衝著那青年咧嘴一笑。
青年看見一頭人身熊頭的黑熊精朝他張開血盆大口,被嚇得一個激靈,暈死了過去。
見狀,逗得孫悟空哈哈大笑,“你這呆貨,你可別把人嚇壞了。”
好在熊羆毛色本就是黑的,也看不出臉上的尷尬,隻道:“這廝也太膽小了,可不關我的事。”
看著一熊一猴成功把人嚇暈,安言和唐三藏都無奈了。
唐三藏道:“悟空,還不把人救醒?”
安言也是沒好氣道:“熊羆,回來,你還自我感覺挺好的。”
白龍馬咧開馬嘴笑了起來。
剛被喚醒的青年,看見白龍馬在笑,差點又被嚇暈過去,暈乎乎呢喃道:“今天是怎麽了?先是猴,又是熊,現在連馬都會笑了。”
安言翻身下馬,走到青年身前,笑道:“你不用怕,我們都是良善之人,自東土大唐而來。”
“行到寶地,還不知道此處是什麽地方,勞煩小兄弟告知一聲。”
看見溫潤如玉,彬彬有禮的安言,青年一下子安心了不少,此時也不敢再無視他們,隻好停下來道:“此處乃是烏斯藏國界之地,因為一莊人家大部分姓高,因此叫做高老莊。”
這時,冷靜下來的青年才發覺安言身穿的是道袍,不由一眼一亮,又看了看對安言恭敬的兩妖,不由問道:“敢問道長,這兩是你的隨從嗎?”
“呸!你才是隨從呢!”
“就是,怎麽說話的?”
這話自然引得孫悟空和熊羆不爽,齜牙咧嘴的樣子嚇得青年縮了縮腦袋。
安言攔住熊羆和悟空,一一介紹道:“這位是我的二徒弟,他是這位法師的大徒弟。”
青年恍然,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唐三藏便不理,然後眼神火熱看向安言,實話道:“不瞞道長,我是這莊上高太公的家人,名叫高才。”
“我有一事相求,懇請道長幫幫我們。”
在聽到烏斯藏國地界之時,安言便知道這山莊、這青年是誰了。
果不其然,高才自己就說了出來。
知道是天蓬元帥化身的豬八戒在鬧事,安言也想見一見這位曾經天河水軍的首領,於是便道:“是何事?說來聽聽?”
高才訴說著苦悶事道:“我那太公有個老女兒,年方二十歲,也不曾許配人家,三年前讓一個妖怪占了去。”
年方二十,老女人,看似矛盾的形容,放在古代卻是再合理不過。
安言點頭道:“所以你這身裝扮是要去遠門請人降妖?”
高才不敢隱瞞,一五一十道來,“我前前後後尋了有三四個法師,可都是中看不中用,害我被太公臭罵一頓。”
“如今太公又讓我去尋,這方圓百裏我都找遍了,實在找不出能降住那妖怪的人來隻好準備去更遠的地方。”
“不知道長可願隨我前去降妖?事後我太公必有重賞。”
能夠收服妖怪當徒弟的道士法師,他還是第一次見,而從東土大唐來的更是少見。
想來能夠一路翻山越嶺,必是有過人之處。
所以想著死馬當活馬醫的高才,才會盛情邀請。
安言聽到後,看向唐三藏,“三藏,你怎麽看?”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去看看吧。”對於妖怪害人的事情,唐三藏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聞言安言看向高才,“帶路吧。”
“好嘞,諸位請跟我來。”
高才歡喜領著眾人往高家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