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賦稅改革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比起薛禮一戰破臨漳,李恪在長安過得很不順利。
首先是長子李仁承襲吳王,當天就一大票官員反對,後麵暫時消停是因為李恪給了這些官員找了一堆的事情做。等把手頭的事情忙活的差不多了,這些官員又開始反對了。
反對的原因也很簡單,陛下您能做到公忠天下,但不代表您的後人也能做到。
最後,李仁也自請除去吳王封號。
沒奈何的李恪,隻好將李仁改封為虞王。李仁倒是沒心沒肺,封什麽王不要緊,隻要別耽擱他以後躍馬揚鞭建功立業就行。
至於五都,朝臣們倒是沒太多異議,就是擔心會不會大規模征發徭役。這個李恪表示不會,長安這邊隻有個大明宮還沒建完,洛陽那邊的宮室稍微修繕一下,太原那邊有個楊廣留下的晉陽宮,也是稍微修繕,建業更別提了,南朝都城,還是稍微修繕。
隻有幽州稍微麻煩點,楊廣留的那個行宮破敗的厲害。不過也不是大問題,正好借著修繕行宮,給百姓開工資收攏民心。
經過這些天的上朝,李恪發現,自己原本的一些政策推行順序,要有改變了。
大都督府——都督府——折衝府這套兵權體係,慢慢來就行,不需要很急。在李恪看來,改良賦稅製度現在該是第一位了,原因也很簡單,租庸調製度已經開始有崩盤的跡象了。
為什麽會有崩盤的跡象?就在於李治在位時通過的一條政令:放寬對土地買賣的限製!
首先,李恪宣布廢除租庸調製度,將目前的稅製改為田賦、丁稅、戶稅、商稅、工稅、鹽稅六類。同時,李恪宣布廢除無償徭役。
其中田賦的征收規格是:一戶人家擁有的田畝少於五畝,不納稅;五畝到十五畝之間,三十五稅一;十五畝到三十畝之間,三十稅一;三十畝到五十畝之間,二十稅一;五十畝到百畝之間,十五稅一;百畝以上,十稅一!
戶稅的標準是:一戶人丁在十人以下,不納戶稅;十人以上二十人以下,納戶稅三十錢,二十人以上納戶稅五十錢。按季征繳戶稅。
丁稅的標準是:男女成年後皆需繳納丁稅,男丁一人每月三錢,女丁每月一錢,不分良賤!良人丁稅由自己繳納,賤籍丁稅由主家代繳。
商稅訂為二十五稅一,工稅訂為三十稅一,鹽稅主要針對私人鹽場,每十斤鹽說稅錢三文。
朝臣們挺無語的,想反對,李恪的稅率訂的都不是很高。不反對,李恪這田賦、戶稅和丁稅,就是盯著人口和土地去的,逼得世家吐出嘴裏的土地和人丁。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接下來就是括田檢丁。
還沒等朝臣們說什麽,李恪又宣布《逃人法》,核心思想隻有一條,不管是奴隸佃戶隱戶蔭戶什麽的,隻要控告主家壓迫過甚,且官府調查屬實,那麽逃跑無罪!
再結合前麵賤籍之人丁稅必須由主家代繳……
李恪的目的真的赤裸裸了,痛快點,將你們手裏的人丁主動交出來。
朝臣們想反抗嗎?
當然想反抗,可反抗不起來。
宗室可以說全都站在李恪一邊,李恪沒有內憂。而且李恪早就經營了天下人望,要想詆毀難度很高。而且,李恪的這幾條賦稅改革,也確確實實是衝著減輕百姓們的負擔們去的。光是廢除無償徭役這一塊,絕對會被百姓們稱頌為聖君。
還有就是,不要以為租庸調製度下百姓們分的田就足夠了。實際上貞觀中期以後,百姓們的授田壓根就不足。地廣人稀的地方授田還是足額的,但人口密集的地方,好點的能夠達到標準的六成,普遍是四成左右。
可問題就在於,地廣人稀的地方都是什麽地方?唉,瘴癘之地,流放首選!
而且,宗室們離開長安前,李恪拉著他們進了兩儀殿好一通嘀嘀咕咕。朝臣們可是看到,那些隻想待在封地的宗室藩王,可是一個個走路帶風滿臉笑容離開長安的。
這時,朝臣們忍不住又想起了蕭家,頓時生出了濃濃的嫉妒之心。這蕭家真的好命啊,全力投資李恪,這不就來了回報了麽,雖說蕭家在朝堂上現在沒有高官,但朝臣們可是知道,蕭家現在真的可以說是富得流油啊。
現在朝臣們是極度地後悔,為什麽當年不跟著蕭家也投資一下呢。當然,還是有不少關隴小世家和寒門還是挺開心地,因為他們的兒子在李恪麾下都混得不錯。不過,讓他們感覺遺憾的是,當初應該派嫡子們去的。結果,現在好處都在庶子們的手裏了,讓嫡係子孫都挺眼紅的。
另外,從這個賦稅改革來看,李恪的態度也很明顯,過也得過,不過也得過。過的話,大夥都有個體麵。 不過的話,李恪表示我很喜歡你不體麵。
朝臣們斟酌了一下,還是同意了。畢竟對比起自己的損失,河北世家損失是最慘重的。而且朝臣們有預感,好好配合李恪這波賦稅改革的話,李恪是不會讓他們難過的。
李恪確實不會讓支持自己的朝臣難過,畢竟,在這個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官商一體,是真的很難避免的。既然避免不了,那麽就隻能想辦法降低危害了。
現在,隻能先忍受一下官商一體,來慢慢推動工商業的發展。不然的話,光靠李恪加上李家宗室……不知道會有多慢。
大唐目前的形勢是,勸農已經被李世民完成了。到了李恪的手裏,就是該大興工商了。不這麽做的話,李恪該如何養起至少四十萬的常備軍!
而要大興工商,就需要大量的人口。李恪實在沒有耐心學李世民的那種溫柔手段了,直接點,老實交出土地人口和麵對火槍大炮,二選一吧。
當然,李恪也不會一蹴而就,畢竟大唐國土那麽大,一蹴而就的話,那自己搞不好是真的第二個外公楊廣了。
先從關中弄起來吧。
首先是長子李仁承襲吳王,當天就一大票官員反對,後麵暫時消停是因為李恪給了這些官員找了一堆的事情做。等把手頭的事情忙活的差不多了,這些官員又開始反對了。
反對的原因也很簡單,陛下您能做到公忠天下,但不代表您的後人也能做到。
最後,李仁也自請除去吳王封號。
沒奈何的李恪,隻好將李仁改封為虞王。李仁倒是沒心沒肺,封什麽王不要緊,隻要別耽擱他以後躍馬揚鞭建功立業就行。
至於五都,朝臣們倒是沒太多異議,就是擔心會不會大規模征發徭役。這個李恪表示不會,長安這邊隻有個大明宮還沒建完,洛陽那邊的宮室稍微修繕一下,太原那邊有個楊廣留下的晉陽宮,也是稍微修繕,建業更別提了,南朝都城,還是稍微修繕。
隻有幽州稍微麻煩點,楊廣留的那個行宮破敗的厲害。不過也不是大問題,正好借著修繕行宮,給百姓開工資收攏民心。
經過這些天的上朝,李恪發現,自己原本的一些政策推行順序,要有改變了。
大都督府——都督府——折衝府這套兵權體係,慢慢來就行,不需要很急。在李恪看來,改良賦稅製度現在該是第一位了,原因也很簡單,租庸調製度已經開始有崩盤的跡象了。
為什麽會有崩盤的跡象?就在於李治在位時通過的一條政令:放寬對土地買賣的限製!
首先,李恪宣布廢除租庸調製度,將目前的稅製改為田賦、丁稅、戶稅、商稅、工稅、鹽稅六類。同時,李恪宣布廢除無償徭役。
其中田賦的征收規格是:一戶人家擁有的田畝少於五畝,不納稅;五畝到十五畝之間,三十五稅一;十五畝到三十畝之間,三十稅一;三十畝到五十畝之間,二十稅一;五十畝到百畝之間,十五稅一;百畝以上,十稅一!
戶稅的標準是:一戶人丁在十人以下,不納戶稅;十人以上二十人以下,納戶稅三十錢,二十人以上納戶稅五十錢。按季征繳戶稅。
丁稅的標準是:男女成年後皆需繳納丁稅,男丁一人每月三錢,女丁每月一錢,不分良賤!良人丁稅由自己繳納,賤籍丁稅由主家代繳。
商稅訂為二十五稅一,工稅訂為三十稅一,鹽稅主要針對私人鹽場,每十斤鹽說稅錢三文。
朝臣們挺無語的,想反對,李恪的稅率訂的都不是很高。不反對,李恪這田賦、戶稅和丁稅,就是盯著人口和土地去的,逼得世家吐出嘴裏的土地和人丁。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接下來就是括田檢丁。
還沒等朝臣們說什麽,李恪又宣布《逃人法》,核心思想隻有一條,不管是奴隸佃戶隱戶蔭戶什麽的,隻要控告主家壓迫過甚,且官府調查屬實,那麽逃跑無罪!
再結合前麵賤籍之人丁稅必須由主家代繳……
李恪的目的真的赤裸裸了,痛快點,將你們手裏的人丁主動交出來。
朝臣們想反抗嗎?
當然想反抗,可反抗不起來。
宗室可以說全都站在李恪一邊,李恪沒有內憂。而且李恪早就經營了天下人望,要想詆毀難度很高。而且,李恪的這幾條賦稅改革,也確確實實是衝著減輕百姓們的負擔們去的。光是廢除無償徭役這一塊,絕對會被百姓們稱頌為聖君。
還有就是,不要以為租庸調製度下百姓們分的田就足夠了。實際上貞觀中期以後,百姓們的授田壓根就不足。地廣人稀的地方授田還是足額的,但人口密集的地方,好點的能夠達到標準的六成,普遍是四成左右。
可問題就在於,地廣人稀的地方都是什麽地方?唉,瘴癘之地,流放首選!
而且,宗室們離開長安前,李恪拉著他們進了兩儀殿好一通嘀嘀咕咕。朝臣們可是看到,那些隻想待在封地的宗室藩王,可是一個個走路帶風滿臉笑容離開長安的。
這時,朝臣們忍不住又想起了蕭家,頓時生出了濃濃的嫉妒之心。這蕭家真的好命啊,全力投資李恪,這不就來了回報了麽,雖說蕭家在朝堂上現在沒有高官,但朝臣們可是知道,蕭家現在真的可以說是富得流油啊。
現在朝臣們是極度地後悔,為什麽當年不跟著蕭家也投資一下呢。當然,還是有不少關隴小世家和寒門還是挺開心地,因為他們的兒子在李恪麾下都混得不錯。不過,讓他們感覺遺憾的是,當初應該派嫡子們去的。結果,現在好處都在庶子們的手裏了,讓嫡係子孫都挺眼紅的。
另外,從這個賦稅改革來看,李恪的態度也很明顯,過也得過,不過也得過。過的話,大夥都有個體麵。 不過的話,李恪表示我很喜歡你不體麵。
朝臣們斟酌了一下,還是同意了。畢竟對比起自己的損失,河北世家損失是最慘重的。而且朝臣們有預感,好好配合李恪這波賦稅改革的話,李恪是不會讓他們難過的。
李恪確實不會讓支持自己的朝臣難過,畢竟,在這個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官商一體,是真的很難避免的。既然避免不了,那麽就隻能想辦法降低危害了。
現在,隻能先忍受一下官商一體,來慢慢推動工商業的發展。不然的話,光靠李恪加上李家宗室……不知道會有多慢。
大唐目前的形勢是,勸農已經被李世民完成了。到了李恪的手裏,就是該大興工商了。不這麽做的話,李恪該如何養起至少四十萬的常備軍!
而要大興工商,就需要大量的人口。李恪實在沒有耐心學李世民的那種溫柔手段了,直接點,老實交出土地人口和麵對火槍大炮,二選一吧。
當然,李恪也不會一蹴而就,畢竟大唐國土那麽大,一蹴而就的話,那自己搞不好是真的第二個外公楊廣了。
先從關中弄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