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想被吐槽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像李恪平叛河北,河北世家有聰明人一樣,突厥人裏同樣不缺乏聰明人。
程知節的大軍才剛到雲州,阿史那伏英、阿史那宇以及大半個阿史德一姓的突厥人,就趕忙跑過來了。
相比較阿史那蘇利那群腦子發熱想複突厥汗國的,阿史那伏英這些人是很清楚李恪在遼東幹了什麽的。李恪當初平叛遼東,殺到了什麽地步?
殺得靺鞨人為了防止孩子哭泣,就說大唐吳王來了。
靺鞨人的貴族幾乎被殺絕了。
沒被殺絕是因為總還是有人的腦子是清醒的。
就李恪對遼東叛亂的態度,阿史那伏英這些人一看到阿史那蘇利他們發動叛亂頓時頭皮發麻。為了活命,他們假意奉承阿史那蘇利等人,還拍著胸脯說願意為先鋒,借機將族人什麽的都帶著一起南下。
當知道大唐派出了李積、程知節、契苾何力三路大軍平叛後,阿史那伏英等人一合計,就立即投奔程知節來了。
阿史那伏英等人的投奔,不僅打擊了所謂突厥複國軍的士氣,還帶來了他們的內部消息。
程知節大喜過望,這種知己知彼的感覺可真是爽啊。
但是,對於如何安置阿史那伏英等人,程知節卻是犯了愁。因為這可不是兩三千人這麽簡單,而是老幼婦孺,加起來足足有五萬多人啊。
還好的是,自己這邊還有一點後勤沒到位,暫時還不用出發。
程知節迅速寫好一封奏折,派快馬往長安報訊。
很快,這封奏折就到了李恪的案頭上。
李恪看了奏折後不知可否,隻是宣布臨時開個朝會。
很多官員都是有點懵的。
當然,不是說大唐沒有臨時朝會,而是李恪從登基以來,就沒有開過臨時朝會。
好一通雞飛狗跳。
當李恪將程知節的奏章來出來後,大夥都有點傻眼,要知道,執失思力靠著一個漠南都督府保了三萬多人,程知節兵才出雲州,又投來了五萬人,看樣子,大唐在漠南還是很得人心嗎!
這段時間因為突厥貴族叛亂有點精氣神不振的朝堂,一下子就振奮了起來。
執失思力那裏的突厥人好安排,繼續在原地待著就行。可阿史那伏英這五萬人……
大夥都有點發愁了。
安排到內地,五胡十六國殷鑒不遠。繼續放在漠南,大夥又都不放心了,萬一又來個叛亂怎麽辦?
至於殺……
自古殺降不祥不說,況且,滅了突厥汗國,漠北又出來了個薛延陀。滅了薛延陀,又來了九姓鐵勒。雖然打服了九姓鐵勒,但朝臣們都明白,這些家夥是麵服心不服,就等大唐衰弱時來咬上一口。
討論了足足大半個時辰,都還沒討論出一個方案來。甚至有的朝臣因為吵得麵紅脖子粗,已經捋袖子打算用拳頭好好交流了。
“編戶齊民。”李恪突然開口道,“程務挺在河套挺缺人的,都送到他那兒去。對於阿史那伏英他們的封賞,吏部拿個章程出來。還有,這些歸順的人全部要賜姓,這件事交給禮部去辦。
從今晚後,朕不希望再在大唐的土地上,聽到什麽胡人蠻人的稱呼。在大唐的土地上,隻有唐人!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皆是皇臣!”
說完這些,李恪就站起身,回後殿去了。
散朝了。
“以後的日子,不太好過囉。”岑文本看著身邊的楊虞和狄仁傑,笑著道,“不過,不好過的是你們,老夫已經老了,身體也不太好了,再幹個三五年,就要告老還鄉了。”
“是啊,真的忙。”楊虞感歎道,“大都督府——都督府——折衝府一攤子事還沒完全整利索,就又開始改革科舉和大興學堂。中間,還夾雜著修繕鄭國渠,修繕長安到隴西的官道,拓寬長安到洛陽的官道。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些搞完,就是修繕運河北道。閣老,某都可以想象,接下來幾年該是有多忙。”
“你們沒有注意陛下的話語嗎?”狄仁傑道,“大唐的土地上,隻有唐人。閣老、楊相,別跟小子說,你們兩位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楊虞冷笑了一聲道:“早該如此了。”
很快,一封詔書就送去了雲州。
當然,詔書裏不會說什麽編戶齊民的事情,而是傳詔阿史那伏英等一係列心懷大唐的貴族前往長安受賞。
這些一路上可以說死裏逃生的突厥貴族頓時大喜,對著前來宣詔的程知節叩謝不已,然後送上了一堆的金銀以及珍貴毛皮表示感謝。
程知節笑眯眯收下了這群突厥貴族的謝禮,心裏頭也是鬆了一口氣,可算是將這些麻煩人給送走了。
當然,李恪發出的不止這一封詔書,準確來說,是四封詔書。除了這封傳詔這些心向大唐的突厥貴族去長安受賞的詔書外,還有三封一模一樣的詔書,可以說是三路元帥人手一封。
詔書的內容也很簡單,那就是唐軍平滅這些舊突厥貴族叛亂時,如果碰上鐵勒人南下協助平叛,要多多歡迎鐵勒人。不僅要歡迎鐵勒人,還要對鐵勒人占據漠南的地盤要做到視而不見。
鐵勒人被老爹李世民搞得欲仙欲死,目前還算是恭順。可是,李恪對於鐵勒人占據漠北表示很不喜歡。不過,鐵勒人目前也不是很好過,因為最近幾年,漠北老是遭災,鐵勒人對於水草肥美的漠南可不是一般垂涎三尺。
鐵勒人對漠南垂涎三尺,李恪對漠北也是垂涎三尺。
沒錯,李恪確實沒有足夠的人口移民漠北去搞開發,但李恪很不希望看到漠北出現一個統一的政權。漠北,最好是亂作一團才是最好的漠北。
李恪對漠北的態度是,要扶持起至少四個當地政權出來。至於這些政權臣服大唐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要互相看不順眼。
李恪可不想在去搞吐蕃的時候,還要看著漠北腦袋疼。
李恪心裏頭很清楚,多線開戰,就算能夠打贏,對於國力的消耗那也是巨大的。
李恪可不想被人吐槽是楊廣第二。
程知節的大軍才剛到雲州,阿史那伏英、阿史那宇以及大半個阿史德一姓的突厥人,就趕忙跑過來了。
相比較阿史那蘇利那群腦子發熱想複突厥汗國的,阿史那伏英這些人是很清楚李恪在遼東幹了什麽的。李恪當初平叛遼東,殺到了什麽地步?
殺得靺鞨人為了防止孩子哭泣,就說大唐吳王來了。
靺鞨人的貴族幾乎被殺絕了。
沒被殺絕是因為總還是有人的腦子是清醒的。
就李恪對遼東叛亂的態度,阿史那伏英這些人一看到阿史那蘇利他們發動叛亂頓時頭皮發麻。為了活命,他們假意奉承阿史那蘇利等人,還拍著胸脯說願意為先鋒,借機將族人什麽的都帶著一起南下。
當知道大唐派出了李積、程知節、契苾何力三路大軍平叛後,阿史那伏英等人一合計,就立即投奔程知節來了。
阿史那伏英等人的投奔,不僅打擊了所謂突厥複國軍的士氣,還帶來了他們的內部消息。
程知節大喜過望,這種知己知彼的感覺可真是爽啊。
但是,對於如何安置阿史那伏英等人,程知節卻是犯了愁。因為這可不是兩三千人這麽簡單,而是老幼婦孺,加起來足足有五萬多人啊。
還好的是,自己這邊還有一點後勤沒到位,暫時還不用出發。
程知節迅速寫好一封奏折,派快馬往長安報訊。
很快,這封奏折就到了李恪的案頭上。
李恪看了奏折後不知可否,隻是宣布臨時開個朝會。
很多官員都是有點懵的。
當然,不是說大唐沒有臨時朝會,而是李恪從登基以來,就沒有開過臨時朝會。
好一通雞飛狗跳。
當李恪將程知節的奏章來出來後,大夥都有點傻眼,要知道,執失思力靠著一個漠南都督府保了三萬多人,程知節兵才出雲州,又投來了五萬人,看樣子,大唐在漠南還是很得人心嗎!
這段時間因為突厥貴族叛亂有點精氣神不振的朝堂,一下子就振奮了起來。
執失思力那裏的突厥人好安排,繼續在原地待著就行。可阿史那伏英這五萬人……
大夥都有點發愁了。
安排到內地,五胡十六國殷鑒不遠。繼續放在漠南,大夥又都不放心了,萬一又來個叛亂怎麽辦?
至於殺……
自古殺降不祥不說,況且,滅了突厥汗國,漠北又出來了個薛延陀。滅了薛延陀,又來了九姓鐵勒。雖然打服了九姓鐵勒,但朝臣們都明白,這些家夥是麵服心不服,就等大唐衰弱時來咬上一口。
討論了足足大半個時辰,都還沒討論出一個方案來。甚至有的朝臣因為吵得麵紅脖子粗,已經捋袖子打算用拳頭好好交流了。
“編戶齊民。”李恪突然開口道,“程務挺在河套挺缺人的,都送到他那兒去。對於阿史那伏英他們的封賞,吏部拿個章程出來。還有,這些歸順的人全部要賜姓,這件事交給禮部去辦。
從今晚後,朕不希望再在大唐的土地上,聽到什麽胡人蠻人的稱呼。在大唐的土地上,隻有唐人!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皆是皇臣!”
說完這些,李恪就站起身,回後殿去了。
散朝了。
“以後的日子,不太好過囉。”岑文本看著身邊的楊虞和狄仁傑,笑著道,“不過,不好過的是你們,老夫已經老了,身體也不太好了,再幹個三五年,就要告老還鄉了。”
“是啊,真的忙。”楊虞感歎道,“大都督府——都督府——折衝府一攤子事還沒完全整利索,就又開始改革科舉和大興學堂。中間,還夾雜著修繕鄭國渠,修繕長安到隴西的官道,拓寬長安到洛陽的官道。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些搞完,就是修繕運河北道。閣老,某都可以想象,接下來幾年該是有多忙。”
“你們沒有注意陛下的話語嗎?”狄仁傑道,“大唐的土地上,隻有唐人。閣老、楊相,別跟小子說,你們兩位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
楊虞冷笑了一聲道:“早該如此了。”
很快,一封詔書就送去了雲州。
當然,詔書裏不會說什麽編戶齊民的事情,而是傳詔阿史那伏英等一係列心懷大唐的貴族前往長安受賞。
這些一路上可以說死裏逃生的突厥貴族頓時大喜,對著前來宣詔的程知節叩謝不已,然後送上了一堆的金銀以及珍貴毛皮表示感謝。
程知節笑眯眯收下了這群突厥貴族的謝禮,心裏頭也是鬆了一口氣,可算是將這些麻煩人給送走了。
當然,李恪發出的不止這一封詔書,準確來說,是四封詔書。除了這封傳詔這些心向大唐的突厥貴族去長安受賞的詔書外,還有三封一模一樣的詔書,可以說是三路元帥人手一封。
詔書的內容也很簡單,那就是唐軍平滅這些舊突厥貴族叛亂時,如果碰上鐵勒人南下協助平叛,要多多歡迎鐵勒人。不僅要歡迎鐵勒人,還要對鐵勒人占據漠南的地盤要做到視而不見。
鐵勒人被老爹李世民搞得欲仙欲死,目前還算是恭順。可是,李恪對於鐵勒人占據漠北表示很不喜歡。不過,鐵勒人目前也不是很好過,因為最近幾年,漠北老是遭災,鐵勒人對於水草肥美的漠南可不是一般垂涎三尺。
鐵勒人對漠南垂涎三尺,李恪對漠北也是垂涎三尺。
沒錯,李恪確實沒有足夠的人口移民漠北去搞開發,但李恪很不希望看到漠北出現一個統一的政權。漠北,最好是亂作一團才是最好的漠北。
李恪對漠北的態度是,要扶持起至少四個當地政權出來。至於這些政權臣服大唐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要互相看不順眼。
李恪可不想在去搞吐蕃的時候,還要看著漠北腦袋疼。
李恪心裏頭很清楚,多線開戰,就算能夠打贏,對於國力的消耗那也是巨大的。
李恪可不想被人吐槽是楊廣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