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書籍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恪正在兩儀殿裏召見一個將領。
“你就是郭湛?”李恪看著眼前這個很是拘謹的將領笑道,說真的,看著眼前這個將領的模樣,很難想象這是蘇烈在最新的奏章中,大力吹捧的將領。
郭湛確實很拘謹,自己隻不過帶著兩百騎兵去燒草場,順便玩了個夜襲,沒想到亂軍中將吐穀渾叛軍的兩個重要人物給砍了。
李恪好好嘉勉了郭湛一番,就讓郭湛回去休息去了。至於獎賞什麽的,早就發下去了。
蘇烈派郭湛過來,除了讓李恪親自嘉勉一下外,就是匯報最近的戰果。不得不說,李積的策略挺狠的,大唐堡壘防線控製的區域,吐蕃人和叛亂的吐穀渾人是一點轍都沒有。
因為,這些一線的堡壘周圍基本上都不放牧,全靠後方的糧草運輸。至於截斷這些堡壘的後勤,洗洗睡,每個堡壘裏都存了三個月的糧草。
吐蕃人和吐穀渾人圍困這些堡壘一個月沒事,超過一個月就會有事了。
至於為什麽有事,在青海府待著的蘇烈表示,吐蕃人和吐穀渾人啊,你們覺得某會看著你們圍困一個堡壘一個月嗎?至於從堡壘間滲透到唐軍後方,祿東讚玩了幾次後表示,那就是純粹的送人頭。
大唐在隴西青海部署了整整三萬輕騎,就是來和吐蕃人打遊擊的。
現在比較麻煩的是,當初滅慕容伏允時,李世民沒有借機大力剿殺吐穀渾貴族。以至於這些吐穀渾貴族反叛,帶動了大量吐穀渾人叛亂。
可以說,老爹李世民當初就該狠心點,將吐穀渾不親唐的貴族全給滅了,李恪現在都不用這麽煩心。
當然,李恪煩心的事最近也不少,比如選秀。
沒錯,朝臣們再次提起選秀的事情了。也由不得朝臣們提起這事,誰讓李恪的後宮就兩個女人,一個出身蘭陵蕭家,一個出身弘農楊家。
蕭家因為大力支持李恪,看看現在過得有多滋潤。
至於弘農楊家,朝臣們都搖搖頭,真的是看不懂這家人了。
對於李恪選秀這件事,關中河東不論世家還是寒門都極其熱心,畢竟李恪對妻妾的態度大夥都看在眼裏。連不受待見的弘農楊家出來的楊婉,李恪都給了淑妃的封號,如果自家的女兒進了宮,討了李恪的歡心,說不定能將淑妃封號搶過來呢。
畢竟,李恪的母親楊妃就是先淑妃後封後的。
也就是說,在李恪這一朝,皇後之下的四妃中,淑妃的封號應該是第一了。
當然,朝臣們更是佩服楊婉的識時務。
在發現自己難以爭取到本家對李恪的支持後,楊婉竟然能做到毫不猶豫地放棄正妻的位置,還勸自己的兒子放棄王世子的位置。要知道,要做出這一步,是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現在李恪比較煩惱的是,國子監的前期準備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但國子監的藏書卻是個問題。
武院那邊問題不大,朝廷館藏的兵家學說就已經足夠了。當然,世家要是願意獻出他們藏得兵書,李恪也很歡喜。
文院這邊……
朝廷館藏的書就不太夠,就算加上蕭家的獻書,也還遠遠不夠。李恪要得可不僅僅是儒家經典,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學說都要!
李恪很是清楚,當年的百家爭鳴誕生的各派學說,雖然迭遭亂世導致大量書籍散佚。尤其是那時候的書籍載體是竹簡,學富五車這個成語,就說明了當時讀書是一件多麽難的事。
可是,世家手裏,還是保存了各派不少典籍的。
儒家學說李恪表示你們獻不獻的隨意,但是百家學說,尤其是法家和墨家學說,李恪是必須要弄到手的。
墨家的學說裏,包含了大量古代科技的結晶。至於法家學說,李恪表示,要想做到服天下,最好的工具其實就是法!
當然,李恪不會搞嚴刑酷法那一套。
可以說,當弄到大量法家和墨家書籍時,李恪就可以對工部、刑部、大理寺和將作監這四個部門來一次大改革了。
要知道,長孫無忌已經開始編修《唐律疏議》了,隻不過,李恪的靖難打斷了這一切。
李恪接手的《唐律疏議》,也就編寫了個開頭,可就是這個開頭,讓李恪都很無語。為什麽讓李恪很無語了,因為看完開頭後,李恪就很確定了,《唐律疏議》這個法律文本,是很維護世家的利益的。
但李恪要的法律文本不是這樣的。
李恪當初管控江南八州、南海和安東三地,主打的就是一個不管誰犯法,都得受罰,而且,是真的依法辦事。可以說,李恪在江南能迅速收獲人心,執法嚴和犯法必究是很重要的原因。
可是,現在目前大唐的《貞觀律》,對貴族世家的容忍度太強了。雖然裏麵也規定了一係列的懲罰措施,但對比犯法的普通百姓,唉……
不過,很快就有好消息傳來了。
楊家獻書了!
沒錯,楊毅說動楊家那群掌權的獻書了。
李恪頓時大喜。
要知道,河北那群清醒的世家,雖然獻出了土地和隱匿的人丁,但對於書籍還是看得死死的。李恪也不是沒有讓人暗示過,可河北那些世家還是裝聾作啞。
李恪如何不清楚,河北世家隻要掌控了大量的書籍,那麽大量的寒門弟子就還是得仰他們的鼻息。這樣一來,大量的寒門弟子還是河北世家的學生,還是會替河北世家說話。
暫時獻出田地和隱匿的人丁又如何?
隻要朝堂上傾向河北世家的臣子多了,河北世家就有信心將田地和隱匿的人丁給拿回來。
李恪是真的無奈了。
獻書是真的得讓河北世家們自願,李恪也不願逼迫過甚。畢竟人家已經交出田地和隱匿的人丁了,再逼他們獻書的話,那麽朝廷的口碑就搞不好真的要玩砸了。
現在好了,楊家獻書了。
別看楊家不是五姓七望中的,但論起楊家藏書,那可不比五姓七望弱。甚至,比起五姓七望中的一些還要強上幾分!
“你就是郭湛?”李恪看著眼前這個很是拘謹的將領笑道,說真的,看著眼前這個將領的模樣,很難想象這是蘇烈在最新的奏章中,大力吹捧的將領。
郭湛確實很拘謹,自己隻不過帶著兩百騎兵去燒草場,順便玩了個夜襲,沒想到亂軍中將吐穀渾叛軍的兩個重要人物給砍了。
李恪好好嘉勉了郭湛一番,就讓郭湛回去休息去了。至於獎賞什麽的,早就發下去了。
蘇烈派郭湛過來,除了讓李恪親自嘉勉一下外,就是匯報最近的戰果。不得不說,李積的策略挺狠的,大唐堡壘防線控製的區域,吐蕃人和叛亂的吐穀渾人是一點轍都沒有。
因為,這些一線的堡壘周圍基本上都不放牧,全靠後方的糧草運輸。至於截斷這些堡壘的後勤,洗洗睡,每個堡壘裏都存了三個月的糧草。
吐蕃人和吐穀渾人圍困這些堡壘一個月沒事,超過一個月就會有事了。
至於為什麽有事,在青海府待著的蘇烈表示,吐蕃人和吐穀渾人啊,你們覺得某會看著你們圍困一個堡壘一個月嗎?至於從堡壘間滲透到唐軍後方,祿東讚玩了幾次後表示,那就是純粹的送人頭。
大唐在隴西青海部署了整整三萬輕騎,就是來和吐蕃人打遊擊的。
現在比較麻煩的是,當初滅慕容伏允時,李世民沒有借機大力剿殺吐穀渾貴族。以至於這些吐穀渾貴族反叛,帶動了大量吐穀渾人叛亂。
可以說,老爹李世民當初就該狠心點,將吐穀渾不親唐的貴族全給滅了,李恪現在都不用這麽煩心。
當然,李恪煩心的事最近也不少,比如選秀。
沒錯,朝臣們再次提起選秀的事情了。也由不得朝臣們提起這事,誰讓李恪的後宮就兩個女人,一個出身蘭陵蕭家,一個出身弘農楊家。
蕭家因為大力支持李恪,看看現在過得有多滋潤。
至於弘農楊家,朝臣們都搖搖頭,真的是看不懂這家人了。
對於李恪選秀這件事,關中河東不論世家還是寒門都極其熱心,畢竟李恪對妻妾的態度大夥都看在眼裏。連不受待見的弘農楊家出來的楊婉,李恪都給了淑妃的封號,如果自家的女兒進了宮,討了李恪的歡心,說不定能將淑妃封號搶過來呢。
畢竟,李恪的母親楊妃就是先淑妃後封後的。
也就是說,在李恪這一朝,皇後之下的四妃中,淑妃的封號應該是第一了。
當然,朝臣們更是佩服楊婉的識時務。
在發現自己難以爭取到本家對李恪的支持後,楊婉竟然能做到毫不猶豫地放棄正妻的位置,還勸自己的兒子放棄王世子的位置。要知道,要做出這一步,是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現在李恪比較煩惱的是,國子監的前期準備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但國子監的藏書卻是個問題。
武院那邊問題不大,朝廷館藏的兵家學說就已經足夠了。當然,世家要是願意獻出他們藏得兵書,李恪也很歡喜。
文院這邊……
朝廷館藏的書就不太夠,就算加上蕭家的獻書,也還遠遠不夠。李恪要得可不僅僅是儒家經典,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學說都要!
李恪很是清楚,當年的百家爭鳴誕生的各派學說,雖然迭遭亂世導致大量書籍散佚。尤其是那時候的書籍載體是竹簡,學富五車這個成語,就說明了當時讀書是一件多麽難的事。
可是,世家手裏,還是保存了各派不少典籍的。
儒家學說李恪表示你們獻不獻的隨意,但是百家學說,尤其是法家和墨家學說,李恪是必須要弄到手的。
墨家的學說裏,包含了大量古代科技的結晶。至於法家學說,李恪表示,要想做到服天下,最好的工具其實就是法!
當然,李恪不會搞嚴刑酷法那一套。
可以說,當弄到大量法家和墨家書籍時,李恪就可以對工部、刑部、大理寺和將作監這四個部門來一次大改革了。
要知道,長孫無忌已經開始編修《唐律疏議》了,隻不過,李恪的靖難打斷了這一切。
李恪接手的《唐律疏議》,也就編寫了個開頭,可就是這個開頭,讓李恪都很無語。為什麽讓李恪很無語了,因為看完開頭後,李恪就很確定了,《唐律疏議》這個法律文本,是很維護世家的利益的。
但李恪要的法律文本不是這樣的。
李恪當初管控江南八州、南海和安東三地,主打的就是一個不管誰犯法,都得受罰,而且,是真的依法辦事。可以說,李恪在江南能迅速收獲人心,執法嚴和犯法必究是很重要的原因。
可是,現在目前大唐的《貞觀律》,對貴族世家的容忍度太強了。雖然裏麵也規定了一係列的懲罰措施,但對比犯法的普通百姓,唉……
不過,很快就有好消息傳來了。
楊家獻書了!
沒錯,楊毅說動楊家那群掌權的獻書了。
李恪頓時大喜。
要知道,河北那群清醒的世家,雖然獻出了土地和隱匿的人丁,但對於書籍還是看得死死的。李恪也不是沒有讓人暗示過,可河北那些世家還是裝聾作啞。
李恪如何不清楚,河北世家隻要掌控了大量的書籍,那麽大量的寒門弟子就還是得仰他們的鼻息。這樣一來,大量的寒門弟子還是河北世家的學生,還是會替河北世家說話。
暫時獻出田地和隱匿的人丁又如何?
隻要朝堂上傾向河北世家的臣子多了,河北世家就有信心將田地和隱匿的人丁給拿回來。
李恪是真的無奈了。
獻書是真的得讓河北世家們自願,李恪也不願逼迫過甚。畢竟人家已經交出田地和隱匿的人丁了,再逼他們獻書的話,那麽朝廷的口碑就搞不好真的要玩砸了。
現在好了,楊家獻書了。
別看楊家不是五姓七望中的,但論起楊家藏書,那可不比五姓七望弱。甚至,比起五姓七望中的一些還要強上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