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滅突騎施(二)
平行大唐之吾為世宗威皇帝 作者:風影雲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帥,我等在沙場上出生入死,不就是為了封妻蔭子嗎?”郭湛略微有點想不通,“爵位不能世襲……某有點想不通。”
“很簡單,陛下不希望功臣的後人們都躺在先人的功勞簿上吃老本。”李元軌正色道,“而且,陛下對官員們俸祿的製定,也是想了很多的。官員俸祿定高了,容易被有心人說朝廷就想著吃民脂民膏;官員俸祿低了,連自己一家人都養不活,哪還什麽心情治理地方。
看陛下的態度,職官散官升官應該都會比較容易,隻要你有才幹,就算一時發揮不出來,也能憑資曆慢慢升上去,真正重要的是爵位和勳官。”
“爵位和勳官?”郭湛有點不解道,“隻要不行犯法之事,勳官便是榮耀終身。但爵位現在已經不能世襲了,為什麽還很重要呢?”
“因為陛下敢封王!”李元軌聲音很是嚴肅道,“很多人以為王爵隻是一個榮耀,但實際上,大唐的所有爵位裏,這個爵位是能做到世襲罔替的。當然,也是有條件的。”
“什麽條件?”郭湛趕緊問道。
“去海外蠻荒之地,辟土建國!”李元軌聲音還是那般嚴肅,“陛下拿出王爵封賞,其實有推行周之分封的意思。但是,這個分封可不是在大唐國土之內封土建國,而是在大唐國土之外。
虔瓘,可還記得波斯的求援嗎?”
郭湛點頭道:“記得,半個月前,我們可是又接待了一波波斯使者啊。”
“所料不錯的話,陛下應該會讓本帥去波斯封土建國!”李元軌站起身,看著外麵的夜色,雙眼中精芒閃爍,“如果陛下真的這麽做,本帥可是相當樂意!”
“陛下為什麽要這麽做?”郭湛還是有點不理解道。
“虔瓘,你知道從輪台到長安,有多遠嗎?”李元軌問道。
“至少五千裏路吧。”郭湛答道。
“從輪台到此地,又是多遠?”李元軌接著問道。
郭湛認真想了下行軍時間和每天行軍的路程,半晌後才道:“恐怕也有兩千多裏。”
“這裏一路上沒有什麽大江大河,水運難行,大軍補給全靠陸路運輸。”李元軌說到這裏歎了口氣,“恐怕,再往前一點,就是大唐控製的極限了。但是,咱們陛下的胃口又豈是這麽點土地能夠填滿的?
大唐控製不了這麽廣闊的土地,那就分封王爺出去開疆拓土!”
“可那樣不會成春秋戰國之故事嗎?”郭湛大驚道。
李元軌搖搖頭道:“不會的,原因嘛,太遠了。”
郭湛明白了,分封出去的王爺要開疆拓土的地方,離長安搞不好都是萬裏之遙。而且經過李恪的軍製改革,大唐的邊軍禁軍可都不是吃素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李恪是不會讓分封的王國掌握火藥技術的。
“陛下要的是有才能的功臣二代,而不是隻會吃閑飯的功臣二代。”李元軌道,“不做這些改製的話,要是又出杜荷和柴令武那種蠢貨可就不好了。”
說起杜荷和柴令武這兩個人,李元軌是氣得牙根癢癢,這兩個蠢貨,倒不是不聰明,而是小聰明一堆。但關鍵的政治智商……
還好,城陽和巴陵兩個侄女算是真聰明人,感覺不對就立即跑了。
聽說城陽要嫁給長孫詮了,自己托人去打聽了下,算是個不錯的人,畢竟能在長孫渙手下做事。至於巴陵,聽說也找到如意郎君了,是蕭家的一個弟子,在江南那裏當一個縣令。
官職低了就低了吧,江南那邊有長樂那侄女看著,不會讓巴陵這倒黴孩子再出事的。
唏噓了一下,李元軌正準備和郭湛再好好聊一陣子,卻隻見外麵突然火把晃動,然後攻城器械陣地那裏槍炮聲齊鳴,打得好不熱鬧。
“喲,果然來送死了。”李元軌拿起一件大氅隨手披上,“看看去!”
當然,兩人沒有去攻城器械那防禦陣地去看,隻是在營寨裏找了個高處,用望遠鏡看著。
“這個韋著不錯,不愧是當年第一批投奔陛下且在其中出彩的人。”看了一陣戰況,李元軌放下望遠鏡很是放心地道。
“當年某也打算去的,隻是被家裏給勸住了。”郭湛有點感慨道。
“第一批去的人,就算沒有當官,很多也都發了財。”李元軌也有點感慨,“可惜啊,當時沒幾個人看得起陛下,去投奔的大部分基本上除了有點武勇外就再沒什麽多的才幹了。就算是陛下帶著他們出征滅了占國倭國,很多人也都建立不了功業。
因此,不少人都看開了,幹脆從軍中退出,在陛下開的工坊裏做事。現在,就算不是家財萬貫,也都是有餘之家了,比起在家族裏混著過一生可是好多了。而且,有了錢後,可以真正讓自己的孩子讀書習武上進。自己沒本事,就隻能培養孩子了。”
“元帥你怎麽知道陛下這麽多事?”郭湛浩氣道。
“哦,本帥和陛下很是玩得來。”李元軌說到這裏有點不好意思,“本王如果不是占個輩分便宜,其實比陛下還年輕一點。當年讀書時,可是被陛下教訓的很慘。”
說到這裏,李元軌就連連搖頭。很多人隻知道李恪對弟弟妹妹們嚴厲,哪裏知道自己這些高祖皇帝成為太上皇後生的兒子,也都被李恪訓得很慘啊。在別人看來自己是李恪的王叔,但宗室們很清楚,李恪對於這些年紀都比他小的宗室子弟而言,但凡是一起讀過書習過武的,那就真的是兄長的關愛。
李元軌和郭湛在營寨裏閑聊。
攻城器械陣地裏,負責防守的韋著指揮著槍兵和炮兵,打出一輪輪的齊射,將黑暗中但凡可疑的活物都給打成死物。反正帶來的彈藥很是充足,韋著也就沒有一點節省的想法。
相比較彈藥的浪費,這些攻城器械不能損失才是大事。倒不是附近沒有森林,而是這些大家夥製造起來實在是太費時間了。
“很簡單,陛下不希望功臣的後人們都躺在先人的功勞簿上吃老本。”李元軌正色道,“而且,陛下對官員們俸祿的製定,也是想了很多的。官員俸祿定高了,容易被有心人說朝廷就想著吃民脂民膏;官員俸祿低了,連自己一家人都養不活,哪還什麽心情治理地方。
看陛下的態度,職官散官升官應該都會比較容易,隻要你有才幹,就算一時發揮不出來,也能憑資曆慢慢升上去,真正重要的是爵位和勳官。”
“爵位和勳官?”郭湛有點不解道,“隻要不行犯法之事,勳官便是榮耀終身。但爵位現在已經不能世襲了,為什麽還很重要呢?”
“因為陛下敢封王!”李元軌聲音很是嚴肅道,“很多人以為王爵隻是一個榮耀,但實際上,大唐的所有爵位裏,這個爵位是能做到世襲罔替的。當然,也是有條件的。”
“什麽條件?”郭湛趕緊問道。
“去海外蠻荒之地,辟土建國!”李元軌聲音還是那般嚴肅,“陛下拿出王爵封賞,其實有推行周之分封的意思。但是,這個分封可不是在大唐國土之內封土建國,而是在大唐國土之外。
虔瓘,可還記得波斯的求援嗎?”
郭湛點頭道:“記得,半個月前,我們可是又接待了一波波斯使者啊。”
“所料不錯的話,陛下應該會讓本帥去波斯封土建國!”李元軌站起身,看著外麵的夜色,雙眼中精芒閃爍,“如果陛下真的這麽做,本帥可是相當樂意!”
“陛下為什麽要這麽做?”郭湛還是有點不理解道。
“虔瓘,你知道從輪台到長安,有多遠嗎?”李元軌問道。
“至少五千裏路吧。”郭湛答道。
“從輪台到此地,又是多遠?”李元軌接著問道。
郭湛認真想了下行軍時間和每天行軍的路程,半晌後才道:“恐怕也有兩千多裏。”
“這裏一路上沒有什麽大江大河,水運難行,大軍補給全靠陸路運輸。”李元軌說到這裏歎了口氣,“恐怕,再往前一點,就是大唐控製的極限了。但是,咱們陛下的胃口又豈是這麽點土地能夠填滿的?
大唐控製不了這麽廣闊的土地,那就分封王爺出去開疆拓土!”
“可那樣不會成春秋戰國之故事嗎?”郭湛大驚道。
李元軌搖搖頭道:“不會的,原因嘛,太遠了。”
郭湛明白了,分封出去的王爺要開疆拓土的地方,離長安搞不好都是萬裏之遙。而且經過李恪的軍製改革,大唐的邊軍禁軍可都不是吃素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李恪是不會讓分封的王國掌握火藥技術的。
“陛下要的是有才能的功臣二代,而不是隻會吃閑飯的功臣二代。”李元軌道,“不做這些改製的話,要是又出杜荷和柴令武那種蠢貨可就不好了。”
說起杜荷和柴令武這兩個人,李元軌是氣得牙根癢癢,這兩個蠢貨,倒不是不聰明,而是小聰明一堆。但關鍵的政治智商……
還好,城陽和巴陵兩個侄女算是真聰明人,感覺不對就立即跑了。
聽說城陽要嫁給長孫詮了,自己托人去打聽了下,算是個不錯的人,畢竟能在長孫渙手下做事。至於巴陵,聽說也找到如意郎君了,是蕭家的一個弟子,在江南那裏當一個縣令。
官職低了就低了吧,江南那邊有長樂那侄女看著,不會讓巴陵這倒黴孩子再出事的。
唏噓了一下,李元軌正準備和郭湛再好好聊一陣子,卻隻見外麵突然火把晃動,然後攻城器械陣地那裏槍炮聲齊鳴,打得好不熱鬧。
“喲,果然來送死了。”李元軌拿起一件大氅隨手披上,“看看去!”
當然,兩人沒有去攻城器械那防禦陣地去看,隻是在營寨裏找了個高處,用望遠鏡看著。
“這個韋著不錯,不愧是當年第一批投奔陛下且在其中出彩的人。”看了一陣戰況,李元軌放下望遠鏡很是放心地道。
“當年某也打算去的,隻是被家裏給勸住了。”郭湛有點感慨道。
“第一批去的人,就算沒有當官,很多也都發了財。”李元軌也有點感慨,“可惜啊,當時沒幾個人看得起陛下,去投奔的大部分基本上除了有點武勇外就再沒什麽多的才幹了。就算是陛下帶著他們出征滅了占國倭國,很多人也都建立不了功業。
因此,不少人都看開了,幹脆從軍中退出,在陛下開的工坊裏做事。現在,就算不是家財萬貫,也都是有餘之家了,比起在家族裏混著過一生可是好多了。而且,有了錢後,可以真正讓自己的孩子讀書習武上進。自己沒本事,就隻能培養孩子了。”
“元帥你怎麽知道陛下這麽多事?”郭湛浩氣道。
“哦,本帥和陛下很是玩得來。”李元軌說到這裏有點不好意思,“本王如果不是占個輩分便宜,其實比陛下還年輕一點。當年讀書時,可是被陛下教訓的很慘。”
說到這裏,李元軌就連連搖頭。很多人隻知道李恪對弟弟妹妹們嚴厲,哪裏知道自己這些高祖皇帝成為太上皇後生的兒子,也都被李恪訓得很慘啊。在別人看來自己是李恪的王叔,但宗室們很清楚,李恪對於這些年紀都比他小的宗室子弟而言,但凡是一起讀過書習過武的,那就真的是兄長的關愛。
李元軌和郭湛在營寨裏閑聊。
攻城器械陣地裏,負責防守的韋著指揮著槍兵和炮兵,打出一輪輪的齊射,將黑暗中但凡可疑的活物都給打成死物。反正帶來的彈藥很是充足,韋著也就沒有一點節省的想法。
相比較彈藥的浪費,這些攻城器械不能損失才是大事。倒不是附近沒有森林,而是這些大家夥製造起來實在是太費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