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完靈米後,負責種植的四位供奉有一段休沐的時日。


    也就是說,林庸可以選擇在山中修煉,也可以外出曆練。


    不過因為四長老又給了林庸三枚種子,加以金芽草幼苗還需林庸照料,所以他選擇留在了雁門山修煉,並沒有外出。


    此時林庸捧著一封信,一字不落地看完其中的內容。


    前日早晨,王宗源早早派了貼身仆從趕到靈田峰,告知林庸他養傷多日,傷勢已經大致愈合,此次下山一趟,活動活動一月未動的筋骨。


    下山後,又過了一些時日。


    他又依托飛鴿傳達書信,雖說有傳音符,但兩者相距太遠,隻好以此手段傳達消息。


    隻見信中所述:“林庸賢弟,老哥兒近日下山去也,聽聞華陰縣地界一處叫做落霞穀的地辦了一場交流會,傳聞那兒有前輩修士傳法,老哥去湊湊熱鬧,看看會有什麽收獲。”


    林庸看到信中所述內容,微微一笑,這位王大哥還是像以往一樣喜歡熱鬧,傷勢才好,就下山往人堆裏湊上去了。


    算了,先不管他了。


    林庸搖搖頭,把腦內諸多想法置之身後,開始潛心修煉。


    先是靈氣的修煉,靈氣在全身運轉一個大周天,通絡經脈,蓄養丹田,直到足足將《癸水真經》運轉了兩遍,林庸才吐出一口濁氣,結束了靈氣修煉,開始修煉功法《驚神刺》。


    腦海中自動浮現《驚神刺》的修煉方法。


    這得到這本功法以來,林庸一直堅持修煉,進展頗快。


    這些日子的潛修,讓林庸的積累越來越深,就像往池子中蓄水,現在已經快要滿了。


    今日應該便會突破。


    林庸溫和催動識海中的聚靈珠。


    聚靈珠妙用非常,從第一次修煉《驚神刺》始,聚靈珠就不知因何原因飛入自己識海。


    這也算誤打誤撞的讓林庸發現了聚靈珠居然有溫養神識的功用,算是意外之喜。


    識海世界內的聚靈珠開始旋轉,灑下無數光華,滋養著林庸的神識,點點壯大,精粹的神識光團爆發出耀目的白光。


    仿佛有什麽東西要從中破繭而出。


    林庸心中微動,全力修煉《驚神刺》,神識光團不斷壓縮,到最後,竟然變成了液體一般的物體。


    那一瞬間,仿佛福至心靈,腦海中一陣陣舒適愉悅感止不住傳來。


    此刻林庸已然明白,自己已經踏進了《驚神刺》中的第二層境界禦神之境了。


    接下來應該要把神識調養壯大,增強神識的強度和數量,最終可以隨意轉變形態,可化作尖刺,攻擊神魂。


    林庸現在已經達到以神禦物的境界,心裏有些癢癢,迫不及待地想要嚐試禦神境界的威力。


    竹窗下邊的長案上擺放著一隻筆筒,一本書籍,就拿這兩個物品試試手。


    林庸把心思集中起來,全神貫注,照著驚神刺上麵所說的法門運轉識海中的神識。


    液體一般的神識在識海內化作兩道手掌,從識海中飛出,做著抓耳的姿勢,直取長案上兩個物品。


    在林庸眼中,是自己神識變化出的手掌將那本書籍和筆筒抓了起來。


    然而實際上,筆筒和書籍看起來是憑空飛上去的。


    看起來沒有依托任何外力。


    這就要說到神識的特點——無形了。


    雖然神識沒有形態,但它確確實實能為人感知,而且妙用頗多,一般而言,修為越高,神識越強大,作戰能力越強,反應能力越高。


    若是兩個同樣修為的人比鬥,其中一個人神識更強的話,會增添許多助力。


    林庸指揮著神識將筆筒和那本書集又重新放在長案上,卻感到無比的吃力和巨大的負擔。


    他突然明白,雖然自己的神識已經達到了禦物的境界,但其帶來的壓力可不是一星半點。


    剛剛拿起那兩個物體時林庸仿佛受到了千斤的重量,讓林庸不得不使出全力去承受這份沉重壓力。


    汗水從額角低落,衣襟被汗水浸透。


    整個人仿佛都快要虛脫過去,全身無力。


    若是此時此刻有麵鏡子擺在林庸生前,一定可以發現自己的臉色變得是如此蒼白。


    還是有點自以為是了。


    林庸苦笑一聲,內心檢討著自己:“不過才修煉到禦神之境,就那麽不知輕重,實在是不應該。


    說到底,還是我的神識不夠強大,照著這門功法繼續修煉下去,直至禦神巔峰時,可以輕易轉變神識的形態,輕鬆達到禦物的目的,所以,我還得繼續磨練積累才行。”


    林庸下定決心,繼續修煉。


    聚靈珠又不吝賜下溫和光華,一邊為林庸補充靈力,一邊滋養著林庸剛才消耗太多的神識。


    一刻鍾後,林庸的狀態終於有了好轉,恢複到完滿狀態。


    繼續鍛煉神識禦物,神識耗盡,又恢複,繼續鍛煉,如此往複,林庸堅持不懈。


    這般往複經過了十多輪,林庸欣喜的發現,自己再次用神識手掌托舉書籍和茶杯時,承受的壓力明顯減少了一點。


    林庸懷著激動的心,在又一次恢複之後,又進行了一次神識托舉物品,確實感受到壓力減少了很多。


    不,不是壓力變小了,而是自己的神識變得更強了。


    察覺到自己的進步,林庸覺得之前付出的努力全都值得了。


    心裏計算著時間,林庸立起身子,出了院落,到了靈田,看顧已經順利種進土壤裏的三枚二階靈藥的種子以及金芽草幼苗。


    先鬆弛土壤,然後捏出法訣,施展春生術、沃土術及靈雨術,結束了一天中的任務。


    自從告知四長老金芽草已經生根發芽的消息,駐守在雁門山的兩位長老就非常關心林庸,不僅提高了林庸的俸祿,還交給了林庸幾本記述前人種植心得的筆記,讓林庸受益匪淺。


    另外,林庸不知道的是,在林庸告知金芽草種子了生根發芽此事後,四長老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三長老。


    兩人征求了族裏同意,決定隻要林庸能種出二階靈藥來,就調任他去清和殿所在的靈陽峰的靈藥園負責種植靈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我有一顆聚靈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雜錦炒麵的沈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雜錦炒麵的沈禹並收藏修仙:我有一顆聚靈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