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芬第二天一早就去店裏上班了。
陳靈一個人撐了5天,每天都是十多個小時,早已經累得不行。羅靜芬去店裏,她就可以放假休息兩天。
李漁上了一上午的課,回來路上路過店鋪,想起店鋪的問題,於是就下車進店找她媽談談。
飯點上,暫時並沒有客人。羅靜芬已經吃完飯,在熨衣服。
“媽!”
“誒!你放學了?”
“是呀!下午沒課,我休息休息明天上班了。”
“嗯,這樣也好。學習很重要,但是也不要耽誤工作嘛!”
“媽,你說我們把店擴大一點怎麽樣?現在店麵太小了?”
羅靜芬聞言放下掛燙機,環視了店鋪一周。說道:“是有點小,每到換季大上新的時候就擠得不得了。試衣間也少,人多根本不夠用!”店鋪這些問題,羅靜芬這個幾乎天天在店裏待著的人怎麽會不知道呢。
“那這樣,我們就要考慮擴大了。”
“店鋪在這裏都做熟了,搬了又不劃算。要是隔壁能租下來就好了。”羅靜芬說道。
隔壁店鋪要大些,正在街口轉角處,現在是個化妝品店。服裝店另一邊是個煙酒副食品店,麵積比服裝店稍小。
李漁比較有意化妝品店。
也不知道化妝品店是個什麽經營方式?房東直營還是同樣是租客經營。
“那媽,我們這段時間就都看看,要是隔壁要出租我們就租下來,如果有更合適的位置,我們就換一個也行。或者,我們也可以開分店!”
開分店是李漁忽然想到的,別的都可以開分店,為什麽服裝店不可以開分店呢!越想越覺得分店也是一個好辦法。
“不管是擴店和開分店,都得花錢吧!你現在要忙著考研,也分不開身!算了!你別管了,這兩個月先看著,等你考完試再說。”羅靜芬仔細考慮了一番,最後下決定。
李漁覺得她媽說得也挺對,現在她的確沒有精力來弄分店這些,父母也都有各自的事情。
或者可以再請個人,把羅靜芬脫身出來。
這個想法李漁沒有再說。和羅靜芬簡單聊了幾句就回家了。
明天開始就要報名了,今天輔導機構的老師給她推薦了s大的管理係,據說收分不高,比較好考。
李漁還要自己回家收集一下相關的資料。
這個研究生最主要的目的是係統地學習管理知識,能讓她早點完成自我角色的轉換。
對於學校的選擇上倒不必盲目追求名校,要說李漁之前是有想借著讀研結識一些厲害人物的,不然也不會想著報那個mba。現在既然調整了方案,那這一塊也就不怎麽考慮了。
s大在本省倒也算是不錯的學校了。
10月8日,一到開放報名時間,李漁就第一時間就登錄網站,大概是人太多,進了好幾次都沒能進入係統。她隻能不停地刷新,終於,進去了。她也沒猶豫,直接報了s大的企業管理研究生。
搞完這個事情。她才專心工作起來。
其實昨天她是有在s大和a大兩個學校中猶豫了一下的。
最後經過一晚上的考慮還是選擇了這幾年收分較低的s大。
李漁有自知之明,自己現在隔了那麽多年,靠著這半年的時間的補習,能考上就很不錯了,再選個收分高的,恐怕會落榜。
至於要是s大也考不上,那就明年再戰,直接上mba。
報了名,就是繼續複習,等待全國統考了!
下午李漁提前下了班。
現在她已經擁有了不打卡的權力。
她去了花想容那邊。要不是經常上下班會路過花想容,李漁都會忘了自己還有這麽個服裝廠。
為了規範網上店鋪買賣,葉陽做主切斷花想容的批發,獨家經營售賣。劉婷和羅靜芬也不除外。
這也就讓花想容在李漁眼前出現的情況越發稀少。
連著兩次擴大投資,加上每個月的收益又投產,現在整個服裝廠已經初具規模。
葉陽在辦公室裏,看李漁來了,馬上站起來,請她坐沙發上。
然後又讓黃英調出最近兩個月的經驗數據,連著財務報表,一起拿給李漁。
李漁收了資料,細細地看起來。
整個9月的銷售量還是不錯的,雖然利潤率依舊不高,但是就當月來言,已經做到了有少部分利潤。
“葉總,辛苦你了!我看數據挺好。希望經過這個十月的鋪墊,11月能迎來整體營收淨利潤。你放心,我們的協議都是有效的,隻要實現淨利潤,股權和獎金一樣都不會少!”
“李總,你放心!11月後必定能讓公司扭虧為盈!我有一百二十個信心!”葉陽對於花想容的發展是抱有十足的信心的。他節前剛剛又招聘了兩個設計師,一個剛剛畢業,想象力超前,一個從業好幾年,對行業了解頗深。國慶節的上新了新設計師的款式,銷量很不錯。這個十月還要再上新一次,接著就是為雙十一做鋪墊了。
“營銷費用依舊是最大的開銷!”李漁指著營銷費用那一欄感慨。這前期完全是在花錢砸。
葉陽也知道營銷費用的占比,對此也無可奈何。“暫時情況就是這樣,我們是新品牌,必須先擴大知名度。等我們國民度高了,到時候就可以適當縮減營銷費用的占比。”
李漁點頭,不再說話。繼續看各個數據。
“我剛剛發現我們普通工人有些並沒有買社保,這是怎麽回事?”李漁是先發現社保繳費金額的問題,後來又看了資料,發現起碼有十來個工人都沒有參保,於是問。
“這個問題其實一級工廠的通病。工人有些不願意買社保,他們覺得自己還要交錢不劃算,寧願要公司每個月給他們發200元的現金補助。對公司來說,200塊錢一個人比買社保也要劃算的多。我就想著他們不買就不買吧。也沒強求。”葉陽解釋。的確現在很多工廠都是這麽處理。
“算了,從這個月起,還是把所有人的社保都買上,萬一發生什麽事故,有保險總比沒保險好!還有,我們是要做大做強的,不能在這些小問題上留下瑕疵。”
葉陽思考了一下,覺得也行,反正出錢的老板都說不省這點,那就聽老板的。
陳靈一個人撐了5天,每天都是十多個小時,早已經累得不行。羅靜芬去店裏,她就可以放假休息兩天。
李漁上了一上午的課,回來路上路過店鋪,想起店鋪的問題,於是就下車進店找她媽談談。
飯點上,暫時並沒有客人。羅靜芬已經吃完飯,在熨衣服。
“媽!”
“誒!你放學了?”
“是呀!下午沒課,我休息休息明天上班了。”
“嗯,這樣也好。學習很重要,但是也不要耽誤工作嘛!”
“媽,你說我們把店擴大一點怎麽樣?現在店麵太小了?”
羅靜芬聞言放下掛燙機,環視了店鋪一周。說道:“是有點小,每到換季大上新的時候就擠得不得了。試衣間也少,人多根本不夠用!”店鋪這些問題,羅靜芬這個幾乎天天在店裏待著的人怎麽會不知道呢。
“那這樣,我們就要考慮擴大了。”
“店鋪在這裏都做熟了,搬了又不劃算。要是隔壁能租下來就好了。”羅靜芬說道。
隔壁店鋪要大些,正在街口轉角處,現在是個化妝品店。服裝店另一邊是個煙酒副食品店,麵積比服裝店稍小。
李漁比較有意化妝品店。
也不知道化妝品店是個什麽經營方式?房東直營還是同樣是租客經營。
“那媽,我們這段時間就都看看,要是隔壁要出租我們就租下來,如果有更合適的位置,我們就換一個也行。或者,我們也可以開分店!”
開分店是李漁忽然想到的,別的都可以開分店,為什麽服裝店不可以開分店呢!越想越覺得分店也是一個好辦法。
“不管是擴店和開分店,都得花錢吧!你現在要忙著考研,也分不開身!算了!你別管了,這兩個月先看著,等你考完試再說。”羅靜芬仔細考慮了一番,最後下決定。
李漁覺得她媽說得也挺對,現在她的確沒有精力來弄分店這些,父母也都有各自的事情。
或者可以再請個人,把羅靜芬脫身出來。
這個想法李漁沒有再說。和羅靜芬簡單聊了幾句就回家了。
明天開始就要報名了,今天輔導機構的老師給她推薦了s大的管理係,據說收分不高,比較好考。
李漁還要自己回家收集一下相關的資料。
這個研究生最主要的目的是係統地學習管理知識,能讓她早點完成自我角色的轉換。
對於學校的選擇上倒不必盲目追求名校,要說李漁之前是有想借著讀研結識一些厲害人物的,不然也不會想著報那個mba。現在既然調整了方案,那這一塊也就不怎麽考慮了。
s大在本省倒也算是不錯的學校了。
10月8日,一到開放報名時間,李漁就第一時間就登錄網站,大概是人太多,進了好幾次都沒能進入係統。她隻能不停地刷新,終於,進去了。她也沒猶豫,直接報了s大的企業管理研究生。
搞完這個事情。她才專心工作起來。
其實昨天她是有在s大和a大兩個學校中猶豫了一下的。
最後經過一晚上的考慮還是選擇了這幾年收分較低的s大。
李漁有自知之明,自己現在隔了那麽多年,靠著這半年的時間的補習,能考上就很不錯了,再選個收分高的,恐怕會落榜。
至於要是s大也考不上,那就明年再戰,直接上mba。
報了名,就是繼續複習,等待全國統考了!
下午李漁提前下了班。
現在她已經擁有了不打卡的權力。
她去了花想容那邊。要不是經常上下班會路過花想容,李漁都會忘了自己還有這麽個服裝廠。
為了規範網上店鋪買賣,葉陽做主切斷花想容的批發,獨家經營售賣。劉婷和羅靜芬也不除外。
這也就讓花想容在李漁眼前出現的情況越發稀少。
連著兩次擴大投資,加上每個月的收益又投產,現在整個服裝廠已經初具規模。
葉陽在辦公室裏,看李漁來了,馬上站起來,請她坐沙發上。
然後又讓黃英調出最近兩個月的經驗數據,連著財務報表,一起拿給李漁。
李漁收了資料,細細地看起來。
整個9月的銷售量還是不錯的,雖然利潤率依舊不高,但是就當月來言,已經做到了有少部分利潤。
“葉總,辛苦你了!我看數據挺好。希望經過這個十月的鋪墊,11月能迎來整體營收淨利潤。你放心,我們的協議都是有效的,隻要實現淨利潤,股權和獎金一樣都不會少!”
“李總,你放心!11月後必定能讓公司扭虧為盈!我有一百二十個信心!”葉陽對於花想容的發展是抱有十足的信心的。他節前剛剛又招聘了兩個設計師,一個剛剛畢業,想象力超前,一個從業好幾年,對行業了解頗深。國慶節的上新了新設計師的款式,銷量很不錯。這個十月還要再上新一次,接著就是為雙十一做鋪墊了。
“營銷費用依舊是最大的開銷!”李漁指著營銷費用那一欄感慨。這前期完全是在花錢砸。
葉陽也知道營銷費用的占比,對此也無可奈何。“暫時情況就是這樣,我們是新品牌,必須先擴大知名度。等我們國民度高了,到時候就可以適當縮減營銷費用的占比。”
李漁點頭,不再說話。繼續看各個數據。
“我剛剛發現我們普通工人有些並沒有買社保,這是怎麽回事?”李漁是先發現社保繳費金額的問題,後來又看了資料,發現起碼有十來個工人都沒有參保,於是問。
“這個問題其實一級工廠的通病。工人有些不願意買社保,他們覺得自己還要交錢不劃算,寧願要公司每個月給他們發200元的現金補助。對公司來說,200塊錢一個人比買社保也要劃算的多。我就想著他們不買就不買吧。也沒強求。”葉陽解釋。的確現在很多工廠都是這麽處理。
“算了,從這個月起,還是把所有人的社保都買上,萬一發生什麽事故,有保險總比沒保險好!還有,我們是要做大做強的,不能在這些小問題上留下瑕疵。”
葉陽思考了一下,覺得也行,反正出錢的老板都說不省這點,那就聽老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