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和李奶奶進到李漁新家的時候,跟羅靜芬一樣都是讚歎。
特別李茂,眼睛都放光了。他把東西放好,就到處參觀起來。
“姐,你這房子也太舒服了。在陽台還可以看到地標。”李茂站在陽台眺望了一下,回過頭跟正在整理東西的李漁說道。
“還行吧!就是有一點小,中間那兩棟有大戶型,我看了一下太貴了,買不起,隻能退而求其次,買這個。”
“不小啦!比世安苑的房子寬敞多了。而且真是站得高看得遠啊!”
“世安苑其實也不錯,就是裝修老了點,以後有機會重新裝修一下,住起來也很舒服。”
“那倒也是,要是世安苑裝了電梯,就要方便得多。”李茂讚同地說道,又走過來問李漁,“姐,要不要我幫忙啊?”
“不用,你帶奶奶好好看看,我自己來收這些東西。”李漁拒絕李茂搭手,她自己的東西還是要自己收拾起來方便,以後也好找。
“好吧!奶奶,我帶你好好參觀參觀!”李茂招呼坐在沙發上的略顯局促的李奶奶,帶她每個房間去轉轉。
李漁也把裝著自己衣物的箱子搬進和主臥相連的衣帽間。
把外套拿出來掛上,內衣放進抽屜,簡單收拾一下,就出來繼續收拾別的。
羅靜芬聽說長輩買的餐具對子女好,就承包了李漁的餐具,現在都已經放在廚房裏了,但是其餘的廚具刀具這些還沒有。
李奶奶也在李茂的帶領下逛完了,於是李漁又帶著他們去就近的商場采購。
錦悅府離著一公裏不到就有一個綜合商場。現在剛剛開業,大概是節假日的原因,人還挺多。
臨近中午了,李漁幹脆帶著奶奶和弟弟到頂樓的花園餐廳吃午飯。
商場裏的餐廳現在還不是十年後那樣全是連鎖店,現在頂樓就是一個布置得文藝小清新的餐廳,名字也很簡單--都好吃。
“姐,你說這個店是叫都好吃還是吃好都?”李茂坐在花園裏,看著招牌問李漁。
“你自己分析一下,你覺得是什麽?”
“我覺得應該是都好吃!不過,也肯定有讓大家吃好的意思,取其雙意!”
“不愧是常常做閱讀理解的人!不錯不錯!”李漁言誇著李茂,又對李奶奶說:“奶奶,你想吃什麽?這家店寫的他們招牌是清炒素菜。”
李奶奶很好奇:“素菜?素菜還能當招牌?不都是隨便一炒的嘛?”
“不知道了,我也是第一次來!那我們就點一個他們的招牌素菜,再點幾個別的。”
李漁把素菜點了,接著就給李茂,讓他點,畢竟生長發育期的男孩子是要吃肉才行的。
李茂倒是接過菜單就點了三個菜,雞肉、魚肉、牛肉,都是肉。“姐,我點了三個菜,差不多了吧?”
“再點個湯吧!”李漁說道。
於是,李茂又點了一個山藥排骨湯,服務員收了菜單下去備菜去了。
趁著這個上菜的空隙,李漁把隨身攜帶的小本本拿出來,記需要采購的東西。
需要買個鍋,炒菜用。
還得買個湯鍋,奶鍋。
刀具也得買一套,切菜的案板也得要一塊,水杯、酒杯、茶杯,這些漂亮的杯子也要安排上。
另外就是油鹽醬醋茶米,晚上在家吃飯,還得買上一些菜、肉。
李漁想到什麽又記一點,不一會兒就記了滿滿一頁。
菜也慢慢上來了。
李漁看著桌上那個特色素菜,實在沒有看出特別在哪,或許是素菜種類豐富,顏色好看?
反正在李漁看來,就是一個大雜燴。
和李漁一樣想法的還有李茂,“這就是特色呀!不會是一盤素菜大雜燴嘛!”
李奶奶說道:“可能味道特別?”
於是三人都不約而同第一口就吃的那個素菜。
還別說,味道是挺好的!每個素菜都有自己的味兒。
李茂嚐了一口,也就不再感興趣,轉戰其餘菜品,安心吃肉去了。
李奶奶吃了好幾口,估計也沒品出個特別,也換到湯煲裏撈山藥去了。
李漁還好,吃了一小半,中途看著李茂似乎有點不太夠吃,準備給他再加個菜。
被李茂攔了下來:“姐,別加菜了!待會兒我們去樓下在肯德基點個全家桶吧!這個不劃算。”
是挺不劃算的,4個菜1個湯,結賬的時候花了600多。
跟著一起的李奶奶和李茂都覺得肉痛。
下樓倒沒有直接去買全家桶,而是先去超市采購。
李漁對照著小本本,一樣一樣的買,沒一會兒就把推車裝滿了。
李奶奶在旁邊看得直咂舌:乖乖!這些東西都不要錢嗎?這麽買!跟不要錢一樣。
環顧四周,幾乎都是這樣采購的,李奶奶覺得自己受到了衝擊。她就是去菜市場買菜也沒有這麽買過。
李茂全程幫忙推車,拿貨,李漁指哪打哪,非常聽話。
重生後截止到目前,李漁還是非常喜歡這個弟弟的。
大概是家裏條件變好了,李茂整體陽光自信不少,也沒前世的叛逆樣子,對李漁更是信服得很,就差變成腦殘粉了。
重生這一年,整個李家每個人都改變不少。羅靜芬不再空好麵子,李大榮不再懶懶散散,李茂也是目標明確,大家都為了更好的生活和未來奮力拚搏,整個家庭氛圍和諧融洽。
雖然依舊會有小矛盾,小摩擦,但是李漁已經非常滿意了。
人和人相處,肯定都是需要包容的。李漁現在把所有的包容都用在了自己的至親好友身上。
晚餐有一半都是李漁打包的熟食,還有李茂喜歡的全家桶。自己動手做的就是兩個素菜和一個家常回鍋肉,還有一個圓子豆腐湯。
素菜李漁動手,回鍋肉李茂動手,湯就是李奶奶煮的。
羅靜芬和李大榮6點半左右到的,兩人又四處看了一圈,才到了羅靜芬特別看的開飯時間:6點58分。
到點開飯,明天上課的上課,上班的上班,所以酒也就省了,大家都以飲料代酒,高舉酒杯:
“新居大吉!”
特別李茂,眼睛都放光了。他把東西放好,就到處參觀起來。
“姐,你這房子也太舒服了。在陽台還可以看到地標。”李茂站在陽台眺望了一下,回過頭跟正在整理東西的李漁說道。
“還行吧!就是有一點小,中間那兩棟有大戶型,我看了一下太貴了,買不起,隻能退而求其次,買這個。”
“不小啦!比世安苑的房子寬敞多了。而且真是站得高看得遠啊!”
“世安苑其實也不錯,就是裝修老了點,以後有機會重新裝修一下,住起來也很舒服。”
“那倒也是,要是世安苑裝了電梯,就要方便得多。”李茂讚同地說道,又走過來問李漁,“姐,要不要我幫忙啊?”
“不用,你帶奶奶好好看看,我自己來收這些東西。”李漁拒絕李茂搭手,她自己的東西還是要自己收拾起來方便,以後也好找。
“好吧!奶奶,我帶你好好參觀參觀!”李茂招呼坐在沙發上的略顯局促的李奶奶,帶她每個房間去轉轉。
李漁也把裝著自己衣物的箱子搬進和主臥相連的衣帽間。
把外套拿出來掛上,內衣放進抽屜,簡單收拾一下,就出來繼續收拾別的。
羅靜芬聽說長輩買的餐具對子女好,就承包了李漁的餐具,現在都已經放在廚房裏了,但是其餘的廚具刀具這些還沒有。
李奶奶也在李茂的帶領下逛完了,於是李漁又帶著他們去就近的商場采購。
錦悅府離著一公裏不到就有一個綜合商場。現在剛剛開業,大概是節假日的原因,人還挺多。
臨近中午了,李漁幹脆帶著奶奶和弟弟到頂樓的花園餐廳吃午飯。
商場裏的餐廳現在還不是十年後那樣全是連鎖店,現在頂樓就是一個布置得文藝小清新的餐廳,名字也很簡單--都好吃。
“姐,你說這個店是叫都好吃還是吃好都?”李茂坐在花園裏,看著招牌問李漁。
“你自己分析一下,你覺得是什麽?”
“我覺得應該是都好吃!不過,也肯定有讓大家吃好的意思,取其雙意!”
“不愧是常常做閱讀理解的人!不錯不錯!”李漁言誇著李茂,又對李奶奶說:“奶奶,你想吃什麽?這家店寫的他們招牌是清炒素菜。”
李奶奶很好奇:“素菜?素菜還能當招牌?不都是隨便一炒的嘛?”
“不知道了,我也是第一次來!那我們就點一個他們的招牌素菜,再點幾個別的。”
李漁把素菜點了,接著就給李茂,讓他點,畢竟生長發育期的男孩子是要吃肉才行的。
李茂倒是接過菜單就點了三個菜,雞肉、魚肉、牛肉,都是肉。“姐,我點了三個菜,差不多了吧?”
“再點個湯吧!”李漁說道。
於是,李茂又點了一個山藥排骨湯,服務員收了菜單下去備菜去了。
趁著這個上菜的空隙,李漁把隨身攜帶的小本本拿出來,記需要采購的東西。
需要買個鍋,炒菜用。
還得買個湯鍋,奶鍋。
刀具也得買一套,切菜的案板也得要一塊,水杯、酒杯、茶杯,這些漂亮的杯子也要安排上。
另外就是油鹽醬醋茶米,晚上在家吃飯,還得買上一些菜、肉。
李漁想到什麽又記一點,不一會兒就記了滿滿一頁。
菜也慢慢上來了。
李漁看著桌上那個特色素菜,實在沒有看出特別在哪,或許是素菜種類豐富,顏色好看?
反正在李漁看來,就是一個大雜燴。
和李漁一樣想法的還有李茂,“這就是特色呀!不會是一盤素菜大雜燴嘛!”
李奶奶說道:“可能味道特別?”
於是三人都不約而同第一口就吃的那個素菜。
還別說,味道是挺好的!每個素菜都有自己的味兒。
李茂嚐了一口,也就不再感興趣,轉戰其餘菜品,安心吃肉去了。
李奶奶吃了好幾口,估計也沒品出個特別,也換到湯煲裏撈山藥去了。
李漁還好,吃了一小半,中途看著李茂似乎有點不太夠吃,準備給他再加個菜。
被李茂攔了下來:“姐,別加菜了!待會兒我們去樓下在肯德基點個全家桶吧!這個不劃算。”
是挺不劃算的,4個菜1個湯,結賬的時候花了600多。
跟著一起的李奶奶和李茂都覺得肉痛。
下樓倒沒有直接去買全家桶,而是先去超市采購。
李漁對照著小本本,一樣一樣的買,沒一會兒就把推車裝滿了。
李奶奶在旁邊看得直咂舌:乖乖!這些東西都不要錢嗎?這麽買!跟不要錢一樣。
環顧四周,幾乎都是這樣采購的,李奶奶覺得自己受到了衝擊。她就是去菜市場買菜也沒有這麽買過。
李茂全程幫忙推車,拿貨,李漁指哪打哪,非常聽話。
重生後截止到目前,李漁還是非常喜歡這個弟弟的。
大概是家裏條件變好了,李茂整體陽光自信不少,也沒前世的叛逆樣子,對李漁更是信服得很,就差變成腦殘粉了。
重生這一年,整個李家每個人都改變不少。羅靜芬不再空好麵子,李大榮不再懶懶散散,李茂也是目標明確,大家都為了更好的生活和未來奮力拚搏,整個家庭氛圍和諧融洽。
雖然依舊會有小矛盾,小摩擦,但是李漁已經非常滿意了。
人和人相處,肯定都是需要包容的。李漁現在把所有的包容都用在了自己的至親好友身上。
晚餐有一半都是李漁打包的熟食,還有李茂喜歡的全家桶。自己動手做的就是兩個素菜和一個家常回鍋肉,還有一個圓子豆腐湯。
素菜李漁動手,回鍋肉李茂動手,湯就是李奶奶煮的。
羅靜芬和李大榮6點半左右到的,兩人又四處看了一圈,才到了羅靜芬特別看的開飯時間:6點58分。
到點開飯,明天上課的上課,上班的上班,所以酒也就省了,大家都以飲料代酒,高舉酒杯:
“新居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