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泰科技現在整個公司股東架構簡單,年底也不打算開股東會了,到時候幾個人在辦公室裏聊一聊就完事了。
今年南泰科技能拿出來分紅的利潤也不多,昨天財務剛剛把2017年的財務報表交上來,李漁看了一下淨利潤,整個2017年度,南泰科技的淨利潤是1.1億,這是扣除了當期研發費用的數據。
整個2017年,研發費用支出就有1.6億。
這個數據,李漁看得頭大。
淨利潤裏需要拿出百分之十三作為年終獎金,也就是一千四百三十萬元。
全公司上上下下四百多人,分到手裏也並不算少。平均下來一人都能拿三萬多的年終獎。
當然肯定是不能按人頭平均了。
南泰科技的年終獎一般是按照職員本人過去一年度的平均月薪來作為基數的,係數的話就按當年的考核方案來確定。
年終獎金額度會先分到各個部門,然後部門內再次分配。
南泰科技一貫的傳統就是研發中心和生產部門的額度最多,辦公室人員的額度最少。
今年這一千多萬,研發中心的份額就占了七百多萬;生產部門也是五百萬的額度,剩餘三百多萬才是所有辦公室人員的獎金,這其中銷售部門又占了80萬,剩餘的才是行政部、采購部、人事部、財務部、總經辦等部門所有的額度。
好在幾個股東依舊不參與這個獎金分配,不然按照他們的薪酬,一個人就要占了大部分的份額。
李漁把剩餘利潤分配了一下,留出6000萬作為流動資金繼續投在公司經營,剩餘三千八百多萬用來股東分紅。
自從資本退出南泰科技後,南泰科技幾人手裏的股權數量做了調整,李漁現在持有南泰科技百分之十五的股權。
占股最多的還是陳思南,他持有百分之三十的股權,其次就是祝緒,她持有百分之二十八的股權,然後是羅遠揚,持有股權百分之十九的股權,剩餘的百分之八的股權屬於南泰科技全體員工,由陳思南代持。
所以作為南泰科技的員工,年底不僅有十三薪,還有年終獎金,另外還有年終分紅。
這也難怪一到年底,全公司上下都喜氣洋洋。
李漁根據自己的持股粗略地算了一下,今年能拿到五百多萬的分紅。這個數目看起來多,但是跟李漁本身的收入來比就不算多啦。
她現在一年下來的利息都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了。
想到利息,李漁忽然想起來,最近自己忙暈了,忘了問朱星雨學校的事情了。
趁著這個時間,李漁趕緊給銀行行長打電話,她現在遇到這種問題一般首先就是找銀行行長。
反正她現在在各個銀行都是超級vip。
行長那邊明顯是知道的。
“李總,其實每年每個中學都有指標到校的,如果學校成績不錯,可以爭取一下這個指標。另外就是年後三月中學有提前批招生,到時候會有筆試和麵試,難度並不是特別大。這種一般信息沒有披露,你們需要自己去找目標就讀的學校谘詢。
如果這兩條路都沒走通,到時候搖號沒有要中,也可以走最後的定向補錄。這個就比較好操作。我這邊是建議你們先把前兩條路試一試,這畢竟是最正大光明的道道。”
李漁明白了。指標到校這個是憑成績考,這個肯定是不花錢的,憑學生實力說話;提前批招生是中學組織的,少部分人知道的路徑,這個可能會花點小錢或者一個小人情;最後定向補錄肯定就是花錢的了。
“指標到校可能有點困難,提前批招生這個行長你這邊有沒有四中的聯係方式?”考慮到朱星雨的成績,李漁並不能確定能不能拿到到校指標。
“這個我還真有,稍後我發給你呀!”行長一點沒有覺得不耐煩,反而很高興地說道。
“好的,謝謝行長!”
掛斷電話,不一會兒李漁就收到了電話號碼和姓名。
李漁直接把信息轉發給朱剛,讓他自己去聯係。
這才開始做自己的工作。
隨著時間進入1月底,李漁投資的那些公司也都完成了財務總結,報表也都陸續發過來。接下來就是愉快的分紅時間啦!
今年分紅最多的竟然是新材公司。
新材公司擴大了廠房和生產規模,加上和祝氏合作研發的項目完美完成,祝氏直接給了新材一個超大訂單,因著這個訂單,新材在行業內的地位都不同了,接下來業務開展也格外順利。
整個2017年,新材的淨利潤達到了1.3億,比南泰科技還多。
單就毛利來說南泰科技肯定是更多的,隻是龐大的研發費用再加上給員工們建福利房這些都花了太多錢了。
新材今年賺的多,之前的貸款直接就還掉了,剩餘的部分利潤,有一半要拿來分紅。李漁今年能分個一千五百多萬。
除了新材,遊戲公司和醫美app這邊的收益也不錯,再加上助農項目,李漁在田苗建議下投資的四個項目竟然都收益頗豐。
就是最不抱希望的助農項目,今年下來李漁也分到了一百多萬。
其餘的不管是新光還是四季鮮或者快遞站,都是一個季度分紅一次,第四季度因為雙十一,成績也很頂,不過畢竟隻是一個季度的,數字看起來沒有那麽打眼。
花想容這邊李漁也隻拿了一千萬來分紅,其餘都繼續留在公司賬戶上持續經營。
這些項目總的算下來,李漁光是分紅就能拿個5千萬左右。
豐收的不僅是李漁,羅靜芬這一年也是豐收年,兩個店鋪,算下來一年淨賺了300萬。這個數目,都是她自己掙得,羅靜芬說不出的驕傲。
其餘的不管是羅瑞還是劉婷,或者是林飛、朱星龍,大家分到手的錢也都不少。
現在這些人都是有車有房,還有存款的了。
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的雲城年輕人。
今年南泰科技能拿出來分紅的利潤也不多,昨天財務剛剛把2017年的財務報表交上來,李漁看了一下淨利潤,整個2017年度,南泰科技的淨利潤是1.1億,這是扣除了當期研發費用的數據。
整個2017年,研發費用支出就有1.6億。
這個數據,李漁看得頭大。
淨利潤裏需要拿出百分之十三作為年終獎金,也就是一千四百三十萬元。
全公司上上下下四百多人,分到手裏也並不算少。平均下來一人都能拿三萬多的年終獎。
當然肯定是不能按人頭平均了。
南泰科技的年終獎一般是按照職員本人過去一年度的平均月薪來作為基數的,係數的話就按當年的考核方案來確定。
年終獎金額度會先分到各個部門,然後部門內再次分配。
南泰科技一貫的傳統就是研發中心和生產部門的額度最多,辦公室人員的額度最少。
今年這一千多萬,研發中心的份額就占了七百多萬;生產部門也是五百萬的額度,剩餘三百多萬才是所有辦公室人員的獎金,這其中銷售部門又占了80萬,剩餘的才是行政部、采購部、人事部、財務部、總經辦等部門所有的額度。
好在幾個股東依舊不參與這個獎金分配,不然按照他們的薪酬,一個人就要占了大部分的份額。
李漁把剩餘利潤分配了一下,留出6000萬作為流動資金繼續投在公司經營,剩餘三千八百多萬用來股東分紅。
自從資本退出南泰科技後,南泰科技幾人手裏的股權數量做了調整,李漁現在持有南泰科技百分之十五的股權。
占股最多的還是陳思南,他持有百分之三十的股權,其次就是祝緒,她持有百分之二十八的股權,然後是羅遠揚,持有股權百分之十九的股權,剩餘的百分之八的股權屬於南泰科技全體員工,由陳思南代持。
所以作為南泰科技的員工,年底不僅有十三薪,還有年終獎金,另外還有年終分紅。
這也難怪一到年底,全公司上下都喜氣洋洋。
李漁根據自己的持股粗略地算了一下,今年能拿到五百多萬的分紅。這個數目看起來多,但是跟李漁本身的收入來比就不算多啦。
她現在一年下來的利息都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了。
想到利息,李漁忽然想起來,最近自己忙暈了,忘了問朱星雨學校的事情了。
趁著這個時間,李漁趕緊給銀行行長打電話,她現在遇到這種問題一般首先就是找銀行行長。
反正她現在在各個銀行都是超級vip。
行長那邊明顯是知道的。
“李總,其實每年每個中學都有指標到校的,如果學校成績不錯,可以爭取一下這個指標。另外就是年後三月中學有提前批招生,到時候會有筆試和麵試,難度並不是特別大。這種一般信息沒有披露,你們需要自己去找目標就讀的學校谘詢。
如果這兩條路都沒走通,到時候搖號沒有要中,也可以走最後的定向補錄。這個就比較好操作。我這邊是建議你們先把前兩條路試一試,這畢竟是最正大光明的道道。”
李漁明白了。指標到校這個是憑成績考,這個肯定是不花錢的,憑學生實力說話;提前批招生是中學組織的,少部分人知道的路徑,這個可能會花點小錢或者一個小人情;最後定向補錄肯定就是花錢的了。
“指標到校可能有點困難,提前批招生這個行長你這邊有沒有四中的聯係方式?”考慮到朱星雨的成績,李漁並不能確定能不能拿到到校指標。
“這個我還真有,稍後我發給你呀!”行長一點沒有覺得不耐煩,反而很高興地說道。
“好的,謝謝行長!”
掛斷電話,不一會兒李漁就收到了電話號碼和姓名。
李漁直接把信息轉發給朱剛,讓他自己去聯係。
這才開始做自己的工作。
隨著時間進入1月底,李漁投資的那些公司也都完成了財務總結,報表也都陸續發過來。接下來就是愉快的分紅時間啦!
今年分紅最多的竟然是新材公司。
新材公司擴大了廠房和生產規模,加上和祝氏合作研發的項目完美完成,祝氏直接給了新材一個超大訂單,因著這個訂單,新材在行業內的地位都不同了,接下來業務開展也格外順利。
整個2017年,新材的淨利潤達到了1.3億,比南泰科技還多。
單就毛利來說南泰科技肯定是更多的,隻是龐大的研發費用再加上給員工們建福利房這些都花了太多錢了。
新材今年賺的多,之前的貸款直接就還掉了,剩餘的部分利潤,有一半要拿來分紅。李漁今年能分個一千五百多萬。
除了新材,遊戲公司和醫美app這邊的收益也不錯,再加上助農項目,李漁在田苗建議下投資的四個項目竟然都收益頗豐。
就是最不抱希望的助農項目,今年下來李漁也分到了一百多萬。
其餘的不管是新光還是四季鮮或者快遞站,都是一個季度分紅一次,第四季度因為雙十一,成績也很頂,不過畢竟隻是一個季度的,數字看起來沒有那麽打眼。
花想容這邊李漁也隻拿了一千萬來分紅,其餘都繼續留在公司賬戶上持續經營。
這些項目總的算下來,李漁光是分紅就能拿個5千萬左右。
豐收的不僅是李漁,羅靜芬這一年也是豐收年,兩個店鋪,算下來一年淨賺了300萬。這個數目,都是她自己掙得,羅靜芬說不出的驕傲。
其餘的不管是羅瑞還是劉婷,或者是林飛、朱星龍,大家分到手的錢也都不少。
現在這些人都是有車有房,還有存款的了。
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的雲城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