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野外抓魚


    而離村子一裏遠的北山口有一處叫黑山穀的河段是我們平時最愛去的地方。


    那裏水深河道寬敞,水流不算太湍急,穀口還有一道大瀑布。如果在白天你會感受到黑山穀最壯觀的就是瀑布了。還沒看見,便隱隱約約聽到一陣轟鳴聲。轉過幾道彎,瀑布便出現在眼前了。遠遠望去,就好象是一條閃著銀光的緞帶,鑲嵌在青山之間,耀眼而醒目。慢慢靠近它,轟鳴聲就越來越大,震耳欲聾好似千軍萬馬一般。瀑布仿佛積蓄了所有的能量,從山頂傾瀉而下,撞在周圍的岩石上,便飛花碎玉一般。


    那些細小的水珠在陽光的折射下竟是如此的美麗不凡。我們便被籠罩在這茫茫的水霧之中,頓時覺得神清氣爽。而大瀑布下麵藏著無數的魚兒,除了一些平常比較常見的諸如鯽魚、有草魚、鯉魚、鯪魚這些在池塘裏養的家魚外,還有一些少見的河裏才有很珍貴的魚類,比如桂花魚、“角輕魚”。桂花魚是比較珍貴的魚類,魚肉鮮美無比,但“角輕魚”比它更珍貴更美味。桂花魚在池塘裏多少也不難見到。


    但“角輕魚”應該很少見了。“角輕魚”,隻是我家裏的本地話稱呼,至於學名叫什麽,我百度了很久也沒查到。“角輕”是一種無魚鱗,通體黑褐色,頭類似鯰魚的樣子,形狀和塘虱鯰魚近似,但與它們是完全不樣的另一種魚類。除了美味無與倫比,還因為稀少難捕的原因,在我們當地它的價格是除了野生鱉甲魚賣得最高的一種河水魚。我們一年也難得網捕到一兩條。相反像鯰魚、生魚這些也較珍貴的魚倒容易多了。


    通常我們進山口黑山穀裏下網都是五六個人結伴才去的。因為沿途中會經過村後背夫山的幾處亂葬崗,小時候聽多了老人口中的各種嚇人鬼故事,月黑風高之下一個人獨自穿過隨處可見,各種大小不同、古老、新立墳墓的荒山野嶺說是不怕不嚇人那是假的。


    下麵有關背夫山的鬼故事是我父親講述的:


    因為從小父母長輩農閑時總要講一些山村鬼故事,很多故事都是從我爸爸口中得知的,為此我深信不疑,而且我也相信這個世界是有鬼魂存在的,隻是它存在的方式我們無從知曉。也許是從小聽多了鬼故事,我長大後一直都不敢看鬼片之類的恐怖電影。村子附近有座山是出了名的墳山,叫背夫山。為什麽叫這個名字就不得而知。


    但是我爸爸小時候對它一直充滿了恐懼,因為我祖父的一部分竹林就在這山上,每年挖竹筍的時候或者家裏養牛的時間都要到這山上挖竹筍和割草,而這座山上密密麻麻都是墳塋,有的墳因為年久失修出現了破洞,有的幹脆塌掉了,有的隻是一個小土堆,有的小土堆都沒有,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的墳,但是確實整座山都是墳。在父親長到十幾歲每年清明也沒見到有人去拜祭雖然沒親眼見過鬼之類的,但是密密麻麻都是墳,有的竹筍還長在了墳頭上,看了真的讓人頭皮發麻,心跳加速。


    父親的大伯也就是我大伯公,有一年天剛亮就背個背簍去背夫山割草,雖說都是墳塋,但是雜草豐茂,像伯公都活了幾十年了他們那年代的人都膽大得很,去到半山腰的一個地方發現了很多鮮美的雜草,於是他就拿起鐮刀一陣猛割,割著割著,大伯公就掉到一個坑裏去了,掉坑裏都沒什麽,關鍵是他爬不出來了,感覺腳下有人一直抓他一樣,那時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好不容易掙脫出來了,大伯公這才注意到是掉進了墳塋裏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這裏的墳塋塌陷了,隻留下一個大洞。大伯公越想越害怕,背著背簍就跑回家了,但回去以後就生病了,反複的發燒總不好。農村人都很迷信的,之後去找了個先生看,那先生畫了到符燒掉放到一碗水裏麵給他喝了就好了,後來我大伯公就不去那個地方割草了。所以聽到這個故事我再天不怕地不怕的也不敢一個人獨自去背夫山了。但如果多幾個人走在一起倒什麽也不怕了。


    那時每次捕魚的魚網是大威家的,他家祖上是漁民,家中留下來幾十張捕大小不同魚類的魚網。大威平時喜歡捕魚,他每次去的時候都會叫上幾個人去壯膽,我有空的時候也愛跟著去。每次我們幾個帶上手電筒,挑幾張大小合適的魚網裝在蛇皮袋子裏,一般在天色還沒完全黑的時候出發趕到目的地。


    上午,一場大雨把榕村的山川原野衝洗得一塵不染。傍晚,我們一切準備好又去撒網捕魚了。


    沿著村後山崗的小路,一路上美美地呼吸著山野裏清新的空氣;盡情地欣賞著鄉村恬靜美麗的晚景!


    眺望遠處,此時視線盡頭就像一幅畫:柔和的夕陽,絢麗的晚霞,橫臥在不遠的天邊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頂上升起的嫋嫋炊煙……。近處,是一片金黃的稻田。一陣風吹來,稻苗一起一伏,使人仿佛置身於一個金黃的海洋之中。稻田的邊緣是一排排的絲瓜架,瓜蔓兒上開滿了一朵朵金黃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邊唱歌,一邊采蜜。絲瓜棚旁邊那塊碧綠的西瓜地上,雖然沒有蜜蜂的歌唱,卻有著豐收的喜悅。瞧,一個個大西瓜,像一個個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親的肩膀裏,夕陽的餘暉輕輕地愛撫它們,催它們入睡?


    快步翻過背夫山,山腳下的河邊,還有三五隻水牛在草地上悠閑地啃著草,不時還抬起頭來,麵對充滿詩情畫意的鄉村夜景,“哞哞”地長叫幾聲來抒發自己快樂的情懷和感受,那低沉的餘音在寬闊的田野回旋,使人聽了興奮。走在鄉野間這才真切的感受到榕村的傍晚實在是無限美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工,我的青春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春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春思並收藏打工,我的青春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