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邊關大捷
我是紈絝啊,為什麽讓我當將軍 作者:我沒吃魚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都的天氣越發的冷了起來,竟然時不時地淅淅瀝瀝地飄起了雪花。
街道上的人明顯少了許多,這個時候,躲在家裏,老婆孩子熱炕頭才是舒心的日子。
不過,城外與盤龍山那裏,依舊熱火朝天,畢竟尋常百姓家還是要生存下去的,而盤龍山給他們提供了出力氣的場所。
一天二十個大子,中午還管一頓飯,這樣優厚的招工條件,去哪能找到啊。
有許多的單身漢,幹脆傍晚下了工直接住在盤龍山,畢竟,天氣冷了,坐在馬車上吹著冷風很不舒服。
萬一得了傷寒,豈不是工都沒得做了?
再有就是,在盤龍山這裏燒煤,是不要錢的。
人一多起來,便要防止不懷好意之人鼓動工人鬧事,還有防止晚上有偷盜的行為。
暗羽衛不少的暗探在這裏已經混成了工頭,當然了,這也是在江河放縱的情況下,那麽多的人聚集在這裏,安全還是要有保障的。
陳飛揚的日子也慢慢安逸了起來,皇帝對於死士的事,雖說偶有提及,卻已不像之前那般,似乎......就連皇帝也知道,再查下去,也查不到什麽有用的線索了。
此刻,他手裏捏著信鴿腿上取下的紙條,身子竟然止不住地顫抖了兩下。
而後,他疾步走向早朝的金鑾殿。
這個時辰,皇帝與百官還在大殿進行早朝呢。
待他到了金鑾殿,守在外麵的宦官正要攔住他。
陳飛揚雙眸射出閃電般的目光,厲聲道:“滾開,邊關急報。”
那宦官渾身打了個哆嗦,再也不敢阻攔。
陳飛揚疾步步入大殿,隻不過,這種行為在百官看來,是極其冒失的。
他進入大殿後,拜倒,直接打斷了禮部尚書孟承安的話。
就在孟承安惱火之際,陳飛揚道:“陛下,驛站飛鴿傳書,邊關已有八百加急的消息,不日送至京都。”
頓時,殿內安靜了下來。
邊關,一直是雲國心裏頭的一根刺,每每到了冬季,邊關戰事便起。
看來......今年冬季也不例外啊。
蕭洪將陳飛揚手中的紙條匆匆送至皇帝的手中。
皇帝看了後,沉默不語。
看紙條上的署名,是距離京都不遠的驛站了,想來,最快,今日消息便可送達,慢的話,可能就要明日了。
“諸卿怎麽看?”皇帝歎了一口氣說道。
“陛下。”蔣明德出班道:“今歲夏季之時,邊關糧草已得到補充,想來,邊關有江牧鎮守,應當無礙。”
皇帝再次沉默了。
有江牧在,他當然放心了,可每年如此,他已經不勝其煩,胡人猶如打不死的蟑螂一般,每年打了一批,來年又出現一批。
可要前往草原深處去剿滅胡人,又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先不說草原遼源廣闊,即便是草原上的馬跑起來都要比雲國的馬跑得要快一些。
更不用提胡人可以說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幾乎人人騎射技巧了得。
恐怕就算尋到了胡人,雲軍似乎也占不了很大的便宜。
這實在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傳旨下去,城門中門打開,務必讓消息第一時間傳入宮中。”皇帝無奈地說道。
京都中門打開了,衙役們肅清了直通皇宮的街道,隻等邊關傳訊兵到來。
直到夜幕降臨,中門關閉,還是沒有等到邊關的傳訊兵。
翌日,早朝的大殿上,皇帝顯得憂心忡忡。
百官們也知道皇帝煩悶,奏報之時,更是小心翼翼,以免撞到槍口上。
此刻,邊關的傳訊兵們,已經遠遠地可以看得到京都高大的城牆。
為首的將領突然勒馬停下,跟隨在身後的騎兵們紛紛停下。
“換裝。”
說罷,他先跳下馬車,在馬背上翻出一套破破爛爛還沾著血跡的盔甲換上,其他人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待所有人換好行頭後,他又大手一揮,帶頭往京都狂奔而去。
其實,他們的這種做法,在軍中已是慣例。
一路上要穿得光鮮亮麗,讓沿途的百姓看到安心,可到了京都,該裝的要是要裝一下。
你穿得一塵不染,盔甲擦得錚亮進宮,那些文官的嘴,可是毒得很。
城門守衛站在城牆上遠遠地看到一隊騎兵,如同浪潮一般,直奔城頭而來。
待近了後,看到為首之人的頭盔上插著紅菱,忙喊道。
“讓開,快讓開,八百裏加急的傳訊兵到了。”
城門口的人紛紛駐足,讓出道路,騎兵們順著中門呼嘯而過,帶起一陣狂風。
“陛下......陛下......邊關的傳訊兵到了。”一個宦官火急火燎地跑入了金鑾殿。
皇帝聽到這個消息,霍然起身:“快宣。”
很快,一隊臉上滿是風霜,穿著破舊盔甲的士兵進入了金鑾殿。
他們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響徹金鑾殿。
“拜見陛下,邊關......大捷。”
殿內群臣對此好似習慣了一般,每個人的臉上,掛著似有似無的笑意。
邊關每年的戰事,皆是以雲軍獲勝,而每年的消息,也是大捷。
隻是......今年比往年似乎早了許多啊。
那將士在懷中取出奏疏,待蕭洪接過驗過密封的火漆無恙後,方才交到皇帝的手上。
皇帝撕開火漆,取出裏麵的奏疏,打開看了起來。
隻看了一個開頭,皇帝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臉色極其的陰沉。
胡人竟然敢糾集整個草原的力量來攻打邊關?
他們瘋了不成?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啊。
底下的大臣們看到皇帝的臉色,不由得好奇了起來。
這是怎麽了?不是說大捷嗎?
陛下的臉色怎麽這般難看?難道是死傷過多?慘勝?
還是說哪位將領......
那麽......能讓陛下這般臉色的,莫不是江牧?
想到這裏,群臣的臉色也不好看了起來,紛紛小聲議論了起來。
文弘義掃視了一眼百官,而後躬身道:“陛下,不如讓蕭公公念一念這封奏報,好讓臣等也聽一聽。”
皇帝抬眸,沒有繼續看下去,將手中的奏疏丟給了身邊的蕭洪。
“蕭伴伴,你來念。”
蕭洪躬身道:“是。”
說罷,他清了清嗓子,打開奏疏,不摻雜個人感情地念了起來。
“臣江牧,啟奏陛下。”
“臣奉旨鎮守邊關,使胡人半分不敢越雷池。”
“然今歲,草原雪災,胡人集結數三萬餘人,進犯邊關......”
聽到這裏,群臣嘩然了。
怪不得陛下臉色不好看呢。
胡人這是要拚命了啊。
這樣看來,即便是大捷,也是慘勝啊。
街道上的人明顯少了許多,這個時候,躲在家裏,老婆孩子熱炕頭才是舒心的日子。
不過,城外與盤龍山那裏,依舊熱火朝天,畢竟尋常百姓家還是要生存下去的,而盤龍山給他們提供了出力氣的場所。
一天二十個大子,中午還管一頓飯,這樣優厚的招工條件,去哪能找到啊。
有許多的單身漢,幹脆傍晚下了工直接住在盤龍山,畢竟,天氣冷了,坐在馬車上吹著冷風很不舒服。
萬一得了傷寒,豈不是工都沒得做了?
再有就是,在盤龍山這裏燒煤,是不要錢的。
人一多起來,便要防止不懷好意之人鼓動工人鬧事,還有防止晚上有偷盜的行為。
暗羽衛不少的暗探在這裏已經混成了工頭,當然了,這也是在江河放縱的情況下,那麽多的人聚集在這裏,安全還是要有保障的。
陳飛揚的日子也慢慢安逸了起來,皇帝對於死士的事,雖說偶有提及,卻已不像之前那般,似乎......就連皇帝也知道,再查下去,也查不到什麽有用的線索了。
此刻,他手裏捏著信鴿腿上取下的紙條,身子竟然止不住地顫抖了兩下。
而後,他疾步走向早朝的金鑾殿。
這個時辰,皇帝與百官還在大殿進行早朝呢。
待他到了金鑾殿,守在外麵的宦官正要攔住他。
陳飛揚雙眸射出閃電般的目光,厲聲道:“滾開,邊關急報。”
那宦官渾身打了個哆嗦,再也不敢阻攔。
陳飛揚疾步步入大殿,隻不過,這種行為在百官看來,是極其冒失的。
他進入大殿後,拜倒,直接打斷了禮部尚書孟承安的話。
就在孟承安惱火之際,陳飛揚道:“陛下,驛站飛鴿傳書,邊關已有八百加急的消息,不日送至京都。”
頓時,殿內安靜了下來。
邊關,一直是雲國心裏頭的一根刺,每每到了冬季,邊關戰事便起。
看來......今年冬季也不例外啊。
蕭洪將陳飛揚手中的紙條匆匆送至皇帝的手中。
皇帝看了後,沉默不語。
看紙條上的署名,是距離京都不遠的驛站了,想來,最快,今日消息便可送達,慢的話,可能就要明日了。
“諸卿怎麽看?”皇帝歎了一口氣說道。
“陛下。”蔣明德出班道:“今歲夏季之時,邊關糧草已得到補充,想來,邊關有江牧鎮守,應當無礙。”
皇帝再次沉默了。
有江牧在,他當然放心了,可每年如此,他已經不勝其煩,胡人猶如打不死的蟑螂一般,每年打了一批,來年又出現一批。
可要前往草原深處去剿滅胡人,又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先不說草原遼源廣闊,即便是草原上的馬跑起來都要比雲國的馬跑得要快一些。
更不用提胡人可以說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幾乎人人騎射技巧了得。
恐怕就算尋到了胡人,雲軍似乎也占不了很大的便宜。
這實在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傳旨下去,城門中門打開,務必讓消息第一時間傳入宮中。”皇帝無奈地說道。
京都中門打開了,衙役們肅清了直通皇宮的街道,隻等邊關傳訊兵到來。
直到夜幕降臨,中門關閉,還是沒有等到邊關的傳訊兵。
翌日,早朝的大殿上,皇帝顯得憂心忡忡。
百官們也知道皇帝煩悶,奏報之時,更是小心翼翼,以免撞到槍口上。
此刻,邊關的傳訊兵們,已經遠遠地可以看得到京都高大的城牆。
為首的將領突然勒馬停下,跟隨在身後的騎兵們紛紛停下。
“換裝。”
說罷,他先跳下馬車,在馬背上翻出一套破破爛爛還沾著血跡的盔甲換上,其他人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待所有人換好行頭後,他又大手一揮,帶頭往京都狂奔而去。
其實,他們的這種做法,在軍中已是慣例。
一路上要穿得光鮮亮麗,讓沿途的百姓看到安心,可到了京都,該裝的要是要裝一下。
你穿得一塵不染,盔甲擦得錚亮進宮,那些文官的嘴,可是毒得很。
城門守衛站在城牆上遠遠地看到一隊騎兵,如同浪潮一般,直奔城頭而來。
待近了後,看到為首之人的頭盔上插著紅菱,忙喊道。
“讓開,快讓開,八百裏加急的傳訊兵到了。”
城門口的人紛紛駐足,讓出道路,騎兵們順著中門呼嘯而過,帶起一陣狂風。
“陛下......陛下......邊關的傳訊兵到了。”一個宦官火急火燎地跑入了金鑾殿。
皇帝聽到這個消息,霍然起身:“快宣。”
很快,一隊臉上滿是風霜,穿著破舊盔甲的士兵進入了金鑾殿。
他們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響徹金鑾殿。
“拜見陛下,邊關......大捷。”
殿內群臣對此好似習慣了一般,每個人的臉上,掛著似有似無的笑意。
邊關每年的戰事,皆是以雲軍獲勝,而每年的消息,也是大捷。
隻是......今年比往年似乎早了許多啊。
那將士在懷中取出奏疏,待蕭洪接過驗過密封的火漆無恙後,方才交到皇帝的手上。
皇帝撕開火漆,取出裏麵的奏疏,打開看了起來。
隻看了一個開頭,皇帝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臉色極其的陰沉。
胡人竟然敢糾集整個草原的力量來攻打邊關?
他們瘋了不成?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啊。
底下的大臣們看到皇帝的臉色,不由得好奇了起來。
這是怎麽了?不是說大捷嗎?
陛下的臉色怎麽這般難看?難道是死傷過多?慘勝?
還是說哪位將領......
那麽......能讓陛下這般臉色的,莫不是江牧?
想到這裏,群臣的臉色也不好看了起來,紛紛小聲議論了起來。
文弘義掃視了一眼百官,而後躬身道:“陛下,不如讓蕭公公念一念這封奏報,好讓臣等也聽一聽。”
皇帝抬眸,沒有繼續看下去,將手中的奏疏丟給了身邊的蕭洪。
“蕭伴伴,你來念。”
蕭洪躬身道:“是。”
說罷,他清了清嗓子,打開奏疏,不摻雜個人感情地念了起來。
“臣江牧,啟奏陛下。”
“臣奉旨鎮守邊關,使胡人半分不敢越雷池。”
“然今歲,草原雪災,胡人集結數三萬餘人,進犯邊關......”
聽到這裏,群臣嘩然了。
怪不得陛下臉色不好看呢。
胡人這是要拚命了啊。
這樣看來,即便是大捷,也是慘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