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把握機會,才能一飛衝天!
準備造反,被朱棣偷偷模擬人生 作者:天藍色的襯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倒是覺得小四你猜的沒錯,那個陳舊庭還有這平涼府的鄉紳有古怪。
一般來講,即便是假意迎合,也不至於做到陳舊庭這般模樣。
而若是真心支持變法,也不至於一些鄉紳交的稅收會那麽少!
另外,雖然如今我們探查到的情報,是陳舊庭帶著平涼府的一些鄉紳反對變法。
可懷疑陳舊庭或許不僅僅是反對變法這麽簡單。
甚至說,他本人並不反對變法,但卻因為其他目的走上了這條路。
至於是什麽,如今情報不足,暫時還看不出來!”
對於諸葛亮的話,在場眾人幾乎都是信服的。
之所以說是幾乎。
自然也是因為朱元璋從底層一路打拚上來,了解一部分人的特性。
所以他雖然認同諸葛亮的話,但卻也有自己的一點猜測。
隻是他也懷疑自己的首秀會失敗,讓眾人嘲笑。
因此不知道該不該說出來。
好在,一旁的嬴政看到了朱元璋的細微動作,當即便站了出來。
笑嗬嗬的說道:“那個陳舊庭畢竟是大明的官,不如就讓重八兄說說看。
他是開國皇帝,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說不定也會有別的思路。”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自然也沒有反對,於是都看向了朱元璋。
見到嬴政如此幫扶自己,朱元璋內心不免有些感動。
畢竟在這個腦海裏,他幾乎是名氣最弱,甚至連名氣都沒有的人!
他遭受到的壓迫感很強!
以至於一點存在感都沒有,幾乎很少開口。
而如今嬴政這個大秦始皇帝,曆朝曆代皇帝敬仰的祖龍,開口幫他。
這讓他如何不感動?
因此,他連忙衝嬴政行了一禮,而後才說出了自己的那一點推測。
“咱懷疑那個陳舊庭並不在意變法的事,他似乎是要靠變法來揚名!”
揚名!
聽到這兩個字,在場眾人都滿臉疑惑。
畢竟反對變法的凶險不小,一旦失敗,必然會身首異處。
以死來揚名天下,似乎玩的也太大了!
見眾人滿臉疑惑,朱元璋頓時心中充滿了勇氣。
再次說道:“諸位,你們莫要忘了,陳舊庭雖然之前表明立場反對變法。
可自從小四到了平涼府後,他所做的一切全都在支持變法。
朝廷不可能因為此人之前反對,就將其捉拿歸案。
更何況此人如數繳納糧稅,又在接風宴上支持變法。
甚至如今還讓那些鄉紳說服平涼府所有人支持變法。
如此,再說其反對變法,就過於荒謬了!”
眾人一聽,差點想拍腦袋。
他們隻想著陳舊庭站在反對變法的立場上,完全忽略了對方的所作所為卻全在支持。
也正是因此,眾人再次看向朱元璋。
好奇的問道:“那麽揚名呢?”
“揚名,就更容易解釋了。
陳舊庭出身並不富貴,靠著科舉入仕,如今十幾年過去擔任一府知府,雖然在平常人看來已經不錯了!
可是從底層爬起的人都有一股衝勁。
他們不甘於現狀,想要走向更高的位置!”
說到這裏,朱元璋突然看向了韓信,拱手問道:“想必這個心理,韓大將軍也一定有吧?”
那邊的韓信聞言,頓時就點了點頭。
“若不是想要出人頭地,也不甘平庸,我也不會從霸王那離開,前去漢王麾下!”
聞言,突然被了名的項羽臉色有些感慨。
有些嘴硬的反駁道:“我那也是不知你的能力,否則我又怎麽可能放你去劉老三那?”
聽到這話,韓信不由得撇了撇嘴。
“我又何嚐沒有獻過計策,可還不是你瞧不起我這個執戟郎,直接給扔了?”
這話頓時就讓項羽無話可說。
因為這是事實,他根本無力反駁!
畢竟他又怎麽能夠想到,一個小小的執戟郎中,竟然會是大楚霸業的覆滅者?
索性他也不說話了。
見這樣,那邊的韓信也感到無趣,繼續看向了朱元璋。
“重八兄,煩請你繼續說!”
韓信自從知道朱元璋的事跡後,就對這個從乞丐打拚到開國皇帝的人充滿了佩服。
漢王雖然也出身略低,但好歹祖上也是大梁豐縣縣長。
雖說到了漢王那代,因為大秦統一六國導致家道中落,但好歹祖上也富過。
而朱元璋呢?
父母都是農民百姓,更是皆被餓死,連塊裹屍的涼席都沒有。
就這樣沒有家中支持,也沒有任何名望。
從吃不上飯的乞丐,一步步成為了開國皇帝。
這樣的經曆,韓信自然是十分佩服和敬重!
隻是他並不是一個話多的人,而且交際能力也不強。
所以不知如何與朱元璋打好關係。
另一邊的朱元璋自然不知道這些,他見大名鼎鼎的兵仙對自己如此客氣。
內心不免充斥著巨大信心。
隨後就繼續說道:“陳舊庭出身底層,但又能力不弱。
雖然不會眼高於頂,但也絕對不甘心自己沒有見過頂。
他想再衝上一衝,可卻又苦於沒有任何機會。
而如今小四變法,席卷天下,正值天下各方勢力觀望的時機。
對陳舊庭來說莫過於最大的機會!
他隻有把握住,才能一躍成為風雲人物。
至於把握的機會是什麽。
咱懷疑他很有可能是在實驗如何讓平涼府完成反對變法,而又不受牽連。
或者說,朝廷對其行為無可奈何!”
朱元璋的話說完之後,在場眾人雖然覺得不可能反對變法而又不受牽連。
但卻沒有急於反駁,而是認真思考起來,若他們是陳舊庭,在反對變法的前提下,又該如何去做。
可最終,他們還是沒有想出頭緒來!
似乎有什麽不起眼而又非常重要的地方,被他們忽略了。
至於朱高爍,他從始至終都沒有小覷過朱元璋這個大明開國太祖。
畢竟能讓分裂的華夏再次凝聚,說是開天辟地也不為過。
所以對方的話他雖然暫時沒有摸清頭緒,但他卻也毫不懷疑。
好在,他身為兗王,又手持聖旨推行變法,占盡了優勢。
無論陳舊庭做了什麽,又為何表現的如此怪異。
他總會查清楚的!
一般來講,即便是假意迎合,也不至於做到陳舊庭這般模樣。
而若是真心支持變法,也不至於一些鄉紳交的稅收會那麽少!
另外,雖然如今我們探查到的情報,是陳舊庭帶著平涼府的一些鄉紳反對變法。
可懷疑陳舊庭或許不僅僅是反對變法這麽簡單。
甚至說,他本人並不反對變法,但卻因為其他目的走上了這條路。
至於是什麽,如今情報不足,暫時還看不出來!”
對於諸葛亮的話,在場眾人幾乎都是信服的。
之所以說是幾乎。
自然也是因為朱元璋從底層一路打拚上來,了解一部分人的特性。
所以他雖然認同諸葛亮的話,但卻也有自己的一點猜測。
隻是他也懷疑自己的首秀會失敗,讓眾人嘲笑。
因此不知道該不該說出來。
好在,一旁的嬴政看到了朱元璋的細微動作,當即便站了出來。
笑嗬嗬的說道:“那個陳舊庭畢竟是大明的官,不如就讓重八兄說說看。
他是開國皇帝,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說不定也會有別的思路。”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自然也沒有反對,於是都看向了朱元璋。
見到嬴政如此幫扶自己,朱元璋內心不免有些感動。
畢竟在這個腦海裏,他幾乎是名氣最弱,甚至連名氣都沒有的人!
他遭受到的壓迫感很強!
以至於一點存在感都沒有,幾乎很少開口。
而如今嬴政這個大秦始皇帝,曆朝曆代皇帝敬仰的祖龍,開口幫他。
這讓他如何不感動?
因此,他連忙衝嬴政行了一禮,而後才說出了自己的那一點推測。
“咱懷疑那個陳舊庭並不在意變法的事,他似乎是要靠變法來揚名!”
揚名!
聽到這兩個字,在場眾人都滿臉疑惑。
畢竟反對變法的凶險不小,一旦失敗,必然會身首異處。
以死來揚名天下,似乎玩的也太大了!
見眾人滿臉疑惑,朱元璋頓時心中充滿了勇氣。
再次說道:“諸位,你們莫要忘了,陳舊庭雖然之前表明立場反對變法。
可自從小四到了平涼府後,他所做的一切全都在支持變法。
朝廷不可能因為此人之前反對,就將其捉拿歸案。
更何況此人如數繳納糧稅,又在接風宴上支持變法。
甚至如今還讓那些鄉紳說服平涼府所有人支持變法。
如此,再說其反對變法,就過於荒謬了!”
眾人一聽,差點想拍腦袋。
他們隻想著陳舊庭站在反對變法的立場上,完全忽略了對方的所作所為卻全在支持。
也正是因此,眾人再次看向朱元璋。
好奇的問道:“那麽揚名呢?”
“揚名,就更容易解釋了。
陳舊庭出身並不富貴,靠著科舉入仕,如今十幾年過去擔任一府知府,雖然在平常人看來已經不錯了!
可是從底層爬起的人都有一股衝勁。
他們不甘於現狀,想要走向更高的位置!”
說到這裏,朱元璋突然看向了韓信,拱手問道:“想必這個心理,韓大將軍也一定有吧?”
那邊的韓信聞言,頓時就點了點頭。
“若不是想要出人頭地,也不甘平庸,我也不會從霸王那離開,前去漢王麾下!”
聞言,突然被了名的項羽臉色有些感慨。
有些嘴硬的反駁道:“我那也是不知你的能力,否則我又怎麽可能放你去劉老三那?”
聽到這話,韓信不由得撇了撇嘴。
“我又何嚐沒有獻過計策,可還不是你瞧不起我這個執戟郎,直接給扔了?”
這話頓時就讓項羽無話可說。
因為這是事實,他根本無力反駁!
畢竟他又怎麽能夠想到,一個小小的執戟郎中,竟然會是大楚霸業的覆滅者?
索性他也不說話了。
見這樣,那邊的韓信也感到無趣,繼續看向了朱元璋。
“重八兄,煩請你繼續說!”
韓信自從知道朱元璋的事跡後,就對這個從乞丐打拚到開國皇帝的人充滿了佩服。
漢王雖然也出身略低,但好歹祖上也是大梁豐縣縣長。
雖說到了漢王那代,因為大秦統一六國導致家道中落,但好歹祖上也富過。
而朱元璋呢?
父母都是農民百姓,更是皆被餓死,連塊裹屍的涼席都沒有。
就這樣沒有家中支持,也沒有任何名望。
從吃不上飯的乞丐,一步步成為了開國皇帝。
這樣的經曆,韓信自然是十分佩服和敬重!
隻是他並不是一個話多的人,而且交際能力也不強。
所以不知如何與朱元璋打好關係。
另一邊的朱元璋自然不知道這些,他見大名鼎鼎的兵仙對自己如此客氣。
內心不免充斥著巨大信心。
隨後就繼續說道:“陳舊庭出身底層,但又能力不弱。
雖然不會眼高於頂,但也絕對不甘心自己沒有見過頂。
他想再衝上一衝,可卻又苦於沒有任何機會。
而如今小四變法,席卷天下,正值天下各方勢力觀望的時機。
對陳舊庭來說莫過於最大的機會!
他隻有把握住,才能一躍成為風雲人物。
至於把握的機會是什麽。
咱懷疑他很有可能是在實驗如何讓平涼府完成反對變法,而又不受牽連。
或者說,朝廷對其行為無可奈何!”
朱元璋的話說完之後,在場眾人雖然覺得不可能反對變法而又不受牽連。
但卻沒有急於反駁,而是認真思考起來,若他們是陳舊庭,在反對變法的前提下,又該如何去做。
可最終,他們還是沒有想出頭緒來!
似乎有什麽不起眼而又非常重要的地方,被他們忽略了。
至於朱高爍,他從始至終都沒有小覷過朱元璋這個大明開國太祖。
畢竟能讓分裂的華夏再次凝聚,說是開天辟地也不為過。
所以對方的話他雖然暫時沒有摸清頭緒,但他卻也毫不懷疑。
好在,他身為兗王,又手持聖旨推行變法,占盡了優勢。
無論陳舊庭做了什麽,又為何表現的如此怪異。
他總會查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