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裏僅剩的一點菜被偷光了,誰來偷的呢?連個人影都看不見,但菜就憑空消失了,徐子良蹲在地頭的姿勢,十足像大舅,就連歎氣聲都一樣。
地裏空空的,大舅家裏的存糧也快空了,院子裏那些本來準備當作飼料賣的玉米,雖然粗糙,但還是無比愛惜地,一粒都沒浪費的,全部進了徐子良的肚子裏。
禁出令不再起作用,人總要外出尋找食物,況且外麵的世界人影稀疏,不再有交叉感染的風險。鄉間廣袤的大地上,不見新的希望悄然萌發。
冬天到來了。
徐子良推出大舅用來下地的三輪車,準備騎小三輪回到縣城的住處,汽車沒有油了,也沒地方加油,徐子良和外界已經沒有了聯係,因為,網絡中斷了。
縣城如今是啥樣子,他也不清楚,回去看看再說。
一路騎行,路上積著無人清掃的落葉,徐子良騎車騎得非常吃力,食物短缺,營養缺乏,雖然一天到晚沒怎麽活動,可體力卻日漸消耗著,徐子良想到苟延這個詞。
騎騎停停,走走歇歇,路上徐子良吃了一點出門前才煮的玉米粒,喂雞的那種玉米,粗糙並且沒啥味道,徐子良在煮的時候加了一點白糖,糖是甘蔗糖汁提煉成的,也是人體主要營養來源之一,人在饑餓疲勞時,糖是最好的能量補充來源,這一點徐子良深有體會。
吃光盒子裏最後一粒玉米,徐子良感覺身上有了一點力氣,初冬的風有點涼意了,徐子良把搭在三輪車車把上的夾克套在身上,太陽暖暖的,透過沒有了樹葉的樹枝,灑在徐子良身上,徐子良有了一種暫時的滿足。
徐子良伸個懶腰,這時他的臀部下麵傳來一陣刺痛感,他低下頭,找到刺痛他的家夥,是帶殼的栗子。
地下還有好多,剛才徐子良並沒注意到。
這意外的發現讓徐子良心情更好,栗子,營養價值高,又好吃,這可是好東西啊。
徐子良撿了一會兒栗子,他將撿來的栗子放在三輪車上,在徐子良撿栗子的時候,樹上傳來了鳥叫,徐子良好久沒聽到鳥叫聲了,一連聲地嘰喳。
徐子良可不是公冶長,不過他感覺出來,這鳥的叫聲應該和他有點關係。
想一想,應該為了栗子,這栗子本來就是鳥先發現的,一個人出現,撿走了它們的發現,確實會令鳥憤怒。過冬的口糧本來就不多,與鳥爭食,唉,想到這裏,徐子良產生一些愧疚感,他從車上取回一些栗子,將它們放在栗子樹下的落葉上。
就像給鳥的大餐進行擺盤。
幾隻鳥在樹上打量著徐子良的舉動,須臾,鳥又嘰喳叫了一遍。徐子良抱歉地仰頭看著樹上的鳥,然後騎車離開。
路上顛簸,幾隻栗子從車的廂體縫隙中掉出來,徐子良停下車,無比愛惜的將栗子順手裝到夾克的口袋裏。
一個都不能少。
縣城更亂,觸目驚心,沒有幾家店麵的門窗是完整的。
當食物遇到短缺,人們就再也沒有了理性與秩序。
從疫病開始到現在,不過短短的半年,如今街上已不見人影。
徐子良水果店的大門也被撬開了,之前的入侵者搜刮了他們認為的,能夠用得著的一切。
收銀機被狠狠摔在地下,碎裂一地,放在收銀機旁的兩包瓜子也不見了,之前徐子良想戒煙的,就買了兩包瓜子放在收銀機旁邊,想抽煙的時候就以嗑瓜子來替代。
不多的現金也不見了,世界成為這個樣子,要現金又有什麽用呢,徐子良鬱悶地想。
“畜生。”徐子良低聲罵了一句。
其實來店裏已經毫無意義,徐子良也想不明白,為什麽回到縣城第一件事是去店裏看看。
淩亂的水果店,明明在半年之前,門外人群絡繹不絕,取訂單的騎手們接踵往來,坐在椅子上,等待果茶做好的年輕人,身上散發著青春的氣息,這一切轉瞬就消失了。
可能是來和過去告個別吧。
徐子良來縣城還有另一個原因,他來找大哥,自從和大哥斷了聯係,他心裏一直有種感覺,大哥可能不在人世了。
不過,徐子良知道,大哥家裏有一些庫存。
大哥是做糧油批發的,他在縣城有房子有倉庫,疫情到來之前,他剛剛進了一批富硒麵粉,不過因為價格較高的原因,沒有人願意買。
因為這批麵粉,大哥很煩惱,覺得這批貨砸在自己的手中,再加上庫房進了雨水有點潮濕,怕麵粉受潮,大哥就將幾十箱麵粉搬到自家住的五樓,將近百箱麵粉,占了大半個房間的麵積。
徐子良想去找找大哥,同時,也去看看這些麵粉。
他去大哥家的次數不多,不過還好,憑著不多的記憶總算找到大哥家的樓下,小區死寂死寂的,一個人影都沒看到。
徐子良在樓下停好三輪車,又憑著記憶尋找大哥的家門,運氣不錯,記得雖然不怎麽準確,但竟然一下子就找到了,門外放著一摞還沒使用的包裝袋,是大哥家無疑了。
門緊閉著,徐子良沒有大哥家的門鑰匙,敲了幾下門,沒有應答,但徐子良知道怎樣進屋,之前他從大哥和父親的聊天中得知的進門方式。
大哥每天在外送貨非常忙,有的時候會忘記帶門鑰匙,於是他將廚房的防盜窗切開了一個能活動的口子,口子的大小正好能鑽進一個人進去,進出口裏麵有插銷,想進屋,伸手將插銷撥開,推開防盜窗就能進廚房了。
徐子良將插銷撥開,推開防盜窗,然後進了屋內。
在次臥裏,徐子良看見那幾十箱富硒麵粉。
大哥大嫂一家三口生活的痕跡都在,隻是不知他們去了哪裏。
麵粉在,徐子良就像吃了一枚定心丸,他先帶了幾包麵粉準備回鄉下,小心地關好窗子,下了樓,這時徐子良驚訝地發現,三輪車上的栗子竟然一粒都不見了。
可之前,明明是一個人都沒看見的。
如今幸存的人,就像幽靈一樣的活著。
失去栗子的徐子良本想罵幾句,誰那麽缺德,但又一想,罵人隻能給自己增加麻煩,畢竟樓上放著半間房的麵粉,別給自己引來麻煩。
徐子良咽下剛想罵出口的話,迅速騎車離開,今後得找個機會把這些麵粉運走,再找個合適與隱蔽的地方藏起來。
如今的人,活得就像動物,為了活下去,需要把食物藏起來,隻有藏起來,才能保證自己繼續活下去。
騎車離開的時候,徐子良感覺渾身不自在,總感覺他看不見的地方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
而他帶走的那些麵粉,是用大哥的一件羽絨服包起來的,天氣冷了,鄉下的夜裏溫度更低,他需要一件合身的羽絨服,帶走麵粉的時候,順手用一件厚實的羽絨服裹住了麵粉。盯著他的人,未必能夠看出來他帶走的是食物吧。
徐子良忐忑不安地想。
影子投在地上,徐子良看見自己的影子縮著脖子東張西望像個賊一樣,徐子良看著自己的影子愣了一下,好齷齪。
這個時期,隻要口袋裏有點食物,沒有誰能做到大大方方,不經意間就變成賊頭賊腦,躲躲藏藏,背人而食的卑劣樣了。
回去的路上,天已經黑,走了一多半的路,徐子良又累又餓,經過那棵栗子樹時,徐子良再次坐在樹下休息一會兒,想升堆火,但是沒帶火種,徐子良把衣服裹的嚴實點,坐在樹下打了一個盹,三輪上的麵粉,到家後可以美美的做一頓湯麵吃,有了點期待,倒也沒感覺到冬日的寒冷了。
徐子良眯著眼,不敢睡過去,野外睡覺容易受寒,眯眼打個小盹就足夠了。
寒風吹來,眯著眼睛的徐子良不禁打了個寒顫,他睜開眼睛,隻見月光透過稀疏的樹葉灑在地麵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遠處,風發出動物一般的嚎叫,徐子良將幾袋麵粉倒在車廂裏,又將大哥的羽絨服穿在身上,這衣服拿的真是時候,身子頓時暖和了許多,遠處的風吼聲也沒那麽令人感覺害怕了。
站起身來,徐子良揉了揉眼睛,望向遠方。
夜色中,村莊在黑暗中沉睡,低矮的山,靜靜地佇立在那裏,沒有一絲燈火,徐子良深吸一口氣,決定加快腳步,盡快回到家中。
騎著三輪車,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
夜色中,隻能依靠微弱的月光和路旁的樹木來辨別方向。徐子良不敢有絲毫大意,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
又走了一段路,徐子良終於看到村莊熟悉的路口,徐子良心中一喜,蹬車速度加快了一些,一口氣騎到家門口,徐子良感覺自己一直提著的心終於放回到肚子裏。
鄉下已經斷電多日,徐子良點燃了蠟燭,又抓了一把幹柴升起灶火,柴少火小,鍋中煮上了水,取出麵粉,加上適量的水和鹽,趁著燒水的空,徐子良開始揉麵。
麵團在他的手中逐漸變得柔軟而有彈性,他取出刀,將和好的麵切成小手指粗細的,一條一條的,麵盆終於有了食物的生命力。
水開了,徐子良將麵條投進鍋裏,長長的麵條如同一條條銀色的魚在水中遊弋。
煮好的湯麵鍋裏加了調料,徐子良坐在灶台前,享受著這份久違的溫暖和滿足。
而這一切,是曾經在大舅家是常有的經曆。
回憶如潮水般湧來,徐子良的眼前仿佛又浮現出了那時的情景,那時的他,還是個小孩子,每次到大舅家裏玩,舅媽經常給他做湯麵吃,那麵條筋道有彈性,番茄打底的湯水醇厚鮮美,出鍋時再撒上幾片翠綠的蔥花,湯裏還臥了白胖的荷包蛋,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徐子良輕輕歎了口氣,將思緒拉回現實。他站起身,將煮好的麵條盛入碗中,澆上鹽與醬油調製的湯底,湯麵便完成了。
在默默的回憶與進餐中,一頓像樣的晚餐終於結束。
飯後,徐子良收拾了碗筷,準備休息。他躺在床上,回想著今天的經曆,肚中的飽足
讓他有了一種鬥誌,生活不易,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窗外冬風呼嘯,躺在屋裏,聽著室外風勢驟增,能夠感受到氣溫急劇降低,原來冬天的腳步不是一步步逼近的,徐子良把脫下的羽絨服蓋在薄被上,全身一暖和,飽暖起睡意,徐子良沉沉地睡著了。
電時來時斷,半夜時分,屋子裏的燈亮起,徐子良醒了過來,眼睛還沒完全睜開,先忙著充電,手機、充電寶,電動車,隻要是能夠蓄電的,全都要趁著來電這會兒充滿。
這次來電時間很短,不到半小時,停電了,徐子良重新躺下,醒來再想睡著可就難了,徐子良整整聽了大半夜的寒風的呼嘯,天蒙蒙亮時才昏昏睡去。
這一覺就睡到了中午。
風停了,但是外麵下起了雪,奇怪今年下雪這麽早,不過這雪下的零零碎碎的,還不如不下。
還是沒有電,院子裏的幹柴不多了,徐子良打開院門,看見不遠處的角子山,決定上山撿點柴禾回來。
大舅在世的時候,每隔幾天,就會騎著電動三輪上山揀柴禾,有時大舅會帶著舅媽一起去,駕車並肩也是一種伉儷情深。
電動三輪車裏的那點電,徐子良舍不得用,他覺得自己省電的程度像個摳搜的令人發指的吝嗇鬼。
他騎腳踏三輪車去的,最近這段時間,他將車騎的無比嫻熟,狹小的鄉路都能騎出飄移的感覺,以往他可不敢這樣騎。因為鄉間無人了,所以騎車才任意放肆。
但今天,他騎得格外小心,雪雖小,但地麵滑,萬一摔傷了可沒有地方看病。
上了角子山,撿著柴,不一會兒,細細小小的雪粒子停了,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露出頭來。
就在這時,徐子良的眼睛盯在山坡的某一處。
他發現了一片隱藏在眾多樹木之間的,被開墾過的地。
是深耕過的地,土質均勻。徐子良在農村長大,一看就知道,這片不大的土地是人工深耕過的。
山坡上,深埋到地裏的枯枝亂葉經過一定時間腐化,如今成為很好的肥料肥沃土層,深耕可以將肥沃的泥土翻出來提供作物的生長需要。
一塊田地在播種、插秧之前,必須先犁田,深耕需要將地裏深層的土壤翻上來,淺層的土壤覆下去,一般深度在18-20厘米之間。深耕有翻土、鬆土、混土、碎土促進增產的作用。
精心耕過的土壤美如一幅畫,每一粒土壤都承載著生命的渴望,農諺語有說:“耕地深一寸,頂上一茬糞”,可見深耕土地對種植農作物影響之大。不同的農作物根係生長需求不一樣,具體農作物有具體的深度。
陽光斜照,土地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閃爍著希望的光芒。細碎的土塊具有生命力,吸引了徐子良的目光。
這地,耕的真是漂亮!
這裏,有人。
剛想到這一點,踩著落葉的腳步聲沙沙響起,有人向這裏走來。
地裏空空的,大舅家裏的存糧也快空了,院子裏那些本來準備當作飼料賣的玉米,雖然粗糙,但還是無比愛惜地,一粒都沒浪費的,全部進了徐子良的肚子裏。
禁出令不再起作用,人總要外出尋找食物,況且外麵的世界人影稀疏,不再有交叉感染的風險。鄉間廣袤的大地上,不見新的希望悄然萌發。
冬天到來了。
徐子良推出大舅用來下地的三輪車,準備騎小三輪回到縣城的住處,汽車沒有油了,也沒地方加油,徐子良和外界已經沒有了聯係,因為,網絡中斷了。
縣城如今是啥樣子,他也不清楚,回去看看再說。
一路騎行,路上積著無人清掃的落葉,徐子良騎車騎得非常吃力,食物短缺,營養缺乏,雖然一天到晚沒怎麽活動,可體力卻日漸消耗著,徐子良想到苟延這個詞。
騎騎停停,走走歇歇,路上徐子良吃了一點出門前才煮的玉米粒,喂雞的那種玉米,粗糙並且沒啥味道,徐子良在煮的時候加了一點白糖,糖是甘蔗糖汁提煉成的,也是人體主要營養來源之一,人在饑餓疲勞時,糖是最好的能量補充來源,這一點徐子良深有體會。
吃光盒子裏最後一粒玉米,徐子良感覺身上有了一點力氣,初冬的風有點涼意了,徐子良把搭在三輪車車把上的夾克套在身上,太陽暖暖的,透過沒有了樹葉的樹枝,灑在徐子良身上,徐子良有了一種暫時的滿足。
徐子良伸個懶腰,這時他的臀部下麵傳來一陣刺痛感,他低下頭,找到刺痛他的家夥,是帶殼的栗子。
地下還有好多,剛才徐子良並沒注意到。
這意外的發現讓徐子良心情更好,栗子,營養價值高,又好吃,這可是好東西啊。
徐子良撿了一會兒栗子,他將撿來的栗子放在三輪車上,在徐子良撿栗子的時候,樹上傳來了鳥叫,徐子良好久沒聽到鳥叫聲了,一連聲地嘰喳。
徐子良可不是公冶長,不過他感覺出來,這鳥的叫聲應該和他有點關係。
想一想,應該為了栗子,這栗子本來就是鳥先發現的,一個人出現,撿走了它們的發現,確實會令鳥憤怒。過冬的口糧本來就不多,與鳥爭食,唉,想到這裏,徐子良產生一些愧疚感,他從車上取回一些栗子,將它們放在栗子樹下的落葉上。
就像給鳥的大餐進行擺盤。
幾隻鳥在樹上打量著徐子良的舉動,須臾,鳥又嘰喳叫了一遍。徐子良抱歉地仰頭看著樹上的鳥,然後騎車離開。
路上顛簸,幾隻栗子從車的廂體縫隙中掉出來,徐子良停下車,無比愛惜的將栗子順手裝到夾克的口袋裏。
一個都不能少。
縣城更亂,觸目驚心,沒有幾家店麵的門窗是完整的。
當食物遇到短缺,人們就再也沒有了理性與秩序。
從疫病開始到現在,不過短短的半年,如今街上已不見人影。
徐子良水果店的大門也被撬開了,之前的入侵者搜刮了他們認為的,能夠用得著的一切。
收銀機被狠狠摔在地下,碎裂一地,放在收銀機旁的兩包瓜子也不見了,之前徐子良想戒煙的,就買了兩包瓜子放在收銀機旁邊,想抽煙的時候就以嗑瓜子來替代。
不多的現金也不見了,世界成為這個樣子,要現金又有什麽用呢,徐子良鬱悶地想。
“畜生。”徐子良低聲罵了一句。
其實來店裏已經毫無意義,徐子良也想不明白,為什麽回到縣城第一件事是去店裏看看。
淩亂的水果店,明明在半年之前,門外人群絡繹不絕,取訂單的騎手們接踵往來,坐在椅子上,等待果茶做好的年輕人,身上散發著青春的氣息,這一切轉瞬就消失了。
可能是來和過去告個別吧。
徐子良來縣城還有另一個原因,他來找大哥,自從和大哥斷了聯係,他心裏一直有種感覺,大哥可能不在人世了。
不過,徐子良知道,大哥家裏有一些庫存。
大哥是做糧油批發的,他在縣城有房子有倉庫,疫情到來之前,他剛剛進了一批富硒麵粉,不過因為價格較高的原因,沒有人願意買。
因為這批麵粉,大哥很煩惱,覺得這批貨砸在自己的手中,再加上庫房進了雨水有點潮濕,怕麵粉受潮,大哥就將幾十箱麵粉搬到自家住的五樓,將近百箱麵粉,占了大半個房間的麵積。
徐子良想去找找大哥,同時,也去看看這些麵粉。
他去大哥家的次數不多,不過還好,憑著不多的記憶總算找到大哥家的樓下,小區死寂死寂的,一個人影都沒看到。
徐子良在樓下停好三輪車,又憑著記憶尋找大哥的家門,運氣不錯,記得雖然不怎麽準確,但竟然一下子就找到了,門外放著一摞還沒使用的包裝袋,是大哥家無疑了。
門緊閉著,徐子良沒有大哥家的門鑰匙,敲了幾下門,沒有應答,但徐子良知道怎樣進屋,之前他從大哥和父親的聊天中得知的進門方式。
大哥每天在外送貨非常忙,有的時候會忘記帶門鑰匙,於是他將廚房的防盜窗切開了一個能活動的口子,口子的大小正好能鑽進一個人進去,進出口裏麵有插銷,想進屋,伸手將插銷撥開,推開防盜窗就能進廚房了。
徐子良將插銷撥開,推開防盜窗,然後進了屋內。
在次臥裏,徐子良看見那幾十箱富硒麵粉。
大哥大嫂一家三口生活的痕跡都在,隻是不知他們去了哪裏。
麵粉在,徐子良就像吃了一枚定心丸,他先帶了幾包麵粉準備回鄉下,小心地關好窗子,下了樓,這時徐子良驚訝地發現,三輪車上的栗子竟然一粒都不見了。
可之前,明明是一個人都沒看見的。
如今幸存的人,就像幽靈一樣的活著。
失去栗子的徐子良本想罵幾句,誰那麽缺德,但又一想,罵人隻能給自己增加麻煩,畢竟樓上放著半間房的麵粉,別給自己引來麻煩。
徐子良咽下剛想罵出口的話,迅速騎車離開,今後得找個機會把這些麵粉運走,再找個合適與隱蔽的地方藏起來。
如今的人,活得就像動物,為了活下去,需要把食物藏起來,隻有藏起來,才能保證自己繼續活下去。
騎車離開的時候,徐子良感覺渾身不自在,總感覺他看不見的地方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
而他帶走的那些麵粉,是用大哥的一件羽絨服包起來的,天氣冷了,鄉下的夜裏溫度更低,他需要一件合身的羽絨服,帶走麵粉的時候,順手用一件厚實的羽絨服裹住了麵粉。盯著他的人,未必能夠看出來他帶走的是食物吧。
徐子良忐忑不安地想。
影子投在地上,徐子良看見自己的影子縮著脖子東張西望像個賊一樣,徐子良看著自己的影子愣了一下,好齷齪。
這個時期,隻要口袋裏有點食物,沒有誰能做到大大方方,不經意間就變成賊頭賊腦,躲躲藏藏,背人而食的卑劣樣了。
回去的路上,天已經黑,走了一多半的路,徐子良又累又餓,經過那棵栗子樹時,徐子良再次坐在樹下休息一會兒,想升堆火,但是沒帶火種,徐子良把衣服裹的嚴實點,坐在樹下打了一個盹,三輪上的麵粉,到家後可以美美的做一頓湯麵吃,有了點期待,倒也沒感覺到冬日的寒冷了。
徐子良眯著眼,不敢睡過去,野外睡覺容易受寒,眯眼打個小盹就足夠了。
寒風吹來,眯著眼睛的徐子良不禁打了個寒顫,他睜開眼睛,隻見月光透過稀疏的樹葉灑在地麵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遠處,風發出動物一般的嚎叫,徐子良將幾袋麵粉倒在車廂裏,又將大哥的羽絨服穿在身上,這衣服拿的真是時候,身子頓時暖和了許多,遠處的風吼聲也沒那麽令人感覺害怕了。
站起身來,徐子良揉了揉眼睛,望向遠方。
夜色中,村莊在黑暗中沉睡,低矮的山,靜靜地佇立在那裏,沒有一絲燈火,徐子良深吸一口氣,決定加快腳步,盡快回到家中。
騎著三輪車,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
夜色中,隻能依靠微弱的月光和路旁的樹木來辨別方向。徐子良不敢有絲毫大意,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
又走了一段路,徐子良終於看到村莊熟悉的路口,徐子良心中一喜,蹬車速度加快了一些,一口氣騎到家門口,徐子良感覺自己一直提著的心終於放回到肚子裏。
鄉下已經斷電多日,徐子良點燃了蠟燭,又抓了一把幹柴升起灶火,柴少火小,鍋中煮上了水,取出麵粉,加上適量的水和鹽,趁著燒水的空,徐子良開始揉麵。
麵團在他的手中逐漸變得柔軟而有彈性,他取出刀,將和好的麵切成小手指粗細的,一條一條的,麵盆終於有了食物的生命力。
水開了,徐子良將麵條投進鍋裏,長長的麵條如同一條條銀色的魚在水中遊弋。
煮好的湯麵鍋裏加了調料,徐子良坐在灶台前,享受著這份久違的溫暖和滿足。
而這一切,是曾經在大舅家是常有的經曆。
回憶如潮水般湧來,徐子良的眼前仿佛又浮現出了那時的情景,那時的他,還是個小孩子,每次到大舅家裏玩,舅媽經常給他做湯麵吃,那麵條筋道有彈性,番茄打底的湯水醇厚鮮美,出鍋時再撒上幾片翠綠的蔥花,湯裏還臥了白胖的荷包蛋,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徐子良輕輕歎了口氣,將思緒拉回現實。他站起身,將煮好的麵條盛入碗中,澆上鹽與醬油調製的湯底,湯麵便完成了。
在默默的回憶與進餐中,一頓像樣的晚餐終於結束。
飯後,徐子良收拾了碗筷,準備休息。他躺在床上,回想著今天的經曆,肚中的飽足
讓他有了一種鬥誌,生活不易,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窗外冬風呼嘯,躺在屋裏,聽著室外風勢驟增,能夠感受到氣溫急劇降低,原來冬天的腳步不是一步步逼近的,徐子良把脫下的羽絨服蓋在薄被上,全身一暖和,飽暖起睡意,徐子良沉沉地睡著了。
電時來時斷,半夜時分,屋子裏的燈亮起,徐子良醒了過來,眼睛還沒完全睜開,先忙著充電,手機、充電寶,電動車,隻要是能夠蓄電的,全都要趁著來電這會兒充滿。
這次來電時間很短,不到半小時,停電了,徐子良重新躺下,醒來再想睡著可就難了,徐子良整整聽了大半夜的寒風的呼嘯,天蒙蒙亮時才昏昏睡去。
這一覺就睡到了中午。
風停了,但是外麵下起了雪,奇怪今年下雪這麽早,不過這雪下的零零碎碎的,還不如不下。
還是沒有電,院子裏的幹柴不多了,徐子良打開院門,看見不遠處的角子山,決定上山撿點柴禾回來。
大舅在世的時候,每隔幾天,就會騎著電動三輪上山揀柴禾,有時大舅會帶著舅媽一起去,駕車並肩也是一種伉儷情深。
電動三輪車裏的那點電,徐子良舍不得用,他覺得自己省電的程度像個摳搜的令人發指的吝嗇鬼。
他騎腳踏三輪車去的,最近這段時間,他將車騎的無比嫻熟,狹小的鄉路都能騎出飄移的感覺,以往他可不敢這樣騎。因為鄉間無人了,所以騎車才任意放肆。
但今天,他騎得格外小心,雪雖小,但地麵滑,萬一摔傷了可沒有地方看病。
上了角子山,撿著柴,不一會兒,細細小小的雪粒子停了,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露出頭來。
就在這時,徐子良的眼睛盯在山坡的某一處。
他發現了一片隱藏在眾多樹木之間的,被開墾過的地。
是深耕過的地,土質均勻。徐子良在農村長大,一看就知道,這片不大的土地是人工深耕過的。
山坡上,深埋到地裏的枯枝亂葉經過一定時間腐化,如今成為很好的肥料肥沃土層,深耕可以將肥沃的泥土翻出來提供作物的生長需要。
一塊田地在播種、插秧之前,必須先犁田,深耕需要將地裏深層的土壤翻上來,淺層的土壤覆下去,一般深度在18-20厘米之間。深耕有翻土、鬆土、混土、碎土促進增產的作用。
精心耕過的土壤美如一幅畫,每一粒土壤都承載著生命的渴望,農諺語有說:“耕地深一寸,頂上一茬糞”,可見深耕土地對種植農作物影響之大。不同的農作物根係生長需求不一樣,具體農作物有具體的深度。
陽光斜照,土地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閃爍著希望的光芒。細碎的土塊具有生命力,吸引了徐子良的目光。
這地,耕的真是漂亮!
這裏,有人。
剛想到這一點,踩著落葉的腳步聲沙沙響起,有人向這裏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