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穎哼了一聲。
“這是你們批發來的嗎?還是從哪撿來的,知道這東西管用?”肖穎譏諷地問。
老人不解地看著她,接著眼神露出絕望。
在肖穎看來,那假裝無辜的眼神非常惡心。
想騙她,沒那麽容易。
“多保重。”說完,肖穎露出微笑轉身離開。
兩個孩子緊跟在她的身後,就像兩個小跟班。
外出時,基建材料也要不斷的帶回來一些。
肖穎在旅店周圍設置了一些簡易的陷阱,以防萬一。比如後院的牆根處,如果不走尋常路進了院子,那肯定會掉進陷井裏,至少也得受個輕傷。
肖穎還利用工具和材料,製作了一些隱蔽的絆線和尖銳的木刺,布置在可能的入侵的路線上。
草木皆兵很有必要,為了自保,她必須做好準備。
她還在旅館的小院裏搭建一個小型的太陽能發電係統,雖然功率不大,但足以供應她日常所需的電力。
最牛的是,她還親自建起一個安全屋,建造的過程異常艱辛,但她知道這是她最後的安全保證。
安全屋的牆壁由厚重的混凝土砌成,門是加固的金屬板,窗戶則用鐵柵欄封死,隻留下幾個小孔以便觀察外界。
這些活,是她之前從沒接觸過的。
她就是一早餐店的老板娘,做的最多的就是包餛飩與煮餛飩。
而現在,她的世界卻變成了防禦與工事,她自學了如何使用各種工具,從電鑽到焊接機。
在安全屋內部,她布置了必要的生活設施。一個小型的廚房角落,配備了便攜式爐具和儲水箱。
一處簡易的衛生間,雖然簡陋,但足以滿足基本需求。
一張堅固的床,床下隱藏著她儲備的應急物資。牆上掛著一張詳細的地圖,上麵標注了各種可能的逃生路線和補給點。
她還安裝了幾個太陽能板,為屋內的燈光和一些基本電器提供能源。盡管電力有限,但微弱的燈光能夠保證她在屋中的基本活動。
她還在房頂上設置了一個了望的位置,夜晚,如果旅館外有可疑的動靜,她會去房頂觀察一番,直到確實安全,她才會放下心來回到房間。
她隻相信自己,相信她親手繼續打造的旅館,這裏是一個末日堡壘,她個人的末日堡壘。
巡視旅館的時候,她就像巡視王國的王。
她有種自信與驕傲,外麵的環境惡劣,她依然頑強地活著,這確實是值得驕傲的事。
每當暮色降臨之前,肖穎坐在木桌旁,打開筆記本,本子上麵,標記著她所知道的資源點和可能的威脅區域。
她必須規劃好第二天的外出,確保每一次都能帶回必需品,同時避免不必要的風險。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了法律和秩序,隻有強者才能生存。
這一次,她決定去偷一條魚。
魚在另一個幸存者那裏。
不過這一次的行動有一些冒險。
是一個身體開始出現浮腫的,二十多歲的男孩。
除了男孩,男孩家人都不在了。
決定行動之前,肖穎在遠處觀察了幾天,確認男孩獨自一人生活,而且似乎身體狀況並不樂觀。
她還發現,男孩對這魚有著很深的感情。他身體不好,但他外出尋找物資的時候,他會同時去花鳥市場給魚找魚糧。
那條魚有多大呢,沒有一米,也得有七十公分那麽長,男孩把魚養在一個清潔的魚缸裏。
肖穎也曾經猶豫過,這魚是男孩末世裏最後的陪伴,如果她把魚偷走,男孩會失去他的精神陪伴。
但這念頭很快閃現很快消失。
如今這年頭,還養什麽寵物。
前不久,她的貓離開了她,可能是跳牆離開的,也可能在她開門出去的時候,趁著她沒留意也溜出了門,一開始她有點失落,還到處找貓。
後來,她突然覺得很慶幸,她希望貓可以在外自己尋找到食物,如果貓繼續留下來,她每天還需要給貓提供食物。
所以貓的離開,等於給她節省了食物。
末日,食物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嘛!
短暫的猶豫過後,她決定將這條魚偷走。
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她需要大量的蛋白質。
夜幕低垂, 月光灑在廢墟上,投下斑駁的陰影,為肖穎的行動提供了天然的掩護。她輕手輕腳地穿過破敗的街道,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發出任何聲響。
肖穎帶著兩個孩子悄悄接近男孩的住處。她讓孩子們留在安全的地方,自己則輕手輕腳地靠近。她利用夜色與機警,巧妙地到達男孩家的窗下。
肖穎的計劃是無聲無息地進入,偷走魚,然後迅速撤離。然而,當她悄悄進入男孩的房間時,她發現男孩正蜷縮在角落裏,身體顫抖,顯然病情加重。
男孩大口大口喘氣,他似乎有哮喘。
肖穎的心中閃過一絲猶豫,她知道如果男孩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很可能這是他在人間最後一晚。
但她沒有藥物能夠幫助男孩。
肖穎站在黑暗中,內心掙紮著。是繼續執行計劃,還是轉身離去?
想了想,她決定先去看看那條魚。
魚在東邊的一間屋子裏,肖穎輕手輕腳走進去。
房間裏一片漆黑,好在有微弱的星光透過破碎的窗戶投射進來。
肖穎屏住呼吸,仔細聆聽周圍的動靜,萬一男孩家裏還有別人呢,她得小心點。
她聽到老鼠在角落裏竄動的聲音,她還聽到魚尾在水中擺動的聲音,這聲音讓頓時有些興奮。
她的眼睛逐漸適應了黑暗,接著看到了那個巨大的魚缸,魚缸裏的魚靜靜地遊動著,似乎對即將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肖穎深吸了一口氣,她知道時間緊迫,不能在這裏逗留太久。
她小心翼翼靠近魚缸,盡量不發出任何聲響。
接著從口袋裏掏出一個預先準備好的口袋,她準備將魚裝進去。
就在她即將動手的那一刻,她聽到了屋外男孩的掙紮聲,她聽出來,男孩嚐試站起來,但他摔倒了,接著他又想站起身,可是再次摔倒。
站不起來就不要勉強自己嘛,笨蛋,肖穎即同情又有點自責的想。
肖穎伸手進去,小心翼翼地將魚撈了出來。
魚在她的手中掙紮,但她迅速用一塊布將它包住,以防止它發出聲音。
她成功了,她拿到了魚。
根據事先安排好的計劃,她小心翼翼地從窗戶翻了出去。
在翻窗之前,她用鋒利的小刀狠狠地插入了魚的頭部。
這樣做確保了魚徹底停止了掙紮,也避免了在接下來的行動中引起不必要的動靜和注意。
她迅速地抓起那條魚,毫不猶豫地將其拋出了窗外。緊接著,她動作敏捷,手腳麻利地翻越了窗台,輕巧地跳到了窗外。
那一氣嗬成的動作,簡直像一個熟練的盜賊。
至於男孩怎樣,她不知道,她也不想知道,或者說是她回避知道男孩的情況了。
她就像收獲頗豐的獵人,回到旅館之後,立刻開始著手處理那條新鮮的魚。
她熟練地將魚清洗幹淨,小心翼翼地去除了魚的內髒,仔細地刮掉了魚鱗,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幹幹淨淨。
接著,她拿起廚房裏的刀具,熟練地將魚肉從骨頭上剔了下來,手法之嫻熟,仿佛她已經做過無數次這樣的工作。處理完畢後,她開始準備烹飪。她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記憶,挑選了最適合的香料和調味品,將它們均勻地塗抹在魚肉上,讓魚肉充分吸收這些美味的精華。
然後,她將魚肉放入鍋中,用恰到好處的火候慢慢煎烤,確保魚肉外焦裏嫩,口感鮮美。
整個過程中,她全神貫注,每一個步驟都做得細致入微,仿佛在完成一件藝術品。
最終,當那條魚被烹飪得恰到好處,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時,她滿意地笑了,知道這頓飯將會是一次美妙的味蕾享受。
孩子們早已饑腸轆轆,聞到那誘人的香氣,他們的眼睛裏閃爍著渴望的光芒。但他們不敢提要求。
肖穎給孩子們多分了一些魚肉。
大魚有二十多斤重,一頓肯定是吃不完的。
剩下的魚肉,肖穎決定做風幹魚,這樣保存的時間更長一些。
她細心地將剩下的魚肉仔細地切割成小塊,然後開始了製作風幹魚的過程。她選擇了一個通風良好的地方,將這些魚肉塊均勻地鋪開晾著。
但風幹魚塊,肖穎沒將它們放在廚房或者別的地方,她將魚塊帶進了安全屋。
她從孩子們的眼睛裏看出一種覬覦與渴望,為了孩子們偷吃,她把魚藏進了安全屋。
不僅她需要安全屋,魚塊也需要。
吃魚的當天,肖穎做了一個夢,她夢見男孩在街上到處找他的魚,街上有許多人,男孩逢人就問有沒有見過他的魚。
醒來後,肖穎心裏有點說不出的滋味,但嘴角留下的魚的腥香,又讓她有種滿足感。
過了幾天,肖穎實在忍不住,她又去了男孩家。
她發現男孩已經死去,躺在地下,人已經呈現僵硬的狀態。眼睛也是死不瞑目的睜著。
肖穎不敢和那死去的眼睛對視。他的死因為他的病,也可能因為她的偷盜。
肖穎的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悲傷,盡管她並不認識這個男孩,但他的死讓她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和愧疚。
肖穎總感覺她丟了一些食物,她對食物進行盤點,從外麵找來的食物她也做了登記,有一天,她發現她丟了一罐楊梅罐頭。
肖穎感覺兩個孩子裏男孩的嫌疑最大,他看食物的眼睛,有種狼一般的貪婪。
肖穎將男孩喊到她麵前進行一番詢問,
男孩低著頭,雙手不安地扭動著衣角,他的眼神閃爍不定,似乎在隱瞞著什麽。肖穎的語氣盡量保持平靜,但她的眼神卻透露出一絲嚴厲。
“告訴我,那罐楊梅罐頭去哪兒了?”她問道。
男孩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沒拿。”他小聲否認。
“那你知道是誰拿的?”肖穎又問。
男孩子搖搖頭。
又過了幾天,肖穎發現她丟了一罐泡芙罐頭。她分別詢問了兩個孩子,但沒有一個承認的。
肖穎失望又氣憤,但又沒有證據證明是兩個孩子偷吃的,她檢查過兩個孩子的房間,就像警察搜查一般的仔細,任何一個角落都沒放過。
但她什麽也沒找到。
肖穎坐在桌子前,像破案中的警探遇到了難題。
她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在這寂靜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她深知,這些罐頭雖然價值不大,但代表的是一種秩序,一種在她與孩子們之間建立的信任基石。若這基石動搖,後果不堪設想。
當偷吃成為習慣,這個堡壘的秩序將逐漸瓦解。
她先將所有的食物和水轉移到安全屋裏。
安全屋的鑰匙平時她一直帶在身上。
肖穎的謹慎並非沒有道理。末世的混亂讓人性的黑暗麵暴露無遺,哪怕是孩子,身上也有了一種險惡的流露。
別說是鑰匙了,就連這個安全屋的位置,兩個孩子都不知道,建造的時候,她是一直瞞著兩個孩子的。
肖穎的決定如同在暴風雨中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堤壩,她必須守護好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與秩序。
自那以後,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她都會悄悄地從安全屋取出所需的食物,第二天再分發給孩子們,同時密切留意著他們的反應與行為,試圖從細微之處捕捉到任何可能的不軌。
日子一天天過去,肖穎發現,盡管表麵上一切看似平靜,但兩個孩子的眼神中偶爾會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她知道,那不僅僅是對食物的渴望,更是對未知世界的不安與好奇,以及對現有規則的微妙挑戰。
她更加深信,如果有一天旅館裏闖來更加強大的幸存者,孩子們會毫不猶豫說出安全屋的位置。
孩子們恨她,她心裏非常清楚。
在這樣的生活中, 她明白,隻有自己才能保護自己,隻有不斷適應和改變,才能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生存下去。
“這是你們批發來的嗎?還是從哪撿來的,知道這東西管用?”肖穎譏諷地問。
老人不解地看著她,接著眼神露出絕望。
在肖穎看來,那假裝無辜的眼神非常惡心。
想騙她,沒那麽容易。
“多保重。”說完,肖穎露出微笑轉身離開。
兩個孩子緊跟在她的身後,就像兩個小跟班。
外出時,基建材料也要不斷的帶回來一些。
肖穎在旅店周圍設置了一些簡易的陷阱,以防萬一。比如後院的牆根處,如果不走尋常路進了院子,那肯定會掉進陷井裏,至少也得受個輕傷。
肖穎還利用工具和材料,製作了一些隱蔽的絆線和尖銳的木刺,布置在可能的入侵的路線上。
草木皆兵很有必要,為了自保,她必須做好準備。
她還在旅館的小院裏搭建一個小型的太陽能發電係統,雖然功率不大,但足以供應她日常所需的電力。
最牛的是,她還親自建起一個安全屋,建造的過程異常艱辛,但她知道這是她最後的安全保證。
安全屋的牆壁由厚重的混凝土砌成,門是加固的金屬板,窗戶則用鐵柵欄封死,隻留下幾個小孔以便觀察外界。
這些活,是她之前從沒接觸過的。
她就是一早餐店的老板娘,做的最多的就是包餛飩與煮餛飩。
而現在,她的世界卻變成了防禦與工事,她自學了如何使用各種工具,從電鑽到焊接機。
在安全屋內部,她布置了必要的生活設施。一個小型的廚房角落,配備了便攜式爐具和儲水箱。
一處簡易的衛生間,雖然簡陋,但足以滿足基本需求。
一張堅固的床,床下隱藏著她儲備的應急物資。牆上掛著一張詳細的地圖,上麵標注了各種可能的逃生路線和補給點。
她還安裝了幾個太陽能板,為屋內的燈光和一些基本電器提供能源。盡管電力有限,但微弱的燈光能夠保證她在屋中的基本活動。
她還在房頂上設置了一個了望的位置,夜晚,如果旅館外有可疑的動靜,她會去房頂觀察一番,直到確實安全,她才會放下心來回到房間。
她隻相信自己,相信她親手繼續打造的旅館,這裏是一個末日堡壘,她個人的末日堡壘。
巡視旅館的時候,她就像巡視王國的王。
她有種自信與驕傲,外麵的環境惡劣,她依然頑強地活著,這確實是值得驕傲的事。
每當暮色降臨之前,肖穎坐在木桌旁,打開筆記本,本子上麵,標記著她所知道的資源點和可能的威脅區域。
她必須規劃好第二天的外出,確保每一次都能帶回必需品,同時避免不必要的風險。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了法律和秩序,隻有強者才能生存。
這一次,她決定去偷一條魚。
魚在另一個幸存者那裏。
不過這一次的行動有一些冒險。
是一個身體開始出現浮腫的,二十多歲的男孩。
除了男孩,男孩家人都不在了。
決定行動之前,肖穎在遠處觀察了幾天,確認男孩獨自一人生活,而且似乎身體狀況並不樂觀。
她還發現,男孩對這魚有著很深的感情。他身體不好,但他外出尋找物資的時候,他會同時去花鳥市場給魚找魚糧。
那條魚有多大呢,沒有一米,也得有七十公分那麽長,男孩把魚養在一個清潔的魚缸裏。
肖穎也曾經猶豫過,這魚是男孩末世裏最後的陪伴,如果她把魚偷走,男孩會失去他的精神陪伴。
但這念頭很快閃現很快消失。
如今這年頭,還養什麽寵物。
前不久,她的貓離開了她,可能是跳牆離開的,也可能在她開門出去的時候,趁著她沒留意也溜出了門,一開始她有點失落,還到處找貓。
後來,她突然覺得很慶幸,她希望貓可以在外自己尋找到食物,如果貓繼續留下來,她每天還需要給貓提供食物。
所以貓的離開,等於給她節省了食物。
末日,食物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嘛!
短暫的猶豫過後,她決定將這條魚偷走。
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她需要大量的蛋白質。
夜幕低垂, 月光灑在廢墟上,投下斑駁的陰影,為肖穎的行動提供了天然的掩護。她輕手輕腳地穿過破敗的街道,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發出任何聲響。
肖穎帶著兩個孩子悄悄接近男孩的住處。她讓孩子們留在安全的地方,自己則輕手輕腳地靠近。她利用夜色與機警,巧妙地到達男孩家的窗下。
肖穎的計劃是無聲無息地進入,偷走魚,然後迅速撤離。然而,當她悄悄進入男孩的房間時,她發現男孩正蜷縮在角落裏,身體顫抖,顯然病情加重。
男孩大口大口喘氣,他似乎有哮喘。
肖穎的心中閃過一絲猶豫,她知道如果男孩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很可能這是他在人間最後一晚。
但她沒有藥物能夠幫助男孩。
肖穎站在黑暗中,內心掙紮著。是繼續執行計劃,還是轉身離去?
想了想,她決定先去看看那條魚。
魚在東邊的一間屋子裏,肖穎輕手輕腳走進去。
房間裏一片漆黑,好在有微弱的星光透過破碎的窗戶投射進來。
肖穎屏住呼吸,仔細聆聽周圍的動靜,萬一男孩家裏還有別人呢,她得小心點。
她聽到老鼠在角落裏竄動的聲音,她還聽到魚尾在水中擺動的聲音,這聲音讓頓時有些興奮。
她的眼睛逐漸適應了黑暗,接著看到了那個巨大的魚缸,魚缸裏的魚靜靜地遊動著,似乎對即將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肖穎深吸了一口氣,她知道時間緊迫,不能在這裏逗留太久。
她小心翼翼靠近魚缸,盡量不發出任何聲響。
接著從口袋裏掏出一個預先準備好的口袋,她準備將魚裝進去。
就在她即將動手的那一刻,她聽到了屋外男孩的掙紮聲,她聽出來,男孩嚐試站起來,但他摔倒了,接著他又想站起身,可是再次摔倒。
站不起來就不要勉強自己嘛,笨蛋,肖穎即同情又有點自責的想。
肖穎伸手進去,小心翼翼地將魚撈了出來。
魚在她的手中掙紮,但她迅速用一塊布將它包住,以防止它發出聲音。
她成功了,她拿到了魚。
根據事先安排好的計劃,她小心翼翼地從窗戶翻了出去。
在翻窗之前,她用鋒利的小刀狠狠地插入了魚的頭部。
這樣做確保了魚徹底停止了掙紮,也避免了在接下來的行動中引起不必要的動靜和注意。
她迅速地抓起那條魚,毫不猶豫地將其拋出了窗外。緊接著,她動作敏捷,手腳麻利地翻越了窗台,輕巧地跳到了窗外。
那一氣嗬成的動作,簡直像一個熟練的盜賊。
至於男孩怎樣,她不知道,她也不想知道,或者說是她回避知道男孩的情況了。
她就像收獲頗豐的獵人,回到旅館之後,立刻開始著手處理那條新鮮的魚。
她熟練地將魚清洗幹淨,小心翼翼地去除了魚的內髒,仔細地刮掉了魚鱗,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幹幹淨淨。
接著,她拿起廚房裏的刀具,熟練地將魚肉從骨頭上剔了下來,手法之嫻熟,仿佛她已經做過無數次這樣的工作。處理完畢後,她開始準備烹飪。她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記憶,挑選了最適合的香料和調味品,將它們均勻地塗抹在魚肉上,讓魚肉充分吸收這些美味的精華。
然後,她將魚肉放入鍋中,用恰到好處的火候慢慢煎烤,確保魚肉外焦裏嫩,口感鮮美。
整個過程中,她全神貫注,每一個步驟都做得細致入微,仿佛在完成一件藝術品。
最終,當那條魚被烹飪得恰到好處,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時,她滿意地笑了,知道這頓飯將會是一次美妙的味蕾享受。
孩子們早已饑腸轆轆,聞到那誘人的香氣,他們的眼睛裏閃爍著渴望的光芒。但他們不敢提要求。
肖穎給孩子們多分了一些魚肉。
大魚有二十多斤重,一頓肯定是吃不完的。
剩下的魚肉,肖穎決定做風幹魚,這樣保存的時間更長一些。
她細心地將剩下的魚肉仔細地切割成小塊,然後開始了製作風幹魚的過程。她選擇了一個通風良好的地方,將這些魚肉塊均勻地鋪開晾著。
但風幹魚塊,肖穎沒將它們放在廚房或者別的地方,她將魚塊帶進了安全屋。
她從孩子們的眼睛裏看出一種覬覦與渴望,為了孩子們偷吃,她把魚藏進了安全屋。
不僅她需要安全屋,魚塊也需要。
吃魚的當天,肖穎做了一個夢,她夢見男孩在街上到處找他的魚,街上有許多人,男孩逢人就問有沒有見過他的魚。
醒來後,肖穎心裏有點說不出的滋味,但嘴角留下的魚的腥香,又讓她有種滿足感。
過了幾天,肖穎實在忍不住,她又去了男孩家。
她發現男孩已經死去,躺在地下,人已經呈現僵硬的狀態。眼睛也是死不瞑目的睜著。
肖穎不敢和那死去的眼睛對視。他的死因為他的病,也可能因為她的偷盜。
肖穎的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悲傷,盡管她並不認識這個男孩,但他的死讓她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和愧疚。
肖穎總感覺她丟了一些食物,她對食物進行盤點,從外麵找來的食物她也做了登記,有一天,她發現她丟了一罐楊梅罐頭。
肖穎感覺兩個孩子裏男孩的嫌疑最大,他看食物的眼睛,有種狼一般的貪婪。
肖穎將男孩喊到她麵前進行一番詢問,
男孩低著頭,雙手不安地扭動著衣角,他的眼神閃爍不定,似乎在隱瞞著什麽。肖穎的語氣盡量保持平靜,但她的眼神卻透露出一絲嚴厲。
“告訴我,那罐楊梅罐頭去哪兒了?”她問道。
男孩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沒拿。”他小聲否認。
“那你知道是誰拿的?”肖穎又問。
男孩子搖搖頭。
又過了幾天,肖穎發現她丟了一罐泡芙罐頭。她分別詢問了兩個孩子,但沒有一個承認的。
肖穎失望又氣憤,但又沒有證據證明是兩個孩子偷吃的,她檢查過兩個孩子的房間,就像警察搜查一般的仔細,任何一個角落都沒放過。
但她什麽也沒找到。
肖穎坐在桌子前,像破案中的警探遇到了難題。
她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在這寂靜的房間裏顯得格外清晰。她深知,這些罐頭雖然價值不大,但代表的是一種秩序,一種在她與孩子們之間建立的信任基石。若這基石動搖,後果不堪設想。
當偷吃成為習慣,這個堡壘的秩序將逐漸瓦解。
她先將所有的食物和水轉移到安全屋裏。
安全屋的鑰匙平時她一直帶在身上。
肖穎的謹慎並非沒有道理。末世的混亂讓人性的黑暗麵暴露無遺,哪怕是孩子,身上也有了一種險惡的流露。
別說是鑰匙了,就連這個安全屋的位置,兩個孩子都不知道,建造的時候,她是一直瞞著兩個孩子的。
肖穎的決定如同在暴風雨中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堤壩,她必須守護好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與秩序。
自那以後,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她都會悄悄地從安全屋取出所需的食物,第二天再分發給孩子們,同時密切留意著他們的反應與行為,試圖從細微之處捕捉到任何可能的不軌。
日子一天天過去,肖穎發現,盡管表麵上一切看似平靜,但兩個孩子的眼神中偶爾會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她知道,那不僅僅是對食物的渴望,更是對未知世界的不安與好奇,以及對現有規則的微妙挑戰。
她更加深信,如果有一天旅館裏闖來更加強大的幸存者,孩子們會毫不猶豫說出安全屋的位置。
孩子們恨她,她心裏非常清楚。
在這樣的生活中, 她明白,隻有自己才能保護自己,隻有不斷適應和改變,才能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