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重生以後,我把婆家搬空了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卻沒想到一句善意的提醒,最先回饋的反倒是自己。
這位天樞閣主,還真是個心善又細心的人。
…
擦著夜色,衛雲嵐一行四人,從背坡下山。
與此同時,京中。
衛雲嵐眼中那心善細心之人,正站在窗邊,解開海東青右爪綁著的信筒。
信是天樞閣暗部送來的,寫明今日傍晚,發生在大雍朝西北部的災難。
哪怕受人提醒,事先稍有準備,這場災難仍然波及了近十個州府。
受災百姓高達數十萬!
細細掃過信中內容,男子痛苦地揉著眉心,閉上雙眼。
片刻後眼睛驀地睜開,眼中閃過決然。
沉聲道,“行動吧。”
隨著一聲令下,數道藏匿於暗處的身影同時離開。
夜色靜謐,卻如暴風雨前最後的平靜。
天光微亮,宵禁結束。
當次日京城城門大開,大雍境內近十州受地龍翻身波及的消息傳入京中。
同時,“當今昏庸,上蒼降罪”的傳言也在京中傳開。
…
地龍翻身的餘威,一共發作了五次。
前三次間隔十分短暫,且威力極大,後兩次分別間隔了大半個時辰,幅度也較先前小了許多。
衛雲嵐一行是在第三次餘威結束後,下山離開的。
換上包袱裏早就準備好的衣服,改作男子打扮。
羽七與衛雲嵐同乘一騎,聽雪與凝霜同乘一騎,特意沒有走相對開闊的地帶,而是沿涼州西部的山邊繞行。
連夜出發,接連趕了大半日路,臨近正午的時候,她們被堵在了距離遂江不到百裏的青崖坡下。
受地龍翻身殃及,山石墜落,附近唯一通向北麵的官道被碎石堆積,徹底阻斷。
山下四五個村子都遭了難,倒是沒什麽人傷亡,隻是辛苦一年栽種的糧食,才搶收回來不足四成。
偏生距離今年征收稅糧的日子,隻剩下不足半月……
衛雲嵐一行在青崖坡下,名為下崖村的村子暫時停下,借用村裏的水井灌滿水囊。
站在井旁,便聽到村民們怨聲載道。
“要是按照往年舊例征收糧稅,上繳三成糧食,咱們手裏剩下的隻有一成,別說熬到明年,就連入冬都熬不到啊!”
“一家那麽多張嘴,這點糧食哪裏夠吃!”
“哎,這世道可叫人怎麽活?”
下崖村的裏正站出來安撫,"大家別著急,再等一等,備不住過兩日就有減免今年稅收的旨意下來……”
裏正自己說得都頗有些心虛,聽著的人更是不信。
“裏正叔,你就別讓大家白日做夢了!”
“前幾個月潭州遭了水災,顆粒無收,朝廷不也沒減免潭州的賦稅?咱們這的災,再重還能重的過潭州?”
此話一出,尚存幾分僥幸心思的村民,紛紛歎息不止。
坐在水井旁大榕樹下,佝僂著脊背,搖晃著蒲扇的一位老伯唏噓說道:“倘若先皇在世多好,當年涼州山洪爆發,先皇非但減免了一年的賦稅,還送來了賑災銀兩與糧食,派了官差幫村裏重建屋舍。”
“還派官差幫忙重建屋舍?那可真好。”
老伯接著感慨,“聽聞太子殿下是先皇親手教養長大的,倘若太子繼位,應當能如先皇一般體恤百姓,哎,也不知太子殿下何時才能……”
老伯話說到一半,就被身旁的人捂住了嘴。
幾個年輕些的村民,警惕地看向不遠處眼生的衛雲嵐幾人。
這等大逆不道之話,可不興當著外人麵說啊!
這位天樞閣主,還真是個心善又細心的人。
…
擦著夜色,衛雲嵐一行四人,從背坡下山。
與此同時,京中。
衛雲嵐眼中那心善細心之人,正站在窗邊,解開海東青右爪綁著的信筒。
信是天樞閣暗部送來的,寫明今日傍晚,發生在大雍朝西北部的災難。
哪怕受人提醒,事先稍有準備,這場災難仍然波及了近十個州府。
受災百姓高達數十萬!
細細掃過信中內容,男子痛苦地揉著眉心,閉上雙眼。
片刻後眼睛驀地睜開,眼中閃過決然。
沉聲道,“行動吧。”
隨著一聲令下,數道藏匿於暗處的身影同時離開。
夜色靜謐,卻如暴風雨前最後的平靜。
天光微亮,宵禁結束。
當次日京城城門大開,大雍境內近十州受地龍翻身波及的消息傳入京中。
同時,“當今昏庸,上蒼降罪”的傳言也在京中傳開。
…
地龍翻身的餘威,一共發作了五次。
前三次間隔十分短暫,且威力極大,後兩次分別間隔了大半個時辰,幅度也較先前小了許多。
衛雲嵐一行是在第三次餘威結束後,下山離開的。
換上包袱裏早就準備好的衣服,改作男子打扮。
羽七與衛雲嵐同乘一騎,聽雪與凝霜同乘一騎,特意沒有走相對開闊的地帶,而是沿涼州西部的山邊繞行。
連夜出發,接連趕了大半日路,臨近正午的時候,她們被堵在了距離遂江不到百裏的青崖坡下。
受地龍翻身殃及,山石墜落,附近唯一通向北麵的官道被碎石堆積,徹底阻斷。
山下四五個村子都遭了難,倒是沒什麽人傷亡,隻是辛苦一年栽種的糧食,才搶收回來不足四成。
偏生距離今年征收稅糧的日子,隻剩下不足半月……
衛雲嵐一行在青崖坡下,名為下崖村的村子暫時停下,借用村裏的水井灌滿水囊。
站在井旁,便聽到村民們怨聲載道。
“要是按照往年舊例征收糧稅,上繳三成糧食,咱們手裏剩下的隻有一成,別說熬到明年,就連入冬都熬不到啊!”
“一家那麽多張嘴,這點糧食哪裏夠吃!”
“哎,這世道可叫人怎麽活?”
下崖村的裏正站出來安撫,"大家別著急,再等一等,備不住過兩日就有減免今年稅收的旨意下來……”
裏正自己說得都頗有些心虛,聽著的人更是不信。
“裏正叔,你就別讓大家白日做夢了!”
“前幾個月潭州遭了水災,顆粒無收,朝廷不也沒減免潭州的賦稅?咱們這的災,再重還能重的過潭州?”
此話一出,尚存幾分僥幸心思的村民,紛紛歎息不止。
坐在水井旁大榕樹下,佝僂著脊背,搖晃著蒲扇的一位老伯唏噓說道:“倘若先皇在世多好,當年涼州山洪爆發,先皇非但減免了一年的賦稅,還送來了賑災銀兩與糧食,派了官差幫村裏重建屋舍。”
“還派官差幫忙重建屋舍?那可真好。”
老伯接著感慨,“聽聞太子殿下是先皇親手教養長大的,倘若太子繼位,應當能如先皇一般體恤百姓,哎,也不知太子殿下何時才能……”
老伯話說到一半,就被身旁的人捂住了嘴。
幾個年輕些的村民,警惕地看向不遠處眼生的衛雲嵐幾人。
這等大逆不道之話,可不興當著外人麵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