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重生以後,我把婆家搬空了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快些,先到遂江再等爹娘他們。”
馬兒再次在小路上奔馳起來,偶爾能看到與她們逆路而行,從遂州那邊過來的難民。
很快,衛雲嵐一行便來到涼州與遂州交界處,遠遠地可以看到官道那邊守著一隊官差,每一隊想從遂州進入涼州的難民,都會被他們阻攔下。
有的被放入了涼州,還有的則被他們板著臉嗬退回去。
凝霜與聽雪注意到,那些被放進涼州的難民,都往官差手裏遞了東西。
“進入涼州還要繳納銀錢!”
“這不是不給人留活路嗎?”
羽七對於這種事情已經見怪不怪,淡淡掃了一眼那邊,便低聲對衛雲嵐建議道,“衛姑娘,我們繞路避開那些官差過去。”
“好。”衛雲嵐也正有此意。
現在從遂州逃往涼州的難民不少,反其道而行之,從涼州前往遂州的卻幾乎沒有。她們要是從官差眼前過去,未免也太惹眼了。
一路從官道旁的荒林裏繞行了大半個時辰,衛雲嵐一行進入遂州地界。
直到此刻,她才真正發現,先前在涼州見到的受災情況,與遂州這邊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
如青崖坡山下那樣碎石堆砌的場景,在這隨處可見。
樹木傾倒,屋舍坍塌,都已稀疏平常。
有的地方除了山崩石落,還有地麵塌陷。
最嚴重的便是她們進入遂州地界以後經過的第一個縣城,那座名為遂安的小城,連城牆都塌了大半。
從倒塌的城牆望入城內,可以看到在這城牆的斷壁殘垣旁邊,還有一個碩大的深坑。
這比衛雲嵐想象的還要嚴重許多。
一路上地麵凹凸不平,偶爾還能遇到裂縫,馬匹行進的速度慢了下來。
凝霜與聽雪騎馬來到衛雲嵐身側,憂心忡忡,“小姐,遂州這麽亂,遂江那邊情況會不會比這裏更糟?”
“或許會。”衛雲嵐也說不準遂江城現在究竟是什麽情況。
但他們改變計劃時,並沒有更改會合的地點,為的就是遂州的這份“亂”。正是因為遂州受災嚴重,形勢混亂,地方官府沒有多餘的心力應付別的事情,他們才要從遂州經過。
這樣一來,衛家人與流放隊伍走散,上報官衙,自行前往北關,就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
就在衛雲嵐一行已經進入遂州地界,衛茂林在裴虎的幫助下卸下木枷,高氏也與程月娥穩穩坐在前往遂江的騾車上時。
本被眾人以為會最順利的衛明煊一行,在涼州與廉州的交界附近打了半日轉,天色漸黑,才在附近的村莊中打聽到路。
劉銓再三謝過問路的農戶,回到騾車旁對幾人說:“咱們在上一個岔路走反了,應該往另一邊走,現在繞回去還要一個時辰。”
夜風蕭瑟,越往北走便越寒冷。
且不說連夜趕路人能不能遭得住,已經累得幾乎快要趴下的騾子,和衛明煊手裏牽著的母羊,肯定是遭不住。
衛明煊提議,“要不我們先在村裏借住一夜,明日天亮再繼續趕路?”
為了減輕騾子的負擔,這一路所有人幾乎都是跟在騾車旁走著的,隻有王嬤嬤和桂香偶爾實在走不動,才在車板上稍坐片刻。
接連走了上百裏路,每個人早已疲憊不堪,衛明煊的提議得到所有人同意。
劉銓又敲開了剛才問路那戶人家的門。
馬兒再次在小路上奔馳起來,偶爾能看到與她們逆路而行,從遂州那邊過來的難民。
很快,衛雲嵐一行便來到涼州與遂州交界處,遠遠地可以看到官道那邊守著一隊官差,每一隊想從遂州進入涼州的難民,都會被他們阻攔下。
有的被放入了涼州,還有的則被他們板著臉嗬退回去。
凝霜與聽雪注意到,那些被放進涼州的難民,都往官差手裏遞了東西。
“進入涼州還要繳納銀錢!”
“這不是不給人留活路嗎?”
羽七對於這種事情已經見怪不怪,淡淡掃了一眼那邊,便低聲對衛雲嵐建議道,“衛姑娘,我們繞路避開那些官差過去。”
“好。”衛雲嵐也正有此意。
現在從遂州逃往涼州的難民不少,反其道而行之,從涼州前往遂州的卻幾乎沒有。她們要是從官差眼前過去,未免也太惹眼了。
一路從官道旁的荒林裏繞行了大半個時辰,衛雲嵐一行進入遂州地界。
直到此刻,她才真正發現,先前在涼州見到的受災情況,與遂州這邊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
如青崖坡山下那樣碎石堆砌的場景,在這隨處可見。
樹木傾倒,屋舍坍塌,都已稀疏平常。
有的地方除了山崩石落,還有地麵塌陷。
最嚴重的便是她們進入遂州地界以後經過的第一個縣城,那座名為遂安的小城,連城牆都塌了大半。
從倒塌的城牆望入城內,可以看到在這城牆的斷壁殘垣旁邊,還有一個碩大的深坑。
這比衛雲嵐想象的還要嚴重許多。
一路上地麵凹凸不平,偶爾還能遇到裂縫,馬匹行進的速度慢了下來。
凝霜與聽雪騎馬來到衛雲嵐身側,憂心忡忡,“小姐,遂州這麽亂,遂江那邊情況會不會比這裏更糟?”
“或許會。”衛雲嵐也說不準遂江城現在究竟是什麽情況。
但他們改變計劃時,並沒有更改會合的地點,為的就是遂州的這份“亂”。正是因為遂州受災嚴重,形勢混亂,地方官府沒有多餘的心力應付別的事情,他們才要從遂州經過。
這樣一來,衛家人與流放隊伍走散,上報官衙,自行前往北關,就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
就在衛雲嵐一行已經進入遂州地界,衛茂林在裴虎的幫助下卸下木枷,高氏也與程月娥穩穩坐在前往遂江的騾車上時。
本被眾人以為會最順利的衛明煊一行,在涼州與廉州的交界附近打了半日轉,天色漸黑,才在附近的村莊中打聽到路。
劉銓再三謝過問路的農戶,回到騾車旁對幾人說:“咱們在上一個岔路走反了,應該往另一邊走,現在繞回去還要一個時辰。”
夜風蕭瑟,越往北走便越寒冷。
且不說連夜趕路人能不能遭得住,已經累得幾乎快要趴下的騾子,和衛明煊手裏牽著的母羊,肯定是遭不住。
衛明煊提議,“要不我們先在村裏借住一夜,明日天亮再繼續趕路?”
為了減輕騾子的負擔,這一路所有人幾乎都是跟在騾車旁走著的,隻有王嬤嬤和桂香偶爾實在走不動,才在車板上稍坐片刻。
接連走了上百裏路,每個人早已疲憊不堪,衛明煊的提議得到所有人同意。
劉銓又敲開了剛才問路那戶人家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