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重生以後,我把婆家搬空了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名為洋蕃芋的作物,當真隻要四五個月就能成熟,還不挑土壤,丹河兩岸那些受過災的地方也能種植?”
看著眼前,剛剛被人送來的兩大袋糧種,和一盆盆已經育好的秧苗,丹寧郡主兩眼放光。
幾個月前,她還是個不認得農作物,隻知曉珠寶華服的貴婦。這幾個月在荒州救濟災民,硬是叫她曉得了許多,過往三十多年都不曾了解過的事情。
“當真。”化名“闌姑娘”的衛雲嵐,鄭重點頭。
接著說道:“且這種作物,畝產至少能達到十石以上,若是種得好了,二三十石也未必沒有可能。”
“闌姑娘帶來的這些糧種,足夠播種多少畝地?”
“種子足夠播種田地百頃,已經培育出的秧苗,隻夠播種不足百畝。”衛雲嵐說。
將種子分出一部分來,交給丹寧郡主與薛璉協助,在荒州廣泛播種,還是她在信中與蕭先生商議出的辦法。
不然單憑她一己之力,很難在極短的時間內,大範圍播種洋蕃芋。
隻有強權之下,效率才會達到極致。
而在荒州這個地界兒,現下最強的“強權”,便是手握一州兵力的都指揮使薛璉,和從京中來的端王之女丹寧郡主。
這兩人,一個是同為廢太子效力的“自己人”,一個是不久前剛受過衛雲嵐救命之恩,一直想找機會報答的。無論哪個,都算是靠得住。
衛雲嵐拿給他們的,也並非明麵上帶回來的那些種子。
那兩袋糧種,遠遠不夠播種百頃田地,除了分出一小部分,讓有經驗的老農培育秧苗以外,餘下的已經全部播種到她在荒州購置的那些田地當中。
至於如今拿出來的,都是存放在空間裏的種子。
還有這些秧苗,也都是之前在歧蒙國時買下的。
給丹寧郡主的這一部分,不過占了她空間“存貨”中的四成,另外六成,其中一半已經快馬加鞭由天樞閣的人,護送去了南邊,剩下的一半她準備送去比鄰荒州的慶州,那裏有著大量荒廢的土地。
隻要有充足的人手,她完全可以在那裏圈出一片土地,將自己從歧蒙國帶回的沙壤土從空間內移出,大力種植洋蕃芋作為存糧,以備不時之需。
按照洋蕃芋的成熟周期……剛好能趕上半年後,那場波及到到北地近半州域的天災到來之前。
隻盼這一次,做足了準備以後,北地百姓受到災情的影響,能比前世減輕許多。
“闌姑娘能將這種糧食拿出來,實乃大義。”丹寧郡主並不知,這名為洋蕃芋的作物,是衛雲嵐千裏迢迢從西北諸國帶回來的。
但她知道,物以稀為貴,這種在大雍不曾見過的作物,要是不大量種植,隻小範圍的供給權貴,足夠賺得盆滿缽滿。
這樣大範圍傳播開來,反倒沒什麽利益可圖。
不為利益,隻為家國百姓……闌姑娘品行高尚,就連她這位皇室郡主都自愧不如。
“郡主在荒州付出良多,該是我等敬佩郡主才是。”衛雲嵐的話,也並非互相謙虛,而是發自內心。
在此之外,誰又能想到,丹寧郡主能夠在荒州停留這麽長時間?
經她之手救下的災民,數量早已超過千餘……
“過去是本郡主糊塗,一心全撲在個狼心狗肺的玩意身上。如今幡然醒悟,隻願多做些善事,為我那可憐的孩子在地下多積些福報。”
“清和縣主地下有知,一定感念您為她的所作所為。”衛雲嵐說道。
聽到“清和縣主”四字,丹寧郡主望向衛雲嵐的目光微微一怔,上一次,她便覺得眼前這位姑娘,同她的清和容貌有幾分相似。
可後來,眼前的姑娘婉拒了自己收其為義女的提議,經嬤嬤提醒,她也明白,眼前的姑娘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清和的轉世。
這樣的姑娘,不是尋常人家能夠培養出來的。無論心誌還是毅力,都不是她那自小被嬌慣長大的清和能夠比擬的。
這“闌姑娘”的身份,八成也是為了行走方便,掩人耳目所用。
丹寧郡主並未詢問衛雲嵐的真實身份,神情低沉了片刻,便又恢複如常,轉而說起正事。
“依闌姑娘之見,這些糧種應當如何安排?”
薛璉聞言,目光也向衛雲嵐投去。
他與齊詡關係匪淺,知道衛雲嵐的真實身份,也知道這神奇的種子,就是對方費盡千辛萬苦,從大雍從未探訪過的地方帶回來的。
哪怕他如今已成為手握一州兵力的都指揮使,看向衛雲嵐的目光中,也不免帶上幾分佩服。
頂著二人期待的目光,衛雲嵐說出自己的想法:“依我看,這些糧種不能無償下發給災民,讓其自行開墾種植。可以許諾他們,但凡願意開墾荒地,種植洋蕃芋,收成中的一部分將歸他們所有,連續照料荒地兩或三年,這片荒地便歸我所有。”
“好法子。”薛璉點頭說道:“如此剛好可以安置失去土地、農田的災民,還有別州流竄過來的難民。”
丹寧郡主也覺著這個法子甚好,至於那些已經培育好的秧苗,“本郡主會從難民中,挑出一部分有經驗的農戶,再選出土壤肥沃的百畝良田,種下這些秧苗。”
“闌姑娘放心,我們一定不辜負你這來之不易的糧種。”薛璉鄭重承諾。
三人分別後,衛雲嵐登上薛璉安排的小船,渡過丹河。
由於侍弄糧種、秧苗,又在荒州多耽誤了近十日時間。
北地的積雪早已化盡,外麵不再是刺骨的寒冷。
化霜的地麵,隱隱有了複蘇的跡象,不過北地到底不比京城,暖和的晚了許多,距離“春暖花開”,尚還有些時日。
此時回去,倒也不算食言!
…
就在衛雲嵐一行,朝北關趕回的同時。
北關城中,貓了一冬沒怎麽出來的“貴女們”,難得又聚在一起,閑談間,也正好提起了她。
“怎的不見衛家小姐?”
“聽聞是病了,已經許久沒見她出來過了……”
看著眼前,剛剛被人送來的兩大袋糧種,和一盆盆已經育好的秧苗,丹寧郡主兩眼放光。
幾個月前,她還是個不認得農作物,隻知曉珠寶華服的貴婦。這幾個月在荒州救濟災民,硬是叫她曉得了許多,過往三十多年都不曾了解過的事情。
“當真。”化名“闌姑娘”的衛雲嵐,鄭重點頭。
接著說道:“且這種作物,畝產至少能達到十石以上,若是種得好了,二三十石也未必沒有可能。”
“闌姑娘帶來的這些糧種,足夠播種多少畝地?”
“種子足夠播種田地百頃,已經培育出的秧苗,隻夠播種不足百畝。”衛雲嵐說。
將種子分出一部分來,交給丹寧郡主與薛璉協助,在荒州廣泛播種,還是她在信中與蕭先生商議出的辦法。
不然單憑她一己之力,很難在極短的時間內,大範圍播種洋蕃芋。
隻有強權之下,效率才會達到極致。
而在荒州這個地界兒,現下最強的“強權”,便是手握一州兵力的都指揮使薛璉,和從京中來的端王之女丹寧郡主。
這兩人,一個是同為廢太子效力的“自己人”,一個是不久前剛受過衛雲嵐救命之恩,一直想找機會報答的。無論哪個,都算是靠得住。
衛雲嵐拿給他們的,也並非明麵上帶回來的那些種子。
那兩袋糧種,遠遠不夠播種百頃田地,除了分出一小部分,讓有經驗的老農培育秧苗以外,餘下的已經全部播種到她在荒州購置的那些田地當中。
至於如今拿出來的,都是存放在空間裏的種子。
還有這些秧苗,也都是之前在歧蒙國時買下的。
給丹寧郡主的這一部分,不過占了她空間“存貨”中的四成,另外六成,其中一半已經快馬加鞭由天樞閣的人,護送去了南邊,剩下的一半她準備送去比鄰荒州的慶州,那裏有著大量荒廢的土地。
隻要有充足的人手,她完全可以在那裏圈出一片土地,將自己從歧蒙國帶回的沙壤土從空間內移出,大力種植洋蕃芋作為存糧,以備不時之需。
按照洋蕃芋的成熟周期……剛好能趕上半年後,那場波及到到北地近半州域的天災到來之前。
隻盼這一次,做足了準備以後,北地百姓受到災情的影響,能比前世減輕許多。
“闌姑娘能將這種糧食拿出來,實乃大義。”丹寧郡主並不知,這名為洋蕃芋的作物,是衛雲嵐千裏迢迢從西北諸國帶回來的。
但她知道,物以稀為貴,這種在大雍不曾見過的作物,要是不大量種植,隻小範圍的供給權貴,足夠賺得盆滿缽滿。
這樣大範圍傳播開來,反倒沒什麽利益可圖。
不為利益,隻為家國百姓……闌姑娘品行高尚,就連她這位皇室郡主都自愧不如。
“郡主在荒州付出良多,該是我等敬佩郡主才是。”衛雲嵐的話,也並非互相謙虛,而是發自內心。
在此之外,誰又能想到,丹寧郡主能夠在荒州停留這麽長時間?
經她之手救下的災民,數量早已超過千餘……
“過去是本郡主糊塗,一心全撲在個狼心狗肺的玩意身上。如今幡然醒悟,隻願多做些善事,為我那可憐的孩子在地下多積些福報。”
“清和縣主地下有知,一定感念您為她的所作所為。”衛雲嵐說道。
聽到“清和縣主”四字,丹寧郡主望向衛雲嵐的目光微微一怔,上一次,她便覺得眼前這位姑娘,同她的清和容貌有幾分相似。
可後來,眼前的姑娘婉拒了自己收其為義女的提議,經嬤嬤提醒,她也明白,眼前的姑娘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清和的轉世。
這樣的姑娘,不是尋常人家能夠培養出來的。無論心誌還是毅力,都不是她那自小被嬌慣長大的清和能夠比擬的。
這“闌姑娘”的身份,八成也是為了行走方便,掩人耳目所用。
丹寧郡主並未詢問衛雲嵐的真實身份,神情低沉了片刻,便又恢複如常,轉而說起正事。
“依闌姑娘之見,這些糧種應當如何安排?”
薛璉聞言,目光也向衛雲嵐投去。
他與齊詡關係匪淺,知道衛雲嵐的真實身份,也知道這神奇的種子,就是對方費盡千辛萬苦,從大雍從未探訪過的地方帶回來的。
哪怕他如今已成為手握一州兵力的都指揮使,看向衛雲嵐的目光中,也不免帶上幾分佩服。
頂著二人期待的目光,衛雲嵐說出自己的想法:“依我看,這些糧種不能無償下發給災民,讓其自行開墾種植。可以許諾他們,但凡願意開墾荒地,種植洋蕃芋,收成中的一部分將歸他們所有,連續照料荒地兩或三年,這片荒地便歸我所有。”
“好法子。”薛璉點頭說道:“如此剛好可以安置失去土地、農田的災民,還有別州流竄過來的難民。”
丹寧郡主也覺著這個法子甚好,至於那些已經培育好的秧苗,“本郡主會從難民中,挑出一部分有經驗的農戶,再選出土壤肥沃的百畝良田,種下這些秧苗。”
“闌姑娘放心,我們一定不辜負你這來之不易的糧種。”薛璉鄭重承諾。
三人分別後,衛雲嵐登上薛璉安排的小船,渡過丹河。
由於侍弄糧種、秧苗,又在荒州多耽誤了近十日時間。
北地的積雪早已化盡,外麵不再是刺骨的寒冷。
化霜的地麵,隱隱有了複蘇的跡象,不過北地到底不比京城,暖和的晚了許多,距離“春暖花開”,尚還有些時日。
此時回去,倒也不算食言!
…
就在衛雲嵐一行,朝北關趕回的同時。
北關城中,貓了一冬沒怎麽出來的“貴女們”,難得又聚在一起,閑談間,也正好提起了她。
“怎的不見衛家小姐?”
“聽聞是病了,已經許久沒見她出來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