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美媽走在前麵,順著彎彎曲曲的小路,很快就來到蓄水池旁邊。這是個方方正正的池子,用紅磚砌成的外表,抹了一層厚厚的水泥。整個蓄水池呈灰白色,沒有滲漏的跡象。


    順著蓄水池右邊走十多米,就看見一個漆黑的洞口,洞口和蓄水池之間有一根粗大的陶瓷管子相連接,從外麵能聽到叮叮淙淙的流水聲。


    紫美媽手腳並用,爬上洞口。轉身對林姨說:“大妹子,你看,這個洞口彎著腰就可以進去,裏麵很大,能坐好幾十個人呢!用不用拉你一把?”


    “不用,我能行。”


    林姨也像紫美媽一樣,手腳並用,順著陡峭的山石往上爬。


    “我感覺像壁虎一樣,壁虎爬牆就是這麽爬的吧。”


    “哈哈,大妹子,你真會說笑話,人能和壁虎一樣就好了,空來屋去的,都能當小偷。你慢點哈,腳站穩了再用力。不高,不到兩丈。”


    “沒問題,我慢一點就上去了。”


    不一會兒,林姨也上到了洞口。她握住紫美媽伸過來的手,直起腰,現在洞口,然後彎腰邁進洞口。進了洞一看,裏麵豁然開朗起來,清潔而平坦的大石棚上,能做三四十個人。環顧四周,石洞內幹幹淨淨,清清爽爽,沒有青苔,也沒有青蛙,蒼蠅之類的蟲子。


    林姨興奮地說:“好一個天然的聖水洞,鬼斧神工,巧奪天工啊。我記得前幾天看縣誌,《牟平縣誌》上說,聖水洞裏,蛙蠅之屬,未嚐產焉。一點不假,這裏麵別說青蛙蒼蠅了,就連隻蚊子也沒有。”


    紫美媽指著洞口處積水的凹處說:“你看這個小水灣,有一點青苔?有一隻蟲子?”


    “哎吆,這麽神奇啊,連隻蝌蚪也沒有。”


    “還有比這更神奇的呢。俺村五六百年的曆史,五六百年以前村裏人就吃聖水洞裏的水。天再怎麽旱,聖水洞裏不斷流,就這麽一直流著,一溜就是五六百年!天再怎麽下大雨,洞裏的水呀,流量能增大點兒,但不是很大。”


    “對對,我想起來了,那本縣誌上寫的,這洞裏的水,水不見發源,但嵌嵌之下,裂石而出,激激而出,味甘冷且清,春秋不變,水旱不知。蛙蠅之屬,未嚐產焉,故稱聖水,名曰聖水庵。”


    紫美媽沉默一會兒,接著說:“好幾百年了,俺村裏的人都說,如果一個小孩從一出生,就喝聖水洞的水,能長命百歲。你還別說,俺村的人,喝這聖水洞的涼水,從來沒有鬧過肚子的。說得再玄乎一點,你就是吃了豬頭肉,吃了一肚子白肉膘子,喝這水也不帶鬧肚子的,你說神奇不神奇?”


    “啊,這麽神奇啊。我頭一次聽說,我就不能喝涼冷水,一喝冷水就鬧肚子,今天,我就試一把。”


    說著,林姨朝最裏邊的石硼縫走去,甘冽的泉水就是從石硼縫裏湧出來的。林姨慢慢上前,雙手捧起泉水,喝了兩口,吞下肚子,覺得涼涼的,爽爽的,沒有什麽異樣。又捧出一捧泉水,喝了起來。


    “行了行了,別喝了,嚐嚐就行了。總歸是涼水,就是不鬧肚子,喝多了肚子也不舒服。”


    “好甜啊,這水好甜,大姐。在家裏喝的自來水,也是從這裏流出來的,怎麽就沒有石硼縫裏的甜呢?”


    “還有呢,這個聖水洞高不高?快有兩丈高吧?俺村的人,老一輩子少一輩子,不管是小孩兒還是老頭兒,上聖水洞裏取水,從來沒聽說過有誰從這大石硼上滾下去的。倒是有一年,一個老太太腿腳不利索,就想喝一口聖水洞裏的水是什麽味道。費了老大的勁兒,進了聖水洞。水是喝著了,但是下去的時候,一不小心從這大石硼上滾了下去。一起來的兩個老太太心想,這下完了,不死也能摔瘸了。令人想不到的是,那老太太滾下石硼後,麻麻利利地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和雜草,也沒說這裏不舒服,那裏疼的,胳膊腿兒都好好的,麻麻利利地下了山。”


    “還有這麽神奇的事兒,頭一次聽說。哎,大姐,我剛才喝的涼水,有一陣子了,肚子裏一點不好的感覺也沒有。這在以往啊,想都不敢想。”


    “那敢情好。大妹子,這聖水洞你也來了,泉水你也喝了,神話傳說你也聽了,咱出洞吧,再帶你去認識認識山上的野菜。”


    “好嘞,下山!”


    膠東半島的土著茶


    紫美媽走在前麵,一邊走一邊轉身,用手扶著林姨,一點一點地下山。


    走著走著,紫美媽忽然停下來了,指著一旁不遠處的草叢說:“大妹子,這是山苜楂,是很鮮美的野菜,摘回去用開水焯一下,放在涼水中泡半天,用來包餃子,包包子,這是上等的野菜。前幾天,我在北海的集市上,看到有人賣山苜楂,我還想,這個東西山上有的是,會有人買嗎?想不到還真有人去買。”


    “是啊,好多呢,你看這石頭縫石頭下邊,草叢裏密密麻麻的。那邊,你看你看,有一大片!”


    林姨像是發現了新大陸,很是驚喜。


    “我們可發財了,不挪窩就能摘一大簍。今晚就用山木渣包餃子,和上點韭菜和肉丁,那味道,就是一絕。”


    倆人彎腰掐山苜楂。林姨那不是掐,而是直接一把一把地薅。


    “別薅,大妹子,老鼻子了,老葉子薅回去也得扔。還不如慢慢地掐,專掐嫩葉嫩莖。”


    “也是哈,專掐嫩的的,回家也不用擇,省事兒。”


    不一會兒,倆人就掐了半簍子山苜楂。紫美媽站起身,直了直腰說:“行了,差不多了,再挖點別的野菜吧。以後想吃,再來山上掐就是了。走,咱再認識一下別的山野菜。”


    “這山上的野菜不少啊。”


    “不少,有山蔥山韭菜,都是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很高的野菜。”


    紫美媽往山下看了看,又往山上看了看,忽然,一個黃綠色的枝條映著她的眼簾,很驚喜地說:“大妹子,不說還差點兒忘了呢,你看那個東西,土名叫軟棗葉,葉子摘下來炒茶,非常非常香。每年春天,蘋果花開的時候,它就長出來了,村民都上山把嫩葉子摘下來,回家放在鍋裏烘幹,用來泡茶喝。”


    “哦,軟棗葉?還能用來泡茶。我想想,以前好像聽說過。哦,想起來了,我以前在一種資料上看到,說膠東半島有一種特有的植物,可以用來製作茶葉,是不是就是你說的這種軟棗葉?走,去看看。”


    紫美媽回頭提醒道: “你可要小心,酸棗樹專長在石頭縫裏,路不好走。”


    紫美媽小心翼翼地朝一塊大石頭走去,那塊巨大的山石下,斜著長出一棵樹,黃綠色的枝條迎風招展。紫美媽用手勾過一個樹枝,另一隻手握住樹枝底部,從下往上擼,一大把嫩葉子就握在手裏。她把嫩葉扔進簍子,又去擼另一個枝條。


    林姨也學著她的樣子擼軟棗葉。軟棗樹非常多,葉子茂密,就幾分鍾,簍子就滿了。


    紫美媽用手壓了壓簍子裏蓬鬆的軟棗葉,又擼了幾把,裝進去。


    倆人坐在山石上休息。此時,林姨拿過手機打電話,不知和誰探討軟棗葉的營養價值。紫美媽聽不懂,看著四周欣賞山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卦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荷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荷鋤並收藏八卦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