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雨飄搖的大同城下,關於銀兩的籌措成為了守城的關鍵。眾所周知,王家雖為山西首富,其財富已近乎枯竭,皆因張子安手中的牛羊牲口交易,幾乎耗盡了王家的銀庫。而張子安本人,雖手握巨款,卻也已慷慨解囊,六十萬兩用於補發欠餉,五十萬兩則上繳內府,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王爺,請念及大同萬千百姓與將士之安危!”魏大本在朱傳齊麵前跪拜,言辭懇切,滿是哀求。朱傳齊的目光在沈槯身上遊移,心中五味雜陳,最終顫抖著聲音問道:“沈將軍,真……真需七十萬兩之多?”
麵對流賊的洶洶來勢,朱傳齊的吝嗇之心在生死存亡麵前顯得如此渺小。他深知,沈槯身為大明臣子,雖有威嚴,卻不敢輕易動他親王之尊;而外頭的流賊,卻是無孔不入,無所顧忌。洛陽福王的慘劇如同警鍾,時刻在他耳邊回響,提醒他若不重賞將士,大同城或將重蹈覆轍。
沈槯的眼神冷峻而堅定,他的話語如同寒冰,直刺朱傳齊的內心:“王爺,一百兩銀子便能換得將士們為您效死,您還覺得不值嗎?生命無價,試問王府中的侍衛,誰願為了這一百兩銀子去與城外的虎狼之師拚命?”
朱傳齊聞言,臉色陰晴不定,最終狠下心來,咬牙道:“本王願出五十萬兩,但餘下的二十萬兩,則需張公公與魏大人設法籌措。無論是向城中商賈縉紳募捐,還是按人頭攤派,都需盡快解決。沈將軍,你必須保證,流賊絕不能踏入大同半步!”
沈槯點頭應允,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王爺放心,隻要銀兩到位,大同城必將固若金湯,任他流賊百萬,亦難越雷池一步。”
這一刻,大同城內的命運似乎已係於這七十萬兩白銀之上。朱傳齊的抉擇,不僅關乎他個人的安危,更牽動著整個大同城乃至大明的命運。在生死存亡之際,財富與權力似乎都變得微不足道,唯有團結與決心,方能鑄就守護家園的銅牆鐵壁。
生死抉擇,共築銅牆鐵壁:朱傳齊慷慨解囊,誓守大同
隨著流賊大軍日益逼近,大同城的天空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在這座古老而堅固的城池之下,一場關於生存與毀滅的較量悄然展開。此時,銀兩的籌措成為了決定大同命運的關鍵。
王家,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山西首富,如今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王家幾乎傾盡所有,將巨額財富投入到了張子安手中的牛羊牲口交易中,以期換取一絲喘息之機。然而,這並未能徹底改變大同城麵臨的嚴峻形勢。
在箭樓之上,沈槯那冷峻而堅定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霧,直視人心。他深知,要想激發將士們的鬥誌,讓他們誓死守衛大同,就必須給予他們足夠的物質激勵。而這份激勵,無疑需要巨額的銀兩來支撐。
“王爺,”沈槯的聲音在空曠的箭樓上回蕩,顯得格外沉重,“我們麵臨的不僅是流賊的威脅,更是人心的考驗。隻要一百兩銀子,就能讓邊軍將士們為您、為大同城賣命。這筆賬,王爺應該算得清。”
朱傳齊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沈槯所言非虛,也明白自己作為親王,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護這座城池和城中的百姓。然而,要他一下子拿出七十萬兩白銀,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猶豫著,目光在沈槯和張子安、魏大本之間來回遊移。
“王爺,請念及大同的安危!”魏大本再次跪拜,言辭懇切,“洛陽之禍,曆曆在目。若我們不能團結一心,共禦外侮,大同城恐將重蹈覆轍。”
張子安也適時地開口,他的聲音雖不高亢,卻透著一種不容忽視的威嚴:“王爺,此時非比尋常。隻有拿出足夠的銀兩,才能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請王爺三思。”
最終,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朱傳齊做出了艱難的決定。他咬了咬牙,狠下心來:“本王願出五十萬兩白銀!但餘下的二十萬兩,還需張公公和魏大人想辦法籌措。無論是向城中商賈縉紳募捐,還是按人頭攤派,都需盡快解決。”
沈槯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深知朱傳齊的這個決定來之不易,也明白這背後所承載的沉重與犧牲。他鄭重地承諾道:“王爺放心,隻要銀兩到位,大同城必將固若金湯。沈某定當率領將士們誓死守衛這座城池,不讓流賊有絲毫可乘之機!”
這一刻,大同城內的命運仿佛被重新書寫。朱傳齊的慷慨解囊,不僅為守城將士們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與勝利的曙光。在這座古老而堅固的城池之下,一股前所未有的團結與決心正在悄然凝聚,共同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暗流湧動,智勇交鋒:大同城下的微妙平衡
兩日時光匆匆流逝,大同城內外的氣氛卻異常緊繃,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令百姓們稍感寬慰的是,流賊並未如預期般發起猛烈攻勢,連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都未曾出現,這份意外的平靜讓人心生疑惑,卻也暗藏不安。
沈槯,這位年輕的將領,深知平靜之下往往暗藏危機,因此他未曾有絲毫懈怠。南門箭樓,這座戰略要地,已然成為他臨時的指揮中樞。日夜不息,他堅守於此,目光如炬,時刻警惕著城外的一舉一動。
而另一邊,朱傳齊自慷慨解囊捐出五十萬兩餉銀後,便仿佛人間蒸發一般,鮮少在公眾場合露麵,更別提親自登上城樓鼓舞士氣。王府大門緊閉,仿佛一道無形的屏障,隔絕了他與外界的聯係,也透露出他對沈槯可能再次索銀的深深忌憚。
相比之下,魏大本則顯得尤為忙碌。他頻繁穿梭於南門與城內各處,不僅組織老幼婦孺沿街生火造飯,為守軍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還親自督促青壯搬運滾木擂石,加固城防。作為知府,他深知大同的存亡與自己的命運緊密相連,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
然而,表麵的平靜之下,實則暗流湧動。沈槯與李岩,這兩位智勇雙全的將領,正進行著一場無聲的較量。他們各自派遣暗探、細作潛入對方陣營,企圖摸清對方的底細。巡邏隊之間的小規模激戰更是頻繁發生,每日不下十數次,每一次交鋒都充滿了緊張與刺激。
沈槯與李岩,如同兩位狹路相逢的武林高手,彼此忌憚,卻又相互試探。他們通過對方的一舉一動,捕捉著任何可能泄露實力的細微線索。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先能洞察對手的虛實,誰就能在接下來的決戰中占據先機。
經過兩日的激烈交鋒與深入摸底,沈槯與李岩終於對彼此的實力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他們開始根據掌握的情報,調整戰略部署,為即將到來的決戰做最後的準備。大同城下,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即將拉開序幕,而這場戰役的勝負,將直接決定這座古老城池的命運。
大同南門箭樓之上,智謀與勇力的交鋒
在大同城的南門箭樓上,沈槯與幾位得力助手圍坐,氣氛凝重而緊張。大胡子和刀疤臉,這兩位以勇猛著稱的將領,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在策略謀劃上卻略顯笨拙。而甄士道又不在城中,沈槯隻得將希望寄托於趙信這位昔日的秀才、今日的部將身上。
趙信沉穩地開口:“將軍,經多方打聽,已確認城外這夥流賊的主將為李岩,河南杞縣人。”
沈槯聞言,心中微動,沉聲道:“原來是李岩,難怪了。”他深知李岩在明末曆史中的重要地位,其智勇雙全,是李自成麾下難得的將才。
“將軍知曉此人?”趙信驚訝之餘,也透露出幾分敬佩。
“略有耳聞。”沈槯點頭道,“此人提出的‘均田免賦’策略,實乃高明之舉,若非有他,李自成難以成就大順之業。”
趙信聞言,更加確信了自己的判斷:“難怪這夥流賊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實在難得。”
沈槯眉頭緊鎖,心中卻翻湧著複雜的思緒:“李岩究竟有何等魅力與手段,竟能讓一群烏合之眾在短時間內脫胎換骨?這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正當眾人議論紛紛之際,刀疤臉大步流星闖入,滿臉不屑:“將軍,城外的流賊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給我一千火槍隊,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
沈槯聞言,麵色一沉,厲聲道:“閉嘴!你太小看這夥流賊了。”他深知刀疤臉雖有勇無謀,但不可否認其麾下的火槍隊戰鬥力極強。然而,沈槯更清楚的是,李岩絕非等閑之輩,其麾下的流賊亦非易於之輩。
“將軍,建奴、蒙古人何等強悍,不也被我們一一擊敗?這夥流賊又能強到哪去?”刀疤臉仍不死心,繼續叫囂。
沈槯搖了搖頭,心中已有了計較。他並未直接反駁刀疤臉,而是緩緩說道:“你隻看到表麵的勝負,卻未看到背後的策略與布局。李岩此人,非但智勇雙全,更懂得民心向背。他能讓流賊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這絕非偶然。我們若貿然出擊,隻會打草驚蛇,反而落入其圈套。”
說到這裏,沈槯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再者說,這夥流賊對大同城暫時構不成威脅。我們何不利用他們,從朱傳齊那裏再榨取些油水?這就叫養賊自重。”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他們沒想到沈槯竟有如此深遠的布局和算計。然而,細細一想,卻又覺得此法甚妙。既能保護大同城和百姓的安全,又能趁機為自己謀取利益,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箭樓之上,一場關於智謀與勇力的交鋒暫時告一段落。沈槯與趙信等人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接下來的計劃,而城外的李岩和他的流賊大軍則成了他們手中最重要的籌碼。
“王爺,請念及大同萬千百姓與將士之安危!”魏大本在朱傳齊麵前跪拜,言辭懇切,滿是哀求。朱傳齊的目光在沈槯身上遊移,心中五味雜陳,最終顫抖著聲音問道:“沈將軍,真……真需七十萬兩之多?”
麵對流賊的洶洶來勢,朱傳齊的吝嗇之心在生死存亡麵前顯得如此渺小。他深知,沈槯身為大明臣子,雖有威嚴,卻不敢輕易動他親王之尊;而外頭的流賊,卻是無孔不入,無所顧忌。洛陽福王的慘劇如同警鍾,時刻在他耳邊回響,提醒他若不重賞將士,大同城或將重蹈覆轍。
沈槯的眼神冷峻而堅定,他的話語如同寒冰,直刺朱傳齊的內心:“王爺,一百兩銀子便能換得將士們為您效死,您還覺得不值嗎?生命無價,試問王府中的侍衛,誰願為了這一百兩銀子去與城外的虎狼之師拚命?”
朱傳齊聞言,臉色陰晴不定,最終狠下心來,咬牙道:“本王願出五十萬兩,但餘下的二十萬兩,則需張公公與魏大人設法籌措。無論是向城中商賈縉紳募捐,還是按人頭攤派,都需盡快解決。沈將軍,你必須保證,流賊絕不能踏入大同半步!”
沈槯點頭應允,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王爺放心,隻要銀兩到位,大同城必將固若金湯,任他流賊百萬,亦難越雷池一步。”
這一刻,大同城內的命運似乎已係於這七十萬兩白銀之上。朱傳齊的抉擇,不僅關乎他個人的安危,更牽動著整個大同城乃至大明的命運。在生死存亡之際,財富與權力似乎都變得微不足道,唯有團結與決心,方能鑄就守護家園的銅牆鐵壁。
生死抉擇,共築銅牆鐵壁:朱傳齊慷慨解囊,誓守大同
隨著流賊大軍日益逼近,大同城的天空仿佛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在這座古老而堅固的城池之下,一場關於生存與毀滅的較量悄然展開。此時,銀兩的籌措成為了決定大同命運的關鍵。
王家,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山西首富,如今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王家幾乎傾盡所有,將巨額財富投入到了張子安手中的牛羊牲口交易中,以期換取一絲喘息之機。然而,這並未能徹底改變大同城麵臨的嚴峻形勢。
在箭樓之上,沈槯那冷峻而堅定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霧,直視人心。他深知,要想激發將士們的鬥誌,讓他們誓死守衛大同,就必須給予他們足夠的物質激勵。而這份激勵,無疑需要巨額的銀兩來支撐。
“王爺,”沈槯的聲音在空曠的箭樓上回蕩,顯得格外沉重,“我們麵臨的不僅是流賊的威脅,更是人心的考驗。隻要一百兩銀子,就能讓邊軍將士們為您、為大同城賣命。這筆賬,王爺應該算得清。”
朱傳齊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沈槯所言非虛,也明白自己作為親王,有責任也有義務保護這座城池和城中的百姓。然而,要他一下子拿出七十萬兩白銀,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猶豫著,目光在沈槯和張子安、魏大本之間來回遊移。
“王爺,請念及大同的安危!”魏大本再次跪拜,言辭懇切,“洛陽之禍,曆曆在目。若我們不能團結一心,共禦外侮,大同城恐將重蹈覆轍。”
張子安也適時地開口,他的聲音雖不高亢,卻透著一種不容忽視的威嚴:“王爺,此時非比尋常。隻有拿出足夠的銀兩,才能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請王爺三思。”
最終,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朱傳齊做出了艱難的決定。他咬了咬牙,狠下心來:“本王願出五十萬兩白銀!但餘下的二十萬兩,還需張公公和魏大人想辦法籌措。無論是向城中商賈縉紳募捐,還是按人頭攤派,都需盡快解決。”
沈槯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深知朱傳齊的這個決定來之不易,也明白這背後所承載的沉重與犧牲。他鄭重地承諾道:“王爺放心,隻要銀兩到位,大同城必將固若金湯。沈某定當率領將士們誓死守衛這座城池,不讓流賊有絲毫可乘之機!”
這一刻,大同城內的命運仿佛被重新書寫。朱傳齊的慷慨解囊,不僅為守城將士們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與勝利的曙光。在這座古老而堅固的城池之下,一股前所未有的團結與決心正在悄然凝聚,共同構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暗流湧動,智勇交鋒:大同城下的微妙平衡
兩日時光匆匆流逝,大同城內外的氣氛卻異常緊繃,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令百姓們稍感寬慰的是,流賊並未如預期般發起猛烈攻勢,連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都未曾出現,這份意外的平靜讓人心生疑惑,卻也暗藏不安。
沈槯,這位年輕的將領,深知平靜之下往往暗藏危機,因此他未曾有絲毫懈怠。南門箭樓,這座戰略要地,已然成為他臨時的指揮中樞。日夜不息,他堅守於此,目光如炬,時刻警惕著城外的一舉一動。
而另一邊,朱傳齊自慷慨解囊捐出五十萬兩餉銀後,便仿佛人間蒸發一般,鮮少在公眾場合露麵,更別提親自登上城樓鼓舞士氣。王府大門緊閉,仿佛一道無形的屏障,隔絕了他與外界的聯係,也透露出他對沈槯可能再次索銀的深深忌憚。
相比之下,魏大本則顯得尤為忙碌。他頻繁穿梭於南門與城內各處,不僅組織老幼婦孺沿街生火造飯,為守軍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還親自督促青壯搬運滾木擂石,加固城防。作為知府,他深知大同的存亡與自己的命運緊密相連,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
然而,表麵的平靜之下,實則暗流湧動。沈槯與李岩,這兩位智勇雙全的將領,正進行著一場無聲的較量。他們各自派遣暗探、細作潛入對方陣營,企圖摸清對方的底細。巡邏隊之間的小規模激戰更是頻繁發生,每日不下十數次,每一次交鋒都充滿了緊張與刺激。
沈槯與李岩,如同兩位狹路相逢的武林高手,彼此忌憚,卻又相互試探。他們通過對方的一舉一動,捕捉著任何可能泄露實力的細微線索。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先能洞察對手的虛實,誰就能在接下來的決戰中占據先機。
經過兩日的激烈交鋒與深入摸底,沈槯與李岩終於對彼此的實力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他們開始根據掌握的情報,調整戰略部署,為即將到來的決戰做最後的準備。大同城下,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即將拉開序幕,而這場戰役的勝負,將直接決定這座古老城池的命運。
大同南門箭樓之上,智謀與勇力的交鋒
在大同城的南門箭樓上,沈槯與幾位得力助手圍坐,氣氛凝重而緊張。大胡子和刀疤臉,這兩位以勇猛著稱的將領,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在策略謀劃上卻略顯笨拙。而甄士道又不在城中,沈槯隻得將希望寄托於趙信這位昔日的秀才、今日的部將身上。
趙信沉穩地開口:“將軍,經多方打聽,已確認城外這夥流賊的主將為李岩,河南杞縣人。”
沈槯聞言,心中微動,沉聲道:“原來是李岩,難怪了。”他深知李岩在明末曆史中的重要地位,其智勇雙全,是李自成麾下難得的將才。
“將軍知曉此人?”趙信驚訝之餘,也透露出幾分敬佩。
“略有耳聞。”沈槯點頭道,“此人提出的‘均田免賦’策略,實乃高明之舉,若非有他,李自成難以成就大順之業。”
趙信聞言,更加確信了自己的判斷:“難怪這夥流賊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實在難得。”
沈槯眉頭緊鎖,心中卻翻湧著複雜的思緒:“李岩究竟有何等魅力與手段,竟能讓一群烏合之眾在短時間內脫胎換骨?這確實令人難以置信。”
正當眾人議論紛紛之際,刀疤臉大步流星闖入,滿臉不屑:“將軍,城外的流賊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給我一千火槍隊,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
沈槯聞言,麵色一沉,厲聲道:“閉嘴!你太小看這夥流賊了。”他深知刀疤臉雖有勇無謀,但不可否認其麾下的火槍隊戰鬥力極強。然而,沈槯更清楚的是,李岩絕非等閑之輩,其麾下的流賊亦非易於之輩。
“將軍,建奴、蒙古人何等強悍,不也被我們一一擊敗?這夥流賊又能強到哪去?”刀疤臉仍不死心,繼續叫囂。
沈槯搖了搖頭,心中已有了計較。他並未直接反駁刀疤臉,而是緩緩說道:“你隻看到表麵的勝負,卻未看到背後的策略與布局。李岩此人,非但智勇雙全,更懂得民心向背。他能讓流賊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這絕非偶然。我們若貿然出擊,隻會打草驚蛇,反而落入其圈套。”
說到這裏,沈槯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再者說,這夥流賊對大同城暫時構不成威脅。我們何不利用他們,從朱傳齊那裏再榨取些油水?這就叫養賊自重。”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他們沒想到沈槯竟有如此深遠的布局和算計。然而,細細一想,卻又覺得此法甚妙。既能保護大同城和百姓的安全,又能趁機為自己謀取利益,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箭樓之上,一場關於智謀與勇力的交鋒暫時告一段落。沈槯與趙信等人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接下來的計劃,而城外的李岩和他的流賊大軍則成了他們手中最重要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