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崇禎十七年
明末大贅婿:變臉崇禎,馭伐天下 作者:士子之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早餐,譚知行和上次一樣,又叫集了孩子們,在一間寬敞的屋子裏給孩子們上課。
他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大字,微笑著對孩子們說:“孩子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這些新的知識。”
孩子們紛紛睜大眼睛,充滿好奇。
譚知行指著黑板上的字,耐心地講解著,還不時提問:“你來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們站起來,認真回答,譚知行笑著點頭表揚。
他又走到小紅身邊,輕輕糾正她的書寫姿勢。
孩子們積極參與,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下課後,孩子們圍在譚知行身邊,七嘴八舌地說著:“譚老師,你講得真好。”“我們明天還想聽你講課。”
柳飄飄在窗外看著這一幕,心中感動不已:“譚公子對我們山寨如此盡心盡力,不僅幫著訓練兵丁,還如此用心教導孩子們。
他的到來,仿佛給我們的山寨帶來了新的希望。
我定要好好報答他的這份深情厚誼。”
過了中午,譚知行準備下山,眾人紛紛前來相送。
柳一刀說道:“譚公子,此次匆忙,還望日後常來。”
柳飄飄眼中滿是不舍:“公子,一路小心。”
孩子們也拉著譚知行的衣角:“先生,你一定要再來啊。”
張鐵牛扛著行李,譚知行抱拳與眾人告別,踏上了歸程。
……
從柳風寨回來,已是下午三四時許。
譚知行累得如一灘爛泥,癱倒在床上。
這一睡,他睡得那叫一個香甜,直到天黑透了才悠悠醒來。
他往外瞧了瞧,都已是晚上六點的光景。
“小嬋,現在什麽時辰了?”
譚知行剛一醒來,便瞧見天色已黑,而小嬋正在房間裏練字。
她那認真勁兒,仿佛整個世界就剩這一件事兒。
如今,隻要一有空閑,譚知行就教小嬋、張鐵牛、楊烈等人識字,小嬋在其中最為勤奮。
“公子,已經戌時啦,你要不接著睡會兒?楊烈他們早就訓練回來啦。” 小嬋抬眸笑了笑,說道。
小嬋如今滿心歡喜,每日忙忙碌碌卻格外充實。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公子與往昔大不相同,讓她對當下的生活滿意極了。
“我出去瞅瞅,你們貼好門畫和春聯了沒?” 譚知行說著,聲音裏透著幾分激動。這可是他頭一回和這麽多人,在古時一塊兒過春節。
“公子,本來是等著你貼的,可昆叔見你一直沒醒,就自己操持起來啦。” 小嬋趕忙應道。
譚知行來到院外,隻見昆叔正扯著嗓子指揮著家丁們貼門畫和春聯。
此時,院子裏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映照著地上的積雪,泛出溫暖的紅光。
空氣中彌漫著爆竹的火藥味和年夜飯的香氣,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往右邊點,右邊。再往上一點點,好了好了……”
譚知行瞧著這熱鬧的場景,滿心歡喜,心情瞬間好了許多。
“公子,你今兒可是起晚嘍。怎麽,睡過頭啦?” 張鐵牛湊過來,開著玩笑。
這家夥從柳風寨回來,竟絲毫不覺疲憊,後來還跟著楊烈他們去河邊狠狠訓練了一場,當真是身強體壯。
“鐵牛,你這家夥精力可真夠旺盛的,我這是太累了,得好好補補覺。” 譚知行笑著捶了捶張鐵牛的肩膀。
“昆叔,讓你們久等了,大家都餓壞了吧。” 今天可是大年三十,譚知行早早便通知說晚上要聚餐,楊烈和家丁們的家屬也一同參加。
看著眾人喜氣洋洋的模樣,譚知行的心情愈發舒暢。
“公子,我們春聯和年畫都貼好啦,就等你放鞭炮,咱們就能開吃年夜飯咯。” 昆叔笑著指了指院子中掛著的那串鞭炮說道。
譚知行盯著眼前的鞭炮,倍感熟悉。
原來這明朝的鞭炮和後世的差別不大。
譚知行身為譚家的家主,重要活動自然得他說了算。
昆叔將一柱香遞過來,譚知行接過,小心翼翼地放到鞭炮的引線上。
那閃爍的火光中,仿佛真將這一年的憂愁統統帶走了。
接下來,便是眾人期待已久的年夜飯。
譚知行端著酒杯,給昆叔、小嬋、張鐵牛、楊烈他們,包括一眾家丁,每人都敬了一杯酒。
“感謝諸位加入譚家,這幾個月辛苦大家了。同時,我也跟大家透個底,年後咱們就要南下。” 譚知行說道。
昆叔放下酒杯,說道:“公子,您放心,咱們都跟著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些家丁,屆時自然都會跟隨同行。
對於楊烈及家丁們而言,隻要能填飽肚子,去哪兒都成。
而且,跟著譚知行,頓頓吃得飽飽的,每月還有餉銀拿,這樣的好東家上哪兒找去?
不少家丁在和譚知行喝酒時,一個勁兒地賠不是:“公子,我們每天就訓練訓練,卻吃得這麽飽,心裏實在過意不去,感覺對不起您呐。”
譚知行點了點頭,接著從懷裏掏出一疊銀錠,開始給家丁們發過年銀子。
“這是給大家的過年賞銀,拿著好好過個年,來年咱們一起努力!”
家丁們紛紛道謝,臉上洋溢著喜悅。
這年夜飯吃得熱熱鬧鬧,大家開懷暢飲。
譚知行也頭一遭也是喝醉了。
迷迷糊糊間,他想起自己穿越來到明末的一些人和事。
短短一個多月,結識了楚逍遙、楚炎炎、韓真真、柳一刀、柳飄飄、錢三箭等這些有趣之人,想來也是不枉此行。
譚知行搖搖晃晃地站起身,望著滿院子的熱鬧景象,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他深知,自己剛剛穿越而來,尚未完全適應這陌生的時代,卻即將要麵對慘烈的崇禎十七年。
他想起這一年的種種,有初來時的迷茫與無助,也有後來逐漸站穩腳跟的堅定。
如今身邊有了這些真心相隨的人,可未來卻充滿了未知與艱險。
譚知行不禁感慨,在這亂世之中,想要生存下去,保護身邊的人,是何等艱難。
但他也在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前路多麽坎坷,都要拚盡全力,闖出一番天地。
崇禎十六年(1643 年),就這般過去了。
迎接譚知行的,將是慘烈非凡、注定不平凡的崇禎十七年。
他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大字,微笑著對孩子們說:“孩子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這些新的知識。”
孩子們紛紛睜大眼睛,充滿好奇。
譚知行指著黑板上的字,耐心地講解著,還不時提問:“你來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們站起來,認真回答,譚知行笑著點頭表揚。
他又走到小紅身邊,輕輕糾正她的書寫姿勢。
孩子們積極參與,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下課後,孩子們圍在譚知行身邊,七嘴八舌地說著:“譚老師,你講得真好。”“我們明天還想聽你講課。”
柳飄飄在窗外看著這一幕,心中感動不已:“譚公子對我們山寨如此盡心盡力,不僅幫著訓練兵丁,還如此用心教導孩子們。
他的到來,仿佛給我們的山寨帶來了新的希望。
我定要好好報答他的這份深情厚誼。”
過了中午,譚知行準備下山,眾人紛紛前來相送。
柳一刀說道:“譚公子,此次匆忙,還望日後常來。”
柳飄飄眼中滿是不舍:“公子,一路小心。”
孩子們也拉著譚知行的衣角:“先生,你一定要再來啊。”
張鐵牛扛著行李,譚知行抱拳與眾人告別,踏上了歸程。
……
從柳風寨回來,已是下午三四時許。
譚知行累得如一灘爛泥,癱倒在床上。
這一睡,他睡得那叫一個香甜,直到天黑透了才悠悠醒來。
他往外瞧了瞧,都已是晚上六點的光景。
“小嬋,現在什麽時辰了?”
譚知行剛一醒來,便瞧見天色已黑,而小嬋正在房間裏練字。
她那認真勁兒,仿佛整個世界就剩這一件事兒。
如今,隻要一有空閑,譚知行就教小嬋、張鐵牛、楊烈等人識字,小嬋在其中最為勤奮。
“公子,已經戌時啦,你要不接著睡會兒?楊烈他們早就訓練回來啦。” 小嬋抬眸笑了笑,說道。
小嬋如今滿心歡喜,每日忙忙碌碌卻格外充實。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公子與往昔大不相同,讓她對當下的生活滿意極了。
“我出去瞅瞅,你們貼好門畫和春聯了沒?” 譚知行說著,聲音裏透著幾分激動。這可是他頭一回和這麽多人,在古時一塊兒過春節。
“公子,本來是等著你貼的,可昆叔見你一直沒醒,就自己操持起來啦。” 小嬋趕忙應道。
譚知行來到院外,隻見昆叔正扯著嗓子指揮著家丁們貼門畫和春聯。
此時,院子裏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映照著地上的積雪,泛出溫暖的紅光。
空氣中彌漫著爆竹的火藥味和年夜飯的香氣,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往右邊點,右邊。再往上一點點,好了好了……”
譚知行瞧著這熱鬧的場景,滿心歡喜,心情瞬間好了許多。
“公子,你今兒可是起晚嘍。怎麽,睡過頭啦?” 張鐵牛湊過來,開著玩笑。
這家夥從柳風寨回來,竟絲毫不覺疲憊,後來還跟著楊烈他們去河邊狠狠訓練了一場,當真是身強體壯。
“鐵牛,你這家夥精力可真夠旺盛的,我這是太累了,得好好補補覺。” 譚知行笑著捶了捶張鐵牛的肩膀。
“昆叔,讓你們久等了,大家都餓壞了吧。” 今天可是大年三十,譚知行早早便通知說晚上要聚餐,楊烈和家丁們的家屬也一同參加。
看著眾人喜氣洋洋的模樣,譚知行的心情愈發舒暢。
“公子,我們春聯和年畫都貼好啦,就等你放鞭炮,咱們就能開吃年夜飯咯。” 昆叔笑著指了指院子中掛著的那串鞭炮說道。
譚知行盯著眼前的鞭炮,倍感熟悉。
原來這明朝的鞭炮和後世的差別不大。
譚知行身為譚家的家主,重要活動自然得他說了算。
昆叔將一柱香遞過來,譚知行接過,小心翼翼地放到鞭炮的引線上。
那閃爍的火光中,仿佛真將這一年的憂愁統統帶走了。
接下來,便是眾人期待已久的年夜飯。
譚知行端著酒杯,給昆叔、小嬋、張鐵牛、楊烈他們,包括一眾家丁,每人都敬了一杯酒。
“感謝諸位加入譚家,這幾個月辛苦大家了。同時,我也跟大家透個底,年後咱們就要南下。” 譚知行說道。
昆叔放下酒杯,說道:“公子,您放心,咱們都跟著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些家丁,屆時自然都會跟隨同行。
對於楊烈及家丁們而言,隻要能填飽肚子,去哪兒都成。
而且,跟著譚知行,頓頓吃得飽飽的,每月還有餉銀拿,這樣的好東家上哪兒找去?
不少家丁在和譚知行喝酒時,一個勁兒地賠不是:“公子,我們每天就訓練訓練,卻吃得這麽飽,心裏實在過意不去,感覺對不起您呐。”
譚知行點了點頭,接著從懷裏掏出一疊銀錠,開始給家丁們發過年銀子。
“這是給大家的過年賞銀,拿著好好過個年,來年咱們一起努力!”
家丁們紛紛道謝,臉上洋溢著喜悅。
這年夜飯吃得熱熱鬧鬧,大家開懷暢飲。
譚知行也頭一遭也是喝醉了。
迷迷糊糊間,他想起自己穿越來到明末的一些人和事。
短短一個多月,結識了楚逍遙、楚炎炎、韓真真、柳一刀、柳飄飄、錢三箭等這些有趣之人,想來也是不枉此行。
譚知行搖搖晃晃地站起身,望著滿院子的熱鬧景象,心中卻是五味雜陳。
他深知,自己剛剛穿越而來,尚未完全適應這陌生的時代,卻即將要麵對慘烈的崇禎十七年。
他想起這一年的種種,有初來時的迷茫與無助,也有後來逐漸站穩腳跟的堅定。
如今身邊有了這些真心相隨的人,可未來卻充滿了未知與艱險。
譚知行不禁感慨,在這亂世之中,想要生存下去,保護身邊的人,是何等艱難。
但他也在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前路多麽坎坷,都要拚盡全力,闖出一番天地。
崇禎十六年(1643 年),就這般過去了。
迎接譚知行的,將是慘烈非凡、注定不平凡的崇禎十七年。